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89 ,大小:13.32MB ,
资源ID:268758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7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ppt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pptx

1、,目 录,1,2,3,4,5,6,锂电池生产工艺 与发展趋势,电解质材料,隔膜材料,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概述,Part 1,锂离子电池概述,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结构与分类,相关术语,什么是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电极材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系统。1800年,意大利伏特(Volt)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套电池装置,划时代意义!,在该装置中,用浸泡在碱溶液中的布 隔开两种金属的堆积片,再以导线连接两端产生电流。这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电池的最初形式。,锂一次电池(又称锂原电 池,Primary LB),锂电池(Lithium Battery,简写成LB),锂二次电池(又称锂可充 电 电 池

2、,Rechargeable LB),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金属锂,标准氢电极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具有较低的电极电位(-3.045V vs.SHE)高的理论比容量 3860 mAh/g。,0.53gcm-3,金属锂在所有金属中最轻、氧化还原电位最低、重量能量密度最大以锂为负极组成的电池具有电压高和能量密度大等特点。,主要电池负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锂一次电池,primary lithium battery,定义:放电后不能再充电使其复原的电池,是一种高能化学原电池。组成以金属锂为负极,固体盐类或溶于有机溶剂的盐类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固体、液体氧化剂

3、为正极活性物。通用的圆形锂二氧化 锰(Li/MnO2)电池和锂氟化碳Li/(CFx)n电池分别用字母CR和BR表 示,其后的数字表示电池的型号。锂一次电池是这一类以使用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化学电源系列的总称。,当前,70年代,60年代的能源危机,多种材料应用于锂一次电池,锂一次电池商品化,锂一次电池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锂一次电池的研究,手表、计算器、植入式医疗设备,Li-MnO2、Li-CuO、Li-SOCl2、Li-SO2、Li-Ag2CrO4等,锂一次电池发展史,锂一次电池,primary lithium battery,锂一次电池的标称电压有1.5V级和3.0V级两种。锂电池的结构

4、形式常见的有圆柱碳包式、方型叠片式、圆柱叠片式、圆柱 卷绕式、方型卷绕式等。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照相机、计算器等小型电器中。锂一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寿命长、耐漏液等优点,但安全性较差、电池不可充电!,目前已经可以商品化生产的锂电池锂碘电池(Li/I2)锂二氧化锰电池(Li/MnO2)锂氧化铜电池(Li/CuO)锂聚氟化碳电池(Li/(CF)n)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2)锂二氧化硫电池(Li/SO2)等。,我国生产的锂电池主要是 圆柱型和扣式锂二氧化锰Li/MnO2电池,循环100次形成的锂枝晶图 背景:在商业化锂一次电池的同时,人们发现许多层状无机硫族化合物可以同碱金属发生可逆反应,这样

5、的化合物统称为嵌入化合物。在嵌入化合物基 础上,锂二次电池诞生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70年埃克森公司的M.S.Whittingham利用Li-TiS2体系,制成首个锂二次电池。Whittingham M SUSPatent 40090521977Whittingham M SScience,1975,192:1226,锂二次电池,Seconary battery,定义:可反复进行充放 电而多次使用的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商品化锂二次电池,1859年发明铅酸电池,并与1882年实现其商品化。成为最先得到应用的充电电池体系,常用于 机动车辆的储能电池。PbO2+H2SO4+Pb 2PbS

6、O4+2H2O,1899年发明镍镉电池(Ni-Cd),1951年实现其密闭,化。20世纪初实现其商品化,20世纪80年迅速发展,用于小型电器中的一次电池。Cd+NiOOH+4H2O Cd(OH)2+2Ni(OH)2H 2O,20世纪90年代早期镍氢电池(Ni-MH)得到发展,并取代部分镍镉电池。,M+xNi(OH)2 MHx+xNiOOH,锂离子电池发展史,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的产生,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电压,层状结构的石墨 负极,120-150Wh/kg 是普通镍镉电池 的2-3倍,高达3.6V,正极,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提出者,1990年发明锂离子电池199

7、1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1995年发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999年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概念,锂离子电池是指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的二次电池(充电电池)。,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采用可以使锂离子嵌入和脱 嵌的碳材料代替金属锂和采用可以脱嵌和可逆嵌 入锂离子的高电位氧化钴锂正负极材料和与正负 极能相容的LiPF6 EC+DEC电解质(乙烯碳酸 脂(EC)加入不同的醚和线性碳酸脂而形成EC 电解液体系)后,终于研制出新一代实用化的新 型锂离子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1990年日本SONY公司正式推出LiCoO2/石墨这种锂离子 电池,该电池成功的利用能可逆脱嵌锂的碳材料替代金属

8、锂作为负极,克服了锂二次电池循环寿命低、安全性差的缺点,锂离子电池得以商品化。标志着电池工业的一次革命。1 Nagaura,T.US5273842-A发明人:NAGAURA T,YAMAHIRA T专利权人和代码:SONY CORP(SONY-C),摇椅式电池,20世纪80年代初,M.B.Armand首次提出用嵌锂化合物代替二次锂电池中金属锂负极的构想。在新的系统中,正极和负极材料均采用锂离子嵌入/脱嵌材料。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正极的含锂化合物有锂离子脱出,锂离子经过电 解液运动到负极。负极的炭材料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 离子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9、当对电池进 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 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 指的就是放电容量。Michel Armand,Philippe Touzain.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as cathode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olume 31,1977,319-329Armand M BPhD thesis,Grenoble,1978Armand M BMaterials for Advanced Battery N

10、ew York:Plenum,1980145,Armand教授是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 一,是国际学术和产业界公认的、在电池领 域具有原始创新成果的电池专家。Armand教 授主要原创性学术贡献有:,1.1977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石墨嵌锂化合物 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于 1980年首次提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概念,成功解决了锂负 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2.1978年,首次提出了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应 用于锂电池。3.1996年,提出离子液体电解质材料应用于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4.提出了碳包覆解决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问题,

11、为动力电池及电动 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M.Armand,电池技术的发展及随之能量密度变化图,铅酸电池目前主要的 应用市场是车辆启动、以电动二轮和三轮车 为代表的交通工具、UPS电源等领域,其中 车辆启动市场占比约 70%。镍镉电池用量最大的 电动工具市场镍氢电池用量最大 的混合动力汽车(HEV)市场锂离子电池自诞生 之日起,就在抢占 其他二次电池的市 场份额,同时还在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锂离子电池特点,四种二次电池的基本性能比较,能量密度高,能量转换率高,自放电率小,循环寿命长,转换率达到96%,而Ni-MxH为5565%,Ni-Cd为5575%;比能量达180Wh/kg,是Ni-Cd电

12、池4倍,Ni-MxH电池2倍;达到3.6V,相当于3节Ni-Cd或Ni-MxH电池;,ICR 18650型锂离子电池能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5%以上;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小于2%/月;,不含重金属及有毒物质,无环境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电源。环境友好可以随时充放电;无记忆效应法国Saft公司研制的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达到4000W/kg;可高倍率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主要优点,3C就是计算机、通讯及消费电子的总称,全球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以日本公司为主,SONY公司最多 还有SANYO、NEC、索尼、松下等韩国的LG、SAMSUNG美国的GS、A&T和Maxell中国的比亚迪、比克、力神等。,

13、锂离子电池主要生产厂商,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充电(charge)放电时(discharge),充电时,Li离子从正极脱 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负极,使负极处于富 Li离子态,正极处于贫Li 态;放电时,Li离子从负 极脱嵌进入正极。,e ee e,放电过程,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动态示意图,正极(positive electrode)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此时,除称为正极外,由于发生还原反应,也称为阴极(cathde)负极(negative electrode)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出、电位较低的电极。此时,除称为负极外,由于发生氧化反应,也称为阳极(anode),与锂离

14、子电池相关的基本概念,锂进入到正极材料的过程,(3)嵌入(intercalate/insert),与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基本概念,脱嵌(deintercalate/remove)锂从正极材料出来的过程标称电压(norm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标称容量(normal capacity)电池0.2C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电池没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 路电压为3.0V左右。通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 电状态。,在电池放电工作状

15、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 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锂离子电池的放电 工作电压在3.6V左右。,(8)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CCV),也称为工作电压,是电池有负 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电池正负极两端之间的电阻。,(9)内阻(internal resistance),与电池相关的基本概念,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值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 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 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电池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10)电池容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

16、量和实际容量之分。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 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 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 件)。容量单位:mAh、Ah)。,循环寿命(cycle life)在一定条件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反复充放电,当容量等电池性能达到 规定的要求以下时所能发生的充放电次数。锂离子电池GB规定,1C条件 下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在60%以上。容量密度(capacity density)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释放出的电量,一般用mAh/L或 mAh/kg表示。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释放出的能量,一般用Wh/L或Wh/kg表示。库仑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在一定的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时释放出来的电荷与充电时充入的 的电荷的百分比,也叫充放电效率。,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术语,充电(charge)利用外部电源将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升上去的过程,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