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22.97KB ,
资源ID:267253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7253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附答案解析.docx

1、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附答案解析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写化学式)。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

2、_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实验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

3、一位小数)【答案】CaCO3 NaOH、Ca(OH)2 四 Na2CO3+Ca(OH)2=2NaOH+CaCO3 二 稀盐酸的量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84% 10.6g 18.3% 【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NaOH和Na2CO3;猜想三:氢化钙过量,NaOH、Ca(OH)2;猜想四:NaOH、Na2CO3、Ca

4、(OH)2;猜想四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讨论交流: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因为稀盐酸为少量的,所以可能溶液中的存在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三个猜测是否正确。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故猜想二正确。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

5、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解:设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的氢氧化钠为m,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n,解得x=4.2g,y=7.4g,杂质=5g-4.2g=0.8g,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84%。z=10.6g,m=8g,n=10g,故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放入溶质为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3%。答:(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84%。(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6g。(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2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

6、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II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I:该气体是CO2;猜想II:该气体是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II成立,则:

7、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A苏打水B肥皂水C食醋D氨水【答案】红色 氢、氧(或H、O) CO(或一氧化碳) 不成立 干燥(CO)气体(或除去水蒸汽) 黑色粉末变红色 CO2+Ca(OH)2= CaCO3 + H2O 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C 【解析】【分析】【详解】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8、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蚁酸中含有H、O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3)由于蚁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生成物是水,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所以,小敏提出的猜想:该气体是CO(或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证明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则猜想不成立,若猜想成立,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或除去水蒸汽);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实验时装

9、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 + H2O;讨论交流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处理方法是: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拓展延伸由于蚁酸是一种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肥皂水、氨水反应,在叮咬处涂抹上述物质可减轻痛痒,不能与食醋反应,不能选择食醋。故选C。3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2)

10、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_,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猜想五:_

11、。(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实验结论)不溶物D是_。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正确,理由是_。(原理探究)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

12、保温机理。(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铁粉 红 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镁粉和炭粉 炭粉 三 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空气 2Fe+O2+2H2O=2Fe(OH)2 【解析】【详解】成分探究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故填:铁粉。 (2)小周

13、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故填:红;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3)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镁粉和炭粉。 故填:镁粉和炭粉。 实验结论 不溶物D是炭粉; 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三正确,理由是: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

14、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故填:炭粉;三;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原理探究 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膨胀逸出的空气。 故填:空气。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氢氧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故填

15、:2Fe+O2+2H2O=2Fe(OH)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2019年5月,187个国家签署了限制塑料废物交易协定,应对“白色污染”挑战。已知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中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可能有氧、氯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测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无水氯化钙固体可做干燥剂;有机物中的氯元素燃烧后通常转化为氯化氢。(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中观察到_现象,证明该塑料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记录数据)

16、6.25g样品在A装置中充分燃烧,反应产物被完全吸收后,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装置BCDE反应后装置增加的质量/g1.803.650.098.80(分析与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与计算,6.25g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g,该塑料样品的组成元素是_。(反思评价)电炉加热前要先通一会儿氧气,目的是_。【答案】溶液变浑浊 HCl+AgNO3=AgCl+HNO3 0.3g 碳、氢、氯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以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分析】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设计实验氯元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实验过程

17、中,在装置C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该塑料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分析与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氢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元素的质量,B中氢元素的质量为,C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氯元素的质量为 ,E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样品中氢、氯、碳元素的总质量为,故该塑料样品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氯,不含氧元素。反思评价电炉加热前要先通一会儿氧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以防止影响实验结果。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

18、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2)设计并进行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_(填“”、“=”或“”)7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案一不同),验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猜想三成立【答案】反应后盐

19、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解析】【详解】(1)猜想一是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是溶液显中性,故猜想三是溶液显酸性,即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则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是碱性。(2)猜想三成立,则是溶液显酸性,故溶液的pH B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20、式为_;对比A瓶与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结论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30

21、mL20mL12 mL 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答案】Ca(OH)2+CO2=CaCO3+H2O C 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CO2+H2O=H2CO3 温度 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16% 偏小 【解析】【分析】【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22、 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的反应是: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实验三对溶液加热,故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

23、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冷却以后,注射器推进的少了,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8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_(写化学方程式)。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猜想固体A中只有CaCO3;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_。实验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_,猜想成立。组成测定取8.7g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至固

24、体完全溶解,收集到纯净CO22.2g,则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_。溶液B的成分探究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根据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猜想正确,其理由是_。实验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正确。【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微溶于水 蓝色沉淀 50:37 固体A中含有Ca(OH)2 Na2CO3(合理均可) 【解析】【分析】【详解】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

25、H)2+Na2CO3=CaCO3+2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猜想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故填:Ca(OH)2微溶于水;实验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将固体充分溶解后滴加硫酸铜溶液将出现蓝色沉淀;故填:蓝色沉淀;组成测定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x=5g则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3.7克,即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50:37故填:50:37;猜想由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所以猜想正确;故填:固体A中含有Ca(OH)2;实验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即溶液的成分只能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