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75.50KB ,
资源ID:271375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137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1、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届高三第一次大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卷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

2、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的是 A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九品中正制的废除2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 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刑鼎”体现了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C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D“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3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

3、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4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D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5分封制曾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

4、度的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顺应当时统治需要 D统治阶级的个人喜好6汉代后期的察举制不再是单纯的荐举贤才,而是荐举与考试并行,并逐渐发展为先荐举后考试,以成绩定优劣,决定取舍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的这种变化 A是中央政府权力增强的表现 B为隋唐科举制提供借鉴 C为政府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D动摇了世族选官垄断局面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汉代宰相掌

5、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8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9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10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

6、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1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 A打破了城市的市坊界限 B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 C导致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2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

7、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1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

8、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41844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报告说, 广州市场对英国棉纺织品有巨大需求。1854年初,广州市场上的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进口总额只及1844年的2/3。事实上,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 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质量粗糙 C. 协定关税后英国商品价格低廉 D.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5“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9、A.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16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奕的看法 A不利于洋务运动开展 B对学习西学有双重影响 C有利于民主思想传播 D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17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筑至芦台,1888年又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是洋务运动深入发展的体现 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目

10、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18中国社科院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19“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

11、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D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20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

12、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21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三民主义22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2

13、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和平2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

14、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25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树断了”是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B“树墩”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树墩”是指封建正统思想 D“可以萌发”指民主共和观念的滋长26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五四运动 A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B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27“清廷虽覆,而我竟

15、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 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 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28“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主要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

16、本原因 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29新中国初期(19491956年),百废待兴,国家贫困、技术落后,全国仅有两个化肥厂,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缺乏驱动水泵的电力或小型发动机,这些现状意味着只有期望农业和农民来实现工业现代化了。这说明 A“一五”计划后农业生产力提高不明显 B“以钢为纲”不合时宜 C农业支持工业有其必然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30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B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

17、以燎原”的理论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31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32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

18、主要精神 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33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在各地

19、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 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 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35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36“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

20、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37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注重证据,公平正义 B注重程序,灵活性强 C注重形式,保护平民 D注重执行,条文清晰38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

21、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这表明罗马法 A涵盖了近代法制主要内容 B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的基础 C一直被西方国家沿用至今 D改变了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39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古代希腊的哲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 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40“民本”语出尚

22、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 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 C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 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4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论家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

23、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的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42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D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43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

24、光荣革命”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 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44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C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4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称:“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

25、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46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4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

26、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48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封建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49“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

27、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是 A允许私人经营部分小企业 B全面恢复私有制 C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D禁止私人贸易50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51谈及苏联193219

28、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道:“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政府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 B农民消极应对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D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的过激行为52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这此措施 A加速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为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推行 C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 D推动了苏联农业的

29、飞速发展53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了 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D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54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掌握联营结构的领导权 B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从根本上结束法德之间的冲突55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 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56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