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0.61KB ,
资源ID:265881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5881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老有所为概诉.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老有所为概诉.docx

1、老有所为概诉 级硕士学位研究生选 题 报 告学 院 文法与经济 学科专业社会工作 研 究 生 姓 名 王雪媛 学 号 201406704083指导教师姓名 张继才 2015年9月12日一、简表论文名称中文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城市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对策研究英文The study of strategy to realize productive aging of the urban elderly on the angle of advantage of social work课 题 来 源A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B国家自然(社会) 科学基金C.国防科委项目D.省、市级项目E.厂(矿)项目F

2、.自选课题课 题 类 型A. 基础研究B. 应用基础C. 应用研究D. 实验研究开题时间 年 月 日选题考评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签 名二、论文立论依据(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参考文献综述)一、研究意义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成立。1982年7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再维也纳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2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名称改为“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2年前后,我国提出“老有所为”。从1984年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首次被确立为中国老龄工作“五个老有”即“

3、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核心目标之一开始,“老有所为”在我国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发展、家庭照顾、社会参与、终身学习四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1991年,邬沧萍教授首次明确提出了“老有所为”的概念,即“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所做的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之后的二十年中,“老有所为”的概念和内涵在学者的讨论和政策制定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一直以来,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均将老年人视为被关怀、被照顾的对象,关注的重点在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健康医疗,忽略了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使谈“老有所为”,主要只是针对老干部、老模范、老专业科技人才和老知识分子等(邬沧

4、萍、杨庆芳,2011)。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现有的老年人在经济基础、知识结构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杜鹏、王菲,2011)。通过对“老有所为”在中国发展历程和理念嬗变过程的梳理,杜鹏(2011)指出中国的“老有所为”正从“精英式”向“普适性”转变。这种转变对传统的“问题视角”提出了挑战,老年人不应该只被视为服务接受者和社会的包袱,而是应该将其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和发展的资源。“老有所为”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同时对于社会协调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使“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研究的核心目

5、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劳动力不足以及老年人自我养老的重要方式。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视角,在社会工作的各个实务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当代中国日益加速迈进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汲取优势视角的理论和实践精华不仅仅能够丰富积极老龄化的意涵,更为社会积极老龄化的真正实现提供新的维度和启示。该理论是基于对传统社会工作“问题视角”的反思而提出,在社会工作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可以说,优势视角理论集中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念和宗旨:尊重且重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挖掘人的潜能以实现助人自助。本文将借助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总结现有实践中存

6、在的问题,从新视角对“老有所为”的实践途径进行探索,缓解社会人力资源缺乏的压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矛盾、解决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乐。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国外研究综述1、国际视角的“老有所为”:“Productive Aging”理念“Productive Aging”现在通常译为“积极老龄化”,但其内涵的发展已经与我们所说的“老有所为”日益相似。“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作为工作目标提出,2002年由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讨论修订并写进政治宣言,正式成为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该理念认为:老年人有巨大的潜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不但能改善他

7、们自身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社会条件的改善。“积极老龄化”的提出,标志着“老年人是资源”的观点,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全美最大的独立基金会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提出了“老有所为”的基本架构。2、国外“老有所为”相关政策及理论研究现状(1)国外“老有所为”相关政策联合国相关组织积极行动制定政策。联合国相关组织、机构,如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中心,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高度关注老龄化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联合国大会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老年人社会地位问题的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题目为:积极老龄化:一个政策框架的报告,该报告由世界卫生的老龄化与

8、生命进程项目承担(具体由加拿大卫生部顾问佩吉爱德华兹草拟)完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积极”不仅仅指体力活动和劳动,还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持续参与并发挥作用。特别是该政策框架重申了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在关于健康与老龄化的巴西利亚宣言中提出的目标:健康的老年人仍然是家庭、社区及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全力推动积极老龄化以帮助政府、社会制定那些能够确保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政策。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政策支持“老有所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设立了管理老龄问题的机构,包括老人问题管理署、政府老龄问题顾问委员会和社会保障总署。1935年通过了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

9、之后美国政府又颁布了美国老年人法和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提高了社会保障支出津贴。后又修正了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取消了强制性退休的法律条文,禁止强制70岁以下的雇员退休。日本政府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老龄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先后对促进老年人雇佣和就业颁布了规章和法令。如1986年6月,内阁全体会议通过的长寿社会对策大纲强调:“为了充分发挥人们一生中形成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我们提倡老年人就业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了缓解未来社会保障的增加,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的2001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建议为老年人自立创造条件,扩大老年人的就业机会。这一系列法令和对策的出

10、台,使处理老龄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国外“老有所为”理论研究现状发达国家较早进入了老年社会,并已经就解决老年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实现“老有所为”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美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很重视有关老年学的学术研究。全国性的学术组织美国老年学学会、美国老年医学学会、美国老龄协会,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密执安大学、杜克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都开设有老年学课程,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戴维斯学院是美国的第一所老年学学院。到1976年为止,美国开设老年学的高等院校将近1300所。有关老龄问题的政府机构、学术团体与大专院校对美国的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政府

11、制定老龄政策和各地区解决老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预测与建议。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以前,美国出版的有关老龄进程和老年人的出版物大约只有18000种。但是到1961年,就已经上升为34000多种,1954-1974年间,更是增加到50000种以上。期间形成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如詹姆斯舒尔茨著的老年经济学、唐白劳德和马克杰克逊著的劳动经济学、马尔科姆H莫里森著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霍曼和基亚克等的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等学术著作。特别是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针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必须发挥老年人自己的力量,把老年人作为资源而不是负担,并且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的主张。这些著作和研究为政府决

12、策和引导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国内研究综述1、国内关于“老有所为”的基本定义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年-2000年)将“老有所为”具体定义为:“低龄和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在政策层面对“老有所为”的内涵作了解读,具有深远的意义。一般来说,广义的“老有所为”既包括达到和超过退休年龄的继续在业、离退休职工的返聘和再就业,也包括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无偿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有所为”的具体定义已经发展成为:老年人以自身需要为基础,在自愿和量力的前提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所参与的有益于社会、家庭或个

13、人发展的各项活动。2、国内“老有所为”相关政策及理论研究现状(1)国内“老有所为”相关政策以第4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框架,我国于1996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设立“老年社会参与”一章,并规定了老年人参与的八大领域。这部法律将“有所作为”视为老年群体的一项权利而固定下来,同时第一次将“老有所为”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社会领域,标志着“老有所为”由精英式转变为普适性。1999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事业发展方针。200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作为中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14、“要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创造条件,积极发挥老年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之后,政治宣言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成为老龄工作的行动指南,真正把老年人参与发展放在三个优先采取行动的首位,为中国“老有所为”的发展指引了方向。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组织以老年知识分子发挥科技知识和业务专长援助西部地区和本地欠发达地区为主要内容的“银龄行动”。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实现“老有所为”的新形式,中国“老有所为”政策、理论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2)国内“老有所为”理论研究现状关于“老有所为”的

15、概念及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2年,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武元晋的老年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一文,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老有所为”这一概念,但文章探讨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的措施和途径,提出了尊重老年人社会地位、重视继续发挥老年人作用等观点,为中国“老有所为”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1983年发表在中国劳动上的“重视发掘和利用老年社会劳动力资源北京市退(离)休职工老有所为问题调查”一文首次明确提出“老有所为”为一词,该文通过对北京市离退休职工的调查,提出要重视老年人劳动力资源的观点。从1984年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首次被确立为中国老龄工作“五个老有”的核心目标之

16、一开始,“老有所为”在我国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就业、志愿服务、家庭照料和终身学习四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量研究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的文章。当前,随着我国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有所为”进一步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如:熊必俊主编的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袁方主编的老年学导论;王爱珠著的老年经济学;王树新撰写的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张纯元著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叶乃滋著的现代老年社会学;熊必俊、董之鹰编著的新兴的一代老年人发挥潜能探索;唐文光主编的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与研究;王

17、因为、袁辑辉、徐勤等著的当代老年社会学;董之鹰编著的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等。在1991年,邬沧萍教授首次明确提出了“老有所为”的概念,即“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所做的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之后的二十年中,“老有所为”的概念和内涵在学者的讨论和政策制定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实践。2002年,张传曾认为,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特殊社会条件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老有所为”的实践活动。我们应该从一般的尊老、养老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机会为社会的发展继续施展其智慧和力量。2010年,刘丹在基于当前人口老龄

18、化危机的背景下提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全面实现老有所为已成为社会发展迫切的需要。从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料、提供志愿服务、老年人再就业以及终身学习四个方面,南京市主城区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现状。主要存在观念陈旧、法制不健全、养老医疗条件滞后以及服务机构的缺位问题,因此应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实现老有所为,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2011年,杜鹏等人对“老有所为”政策理念在中国的嬗变过程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借鉴了一些概念从理论上对“老有所为”的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老有所为”应以老年人为中心,是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前提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筹发展,以直接或间接的

19、形式,所参与的有益于社会或个人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权利。从外延来看,可以将“老有所为”的概念具体分为经济生产、家庭照料、志愿服务和终身学习四大范畴。2012年,张倩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来看,我国拥有大量的老年人力资源,如果放置不用,将会浪费并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如何能使老年人口发挥余热,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满足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多元需求,是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主观愿望。目前,老有所为的实现还存在着诸多原因的制约,完善我国老有所为的实现需要依托社区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制度途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2013年,谢立黎在老年科学研究报刊上提到,我国的“老有所为”

20、在就业、志愿服务、家庭照顾和终身学习四个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老年人参与“老有所为”活动直接面对的头绪太多且获得信息渠道不畅,缺乏一条清晰、明确、规范的参与途径。并且借助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纲领,以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为基础,探索一条以老年人为中心,以社区为枢纽,将“老有所为”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的新途径。2014年,余敏提出,“老有所为”对于社会治理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老有所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将要面对一些发展瓶颈,主要是对“老有所为”价值作用

21、的认识理解问题、完善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平台载体问题和以“老有所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保障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加强“老有所为”的平台建设、优化“老有所为”的体制机制和完善“老有所为”的政策保障三方面来推动。“老有所为”这一概念,虽然从各个层面上都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方面出现了空白,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老有所为”这一全新视角出发,对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现状进行研究,尝试发现我国在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三、参考文献综述1卞国凤、陈宇鹏,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郭平,陈刚,

22、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3周玉萍、薛仲、康永征,老年社会工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章丽君,老年人才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编,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张栋伟、王丹宁,2007,老年人口的社会心理M田雪原、熊永俊编,中国老年人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国务院1% 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5年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邬沧萍、杜鹏人口老龄化过

23、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熊必俊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10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39-6411邬沧萍,杨庆芳“老有所为”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J人口与发展,2011,(6):32-3412杜鹏,王菲“老有所为”在中国的发展:政策变迁和框架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1,(6):34-3813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室、北京市人口学会重视发掘和利用老年社会劳动力资源北京市退(离)休职工“老有所为”问题调查J中国劳动,198314岳瑛积极老龄化与我国老年教育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2(1

24、):14-115谢保群终身教育体系视域下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课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6):3202-320416王莉莉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1,(3):35-4317毕淑沙,增权视角下的社区老年教育J神州,2011,(11)18刘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老有所为的现状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理论观察,2010(2)19孙中华、张立波等完善我国城市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研究基于老年智力资源开发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2010(5)20 姜向群,杜鹏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及其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09,(4):109-11321吴帆认知、态度和社会环境:老年歧

25、视的多维解构J人口研究,2008,(4):57-6522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174-193+24623吴树青重视开发高智力老年人才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5-09-0524彭燕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7-11125陈茗,林志婉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4,(3):30-3426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 (05)27姜向群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研究J人口研究,20

26、01,(2):61-6628邬沧萍,王高论“老有所为”问题及其研究方法J老龄问题研究,1991,(6)29李斌发挥“老有所为”的作用J社会科学,1988,(4)30邬沧萍从“老有所为”到“大有所为”J群言,1985,(2)31武元晋老年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J社会科学,198232姚远北京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问题及对策分析A北京市老年人的需求与对策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33要瑞丽“以老养老”:一种家庭养老的过渡性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34詹姆斯舒尔茨熊必俊译老年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035Nancy.R.Hooymanel社会老年学:多学科的视角(周云等译)M北京:中国人口

27、出版社,200736南希莫罗-豪厄尔,梅陈玉婵(译)老龄生产性参与:全球视野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37小川全夫,桂世勋,陈晓娴关于终身参与社会意识的中日比较研究日本山口县与中国上海市嘉定区的调查数据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5-1938Sherraden,M. , Morrow-Howell, N. , Hinterlong,J. , and Rozario,P. , 2001. Productive aging:Theoretical choices and directions.In: N. Morrow-Howell,J. Hinterlon

28、g, and M. Sherranden, eds. Productive aging: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60 -284.39 China Ageing Affairs Office,2006,Report of Chinese population ageing tendency,Beijing: China Ageing Affairs Office.40 Saleebey,D.(ed.) 2004,The Strengths Perspec

29、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三、研究方案1.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第一章 导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 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1.3 创新点1.4 论文结构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2.1 “老有所为”的范畴2.1.1 经济发展2.1.2 家庭照顾2.1.3 社会参与2.1.4 终身学习2.2 “老有所为”的优势2.3 优势视角理论第三章 实现“老有所为”的现实必要性3.1 满足社会的需求3.1.1缓解社会人力资源缺乏的压力3.1.2 增加社会财富3.2 满足个人的需求3.2.1 提

30、高老年人资源利用率3.2.2 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3.3 实现家庭和谐的需要3.1.1 减少家庭矛盾3.1.2 减轻养老压力3.1.3 解决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乐第四章 我国老年人在实现“老有所为”过程中的阻碍因素4.1 文化环境对“老有所为”的制约4.1.1 传统观念对“老有所为”深远的影响 4.1.2 社会的大众观念对“老有所为”存在偏见 4.1.3 缺乏“老有所为”的典型案例,缺失社会认同感4.2 现行的政策法规不健全4.2.1 实现“老有所为”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4.2.2 缺少提供“老有所为”的第三方平台4.3 老年人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缺陷 4.3.1 与时代脱轨,知识和能力没有与时俱进4.3.2 缺少再学习的机会第五章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介入的可行性5.1 “增权理论”能够提供支撑5.1.1 发掘和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5.1.2 提升自身“抗逆力”的能力5.1.3 对话与合作,找出实现“老有所为”的共同需要5.2 政府能够提供支持5.2.1 提倡支持“老有所为”的相关政策5.2.2 提供“老有所为”的物质保障5.2.3 提供“老有所为”的医疗保障5.3 “老有所为”的观念可以重塑5.3.1 改变家庭成员对“老有所为”的印象5.3.2 提升老年人“老有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