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19KB ,
资源ID:27960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960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改运必须改心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改运必须改心解读.docx

1、改运必须改心解读改命要改心改命要改心我们想要改善命运的人常常会读诵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里面说: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继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总结起来就是贪嗔痴慢、妄念)。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虽然文章这么说,我们有时还会疑惑,还会退步,自己思想里面认识得并不深刻,常

2、常存有侥幸心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一、佛的金口宣说为什么改命、修行必须要有一颗纯善之心?让我们看看世尊金口宣说是怎么样教导的: 1、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云:“诸业心为本。”华严经净行品:“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于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华严经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2、法句经 双要品:“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佛

3、说自爱经:“佛说偈曰: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作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3、楞严经卷1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4、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 5、佛说骂意经云:“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 6、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如人饿死。则作饿鬼。苦恼死者。受苦恼报。欢喜死者。受欢喜报。安隐快乐。果报亦尔。汝今云何。于苦恼中。求

4、欲灭罪。望善报也。幸可不须。于理不通。”(例子:佛说心念恶也要受恶报 大藏经本缘部众经撰杂譬喻 :佛语目连。汝对欲至。目连言。我有神力超蹈须弥山。对若东来我便向西。若北来我当趣南。那得我耶。佛语目连。罪福自然不可得避。远飞不息乃堕山中。时有车辐老公。目连正堕其前。形状似鬼。老公谓是恶物。举车辐打之。即折其身。目连被痛甚羞懊恼。尽忘本识。佛哀念之授其威神。尔乃得自思惟还复本形。是石*并车辐老公。目连前世时父。目连与父诤。目连意中念言。挝杀此公骨折快也。是以得此罪殃。慎莫作不孝之罪。是以人生处世。不可不慎心口而孝养父母也。)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

5、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8、佛说十善业道经说: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9、优婆塞戒经业品说:“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又说:“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

6、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少时修善。能灭无量恶业重罪。”“人修十善。亦复如是。须臾之功。能灭无量恶业重罪。10、大乘起信论云:“以心生则种种法生,以心灭则种种法灭”。百法论云:“一切法中,识用殊胜,推识为主,故首心法”。11、心法念处经: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12、占察善恶业报经: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刘居士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一切境遇,都是由于适宜的缘具备了才有的,这个缘没有了,不具备了,果报也自然消失了。最重要的是后面的一句:业集随心,相现果起。我们聚集什么样

7、的缘,什么样的果报能够实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我们的心念善就会聚集善的缘,成就善的果,如果我们心念恶,就会聚集恶的缘,成就恶的果。现在我们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各种各样的缘聚合而成的。而这个缘(您可以暂时理解为先决条件)是随我们的心念聚集的。善心则聚集善缘,结善果。所以我们的所有遭遇、境遇、苦乐,无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造作而得。邪淫的心念、行动、言语会聚集很多不好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周家麟居士说:缘合故有,缘尽则灭,这是依的万法因缘生的最高理论。世间万象的变化,都不出这项最高原理,是纯科学的,纯理性的,而没一毫迷信色彩,只是原理幽深,智慧力不到的人,难以体认罢了。所谓缘合故有者

8、,就是说宇宙间一切万象,包括苦乐吉凶在内,皆是由于各种因缘会集才生起来的,因缘一旦不足,这一生起的现象,也就随着消失。那么再要追问一句,谁使这些因缘会集的呢?下文接着说:业集随心,相现果起,这些因缘的会集,都是随着人心力的作用生起来的,由于心力的变动,于是形成了世间万象,各种善恶果报也就随之而起。这种生灭因果的变化,无论是如何奇妙难测,但它有一定不变的法则,就是常真。怎么说是常真呢?不失不坏,相应不差。不失不坏就是常,相应不差就是真。不失是说业因永远不消失,不坏是说业果永远不损坏,因为心念一动,所种下的生灭种子,不论经过多久,只要一遇上缘,就马上起现行受果报,所以说不失不坏。善业得善果,恶业得

9、恶果,是一点都错不了的,所以说相应不差。从这里我们可进一步的推知,三世的境界,皆是由于心力的变现,照因果的真常法则进行,因此藉心力的感应所现出来的轮相,吉凶祸福,可以预先测知的。这种用木轮相占察善恶业报的方法,也就好比人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面貌是美是丑的道理一样,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这就是地藏菩萨随着末世众生的根器,因其不能认识自己的宿根,以致多遇障缘,所立的一种特殊方便的方法,是我们应该认识明白,而且要感谢菩萨的。 所以说,改造命运的人不能只在行为上断恶修善,还要在心田里细心耕耘,使自己拥有一颗纯善的心。二、改命原理-个人心力+佛菩萨加持力消融、转化个人业力 1、清代彻悟禅师语:“业由心造,业

10、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则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则能缚心。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2、陈兵居士:心这个东西,在佛家看来是世间最为灵妙、最不可思议、力量最大的东西。业力虽大,虽不可思议,但不及心力之大,不及心力之不可思议。心,无形无相,却具有创造一切有奇妙能力,潜具诸多不可思议的功能、智慧。 与本性空相契合的智慧心,即是真实、绝对,超越时

11、空,不生不灭,超越了因缘生灭的因果界,具有消融一切的巨大力量。 3、经典、佛号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观无量寿佛经说临终人至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观想佛的形相、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大悲心陀罗尼经说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

12、修行所成就的功德,与众生虔诚敬仰心、忏悔心的因缘之结合。 4、圆觉经云: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 5、涅槃经师子吼品说:“当知作业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又说,“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转变乃至消灭已造业之恶报,唯依如实彻了业报真实本性的智慧,由依佛法修道。 优婆塞戒经业品说:“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又说:“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

13、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 三、改命、修行先要改过、改心:贪嗔痴慢等诸妄念的危害极大 贪(贪求名利财色各种享受,迷恋不舍);嗔(稍不如意就生气怨恨);痴(邪见、不信因果). 1、仁王经说: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2、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3、小乘阿含部的过去现在因果经云:汝今云何而欲攻伐。贪恚痴锁。缚诸众生。菩萨苦行。欲为解之。4、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凡夫愚人。以贪嗔痴之所缠故堕诸恶道。而须陀洹于贪嗔痴善能了达。终不堕落三恶道耳。5、天请问经唐三藏法师玄奘 译:尔时彼天以妙伽他而请佛曰: 云

14、何利刀剑?云何碜毒药?云何炽盛火?云何极重暗?尔时世尊亦以伽他告彼天曰:粗言利刀剑,贪欲碜毒药,嗔恚炽盛火,无明极重暗。.天复请曰:何者爱非宜?何者宜非爱?何者极热病?谁是大良医?世尊告曰:诸欲爱非宜,解脱宜非爱,贪为极热病,佛是大良医。天复请曰:谁能覆世间?世间谁所魅?谁令舍亲友?谁复障生天?世尊告曰:无智覆世间,世间痴所魅,悭贪舍亲友,染着障生天。6、佛说解忧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 传法大师臣法天承诏译:若人生贪爱,孰知贪火烧,如彼牦牛身,爱尾遭人杀。世人多迷醉,欲逃崄恶道,设尽方便心,不能免离苦。佛言:苾刍!如人眷属互相爱乐,以贪爱故,广造诸业,生死轮回,譬如野象陷泥坑中,无有出期

15、。7、大智度论亦说:一切善法,从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起。龙树菩萨也云:“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贪嗔痴等,所生业是善。”.8、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受如是等百障法门。乃至百千障碍法门。何以故。佛子。我不见有一恶法出过菩萨一瞋恚心。佛子。是故菩萨摩诃萨。欲疾具足菩萨行者。应当修习十种正法。9、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如来赞叹品第六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10、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在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祸者。必有危殃。犹愚贪执炬自烧其手也 11、渐备一切智德经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诸凡夫所见颠倒。邪不能正唯念愚冥求无益事。心怀意忆游于尘劳。求恩爱网协于谀谄。心行虚伪悭嫉贪妒。志慕生死。周游往来。而抱三毒。淫怒痴垢轮转无际。兴于恚害心欻欻然炽。在颠倒业造行罪患。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