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93KB ,
资源ID:265602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5602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下五单元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下五单元练习题.docx

1、九下五单元练习题17 公 输 (一)一、 基础知识 1. 公输选自 ,墨子名 ,相传为 时期 国人,是 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 ”,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2. 给下面加粗字注上拼音。 度牒( ) 公输盘( ) 犀兕麋鹿( )( ) 雉兔鲋鱼( )( ) 守圉( ) 禽滑厘( ) 鱼鳖鼋鼍( )( ) 文梓楩楠( )( )3.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释义。 子墨子九距之 通 释义: 公输盘不说 通 释义: 子墨子之守围有余通 释义: 公输盘诎通 释义: 4. 下面加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动身,出发。 愿借子杀之: 愿意。 B知而不争,不

2、可谓忠:谏诤,劝阻。 然胡不已乎: 停止。 C虽杀臣,不能绝也: 杀尽,杀光。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邻有敝舆而窃之:破旧的。5. 下面加粗虚词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B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C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D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中疑问代词的用法。夫子何命焉为? 翻译:宋何罪之有? 翻译:然胡不已乎? 翻译胡不见我王?翻译此为何若人? 翻译: 二、课内精读1. 第1段连设三喻:“有人”“舍其而窃

3、之”,行为怪诞荒谬,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 墨子用楚宋两国地理条件、物质条件的对比悬殊,旨在说明( ) A楚国攻打宋国的正义性 B宋国攻打楚国的正义性 C楚国攻宋国的非正义性 D宋国攻楚国的非正义性3. 选文1、3两段联系密切,用“文轩”、“锦绣”、“粱肉”说明楚国之 ;用 、 、 说明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4. 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 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5. 墨子劝说楚王,楚王先后两次都说了“善哉”这样一句话。仔细揣摩、认真分析楚王两次说此话时的心态和语气。6. 墨子能在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中取胜,关键是什么?这给予我们什么样

4、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二)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pn) 敝舆(y) 鲋鱼(f)B至于郢(chn) 墨翟(d) 短褐(h)C. 禽滑厘(g) 犀兕(xs) 木牒(di)D胡不见我(jin) 梓楩(bin) 善哉(zi)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 愿借子杀之(子,您)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种类)3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B胡不已乎? 吾既

5、已言之王矣。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D子墨于解带为械。 以牒为城。4下列句子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子墨子九距之。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5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B臣是以无请也。C.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6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B

6、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8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

7、消灭来犯之敌。10用原文填空。(1)墨子见到楚王,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及“_”之事。他先对楚王说“_”,自己有“_”,却去偷邻居的“_”;自已有“_”,却去偷邻居的“_”;自己有“_”,却去偷邻居的“_”。他故意问楚王“_”,楚王不知其用意,脱口回答:“_。”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紧接过楚王的话头,将楚、宋两国的土地物产进行了鲜明的比较,并且同前面所说的那个患“_”的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这就使楚王也和公输盘一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理屈辞穷,不得不承认错误。(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

8、黔驴技穷;“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两个“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_”,这就使楚国侵略宋国的企图完全破产了。11翻译下列句子。(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译文:_(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此与同类。译文:_(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译文:_(三)阅读公输中的语段,完成1-5题。(20分)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

9、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宋莫能守,乃可攻也(攻打)B.以牒为械(用,介词)C.吾知所以拒子矣(的原因)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2.找出选段中的通假字。(6分)(1) 通:(2) 通:(3) 通: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 (2)吾请无攻宋矣。 4.文段中哪个词表明公输已技穷?公输说:“吾

10、知所以拒子矣。”他的办法是什么?(4分) 5.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4分) 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三、解释加

11、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 )(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

12、,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二)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13、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

14、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9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0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1对文章内

15、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一)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 )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

16、于是人也 (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 ) 苦其心志( ) 人恒过(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

17、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二)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 3、委而去之( ) 4、寡助之至( )5、亲戚畔之( )二、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 古 今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今 三、填空,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2、困( )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 )于色,发于声

18、,而后喻(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B. 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C. 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五、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郭:环:B.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 坚利 委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至: 畔: 顺: 六、加点词不用“使”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 苦其心志B. 劳其筋骨C. 动心忍性D. 生

19、于忧患 七、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A.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通_()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通_()C. 属予作文以记之。_通_()D.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通_()八、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19 鱼我所欲也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乡为生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故患有所不辟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0、?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3、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 4、一词多义。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5、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_ _ 6、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1)_(2)_(3)_二、文言

21、文阅读。(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2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词语的意思。 苟得( ) 恶( ) 由是( ) 独( ) 蹴( ) 本心( ) 得( ) 已( ) 丧( ) 向(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

23、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8、选

24、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21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