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6.42KB ,
资源ID:270046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0046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篇自然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篇自然地理.docx

1、第一篇自然地理第一篇 自然地理第二章 自然条件第四节 土壤新津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另有潮土、紫色土、黄壤土三类旱作土壤。各类土壤的形成及其属性与成土母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全县成土母质分三类十种:冲积物: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物,存在于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和杨柳河流域,上部为壤土层,下部为砂砾卵石层,石灰反应一般随含沙量增加而变强,发育成的土壤耕性好,宜种度广。其物理粘粒平均含量60%,缺磷,这类母质有老冲积物、成都粘土、广汉粘土三种。老冲积物系雅安砾石层,上部为褐黄色的粘土,多铁锰淀积,性酸,下部为砾卵石层。这种母质发育成的土壤酸、瘦,培肥熟化需要较长时间;广汉粘土主要存在于西河以西,

2、南河以北的安西、方兴、新平、文井等镇乡,上部为黄粘土,下部为沙砾卵石层,石灰反应微弱,质地粘重,耕性不良;成都粘土俗称姜石黄泥,含有钙质姜状结核,结核石灰反应强烈,仅在牧马山有零星残存。残坡积物:由紫色岩层风化而成。岩层风化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粗粒部分多留在原处,细粒部分多被雨水向下搬运沉积,发育的土壤,土层厚度厚薄不均,物理性粘粒平均含量40-60%,这类母质有四种:蓬莱镇组残坡积物、天马山组坡残积物、夹关组坡残积物、灌口组坡残积物。分布地域在永商镇浅丘处,邓双镇、永商镇中高丘区,普兴镇、花园镇浅丘区。耕作土壤是由构成地质的岩石经风化和生物作用,并通过“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3、逐步形成的,在相对稳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土壤类型与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和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新津县土壤类型有以下分布规律:潮土区田、土,一般垂直于河流方向随距离增加,土壤质地变重,土层增厚,石灰反应减弱,由于历史上河流改道和灌溉渠系变化,潮土区多在河床和带状洼地,带状浅槽及牛轭湖,使土壤不同程度地发生潜育。新津地势低洼,诸河汇集,在两河交汇处往往土层深厚,这是因河流流速减慢,沉积物增多的必然结果。西河以西的再积台地,构成二级阶地的广汉粘土,在古气候条件下产生强烈风化。形成再积台地后,由于所处地势特殊,再度受水淋溶漂洗,因而粘土层白鳝化程度深,导致白鳝层存在范围增大。大土黄泥田一般出

4、现在垅背和地势较高处,而再积黄泥田多出现在地势较平坦的部分,再积下湿田则分布在废沟渠或地势低洼处。牧马山原为老冲积台地,因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长期侵蚀,形成了不同地貌:有正冲、支冲、丘间堤、连丘、平顶丘及缓丘之分。不同地貌经大气降水的重新分配,光热条件发生变化。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下,老冲积物发育成各种土壤,从漕冲到丘顶,丘顶粘粒随水下流,有减无增,残留多粉砂质成分,发育成灰包土。或因地质作用,发育成卵石黄泥土;丘腰至丘顶,因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土层薄,心土层相对升高,发育而成的铁杆黄泥田(土),铁锰淀积物多,难于熟化;正冲上部,支冲中上部,支正冲低旁及缓坡处地势平缓,既可排水又能接纳上

5、坡流失的土壤,土层增厚,熟化度提高,发育成黄泥田(土);正冲中下部,支冲下部及龙溪河沿岸或丘间坝,老冲积黄泥再度淋溶漂洗,发育成白鳝泥田;两冲交汇和冲沟低洼难于排水处,因土壤透水性弱,易积难排,便发育成了烂泥田。长丘山、牧马山紫色土区,因区内降水对风化物的侵蚀,搬运、沉积,便在不同部位形成相应土壤。丘顶因土层浅,多沙质和半风化物,多为石骨子土、沙土;丘腰土层较厚,沙粒适中,耕性好,多分布泥沙田(土);坡足及坡缓,因上坡流失土壤易在坡足沉土壤粘重,多为大土或大土田;漕冲易积水,排水困难,多为烂泥田类。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有关土壤分类系统要求,按照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分类修改意见制定的土壤分

6、类依据和原则。新津县的土壤类型,按成土母质,分为四个土类,八个亚类,二十五个土属,六十八个土种(见附表)。(一)水稻土类(代号I)水稻土是我县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共有204862.5亩(习惯亩,下同),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84.8%。水稻土每年所产的水稻占全年粮食总产的70%左右。水稻土是在气候、植被等因素影响下,经人类开垦、平整、长期水耕发育形成,并具明显的发育层段。水稻土地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多为水旱轮作,自然侵蚀轻,一般碳酸盐反应强烈,pH值偏碱,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有效氮、速效磷中等,速效钾中等偏低。大春以水稻为主,小春以小麦、油菜为主,同时种植苕子、紫云英、豌豆、胡豆

7、、蔬菜等。水稻土分为渗育、淹育、潴育和潜育四个亚类,十四个土属,四十个土种。1、渗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I1)面积14752.7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7.2%,主要分布在平原诸河近岸。成土母质是近代河流中冲积物的粗粒部分为主,少量的夹关组沙页岩风化坡积物。由这两种母质发育的土壤,土体松泡,通透性强,保水保肥性弱,养分含量不平衡,肥力低;但土壤耕性好,整田省工,宜种花生、甘蔗、薯类、豆料等。根据成土母质和质地层次分为两个土属,五个土种。漏水潮田土属(代号I1-1)面积13871.3亩,占渗育型水稻土面积的94%,成土母质均为河流冲积物,多种养分含量低,尤其缺钾,按照冲积物类型,本土属有4个土种。灰潮

8、沙田(代号1);灰潮石底田(代号2)俗称石底田。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集中分布在花源镇;灰棕潮沙田(代号3)俗称沙田、沙壳田、漏沙田、紧口沙田。土壤母质为西河灰棕色冲积物,主要分布在西河流域沿岸;紫潮沙田(代号4)俗称沙田、沙壳田、沙沙田、漏沙田等。成土母质为南河紫色冲积物,分布在南河流域近岸和邓双镇沿岷江近岸。漏水中性紫泥田土属(代号I1-2)土壤母质为夹关组厚层砂岩、薄层泥岩风化坡积物,母质含沙量高,发育为漏水中性紫泥田土质偏沙,仅有红沙田(代号5)一个土种,面积881.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0.4%,分布在长丘山尾段的丘腰、坡足或冲沟两旁。2、淹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I2)全县共有1177

9、59.6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57.5%,主要集中在平原、紫色丘陵区仅有少量,成土母质有八种:灰色冲积物、灰棕冲积物、紫色冲积物、广汉粘土及夹关组,天马山组、蓬莱镇和灌口组风化坡积物。此亚类可分为四个土属、十三个土种。潮土田土属(代号I2-1)成土母质均为近代河流冲积物。面积94138.8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41.1%。耕层质地中重壤,从上至下,质地逐渐变轻。地下水位较低,水旱轮作,耕性好,肥力水平高,大小春产量较高且稳定。其存在的问题是速效钾含量低。按照冲积物类型和土壤质地层次分为七个土种:灰潮半沙田(代号6)俗称半沙半泥田、油沙田。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分布在金马河、羊马河和杨柳河流域,离河

10、较沙田稍远;灰潮二泥田(代号7)俗称泥田、大土田、二泥沙田和二泥田。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分布在金马河、杨柳河地势高处(垅背);油沙田(代号8)俗称半沙田、油沙田,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分布在羊马河以东、金马河和杨柳河流域地势较高处;灰棕潮半沙田(代号9)俗称泥沙田、半沙半泥田,分布在离西河较远的部位,灰棕二泥田(代号10)俗称泥田、大土田、二泥田、塝田,成土母质为西河灰棕色冲积物,分布在西河冲积坝地势高的部位(垅背);紫潮半沙田(代号11)俗称半沙田、泥沙田、干田、沙田。成土母质为南河紫色冲积物,分布在离南河稍远的地段和岷江以西冲积坝中部;紫潮二泥田(代号12)俗称泥田、大土田、大泥田、二泥

11、田。成土母质为南河紫色冲积物,分布在南河冲积坝地势高的地段。再积黄泥田土属(代号I2-2)面积15899.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6%,占水稻总面积的7.8%,成土母质为更新统广汉粘土,仅有大土黄泥田(代号13)一个土种。面积15899.6亩。大土黄泥田,俗称大土田、黄泥大土田、黄泥田,分布在平原二级阶地地势高之处。中性紫泥田土属(代号I2-3)本土种成土母质为夹关组、灌口组、天马山组岩石风化物,发育成的水稻土多呈中性反应,面积4824.7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4%。中性紫泥田分布在丘区,有三个土种:红沙泥田(代号14)俗称泥田、泥沙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风化坡积物。分布在邓双乡金竹村;砖红大

12、土田(代号15)俗称大土田、泥田和塝田。成土母质为灌口组岩石风化坡积物。主要分布在牧马山;黄红紫泥田(代号16)俗称泥田,大土田。成土母质为天马山组岩石风化坡积物。分布在永商镇求区的浅丘坡足。石灰性紫泥田土属(代号I2-4)成土母质为蓬莱镇组岩石风化坡积物,发育成淹育型的石灰性紫泥田面积2896.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2%。集中分布在永商镇。本土属有两个土种:棕紫大土田(代号17)俗称泥田、大土田、干田。分布在永商镇浅丘坡足或冲沟上部;棕紫泥沙田(代号18)俗称泥沙田、半沙泥田。分布在永商镇浅丘腰。3、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I3)面积48738.3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3.8%,坝区和丘区

13、都有较大面积分布。成土母质有灰色冲积物。更新统广汉粘土、老冲积物和成都粘土四种,其中以老冲积物和广汉粘土发育成的潴育型水稻土面积大。潴育型水稻土的特点是土层深最,粘重,耕性不良。与淹育型水稻土相比,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偏低,速效氮、磷相近,而速效钾显著地比淹育型水稻土高,氮、磷、钾含量比较平衡。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分成四个土属,七个土种:潴育型潮土田土属(代号I3-1)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发育成的潴育型潮土田面积有1400.9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0.7%。仅黄泥底灰潮泥田(代号19)一个土种。黄泥底灰潮泥田俗称大土田、泥田、油沙田。分布在平原中灰色冲积坝的地势最高处(垅背)。再积黄泥田土属

14、(代号I3-2)成土母质为更新统广汉粘土。发育成的潴育型水稻土,面积19935.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9.7%。集中在西河以西的平原二级阶地。根据剖面类型和生产性能,该土属分两个土种:再积黄泥田(代号20)俗称大土田、死黄泥田、黄泥田;再积白鳝泥田(代号21)俗称白鳝泥田和黄泥田。老冲积黄泥田土属(代号I3-3)成土母质为中更新统老冲积物。面积27386.9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3.4%,均分布在丘陵区。与再积黄泥田土属相比:老冲积黄泥田容重大,孔隙度小;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低、速效钾稍高。根据土壤熟化程度和剖面构型该土属分三个土种:黄泥田(代号22)俗称二黄泥田、黄泥田。一般分

15、布在漕冲低塝,支冲上部和地势平缓处;白鳝泥田(代号23)俗称白鳝泥田、泥田。一般在于支冲下部,正冲中下部和龙溪河沿岸,铁杆子黄泥田(代号24)俗称杆子田、小土田、黄泥田和死黄泥田。一般分布在丘顶或丘腰以上。姜石黄泥田土属(代号I3-4)面积仅有15亩,不到水稻土总面积的1。成土母质为成都粘土。由于这种母质在我县分布甚少,本土属发育成的土壤也少,只存在姜石黄泥田(代号25)一个土种。姜石黄泥田俗称黄泥田、小土田。具体存在普兴乡建华村一组一个丘顶上。4、潜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I4)本亚类的土壤特点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或层间积水,土体含水常年饱和或季节性饱和,还原性强,积聚亚铁和有机酸类有毒物质

16、;土壤冷浸;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不平衡。潜育型水稻土,面积共有23611.9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1.5%;85.8%分布在平原,14.2%分布在丘区。在水稻土类中,该亚类水稻土有机质含量最高 ,全氮、碱解氮居首,速效钾、速效磷中等。按照成土母质类型和土壤酸碱性分为四个土属、十五个土种:下湿潮土田土属(代号I4-1)成土母质为渚河冲积物。面积18516.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9.0%。分布在平原一级阶地地势低洼处。按照冲积物类型和土壤下湿程度,本土属划分以下九个土种:灰潮二漕田(代号26)俗称漕田、二漕田,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一般分布在带状浅凹地(古河床);灰潮漕田(代号27)俗称漕田、烂泥田

17、、下湿田。成土母质灰色冲积物。一般分布在灰潮土区的旧河道和废沟渠外。一般分布在灰潮土区的旧河道和废沟渠外;灰潮烂漕田(代号28):俗称河漕田,沟田。面积250亩,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一般分布在旧河道或大的废沟渠处;灰棕潮二漕田(代号29):俗称漕田,下湿漕田,沙田。成土母质西河水系灰棕色冲积物。分布在西河冲积坝的河道或废沟渠处;灰棕潮漕田(代号30):俗称漕田、下湿田。成土母质西河灰棕冲积物。分布在西河冲积坝地势低洼处;灰棕潮烂漕田(代号31)俗称河漕田、冬水田、烂泥田。成土母质西河灰棕色冲积物。分布在西河冲积坝地势最低洼之处;紫潮二漕田(代号32)俗称下湿田、二漕田。成土母质为南河紫色冲积

18、物。分布在旧河道或废沟处;紫潮漕田(代号33)俗称下湿田、漕田、烂泥田。成土母质紫色冲积物。分布在安西新槽和铁溪两村地势低洼处;紫潮烂漕田(代号34)俗称烂泥田、冬水田。成土母质紫色冲积物,面积仅有30亩,集中分布在安西镇新槽村烂马槽地势最低处。下湿再积黄泥田土属(代号I4-2)成土母质为更新统广汉粘土,面积1750.8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0.9%,分布在平原二级阶地地势低洼处。按照有关化学特征,本土属分两个土种:再积下湿田(代号35)俗称下湿漕田、漕田;冷硝田(代号36)冷硝田地处灌口组岩层近区,土壤的特点是下湿冷烂,表土积有白色粘状物质。这种白色粉状物质为岩层中的芒硝随侧渗水侵入田中所致。

19、下湿老冲积黄泥土属(代号I4-3)成土母质分为第四系中更新统老冲积物。因地势低洼,土壤粘重,下渗水量小于蓄积水量,土体层间积水过多,发生潜育。本土属只有烂泥田(代号37)一个土种。烂泥田俗称烂泥田、烂巴田、冬水田、下湿田。面积324.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0.16%。下湿石灰性紫泥田土属(I4-4)面积3020.1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5%,分布在紫色丘陵区地势低洼处。本土属的特点是:土壤多呈微碱性,碳酸钙含量高。按照成土母质类型,分三个土种:红紫冷浸田(代号38)俗称冬水田、漕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风化坡积物;砖红硝水田(代号39)俗称下湿田、烂泥田、硝水田。成土母质灌口组风化坡积物。分布在

20、冲沟地势低洼处;棕紫栏泥田(代号40)俗称冬水田、烂泥田。成土母质蓬莱镇风化坡积物。集中在永商镇浅丘区冲沟下部。(二) 潮土类(代号)土壤母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Q4 al),主要为灰色冲积物及灰棕色冲积物沙质土组成,经人类开垦耕作,发育成耕作土壤。该土类面积16431.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8%,占旱地总面积的44.6%。分布于金马河、羊马河、西河、南河、杨柳河及岷江沿岸,含沙量较高、质地疏松、孔隙度大,保水保肥性较差、土壤肥力低,碳酸盐反应强,pH值中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下,有效氮、速效磷低,速效钾中等偏低。宜种玉米、花生、红苕、洋芋、甘蔗、玉米、萝卜、西瓜、郁金等,但产量不高。该土类

21、有河流潮土1个亚类(代号1)。按照河流冲积物的类型,划分成三个土属,八个土种:灰潮土属(代号1-1) 成土母质为灰色冲积物, 面积7176.8亩,占潮土总面积的43.7%。本土属以砂土为主,分布在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流域沿岸。根据土壤质地和质地层次组合分为三个土种:灰潮沙土(代号41)俗称沙地、沙壳地、沙沙地;灰潮半沙土(代号41)俗称油沙土、半沙土。零星分布在金马、羊马、杨柳三河流域离河稍远的地段,多为古坟包、旧宅地;灰潮油沙土(代号43)俗称油沙土、半沙土、泥地。零星分布在平原中灰色冲积坝的地势较高处。灰棕潮土属(代号1-2)成土母质为西河冲积物,面积4854.3亩,占潮土总面积的29.

22、5%,分布在西河灰棕冲积坝。土壤特点是碳酸钙含量高,多呈微碱性。按照质地本土属可分为三个土种:灰棕潮沙土(代号44)俗称沙地、沙壳地、沙沙地。分布在西河流域沿岸;灰棕潮半沙土(代号45)俗称半沙地、沙地。主要分布在西河冲积坝的中部;灰棕二泥土(代号46)俗称泥地、大土地、二泥地。零星分布在灰棕冲积坝龙背上,多为古坟包、旧宅地。紫潮土属(代号1-3)成土母质为南河紫色冲积物。面积4400.8亩,占潮土总面积的26.8%,分布在南河流域两岸紫色冲积坝。该土属土壤易受南河洪水淹没,土壤紧实,在河流潮土亚类中容重最大,孔隙度最小。按照质地类型分成两个土种:紫潮沙土(代号47)俗称沙地、沙壳地、沙沙地。

23、分布在沿南河近岸;紫潮半沙土(代号48)俗称泥沙地、半沙地。分布在紫色冲积坝的中部,多为古坟包、旧宅地。(三)黄壤土(代号)全县共有11878.7亩。其中:农耕地7521.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占旱地总面积的20.4%,即有五分之一的旱作耕地为黄壤,成片林地4357亩,占成片宜林地总面积的19.8%。成土母质为广汉粘土,老冲积物和成都粘土。相对高度30-45米,丘面浸蚀较轻。土壤母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冰碛物(Q2 FgL)。土层上部为粘土层,棕黄色、粘重。于0.3-0.5米处出现厚度为0.5-1.0米褐黑色网纹层,粘土层下出现棕黄色砾石层,砾石径2-16厘米,无分迭性。粘土层胶结物无

24、碳酸盐反应,自然土壤厚度0-20厘米。多为梯田梯地。大春宜种水稻、红苕、生姜、地瓜、杂粮;小春宜种小麦、油菜及苕子、紫云英、豌豆、葫豆等;坡地宜种茉莉花及红桔、桃、李等果树。在我县范围内,黄壤土类中仅有一个黄壤亚类(代号1)。成土母质为广汉粘土,老冲积物和成都粘土。按照成土母质类型可分为三个土属,六个土种:1、再积黄泥土属(代号11)成土母质为更新统上段(广汉粘土),发育成的旱作土壤很少,只有再积黄泥土一个土种。再积黄泥土俗称黄泥土、大土、大土地。面积546.5亩,占旱地总面积的1.5%,多为古坟包、旧宅地。二、姜石黄泥土属(代号1-2)成土母质为更新统下段(成都粘土)。仅在县境内牧马山零星残

25、存,土壤面积较小,旱作土仅有姜石黄泥土(代号50)一个土种。姜石黄泥土俗称地脉石土、黄泥土、石蛋子土。面积499.5亩,占旱地总面积的1.4%,集中分布在普兴乡浅丘顶部,多与老冲积黄壤成复区分布。老冲积黄泥土土属(代号1-3)成土母质中更新统老冲积物(雅安期砾石层),旱地土壤面积10832.8亩,成片林地4357亩,集中于牧马山。按照土壤熟化程度和有关属性,可划分为四个土种:灰包土(代号51)俗称灰包土、黄泥土。一般分布在丘顶和丘腰以上;卵石黄泥土(代号52)俗称黄泥土、小土。主要分布在牧马山铁路沿线丘腰上部;铁杆子黄泥土(代号53)俗称杆子土、黄泥土、死黄泥。;分布在老冲积黄泥土区的丘腰或丘

26、顶;黄泥土(代号54)俗称黄泥土、二黄泥、小土。分布在牧马山浅丘下部和缓丘处。老冲积黄泥土属除上述耕种土壤以外,还有成片林地4357亩,一般分布在丘顶,植被为马尾松或马尾松和常绿洲叶树混交。林地土壤微酸,质地轻粘中粘,这种土宜发展马尾松、火炬松和湿地松或柑桔。土壤中以缺磷,缺有机质突出。(四)紫色土类(代号)成土母质主要有三: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棕红色泥岩和薄层红砂岩风化物(K2 g),白垩系上统夹关组棕红色块状砂岩夹薄成泥岩风化物(K2 j),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紫色沙页岩风化物(J2 p),发育而成发育成的紫色土。该土类共30481.9亩。其中:耕地12883.9亩,占总耕面积的5.3%,占旱地

27、总面积的35.0%,成片林地17598亩,占成片宜林地总面积的80.2%。紫色土的有机含量,酸碱性,机械组成,阳离子代换量,磷、钾养分含量差异较大,这是新津丘陵区紫色土的特点。紫色土分布区域相对高度30-85米,为水平缓倾斜岩层,陡坡多,地表侵蚀严重。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矿物养分含量高,碳酸盐反应中等,pH值偏中碱,有机质低,有效氮中偏高,速效磷低,速效钾中等。宜种水稻、玉米、红苕,丘区宜种松、柏、桑、柑桔、桃、李等树。按照土壤的酸碱性,本土类划分成两个亚类、五个土属,十五个土种。1、中性紫色土亚类(代号1)本亚类是中性偏微碱,碳酸钙含量低。面积14300.6亩,占紫色土总面积的46

28、.9%,其中:农耕地1908.6,成片林地12392亩。本土类有二个土属,四个土种。红紫泥土属(代号1-1)成土母质为夹关组风化物。面积14120.6亩,占紫色土总面积的46.3%。其中耕地1728.6亩,占本土属总面积的12.2%,成片林地面积12392亩,占本土属总面积的87.8%。红紫泥土分布在长丘山,地貌属中高丘,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按照土属厚度和质地组成,本土属可分为四个土种:红沙土(代号55)俗称黄沙土、红沙土、沙沙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岩石残坡积风化物,多分布在丘腰或丘腰上部;红紫石骨子土(代号56)俗称石骨子、石盘盘地、沙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风化残积物,集中在邓双镇何店村丘顶或

29、丘腰上部;红紫泥沙土(代号57)俗称泥地、泥沙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岩石坡积风化物,分布在邓双镇龙岩、金竹、罗山三个村的丘腰缓坡处;红紫砾质土(代号58)俗称石儿子地、泥沙地、沙地。成土母质为夹关组岩石坡残积风化物,分布在永商镇马鞍、梨园两村。红紫泥土属除上述耕地外,还存在12392亩成片林地。林地坡度大(一般25),土色棕红或淡棕红,剖面通体紧实,无碳酸盐反应。变性棕紫泥土属(代号1-2)成土母质系蓬莱镇组岩石风化物。在湿热条件下,大气降水长期淋溶,盐基大量流失,土壤发生黄化而发育而成变性棕紫泥。本土属仅紫黄泥土(代号59)有一个土种:紫黄泥土俗称黄泥土、黄泥沙土。面积180亩,占旱地总面积的

30、0.5%,零星分布在永商镇大坪、峰火、九莲、十合和乐阳村的浅丘坡上部。2、石灰性紫泥土亚类(代号2)本亚类多呈微碱性,碳酸钙含量高。面积16181.3亩,占紫色土总面积的53.1%。其中:耕地面积10975.3亩,成片林地5206亩。按照成土母质类型,该亚类土壤可分为三个土属九个土种:砖红紫泥土属(代号2-1)成土母质系灌口组棕红色泥岩风化物。面积7220.3亩,占石灰性紫色土总面积的44.6%。其中:农耕地5088.3亩,成片林地2131亩,集中分布在牧马山、长丘山有少量分布。按照土层厚度和土壤其它属性,本土属分三个土种:砖红石骨子土(代号60)俗称石骨子地、沙地、干石骨子,油石骨子。分布在

31、丘顶或丘腰上部;砖红小土(代号61)俗称半沙土、泥沙地、小土。分布在普兴镇五个村的丘腰;砖红大土(代号62)俗称大土、大土地、泥地。分布在坡足或缓坡外。除上述三种耕种土壤外,还有2132亩成片林地,其土壤性能与砖红石骨子土相似。黄红紫泥土属(代号2-2)成土母质为天马山组风化物。面积521亩,占石灰性紫色土面积的3.2%,零星分布在永商镇天马山组中浅丘处。本土属土壤颜色鲜艳,为黄红色或紫红色。按照土层厚度和质地组成,该土属分为三个土种:黄红石骨子土(代号63)俗称石骨沙地。集中分布在永商镇峰火、九莲、车灌等村;黄红夹沙泥土(代号64)俗称泥地、泥沙地。分布在永商镇横山、宝桥、烽火、九莲、车灌等

32、村。棕紫泥土属(代号2-3)成土母质系蓬莱镇组岩石风化物。面积8440亩,占石灰性紫色土面积的52.2%,其中耕地5366亩,成片林地3074亩,按照土层厚度和质地组成,本土属分为四个土种;棕紫石骨子土(代号65):俗称石骨子地。分布在永商镇浅丘顶部;棕紫沙土(代号66)俗称沙地。集中分布在永商乡大坪、峰火、九莲、十合和商隆四个村;棕紫泥沙土(代号67)俗称半沙土,泥沙地。分布在永商镇丘区浅丘腰;棕紫大土(代号68)俗称大土地,泥地。分布在永商镇丘区丘腰下部,坡足或地势平缓处。本土属除上述4种耕种土壤外,还有3074亩成片林地,林地土壤一般分布在丘顶,土层薄,微碱,碳酸钙含量高,有机质和氮、磷含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