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44.72KB ,
资源ID:2631369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3136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四单元化学方程式第8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标要求: 1能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2会运用微观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质量守恒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学式,解释生活现象。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4应用化学方程式的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知识整理: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2、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只适合于质量守恒,不适合体积守恒,也不是反应前后分子数守恒。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因此“质量总和”必然在反应前后不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符号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O2CO2为例:宏观:碳与氧气

3、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4、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量的方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4、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中考导航: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是历年中考所必考的内容。中考要求:能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会用微观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变化,以及应用此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某一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和有关计算。会两种读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明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的简答题是中考常见的题型。常见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典型分析:【例1】某可燃化合物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 ) ACO BCH4 CCH3OH DCH3CH2OH【解析

5、】该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也就是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因此可推导出反应后生成物中有C、H、O三种元素,那么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还缺少C、H元素应该存在于X中。【答案】A【例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图中有三种不同小球,即有三种不同的原子。小球组合的不同代表不同的物质,即不同的分子。相

6、同小球组合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小球组合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题中共有4种不同组合,故有4种分子,并且有单质也有化合物,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两新的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且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原种类、原子质量均未改变,因此C、D均错误。该题为球棍模型题,通常用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原子,给出图示表示一个反应或是一种物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示,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作答。【答案】B【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4PO22P2O5 BHClNaOH =NaClH2O C2H2 O=2H2O2 DMgHCI =MgC12H2【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

7、的书写是否正确,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看该反应是否能发生;二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三看是否配平;四看是否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等。A没配平,条件是点燃而不是燃烧,燃烧是现象;C没标注“”和条件;D没配平和标注“”。【答案】 B【例4】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O)与B()反应生成()的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2:1:2 B 1:2:1 C 1:1:1 D2:2: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认识及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掌握情况。但题目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用以表示

8、物质微观粒子图形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化学方 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含义的理解。【答案】A中考过关能力训练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D 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aM十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在P和Q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水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

9、g,N为a 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是ag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物质X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强 大推动力,有关的化学反应为:X十2H2O2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H3 B N2O4 C NO2 D N2 H4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并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2 KC1O3=2 KC1十3O2 B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氧气:2 Fe3 H2 SO4= Fe2(SO4)33H2 C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 D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Mg(OH)2HNO3= Mg(NO3)2H2O5一定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

10、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6下图中的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7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A S+O2S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8“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以下用A、B、C三种粒子变化的情况可形象地表示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9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极易溶于水,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

11、很广泛,例如制化肥、纯碱等,还可用于环境治理。 (1)氨气可以用_法来收集。 (2)“侯氏制碱法”关键的一步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CO2+H2O+NaCl= NaHCO3+A,其中生成物A也可用作化肥,A中氮、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3)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甲醇有毒),使其变为元素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 5CO2+19H2O,上述反应的B处应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4)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0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

12、”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1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下列反应: 2NH4C1O4N2+Cl22O24X请回答下列问题: NH4C1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 X的化学式为_。11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化学反应的信息。如:4P+5O22P2O5,该方程式能表示的信息有:(1)磷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 元素种类没有变化。除上述信息外,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再写出三条相关信息: (3)_; (4)_; (5)_。12如图所示,它是通过测定白磷燃烧

13、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2)左盘锥形瓶口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为什么? _;_。(3)微热时,若不盖上瓶塞,待燃烧完毕再盖上瓶塞,对结果的影响是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如果反应后待锥形瓶冷却放在天平上,天平不能平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A白磷不足量 B白磷过量 C空气不纯 D气密性不好第9课时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标要求: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3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14、的意义。知识整理: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规律。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类型。 由一种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含有不反应的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找:找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和或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写。 列: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答:简明写出答案。3、计算中常用的

15、关系式 分解百分率= 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密度=中考导航: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尤其是把有关溶液的计算融入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是历届中考的热点,现在的考题计算难度已经降低,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准确地应用化学方程式解题,注意规范书写格式。中考常见题型有:填空、计算题。典型分析:【例1】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2),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 H2= C2 H44H2O。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

16、密度为1 977 g/L)【解析】本题考查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同时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之间换算。【答案】设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同时能生成乙烯的质量为y。 2CO26 H2= C2 H44H2O 88 12 28 x 36 g y = = x=264 g y84 g 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64 g=1 977 g/L=133 5 L 答:二氧化碳质量为264 g,二氧化碳体积为1335 L, 乙烯质量为84 g。 【例2】请你利用右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 过程。【解析】本题考查方式比较新颖,通过看图后, 开放性、 自主性地自编题目,

17、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方法的理解和语言组织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与语文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较好反映了要从“学会” 向“会学”转变的新课程理念。【答案】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中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088 g。 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 HCI=CaCI2H2 O+ CO2 100 44 x 088 g = x=2 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X1000o=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中考过关能力训练1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内

18、加入A、 B、C、 D四种物质各20 g,充分反应后测定 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 6g 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CD ABC D2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23 B21 C32 D113某居民家每天冬天取暖用煤500kg,煤中含硫约1%。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污染,该居民家每年冬天取暖会向大气中排放约 kg二氧化硫。目前,人们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

19、竭。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写出两种即可)。4某同学把3克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回答问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给定氧气的质量6克13克8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25克11克11克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次恰好完全反应; 第_次实验碳有剩余,剩余_克; 第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克;在第三次实验中,化学反应过程有没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5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做的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 题目: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现有锌3 25 g,求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解

20、: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Zn+ HCI =ZnClH2 65 1 325 g x = x=20 g 答:可制得氢气20 g。6 已知金属铁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则56 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氢气多少升(氢气的密度;0089 g/L)?(金属铁与稀H2 SO4反应的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7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5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 8 kg求: (1) 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

21、钾?你认为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可行吗?_(填“可”或“不可”)理由是_。82005年5月21日,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圆满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 量工作。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 供燃烧之需CaH2:+2H2O=Ca (OH)2+2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内容推断保存氢化钙(CaH2)固体应注意_。 (2)现有875g氢化钙固体能源(含CaH2 96,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中考单元过关综合延伸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B酒精燃烧后只产生热量,没有

22、生成物 C在所有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都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在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必然发生改变2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仅仅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 A淀粉中只含有C、H元素 B淀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淀粉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淀粉中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 KNO3 B CI2 C H2 D NaOH4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利用厨房中的食醋、淀粉等可以鉴定食盐中是否含碘,其反应原

23、理为5XKIO36CH3COOH =6CH3COOK 3H2O312,试推侧X的化学式为( ) A KI B K2O C KIO D KOH5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能描述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X2Y =XY2 B 3X8Y =X3 Y8C 3 X6Y =X3Y6 D 3X6Y =3XY2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5反应后质量/g未测21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7绿

24、色工艺要求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取的产物。下列是石油化学工艺中的重要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工艺要求:(图中每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有机物化学反应中用“一”代替“:”)。x为 ( ) A、1 B、2 C、3 D、4 8下封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ag镁和b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氧化镁,则ab=c Bmg锌放入n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则ne Cng铁放人s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则sw D mg氯化钡溶液加人到Pg硫酸钠溶液中,生成qg沉淀,则mP=q9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以上数据可判断该物质的组成

25、中( )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 C可能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a10有下列事实: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变,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二、填空与简答题:11硒元素(元素符号Se)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硒的某含氧酸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与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化学性质与硫酸相似。 这种硒的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应读作_; 这种硒的含氧酸与烧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

26、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 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_。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_;理由是:_。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硫酸产量已达到1600万吨,这标志着我国硫酸工业取得飞速发展。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流程为:煅烧黄铁矿4FeS2 + 11O22Fe2O3 + 8SO2 SO2 转化为SO3 用浓H2SO4吸收SO3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何利用流程中形成的固体剩余物: 。 (2)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与CO2相似的化学性质。生产中会有部分SO2随尾气排入大气

27、,造成环境污染。有人设计用熟石灰吸收尾气中的SO2,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第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请判断实现此反应的另一反应物是 。(4)将SO2通入氯气的水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l2+ SO2 + 2H2O + 2HCl14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6 5 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见图A)。将图A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i g,然后将气球内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胀大,锌粉全部反应(见图B)。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 g,结果W2W1。试分析: (1)此反应质量守恒定律_(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W:的原因是_(装置不漏气)。 (3)若在_条件下称量,则Wz =Wi 。 (4)标准状况下,气球体积最大不超过_L。(标准状况氢气密度为0 089 9 g/L)。15某学校同学在探究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的产物时,实验过程如下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