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3.43KB ,
资源ID:2662917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291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题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题资料.docx

1、最新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题资料1谢某,男,32岁,工人。1998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胃脘灼热疼痛6天。病史:平素嗜食辛辣、饮酒(每天至少喝白酒250g以上),已达7年之久。6天前因朋友相聚,连续喝酒3天后,即觉胃脘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藿香正气丸”等药治疗,上症未见减轻,反觉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罗某,女,46岁,7月18日入院。 主诉:下肢痿软无力2年,

2、加重1月。 病史:自述患慢性泄泻10余年,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近2年来两下肢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型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李某,男,35岁,农民。2002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尿少1年余,复发半月。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

3、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药(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1诊断:胃痛(湿热中阻)分析:根据患者胃脘部灼热疼痛6天的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续喝酒3天,更伤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脘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饮。湿热中阻

4、,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10g 栀子10g 白豆蔻6g 制半夏12g 茯苓15g 陈皮6g 甘草6g 日一剂,水煎服。2诊断:痿病(脾胃亏虚)。分析:患者平素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筋脉肌肉失养,故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脾胃虚弱,运化无权,传导失职,故纳呆,腹胀,便溏,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形体失充,故神疲乏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之征。治法

5、: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另炖) 茯苓10g 白术10g 薏苡仁15g 山药15g 扁豆10g 莲子肉12g 甘草6g 陈皮6g 砂仁5g 桔梗10g 加黄芪15g 每日1剂,水煎服。3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分析:平素劳累过度,肾气亏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水泛肌肤,发为水肿。膀胱开合失常,出现尿少,肾气虚则出现腰酸乏力,阳气不足,不能温达四肢,则出现畏寒肢冷,脾气虚,运化失职,则出现进食少、腹部胀满,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为气虚水停之象。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制附子10g(

6、先煎) 肉桂10g 熟地15g 丹皮15g 白术15g 伏苓15g 泽泻15g 车前子10g(包煎) 牛膝15g 生姜10g 山茱萸10g 淮山15g 日一剂,水煎服。第十九套1张某,男,66岁,1月8日急诊入院。 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 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

7、与用量、煎服法(1分)。 2高某,男,23岁,农民。1996年6月3日初诊。 主诉:腹部胀痛8小时。 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天从乡下进城,晚上和几位同学相聚时,饮食过多冷盘,并喝冷饮,约2小时后,即觉腹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吐。因天未亮而未行就诊,续而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嗳腐吞酸而来本院急诊。刻下见: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许某,男,47岁。1998年11月20日诊。 主诉:吐血1次。 病史:患者有11年胃病史,每年秋冬季多有发

8、作。近2年来曾3次吐血和便黑,曾在市某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就诊前一天饮酒较多,而后胃痛逐渐加重,自服法莫替丁疼痛稍缓解,次日晨觉胸闷,恶心,随即吐出咖啡样液体约150mL,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家人即刻送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脘腹胀满痞闷,口臭,大便色黑成形。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血压:130/80mmHg,大便潜血:+。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1诊断:中风痰火淤闭证 分析: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

9、气粗,两手握固。风阳痰火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身热汗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方药:(1)安宫牛黄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 (2)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1g(冲服) 生石决明20g 夏枯草10g 菊花10g 龟板15g 生地15g 白芍12g 天竺黄10g 胆南星10g 栝蒌10g 每日1剂,水煎分次鼻饲。 2诊断:腹痛(饮食停滞) 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胀痛8小时而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暴饮暴食后起病,有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数等证候,此乃

10、属饮食停滞证。因食滞胃肠,气机不利,故腹部胀满疼痛。食滞不化,腐败作酸,故嗳腐吞酸,厌食。食积下行则痛而欲泻。泻后食滞暂减,腑气暂通,故腹痛亦减。食浊壅滞肠中,传导失常,故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均为食滞内停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后下)15g 枳实10g 神曲12g 黄芩10g 黄连10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5g 厚朴6g 槟榔10g 日一剂,水煎服。 3诊断:血证 吐血(胃热壅盛)。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有呕吐咖啡色液体,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有胃溃疡病史。吐血前有饮酒较多,并有胸脘痞闷,恶心等先兆症。大便潜血检查+。符合吐血诊断。由于原有胃病

11、史,加之饮酒较多,蕴积成热,热伤胃络而动血,故呕吐咖啡色之血。胃中食物随呕吐而出,则吐血夹有食物残渣;积热瘀血阻于胃中,升降失调,故脘腹胀满痞闷;胃中浊气上逆则口臭,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脉数,为内有积热之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黄芩10g 川连6g 大黄10g 大蓟15 侧柏叶15g 栀子10g 茜草根15g 竹茹10g 代赭石15g 丹皮10g 田七粉3g(冲服) 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第十八套1主诉:腹痛,便下赤白粘液3天。 病史:3天前外出进餐后次日早上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腹部疼痛, 以脐周为主频频临厕,日行十多次,大便量少,伴

12、有赤白粘液,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大便有脓细胞等。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王某,男,60岁,农民。2000年月10日入院。 主诉:脐腹针刺样疼痛8月余,症状加重一周。 病史:8月前因车祸被摩托车压过腹部后,经常出现脐腹针刺样疼痛,经超、CT以及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后经服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近周来上症加重,而求中医治疗来院就诊。入院症见:脐腹刺痛,拒按,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

13、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何某,男,32岁。2001年3月18日诊。 主诉: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头痛目赤3个月。 病史:诉近年炒股,由于股市行情变化莫测,股价猛跌,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不成眠,服西药安定片,可睡数小时,次日神魂颠倒,头痛目赤,头部烘热。日久口干口苦,食不知味,大便秘结,胸闷胁胀。于3月18日求治于中医。现在症见: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寐不安,头痛目赤,头部烘热,胸闷胁痛,时呕恶吞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

14、服法(1分)。1诊断:痢疾(湿热痢) 分析:饮食不洁,胃肠受损,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湿热壅滞肠间,与肠中气血搏结,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则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肠中之象。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芩10g 芍药15g 炙甘草6g 黄连10g 大黄10g 槟榔10g 当归10g 木香5g(后下) 每日1剂,水煎服。 2诊断:腹痛(瘀血阻滞) 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脐腹部位疼痛8个月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因外伤后致病,出现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此乃

15、属瘀血阻滞之证。由于瘀血阻滞腹内脏腑经络,故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瘀血属有形之实邪,故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蒲黄10g 五灵脂10g 没药6g 当归12g 川芎10g 延胡索10g 赤芍10g 小回香10g 肉桂2g(另焗) 干姜5g 水煎服。 3诊断:郁病(气郁化火) 分析:病者心情不畅,急躁易怒,神魂颠倒,胸胁胀痛等症;并有炒股失败,有思想郁愤等情志内伤史。符合郁病的诊断。由于炒股时心情紧张,失败后情绪郁愤,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内郁,疏泄失度,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肝火上炎,循肝脉上行,则头痛目赤,头部烘

16、热;肝火扰乱心神,则失眠,神魂颠倒;肝火横逆犯胃,则呕恶吞酸,口苦,食欲不振;肝火灼津,则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山栀10g 丹皮10g 柴胡10g 薄荷8g 当归10g 白芍15g 茯苓15g 吴茱萸3g 川连6g 夏枯草15g 龙胆草10g 枣仁10g 大黄6g 枳实10g 甘草6g 每日一剂,水煎服第十七套1梁某,男,43岁,工人。2000年2月6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

17、,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刘某,女,48岁。1997年9月5日初诊。 病史:眩晕反复发作5年,每发即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目视昏暗,胸闷泛恶,甚则呕吐痰涎,食少,嗜睡,舌苔白腻,脉弦滑。张医生首诊认为是肝火上炎引起的眩晕,投龙胆泻肝汤治疗,未愈。转请王医生诊治,王医生认为是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改投天麻钩藤饮治疗,疗效亦不明显。 要求:指出以上两位医生的诊断,辨证治疗是否正确,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

18、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卜某,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平时嗜酒,因工作的原因汗出多而少饮水。半天前突然左侧少腹拘急,左腰腹绞痛难忍,小便艰涩,尿中带血,排尿时突然中断,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1诊断:便秘(气机郁滞) 分析:根据患者大便干结,难解,欲便不得出,每35天解一次大便等表现,可诊断为便秘。由于病人因情志失调而大便干燥,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等证候表现,此乃属气机郁滞证。因情志失调,肝脾气机郁结,导致肠腑气滞,失于通降,传导失常,糟粕停久

19、则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肠腑气滞,则腹中胀痛;肝脾气郁故胸胁满闷;肝气犯胃,腑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嗳气、饮食减少;肝脾不和,脾运失职,湿停则舌苔薄腻,脉弦主肝郁气滞之象。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10g 木香(后下)5g 槟榔10g 乌药10g 枳实10g 大黄10g(后下) 代赭石15g 柴胡10g 水煎服。 2两位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均不正确。张医生认为是肝火上炎,应具备肝火上炎之表现,如头晕且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寐少梦多,胸胁胀痛等,舌红,舌苔黄,脉弦数,而该例无此表现。王医生认为是肝阳上扰,应有肝阳上扰的表现,如眩晕,头目昏胀,烦劳恼怒而加重,急燥易怒,面色潮红,

20、舌质红,苔黄,脉弦,而该病人亦无此表现。根据患者眩晕兼头重如蒙,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特征,该例病人诊断治疗如下: 诊断:眩晕(痰浊上蒙)。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g 白术10g 天麻10g 陈皮6g 茯苓10g 大枣10g 甘草6g 竹茹5g 每日一剂,水煎服。 3诊断:淋证(石淋) 分析: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不能随尿排出,阻滞气机,则突发患侧少腹拘急,腰腹绞痛难忍;水道不利,则小便艰涩;砂石阻塞尿路,则排尿突然中断;结石伤络,则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候。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21、排石。 方药:石苇散加减:石苇12g 冬葵子12g 瞿麦10g 车前子包煎12g 金钱草15g 海金沙包煎15g 内金10g 白芍30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第十六套1胡某,女,50岁,工人。2001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3月余。症状加重2天。 病史: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呕吐稍缓解,但未能根治。时作干呕,2天前因睡眠不佳而又出现呕吐而来院就诊。现症见:时作干呕,或仅唾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一剂,水煎服。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

22、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徐某,女,27岁,1998年5月6日入院。 主诉:咽中不适,如物梗塞,胸闷,胸胁胀痛已4月余。 病史:4个月前因失恋与男友分手后,经常失眠,多愁善虑,精神抑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不舒则更明显。曾到市某医院喉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而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胁肋胀痛,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国某,男,42岁,工人

23、。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1诊断:呕吐(胃阴不足) 分析:根据患者呕吐反复发作3月余,症状加重2天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为呕吐。由于出现时作干呕,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证候表现,此乃属胃阴不足证。因患者热病伤阴,胃阴不足,不得

24、润降,故时作干呕,或仅唾涎沫。胃阴亏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胃失濡养,故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胃阴不足之象。 治法:滋养胃阴,止吐降逆。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沙参20g 人参10g(另炖) 大枣12g 麦冬15g 粳米15g 制半夏10g 玉竹15g 竹茹10g 甘草6g 日一剂,水煎服。 2诊断:郁病(痰气郁结)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如有异物梗塞,胸闷不适,胁肋胀痛等症,反复发作4月;并有因失恋而失眠、思虑、郁愤等情志内伤史;曾在某医院检查排除咽喉炎症病史。符合郁病的诊断。由于失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郁侮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气滞痰郁交

25、阻于胸膈咽部,则出现咽喉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胁肋胀痛;肝郁失于疏泄,则精神抑郁;肝郁化热,则烦躁易怒;热扰心神,则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为肝郁化热夹痰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痰解郁。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10g 陈皮6g 茯苓15g 枳实10g 竹茹10g 川连6g 浙贝母10g 栝蒌12g 枳壳10g 郁金10g 枣仁10g 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3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3天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因患者平素嗜酒,现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

26、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候,此乃属阳黄的热重于湿证。因平素嗜酒,损脾胃运化,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湿热熏蒸,胆汁排泄失常,泛滥肌肤则目黄、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短少而黄。热为阳邪,“阳主明”,故黄色鲜明。热盛津伤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纳呆。湿热阻于肝胆,疏泄不利,气滞血瘀,则胁部胀满拒按。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困遏脾胃,壅阻肝胆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 山栀15g 大黄10g(后下) 日一剂,水煎服。第十五套1王某,女,48岁,农民。2001年8月5日初诊。主诉:目黄、身黄、尿黄3月余。病史:有慢性

27、胃炎病史。3月前由于劳累过度,而自觉全身乏力,逐渐出现身黄、尿黄,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肝炎”曾服药(药物不详)未见好转,而来我院要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证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痞食少,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舌苔白腻,脉濡缓。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2张某,男,54岁,9月16日初诊。 主诉:头痛反复发作4年。 病史:患高血压病6年,近4年来经常反复头痛头胀,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

28、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封某,女,42岁,干部。2001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排便困难反复一年,症状加重一周。病史:一年前因患“子宫肌瘤”术后,身体较虚弱,继而出现排便困难,每35天,甚至一周才解一次,经某医院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未见好转,而来要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证见: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解,汗出气短,便后倦怠乏力,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1诊断:黄疸(阴黄寒湿阻遏)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

29、黄2月余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由于患者平素有慢性胃炎病史,加上本次发病为劳累过度而发病,患者有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闷食少,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的临床表现,此乃属阴黄中的寒湿阻遏证。由于有“慢性胃炎”而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阻滞,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阴主晦”阳虚寒重,故黄色晦暗如烟熏。脾虚不运寒湿困阻,则脘痞食少,腹胀便溏。阳虚失于温养,则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主寒湿。治法:温中化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30g 白术15g 附子10g 干姜6g 甘草6g 日一剂,水煎服。 2诊断:头痛(肝阳上亢)。 分析

30、: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故头痛头胀,伴眩晕。胁为肝之分野,肝郁胁络失和则胁痛。肝阳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脉沉弦有力为肝阳上亢之征,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胆气上逆则口苦。火盛则舌红苔薄黄。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 钩藤15g 牛膝15g 杜仲15g 桑寄生12g 夜交藤12g 茯神10g 益母草15g 山栀子10g 黄芩10g 每日1剂,水煎服。 3诊断:便秘(气虚) 分析:根据患者排便困难,每35天,甚至一周排便一次的表现,故诊断为便秘。由于病人因“子宫肌瘤”术后,继而出现排便困难,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争乏力,

31、难以排解,汗出气短,便后倦怠乏力,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等表现,此乃属气虚之证。由于肺脾气虚,升降失调,运化失常,大肠传导无力,故粪质虽不干硬,但努挣乏力,难以排解。肺脾气虚,故汗出,气短,倦怠乏力,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脉弱,均属气虚之征象。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30g 陈皮6g 麻子仁15g(打) 白蜜10g(冲服) 白术12g 党参20g 日一剂,水煎服。第十四套1黄某,男,72岁,8月18日入院。 主诉:突然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1天。 病史:自述1989年开始发现血压升高,平素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左半身不遂

32、,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00年7月8日初诊。主诉:大便溏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一周。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