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52KB ,
资源ID:2757379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573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走进天文馆单元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走进天文馆单元教学.docx

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走进天文馆单元教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走进天文馆单元教学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地位有关时间单位和计时法的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册数教 学 内 容一下认识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二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三下了解24时计时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已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时、分、秒,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继续学习年、月、日,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

2、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时间计算。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三、教材编写的特点1、素材的选取现实、新颖而富有吸引力。“参观天文馆”和“奥妙星空”素材的选取,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新奇,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愿望。教材从情境创设到数据的提供都是现实的、科学的。通过真实的素材,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感受数

3、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2、教材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结构上有变化。原人教社修订版教材是先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再学习24时计时法。而本单元的素材决定了学生先来到天文馆门前,然后走进天文馆。学生在门前先看到开、闭馆时间及放映厅放映的内容和时间,进馆之后再看到天体运行的内容,所以教材在编写的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即先学习24时计时法,再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这种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编排知识的做法,是教材的一个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

4、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3. 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互相转化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较为熟练地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朋友,一位是“钟表”, (课件出示)它每天早早叫我们起床,我们已经很熟悉它了,那你能告诉老师,它现在是什么时间吗?生:8时对,第二位是个新朋友,她叫红红

5、,她想让你来猜一下,在这个时间她在干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做作业、看电视、上课.同一时刻,同学们为什么会猜出不同情况?生:因为有上午和下午那小红到底在干什么?(出示课件)生:在看电视这是什么时候的8时?生:晚上的对,一般情况下是晚上的8时,那有没有可能是早上的8时?生:有那怎样分清这两个8时呢?其实,还有一种更为广泛的表示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二、 合作探究1、揭题:红红喜欢看电视,那你喜欢看吗?生 :喜欢(课件出示)现在我们去看看红红一家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吧生:口答红红喜欢看的电视可真多学生说老师把这些时间整理了起来,你能把这些时间从早到晚排一排吗?同桌结合。学生拿

6、出发下去的卡片,完成第一组的排序(只写序号)和你排的一样吗?生答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用的普通计时法,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这样的时刻来表示(课件出示),这几个时刻和前面的是对应的,那你能按前面的顺序把它们排一排吗?生:同桌结合,学生展示。和你们的一样吗?(一样)我们来给这种计时方法起个名字?就叫24时计时法,你觉得行吗?(行)这就是我们这节所学习的新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2、操作探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两种计时方法,现在我们就借助钟表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来演示这一天的时间变化。首先,你先告诉老师,一天有多少小时?每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生: 24时 0时,新的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也就

7、是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那好,我们先用普通计时法来拨出一天的时间(小组合作)指代表汇报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用的0-12的数字,时间词不同好,现在我们再用24时拨出一天的时间(小组合作)学生代表汇报,演示为什么是13 ?学生解释那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0-24 的数字 没有时间词我们分别用两种方法演示了时间的变化,同学们观察两组时间,它们有什么区别?生:从一时之后相差12结合板书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借助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两者互换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汇报总结转化方法。(出示课件)自己试着说一遍转化方法。3、随练:(1)掌握了转化的窍门,现在我们就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帮助遇

8、到时间问题的小朋友,好吗?(课件出示)15:00是几时?说明理由(2)现在轮到帮老师解决问题了:老师观察到昨天的太阳(出示课件) 老师今天早上是7时50分赶到我们的学校,大约下午5时离校。 4、比较:你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自由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们选用普通计时法,一些时间观念比较强的重要场所都用24时计时法。回忆小红看电视的时间用24时表示(20时)20时只能表示是晚上8时,可见,24时计时法是一种更为标准的计时方法,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生列举老师出示搜集到的信息(出示课件)你能用另外一种方式说一说吗?四、 拓展师:我们来轻松一下。你们

9、看过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吗?生:看过。师: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主持人的感觉呢?好,这儿有一个节目单,用的是普通计时法,我们增加一点难度,用24时计时法播报!师:同学们先在下面试一试!小组同学可以站起来在一起相互练一练!师:哪个同学第一个上来主持节目?这可是个好机会哟! 掌声鼓励!(生表演节目预告,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表扬:他不仅把24时计时法说的很准确,还能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来吸引观众呢!这样能提高小喇叭广播的收听率呢!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好好努力吧!将来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说不定就在我们中间呢!四、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10、珍惜时间,最后送大家一首古诗,我们共勉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早上7:00 7:00上午10:50 10:50中午12:35 12:35下午1:00 13:00下午4:00 16:00下午6:30 18:30晚上10:00 22:00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研究记录卡、年历表、2001年到2008年的日历表。 硬件:调试多媒体网络教室,特别是网络的通畅。 软件:多媒体课件,关于平年闰年的几个网页。学生:预习本节课,查找平年、闰年的相关资料。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

11、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先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教材还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学会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认识年、月、日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闰年判断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年份的认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判断平

12、、闰年。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大家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课件出示)。 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360多件衣,天天给他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日历)。 日历当中隐藏着好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日历来学习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 借助年历卡,填统计表,并发现规律。 请学生拿出统计表和年历卡。要求:1.先自己认真观察手中的年历,完成表格1中的内容。 2.小组内交流,发现你们填写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当中有哪些共同点。 3.选好小组代表准备发言。(2)学生

13、活动(3)学生汇报,形成板书。(4)2月份是一个特殊的月份,2月份特殊在哪,一起听数学博士的介绍。听完数学博士的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 2月有29天的叫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2月有28天的叫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刚才小博士给我们解答的是2月份天数的奥秘,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呢,老师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少儿百科全书,里面有好多关于年月日立法的知识,回去好好读一下好吗?三、记忆月份天数的方法。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我们知道了一年中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月有28天、29天,那要记住每月有多少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回答) 幻灯片展示:1.7个大

14、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 3.左拳记忆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四、判断平年、闰年。1.做游戏.看同学们的表现这麽好,带大家做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我要站起来”由老师说出月份,大月男同学站起来,小月女同学站起来。3、6、1、9、7、2月轮到2月份为什麽不跟我玩了呢?解释一下。平年2月有28天,闰年有29天,要知道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只要知道哪个月的月份就可以了?2. 老师跟你们打个赌好吗?老师不用看年历,你只要说出你手中拿的是哪年的年历,我马上就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

15、多少天,你相信吗? (学生提问) 老师厉害吗?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知道吗?老师不告诉你们,但年历会告诉你们的。(每组都有一个01年到08年2月份的日历)依照这个日历,填写手中的表格。用平年的月份除以4再用闰年的年份除以4,发现有什么规律,你们知道老师的秘密武器了吗?总结: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如年.3.练习.1949 2024 1986 21002100年虽然被4整除,但它是平年,为什麽?4.大屏幕出示数学博士的介绍。解释是整百年年份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行。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五、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1.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2.一寸光阴一寸

16、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学反思: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出示日历,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

17、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习。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怎么了?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平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21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大屏幕显示平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出示数学博士的介绍,学生才得以释然,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作业的设计我注意做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还有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我自己的疏忽,在练习当中出现了一个知识的重复。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再就是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不够严密,重复太多;这些都是我以后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