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44.02KB ,
资源ID:274543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4543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言特殊句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言特殊句式.docx

1、文言特殊句式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一、判断句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是非判断句 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1)“者也”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此谋攻之法也。(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者也)粟者,民之所种。(者)刘备天下果雄()(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神即形也,形即神也。翩翩两骑来是谁?(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

2、”、“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非其父兄,即其子弟。且相如素贱人。然安刘氏者,必勃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亦妄人也已矣。因果判断句 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 “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

3、和“特殊判断句”。一般判断句 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简略判断句 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荀卿,赵人。夫鲁,齐、晋之唇。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特殊判断句 这种句子具有判断句的形式,但主语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如: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3

4、)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二、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而君幸于赵王。臣诚恐见欺于王。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被动句而无语词标志,这要依靠对文意的整体把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八月

5、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至初五日,袁复召见今三晋不胜泰,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三、疑问句1一般的疑问句 多含有表疑问的代词、副词、语气词。例如: “大王来何操?”“且焉臵土石?”“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独不怜公子姊邪?”“其可怪也欤?”2习惯型短语疑问句 在文言文中,又有许多与疑问、反问有关的习惯说法,下面分别介绍。(l)“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虞兮鹰兮奈若何”,“居肓之上,膏之下,

6、若我何”。如果所插入的宾语是“之”,就构成了“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但用来询问办法,还可以询问事情的可否,如果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就带有强烈的反问语气。如:“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怎么样)?”“今匈奴未臣,虽无事,欲释备,如之何(怎么样)?”“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怎么能够)其拒人也?”(2)“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例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上述说法,还可有所变化。如“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

7、孰与起(吴起)?”这个句子把所比较的内容放在句首单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这个句子把要比较的内容省略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像“厉害、威风”之类,也可以理解成一般性的优劣高下的比较,就译为谁和谁相比,“怎么样”。“孰与”,“何如”又可以用来询问利弊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如:“救赵孰与勿救?”(救赵和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如”、“孰若”、“何若等。(3)“不亦乎”。可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4)“何(奚、安)以(

8、用)为”、“何以为”、“何为”。“何以为”可译成“哪儿用得着呢?”或“还要干什么呢?”如:“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上述形式中的宾语可以省略,于是就变成“何以为”、“奚以为”的形式。如:“胜(白公胜)自砺剑(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它干什么呢)?”有时“以”字又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奚为”的形式。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我是英王)奚跪为(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5)“何(奚、焉)之有”表示反问,等于说“有何”。例如:

9、“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还有什么国家呢)?”上述形式还可以省去“之”字,变成“何有”的格式,它的含义常是“何难之有”、“何爱之有”等。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虽及胡耈(指很老的人),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对于头发花白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怜惜的呢)?”(6)“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有“还算得上什么”“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比如:“(袁)尚寒,求席。(袁)熙日:头颅方行千里,何席之为(还说什么席子呢)”“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恶,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还算得上是臣子吗)?”(7)得无”与”无乃”。“

10、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如“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毋有病乎?”“得微往见跖邪?”等等。“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大概”、“恐怕”、“岂不是”、“莫非是”、“未免”等。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等等。4宾语前置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莫我知也夫!”“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动词

11、宾语的前置。如:“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介词宾语一般也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国胡以馈之(给他们吃)?”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高中)一、判断句1.“者也”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无“者”“也”判断句刘备天下枭雄。2.动词判断句,用“为”“是”等表判断。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3.副词判断句,用

12、“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非我也,岁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1.有标志的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1)用“为”表被动,“为所”(2)用“被”表被动。(3)用“见”“于”

13、“见于”“受于”表被动。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仍更被驱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例如,“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即为此种用法。2.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句的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三、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五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忌不自

14、信。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才是举。唯余马首是瞻4.介宾语中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秋以为期。一以当十。5.由特殊词如“所”“相”“见”与动词或介词搭配组词时构成固定倒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多行不义,必自毙。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四、成分省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1)承前省。廉颇为赵将,(廉颇)伐奇,大破之。(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

15、毕,(余)走送之。(4)对话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4.省略介词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5.省略介词“于”。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6.省略句中关联词语,尤其在翻译中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王必(如果一定)无人,臣请奉璧往使。今(现在如果)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王不行(如果不去),示赵弱且怯也。 1 文言文15个固定句式例举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 1.景帝以固为廉直

16、,拜为清河王太傅。(06山东卷)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 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以为”,也可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5(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 二、

17、“所以”,“所”,“为所” “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

18、责和本分啊。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可用“的”来对译。如: 5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06辽宁卷)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6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07宁、海卷)查验差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越发显明。 “为所”,表被动。如: 7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04江苏卷)特别被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三、“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

19、什么”的意思。如: 1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05全国卷3)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 四、“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魏公子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0、”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 “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3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五、“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可以

21、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2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六、“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

22、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 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4堂下

23、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5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七、“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24、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2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庄子天论)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 八、“有以”、“无以”“有以”、“无以” “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25、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 1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2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

26、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九、“如何”、“奈何”、“若何” “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如: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27、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3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无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如: 4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5“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6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十、“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可

28、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3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何以为”中的“何”字

29、,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十一、“孰与” “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 ”。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2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3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孰与”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