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子大班教案影子大班教案影子大班教案(通用11篇)影子大班教案 篇1教学意图:孩子对自己的影子,颇感兴趣,引导幼儿探索影子是怎样形成和体验它的变化。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培养他们四散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两全其美,师幼互动,激发孩子体育游戏的兴趣,锻炼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目标:1、四散追捉跑能力练习。2、在运动中调节自己的身体活动,进行追捉或躲闪。3、探索和积极活动。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活动准备: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此次活动。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1)站成四路纵队,走成一个大圆。(2)交替走、跑练习。2、影子造型。(1)在阳光下,师幼围
2、着圆圈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找找地上有没有自己的影子?”“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过自己的影子?”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在阳光下可以看到我们的影子,在月光下、路灯下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影子。(2)变动一下方位,影子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围着圆圈走,发现了什么?“影子会和我们一起动,我们走到哪里它就会跟到哪里。”(3)变化不同的姿势,影子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变姿势,摇摇头、摆摆手、蹲下来,有什么发现?影子和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变它也会跟着变。”(4)将姿势变化和方位变化结合起来,影子也就动起来了。边走边动,影子又会怎么变?(5)简单小结: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人动,影子动,姿势不同,影子造型也不同。3、我和影子一
3、起做游戏。(1)在空地上两人一组互相追捉对方的影子,一个人踩,一个人躲,踩到影子后互相交换再玩。追跑时注意安全。(2)暂停游戏,引导幼儿讨论在游戏中怎样才能踩到别人的影子,或者怎样才能不被别人踩到影子。(3)再次游戏,不能盲目乱跑,要注意观察同伴行动,进行追捉和躲闪。(4)熟练后,集体进行游戏,一人(或同时23人)踩,其余的幼儿躲,被踩到影子后互相交换再玩。(活动中注意动静交替)4、放松活动。师幼活动身体各个部位。整理活动场地,排队回教室。教学反思: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探索影子的变化,而且用语言表达出来,虽然语言不是很准确,但是能讲出影子的变化,说明孩子的进步,通学习,发现物体的变化,自己探
4、索,真的为孩子们的提高感到高兴。不足之处:玩“踩影子”的游戏时,个别孩子发生你推我挤的现象。说明我准备不够充分,有待完善。影子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时段影子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线有关。2、能有始有终做好观察记录。活动准备:粉笔等。活动过程:1、观察上午的人影:教师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幼儿两两组合,选择一个地方站立,用粉笔画下对方的人影,并在人影旁边写上两人的名字。教师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记录人影的任务。2、观察中午的人影:记录的方法同上午。幼儿在上午记录的人影旁边记录中午的人影,并进行比较。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午的影子和上午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
5、产生这样的变化?”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的解释并进行辅导。3、观察下午的人影:同样的方法记录下午的人影。“为什么三次记录的情况不一样?”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影子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
6、布若干。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二、引导幼儿操作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7、的愿望。)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2.提供各种形象 ,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4.交流与讨论。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
8、,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活动延伸: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影子大班教案 篇4设计意图: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手影游戏为导入,再循序渐进地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影子的利用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
9、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与影子”的感性经验: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2、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3、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
10、,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二、影子的产生。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三、影子的变化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
11、样吗?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8、讲评记录卡。四、影子的利用。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4、介绍无影灯:在医院,医生动手
12、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活动延伸:向家长、老师了解无影灯的原理。课后反思: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中心的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探索影子,让幼儿来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活动开始,我以手影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
13、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
14、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最后,向幼儿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弊端,可惜的是孩子们这方面的经验特别匮乏。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影子大班教案 篇5设计意图: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它能锻炼动手能力、想像能力,使人心灵手巧。我们借鉴传统皮影戏的表演原理,设计了这一综合性的剪纸活动,注重各领域教育内容的互相渗透,使幼儿在活动中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又体验到游戏、创造和表现的快
15、乐。目标:1、初步感受剪影艺术的美,并对这种表现形式感兴趣。2、在掌握一定的剪纸技能的基础上,大胆想像,积极创作,充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准备:1、教师用的演示板、剪影范例、台灯,幼儿用的演示板(制作方法附后)。2、黑卡纸、剪刀、双面胶、吸管、塑料筐若干。3、幼儿具备一定的直接剪出物体外形的经验。过程:1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要放映一部自制的特别的动画片,你们看!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操作影子戏:夜晚,风轻轻地吹着。小草伸了个懒腰(在演示板后贴上草的剪影),小花儿打着哈欠(贴上花的剪影),树妈妈轻轻唱着摇篮曲(贴上大树的剪影)。这时传来“呜呜”的哭泣声,原来一个小姑娘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操作小姑娘剪影
16、)。大家都劝她别害怕,月亮姐姐为她照路(贴上月亮剪影),还请来热心的狼大哥为她带路(操作大灰狼剪影)。狼大哥对小姑娘说:“别害怕,这儿我可熟啦!来!让我送你回家吧!”森林里的伙伴们都为她唱起了歌。小姑娘再也不害怕了,她发现黑夜竟然是这么美好!你们瞧,她坐在狼大哥的背上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2组织讨论你们发现老师是怎样表演的吗?(是用剪纸表演的,有的直接贴在“电视机”后面,有的粘在棒上表演。)你们发现老师采用了哪些材料?(黑卡纸、白色吸管、台灯、双面胶等。)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我们试着用其他颜色的卡纸和吸管来表演,看看会怎样?为什么我们能看见“电视机”屏幕后面的图形呢?(因为“屏幕”纸又薄又透明
17、,灯光一照就能看见黑卡纸的影子。这就叫剪影。)3引导创作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合作编故事、剪纸、表演。组织幼儿分组上台交流。幼儿自编表演故事1聪明的小老鼠:一天,小老鼠碰到一只大灰狼。大灰狼说:“喂!你给我磕三个头,我就让你过去,不然我就把你吃掉!”小老鼠机智地说:“我是大象的朋友,你该让我过去!不然我叫大象把你踩扁!”大灰狼害怕了,就让小老鼠过去了。小老鼠说:“你还没给我磕头呢!”大灰狼刚想发火,小老鼠说:“别忘了,大象可是我的好朋友喔!”大灰狼一听只好说:“好好好,我磕我磕”磕完头就灰溜溜地跑了。小老鼠大笑着说:“今天我可是占了大便宜啦!哈
18、哈!”幼儿自编表演故事2大鱼和小鱼:海草、珊瑚、岩石都是小鱼儿的家。一天,小鱼们不敢出去玩了。原来不知从哪儿游来了一条大鱼,它每天都要吃掉许多小鱼。看到同伴被大鱼吃掉,小鱼们想出了对付大鱼的办法。这天,小鱼们故意在一起玩,当大鱼张开大嘴想吃小鱼时,小鱼们赶紧躲到大珊瑚后面,只听“格崩”一声,大鱼的牙齿断了,再也不能吃小鱼了,不久它就饿死了。这以后,小鱼们又可以愉快地在海里游来游去了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剪出各种形象,编出不同的故事,表演给同伴们欣赏或自娱自乐。2可给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们巡回表演。附:“电视机”制作方法用KT板制作“电视机”外框,屏幕位置挖空。在“屏幕”上贴一层透明的拷贝纸。影子
19、大班教案 篇6设计意图:幼儿先前已在生活活动和集体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中积累了有关风的经验,故本次活动主要是将自己找到的“风”记录下来后,向大家介绍交流,用个体经验去丰富集体经验。并尝试用吸管吹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风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体验不同材料作画的快乐。萌发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的愿望。活动目标:1、结合幼儿对风已有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交流,并尝试用吸管吹画表现风的特征。2、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兴趣。活动准备:1、活动前先让幼儿记录自身感觉器官如身体、四肢、脸、眼睛等对风的感受。2、幼儿吹画用的材料:颜料、盘子、吸管、绘画用纸等3、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分享记录:感受风的特征1、前几天,大
20、家完成了一个“请大家找找风”的任务,并把自己找到的“风”的记录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吧。2、幼儿介绍自己找到“风”的记录。3、师小结: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风,但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用耳朵、用我们的身体感受到风的存在。(二)多媒体欣赏:感知我们身边的风把幼儿通过记录感受的风,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提升。(三)创作吹画:感受风儿的影子1、师引发创作欲望: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风,用吸管吹吹,把五彩的颜料变呀变,看看风儿会把五彩的颜料变成什么。2、作吹画,进一步感受风的特征。3、分享、交流:我的风儿把五彩的颜料变成了中反思:1、孩子们能把自己身体、四肢、脸、眼睛等对风的感受大胆
21、地表达出来,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孩子们说到了:眼睛、小脸、耳朵、小手、头发等。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小结归纳:根据画面孩子们能迅速判断用眼睛找到了风:红旗在飘动;烟在飘动;窗户里的窗帘在动;树叶从树上飘下来等等。用耳朵找到了风:龙卷风、台风、暴风雨等。身体找到了风:鼻子呼吸有风的感觉;电风扇吹动身体感觉凉快;嘴巴吹蜡烛等。2、运用吸管进行作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个个按耐不住欲试的激情:可以玩颜料喽!用吸管来画画,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料来吹画,真是好高兴哦!通过吸管的吹动,使自己喜欢的颜料跑动起来,并变出各种图案像整个交流过程,孩子们轻松自然愉悦。很好地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
22、考能力及同伴间的互动。找风并记录的结果是孩子自我感受和检验的过程,老师把幼儿的记录方法进行归类张贴,使每个孩子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风的特征。3、总结并体现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的结果。并肯定了幼儿记录活动、思维的自主性。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来表达自己对风的特征的感受,孩子们很感兴趣!玩颜料、吹吹玩玩是孩子的情结,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是我们二期课改的精髓。后反思:1、本次活动将孩子们日常的生活经验、集体活动、游戏的内容融合在绘画学习中、使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提升和深入。将“风”这一自然现象,通过孩子的寻找、记录、交流、分享,在运用吸管吹画的玩弄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风的特征,寓教于乐,体现孩子在活动中的自
23、主学习。同时渗透了不同材料作画与大胆的想象,有利与孩子的后继发展。体现课程的整合性。2、在了解了风的特征,并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在游戏中体验,孩子的活动在前,老师在观察中了解孩子的认知情况,让幼儿思考在前,教师验证在后,旨在调动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参与性、积极性。3、活动的设计,让孩子们自主记录,并在与同伴交流互动中,自主发现风的特征,进一步感受风这一自然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小结归纳,清晰、明朗、有关注的兴趣。4、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围绕风的特征,教师尽可能考虑教材的整合,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并在材料上体现多样性,如:运用吸管吹画,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大
24、胆地吹出变动的画面,进行想象。分享交流时,孩子们对自己的吹画的画面赋予大胆的想象!并能大胆地表达出来。影子大班教案 篇7会变的影子目标:获取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培养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手电筒 立体小玩具和白色背景板每小组一份。(2)教师演示材料:纸做的蝴蝶一只,并在蝴蝶翅膀上开几个洞。(3)图片三幅:太阳.树.影子的贴绒教具。过程:(1)通过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鼓励幼儿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述影子。A.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第一次操作,探索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介绍材料:手电筒和立体小玩具。幼儿尝试让玩具出现影子。讨论:你们是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的?为什么这样做会
25、出现影子?B.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操作探索,讨论为什么光照在玩具上会出现影子。教师演示:将蝴蝶分别放在光源中和光源外,观察是否会有影子出现。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2)了解影子的变化。(说一种,演示证实一种)小结:改变玩具的位置,影子会发生变化,改变了光源的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3)游戏:摆放光源的位置,巩固光和影子之间变化的关系。出示三幅图,请幼儿根据树和影子的方位,正确摆放光源的位置。影子大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1.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2.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的兴趣。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
26、录自己的发现。教学重点、难点1. 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2.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 布置一间暗室。2. 投影屏,立体玩具吗,手电筒,记录板,纸笔。活动过程 :1.设疑导入提问:影子先生怎么了?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2激活思维,猜想,想象,建构。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影子变魔术呢?3.自主探索。分组实验并把发现记录下来。重点: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难点: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4.分享交流。5.抛出问题,拓展延伸。问题: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吗?他
27、还会变什么魔术?教学反思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是新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探索影子,让学生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活动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朋友影子,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
28、”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最后,向学生介绍了影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观看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的短片。本
29、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堂科学活动课是借鉴市科技馆的活动手册影子的秘密一课开展的,这次的教学是一次成长的教学,因为今天科技馆的老师和北京的专家老师也莅临了我的课堂,并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点评,尚老师先是对我课堂好的一面做了表扬,其次对课堂的不足之处做了探讨,并结合科技馆鲁老师的意见和我一起共同进行了修改,让我确实感受了科学教学的魅力,今天的课堂教学是紧张的也是快乐的。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影子大班教案 篇9一、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二、活动材料: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三、活动过程: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师:你知道影子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