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2.15KB ,
资源ID:261777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1777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李白教案说课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李白教案说课材料.docx

1、5李白教案说课材料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章 诗仙李白( 简编 )主讲及拟稿:刘南平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综观李白的一生及人格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以追求自由为人生最高境界。 这一独特气质的形成,源于一、融儒道侠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影响(一)儒文化的影响表现为李白自视很高,很有自信心和功名心,也想“拯 物济世”,建功立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这是与一般儒生相同之处,形 成其这一思想的原因大致有二:1、博学多才,“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的文化积淀。2、出身唐皇室同一世系的家族自豪感。 但他又不同于一般儒生,最大的不同是,他只想凭借自己的声望直取卿相, “愿为辅弼”“立抵卿相”;“不屑于一官

2、半职,“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登广 武古战场怀古);不屑于俗儒视为正途的科举应试之路;不屑于一般儒生皓首穷经 的努力,“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二)侠文化的影响1、富而不贵, 没有受过正规的儒家思想教育却博学的文化教养形成了他桀骜 不驯的任侠性格。2、蜀中自古就是侠士侠风盛行的地方,使李白受到感染。 但是,李白又不同于一般的市民、豪侠,他要直取卿相,这就离不开名人推 毂和终南捷径,而这两条道路必须仰赖他所蔑视、憎恶的上层统治者,这就必然 陷入二律悖反的矛盾之中,可以说李白是带着这个矛盾走完一生的。为了摆脱这 个矛盾,他人格中又一文化积淀起了作用。(三)道家“功成身退”的思

3、想使李白找到了理想的人生设计。“功成身退”原出老子。老子从祸福倚伏的观点出发,提出“功遂身退, 天之道”。李白将前提由全身远祸改为“功成” ,显然融进了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一般认为,儒道侠本不相容,陈子昂说: “儒道两相妨”但是,李白却将它们 和谐地统一于自己的人生设计中。二、祖国地域文化的滋养这种文化滋养与诗人长期的漫游生活分不开。李白的一生分五个时期(游 P61)。第一个时期 525 岁蜀中博学和漫游时期。第二个时期 2642 岁仗剑远游时期荆楚中原文化的影响: 楚辞、老庄崇 尚自然、耽于幻想,充满浪漫情调的荆楚文化;吴歌西曲发源地的长江中下游民 歌情调;中原之游所感受到的贞刚之气。

4、第三个时期 4244 岁长安三年时期有机会接触了盛唐时代最优秀的文化; 也 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第四个时期 4455 岁,再度漫游时期,不再为求仕,仅为寻求精神解脱。足 迹到达梁宋、洛阳(见杜) 、燕蓟、梁园、宣城、金陵,这十几载又领略了南北各 地的自然风光和习俗文化。三、盛唐时代文化的强烈感染李白( 701762)的一生几乎与盛唐开元天宝盛世同时。盛唐时代文化对李白的影响主要是:(一)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响(二)诗人人格气质深深烙上了盛唐兼容并蓄的伟大气魄和无拘无束的时代 精神的印记。这种印记奠定了诗人“兼济天下”的人格信仰,所以诗人的第五个时期( 56 62 岁),虽身经战乱,却

5、时时谋求报国,也完美地表现在他的创作中。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浪漫精神李白死后,其族叔李阳冰将其作品编成草堂集 10 卷,但失传,而且李阳 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诗“十丧其九” 。今存李太白全集(清 ?王琦注,中华 书局本) 30 卷,除赋、序等文章外,有诗 900多首(游)、1000首(袁)、980 余 首(于非)。对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一般总是将它分为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如教 育部 1997 年颁布的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表现个人理想和愤世嫉俗的精神。(二)歌颂祖国的自然山川,体现诗人鉴赏自然美的卓越能力和对祖国、对 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关怀国家命运,反映时代风貌。又如于

6、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 (上 P371):(一)揭露污浊现实,批判黑暗政治。 古风等。(二)关怀祖国命运,渴望建功立业。 梁甫吟行路难古风等。(三)反抗礼法束缚,追求自由生活。 答王十二梦游天姥等。(四)描绘壮丽的祖国山河,表达自己的赞美与热爱。 峨眉山月歌望庐 山瀑布望天门山将进酒蜀道难渡荆门送别等。(五)反映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秋浦歌子夜 吴歌(三)长干行(一)乌夜啼玉阶怨等。赠友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王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沙丘城下赠杜甫等。边塞诗塞下曲六首等。我认为这些条分缕析没能从根本上抓住李白的创作个性,一方面把李白混同 于其他作家,淹没了他的个性,另

7、一方面又肢解了李白。李白是典型的文如其人, 所以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的概括,我以为应抓住以下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一、强烈的自信心 诗人一生没有放弃自我价值的认可(愚改“理想”为此)和追求,总是在反 复抗争中坚定自己的信心。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将进酒),即使遭到沉重打击,甚至在安史之乱 时也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激起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希望。代表作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遭受沉重打击时对人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他茫然过(停 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愤激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徘徊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站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但终于 从纷乱的思绪和低沉的情

8、绪中挣脱出来,重又昂起头颅,准备踏上新的征程。愈 是遭遇沉重的压抑,却愈是爆发出迅猛的力量。千载之下,读来仍能令懦着勇弱 者壮!碰壁给诗人带来的力量化成了二、傲岸的叛逆精神(一)笑轻传统偶像 。嘲鲁儒、侠客行、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等。(二)粪土王侯 。是李诗中占很大成分的内容。 梦游天姥、古风十二、 四十,代表作:行路难其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三、独立不羁的凛然风骨(一)寄情大鹏 作者对大鹏情有独钟,各个时期几乎都有此题材的诗:少年时作大鹏遇希 有鸟赋,中年时又重作大鹏赋 ,临终前仍不能忘怀大鹏,在临终歌中沉 痛地写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在对大鹏的哀挽中,李白总结 了自己

9、的一生。(二)心仪游侠与功成身退的历史人物。 侠客行、古风其十等。(三)移情山水、求仙、饮酒山水: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求仙:梦游天姥古风十九饮酒:将进酒李白两度将近 30 年(25 42,4455)浪迹山河的生活总是与求仙访道的隐 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他笔下的山水,仙境不同于陶渊明和王维笔下的宁静丘壑, 他只有在山水、仙境和醉乡中他才有一种自由和解放之感。这种对自由和自信的坚定,是与盛唐时代脉搏一致的。李白的热情、顽强进取和伟大是盛唐造就的,唐人对李白的自由和自信精神倍加赞赏,但扼杀李白的 也是盛唐。因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不无例外地成为李白诗歌的中心主题。李 白既是一个高唱进取之歌挣

10、扎在盛唐时代的诗人形象,又是一个因被扼杀而痛苦, 却始终没有放弃顽强挣扎,具有强烈悲剧美的,充满浪漫理想的诗人形象。与其 它诗人相比,李白诗歌这一主题的独特性在于:四、巨人的悲愤、挣扎与忧患(一)李白的自信、叛道与独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伟大与痛苦,历尽了压抑、 悲愤与挣扎,所以李白的自信不是廉价的自信,叛逆不是自我标榜,独立不是上 天恩赐的,他的自信、叛逆和独立是在不断地与束缚抗争、与高压抗衡的过程中 完善的,最终表现为与自然合为冥一的达观潇洒,构成了被人称为“恒殊调”的 人格,其实,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二)对盛唐极兴而渐衰的深广忧患1、寄忧患于象征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梦境的美好否定现实

11、世界,是对统治者的憎恨; 蜀道难写蜀道之难是虚,对唐王朝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与关切是实。 将进酒所言的“万古愁”则是有深刻现实内涵和历史内涵的“愁” 。 2、寄忧患于咏史(万古愁)古风三、二十四、四十七、五十一。3、寄忧患于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古风三十四(游P71)穷兵黩武丁都护歌(游P72,朱P80)挽船运石 秋浦歌十四 冶炼工人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游P72,朱P92)田家李白人格辩证 :李白的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个人的价值观,他所要求的 自由主要是个人的自由,他的自信具有孤傲的成分,而他又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 这个地球,欲入世就不得不依赖它所厌弃的达官贵人,所以它既蔑视权贵,又沾 沾自喜于权贵们

12、的捧场赏识,不断地干谒一些有权势的人物,希望得到他们的汲 引,因此,颓唐消沉情绪时有表现,甚至到山林、寺庙、仙境、醉乡中寻求暂时 的“自由”。这些消极因素使我们看到的李白是个矛盾而复杂,时而坚定,时而动 摇,时而乐观,时而颓唐,时而激愤,时而消沉,时而坚强,时而软弱的极真实 的诗人自我形象,仅这个真,就让我感受到一种人格美,一种无遮无拦、天真透 明的美。因此李白的浪漫精神是以进取、叛逆、积极为基调的,而且从某种意义 上说,他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所以,其消极因素瑕不掩瑜,我们从他 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是时代的伟大和痛苦,他的理想、苦闷、豪气、忧伤都带着一 股不可阻遏的气魄和力量,读他的诗,好

13、像在他火山爆发般的内心世界中徜徉, 强烈地感染着同时代和千载以下的读者,因为它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一种“大气” 精品文档美,盛唐气象美!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成就 )一般评析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从其情感抒发的个性特点 ( 如于非主 编的中国古代文学p376:李诗绝大部分是抒情诗,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 活, 而是侧重抒发炽热激烈的内心感情,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 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 、想象、夸张、比喻、象征等技巧手法,语言、体裁等几 个角度论述的,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这几方面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可 以沿着这个思路掌握它。但是,对于一个作家艺术成就的把握,最好

14、能把握住他 的总体风格,这样才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某一作家的具体艺术技巧及特征。风格是对作家作品的全方位反映,它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性格、创作态度、 创作环境和作品构成的方方面面,而诗歌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意象, “诗人有没有独 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 作出来之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最有 生命力。以致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 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都有这种密切的关系。谢灵运因为创造了池塘 生春草这一鲜明的意象,以致后人的诗里一出现池塘春草,便让人联想起谢灵 运来。薛道衡因为创造

15、了空梁落燕泥这一鲜明的意象,后人的诗里再出现空 梁燕泥,便总带着薛道衡的色彩。”(袁.研究p242)(李白诗的意象类型:壮美、 优美/袁新史p274)再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上流作品。从我们 前面分析的李诗的诗歌内容看, 其诗浸透了浪漫气质, 人称“李白乃是以气夺人” , “李白诗以气胜”,从中透露出盛唐文化的特点 “气”的充沛与浩大, 这种“气” 也必然会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与内容相互交融形成李诗独特的风格。关于李诗的风格,目前见到 8 种说法:1.阙疑说(游史、章史) 。2.“多样”说,但以雄奇、飘逸为主(本纲) 。3.“风格不一可分为两种”说,即奔放壮美、平和柔美

16、说,壮美、优美说近之(袁新史)。4.“豪放”说。5.“豪中见悲”说。6.“雄奇飘逸”说。7.“飘逸”说(袁研究p241有介绍)8.“豪放飘逸”说(袁新史 p275) 我个人倾向于“雄奇飘逸”说。现从李诗意象的构成、表现、组合与一般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的角度谈李诗的艺术个性(成就) 。一、染上强烈主观色彩,充满浪漫气质的意象群(构成)(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意象群大鹏;凤凰;騄骥:騄骥(天马) ;槛中虎、鞲上鹰等。山水:望天门山(朱 p91)“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山在安徽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因为皖古属楚国, 故长江经此被称作楚江。诗人把这种自然景观说成是长江水从中截断天门山,奔 腾浩渺而

17、去,显然融进了诗人冲决束缚的主观情志。“碧水东流至此回” 。长江东流至当涂突然转向北流,好像折回倒流一样。这 句是对景物的实写,形象地表现了山与水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但一个 “回”字,却暗示出愈是阻碍排挤,愈见汹涌澎湃的波涛之势,非如此不可能截 断天门山,可见,作者将自己傲岸不羁的性格投射到江水之上了。所以无论无何 阻隔,那来自太阳身边的舟中之客还是顺江而下,受到两岸青山的欢迎“两 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从“日边来” ,所以诗题作“望”天门山, 一者居高临下,有气势;二者楚江的壮勇神奇让诗人一览无余,有气象;三者敢 以一叶孤舟投入这汹涌澎湃的激流之中,有气骨!这气骨就是

18、自信、叛逆、无所 畏惧、独立不羁!雄奇的山水,飘逸的孤舟浑然一体,传达着诗人类似“槛中虎” 、 “鞲上鹰”的主观情志水是虎,是鹰,是诗人个性和生命力的象征;山则是 “槛”、是“鞲”,是黑暗势力的象征。然而如此沉重的氛围(主题及喻意) ,却被 诗人那极轻松、极优美、极新鲜、极喜悦的主观感受一扫而空青山对出,碧 空孤帆,雄伟奇险的天门山似在频频点首于一叶扁舟中的诗人。这就是诗人笔下 的山水与诗人傲岸不屈的气质融为一体的诗歌意象。(二)寄托着诗人洒脱自由而不得的强者之愁的意象群 李白经常写自己的愁,写愁疾、愁颜、愁容、愁心、愁发、愁肠,也写愁猿、 愁云,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一比,和晚唐温

19、庭筠、李商隐的“愁” 比一比,和宋词里那类锁在小楼深院中的闲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 也是强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蜀道难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同时,李白的愁是“万古 愁”将进酒:“与君同销万古愁”。然而,这“愁”既可以被大雁引去,也 可以被狂风吹落到天涯(见襄阳歌 ),真是壮浪纵肆,无涯无际。为了歌颂或寄托这份愁情,作者常用侠、剑、仙、酒等意象表现之 。 任侠:“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可能是至死之愁,但诗人不悲不戚,充 满强者的乐观态度。咏剑:“壮心愤,雄心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临江王节士歌)这 是何时

20、能扫平胡寇的强者之愁。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其一)有志不得骋的强者之愁。类似的情感及意象还有赠张相镐 (游 p83,71)醉酒、求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 发(脱去簪缨,不受约束)弄扁舟(范蠡乘扁舟游五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 书叔云)(朱p89,游p69)。然而正如诗人所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游p82),所以 他虽“好神仙”,却“非慕其轻举”,他是功成后才“卧白云” 、“入武陵源”的(引 文见游p82)。但是现实不让他功成,所以常借求仙排解洒脱自由而不得的强者之 愁。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朱 p86):别君去兮

21、何时还(京) ,且放白鹿(传说中仙人坐骑)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隐居,求仙、学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 此诗作于被挤出长安的第二年,结尾表示还想还京,但尚未还,便先想到了求仙, 因为屈膝权贵是最大的愁,惟仙境才得以解愁(与思想内容三不谋而合,见 p32-33)。(三)寄托着对光明纯真热烈追求的意象明月、白 明月是皎洁的象征,所以他想攀明月,揽明月“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 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是对光明纯洁的向往和追求;他常常引明月为知己, 伴他饮酒,送他远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湖月照我 影,送我至剡溪” (梦游天姥);甚至月色可以赊来“南湖

22、秋水夜无烟,耐 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 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月还常常让他想起纯真的乡情和友情,思念故乡和 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朱p85),以及峨眉山月歌、静夜思(朱p84)等。明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 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意义。与此相关联,李白诗中使用最多的色彩词是“白”白玉、白石、白云、 白雪、白霜、白浪、白波、白日、白鸥、白雨等,共出现 463 次。其它色彩字的 使用频率是:金 333次;青 291次;黄 183次;绿 128次;紫 128次。李白不喜 灰暗色,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

23、色调(袁新史 p274)二、意象的表现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李诗具有 以虚见实,不粘不滞、雄奇飘逸的艺术效果;是浪漫主义典型的艺术手法 我们仅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说明 。思路 :从各个环节说明之,高适燕歌行亦。高燕亦不拘泥于事实, 但面向整个唐代社会,同样的立意构思,同样的高屋建瓴,却一个是浪漫主义, 一个是现实主义。所以创作方法工表现手法。首先,从创作背景、题目和主题上看 。这首诗作于诗人长安三年理想破灭之后, 回首往事, 好象恶梦一场, 因此,“梦 游”二字暗含了诗人长安三年恶梦般的不幸遭遇。但诗人不写梦游长安,却题作 “梦游天姥”,就超脱了长安三年不幸遭遇的事实本身

24、,使诗歌不粘滞于事实而增强了艺术概括力,是以虚见实。第二,作者写这首诗时尚未到过天姥山(今浙江新昌县东) ,以“梦游”为题, 有利于想象、夸张、比喻、象征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还有,这首诗以梦游天姥为题,却既不实写天姥之景,又非寄兴山水之作; 说是“吟留别”(吟,歌行体之一种。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称“吟”为唐 诗之一体的名称,特征是“吟以申其郁此皆以其声为名者也。 ”留别,留赠即将分别的朋友,又题作别东鲁(今鲁南)诸公 );),却未抒离情别绪。可见, 这是一首以记梦为由,借“别”抒慨,以虚映实,另有寄托的抒情诗。寄托什么呢? 作者是以梦境的瑰丽无比,无拘无束,否定现实的黑暗龌龊、窒息人才,寄

25、托诗人渴求自由与光明,蔑视权贵的叛逆精神。这正是 诗旨所在,诗歌浪漫精神 的实质。其次,从描绘梦游天姥山的种种浪漫手法看 (由背景、题目进入正文后的提 炼)就诗歌结构而言(论手法先把结构交待清楚,下面作文就顺了;注意扣题) , 全诗分梦前、梦境、梦醒三个层次 ,梦前和梦境完全是虚构的瑰丽境界,以虚境 映照梦醒后的现实,为梦醒后求仙访道、否定现实、叛逆现实的情绪极尽铺垫。诗人采用的超现实手法有(论手法,是串讲的提炼,要善于抓字、词、句) : 梦前用历史传说中的仙境瀛州,引出现实中的天姥山,又通过对比现实中的 五岳、赤城、天台山,对天姥山的雄奇壮丽极尽虚夸,入梦的缘由水到渠成。写梦境(“我欲因之梦

26、吴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26句),作者的主要手法是: 运用想象、夸张、典故、神话,描绘梦境的奇幻瑰丽,充满雄奇飘逸之美。作者选择了一系列象征自由与光明的意象明月、海日、山景、仙境;借 梦想象,说明月陪伴他,护送他飞渡吴越的镜湖和剡溪,来到天姥山下。那里“绿 水荡漾清猿啼”,还有当年谢灵运下榻的地方(用典) ,于是第二天早上“脚著谢 公屐,身登青云梯”攀上了天姥山。天姥山本来“不过一小丘耳,无可观者” (清 ?方苞语),但作者借想象、夸张 和神话写山之高,说爬到半山腰就见到了海上日出,听到了天鸡的美妙歌声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用述异记之典) ;看到了迷人慄神的山景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

27、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声音宏大。实写熊咆 龙吟。形容岩泉声如熊咆龙吟),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黑沉沉)兮欲雨, 水澹澹(水波荡漾)兮生烟(雾气) 。列缺(闪电)霹雳,丘峦崩摧。 ”真可谓集 种种生活积累一一书中?漫游中?紫云山?青城山?从方方面面铺天盖地写 来。刚才还沐浴在晨曦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此刻竟如跌进深渊。 然而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然“柳暗花明”步入仙境。这里有云中群仙 出入的“洞天”和“金银台(宫阙)”一一“洞天石扉,訇(heg,大声)然中开。 精品文档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边) ,日月照耀金银台(宫阙) 。群仙个个身披彩虹, 驭风而行“霓为衣兮风为马,

28、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白虎鼓瑟,鸾凤拉车, 夹在浩浩荡荡的云仙队伍中欢迎远道而来的诗人“虎鼓瑟兮鸾回(拉)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真是让诗人目眩神迷,惊讶莫测,大开了眼界,饱享了光明、 温暖和自由。所以一旦梦醒,不禁产生及时行乐,访仙求道的消极思想,归到“留别”题 面的“真意”之中归仙境,别朝廷(污浊的现实,窒息人才的现实) 。然而, 结尾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了蕴藏在消极中 的积极情结桀骜不逊的叛逆精神使然。诗人因叛逆而恶梦长安,因叛逆而梦 寻天姥,因叛逆而别世求仙,诗旨随梦境中主观情志的昭然若揭而明朗,诗情因 梦中天姥山的雄奇之景与梦后求仙飘逸之情的完美融

29、合而浪漫无比。还应从语言上分析其浪漫特色。这首诗的突出特色是:错综变化的句式(句 式参差,以七言为主,杂以四五六九言,节奏疾徐尽变)和韵律(全诗共换九次 韵,每换一韵就形成一次明显的节奏变化,表现一次情感上的顿挫)完全服从感 情节奏,使全诗形成了波澜起伏却一气呵成的浪漫气势,很能体现雄奇飘逸之风。三、跳脱疏宕、瞬息万变的章法,和腾挪自由、急迫倾泻的节律,使李白诗 歌的意象组合疏朗明快,呈现出雄奇飘逸之风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行 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等诗都代表了李白诗歌的这一特色。思考题 :以将进酒为例,说明李白诗歌雄奇飘逸的风格。将:qi mg,请,

30、愿。诗经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解题: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汉饶歌”。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感情,即劝酒 歌。背景 :作于天宝十一载 (752),是诗人再度漫游的后期 (天宝 3-14, 744-755), 51、2 岁时;也是安史乱前朝政最黑暗时。当时诗人正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 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时值李林甫(? -752)独揽朝政。此人“口蜜腹剑” ,阴 柔狡猾,以勾结宦官嫔妃(高力士、惠妃、武三思之女) 、蔽塞腐蚀玄宗,排斥异 己,陷害忠良为能,很多贤臣死于非命,乃致酿成“安史之乱” 。这说明诗人虽离 开朝廷长达 8、9 年之久,身在异乡,浪迹江湖,却并没忘怀国家政局,对当朝的 种种劣

31、迹充满忧患。诗旨 :此诗借劝酒渲泄“古来圣贤皆寂寞” 的悲愤和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朱) 艺术表现 上却超越具体事件,仅以酒为主要意象,辅之以黄河、白发、饮者、 陈王等意象,让他们起承转合于悲伤至极、乐而狂放、愤激无奈、狂极而悲的情 感起伏中,意象的组合腾挪跳荡,如神龙变幻,形成了跳脱疏宕,瞬息万变,大 开大合的诗歌结构,与大起大落的情感变化有机协调,强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巨人 式的忧患与感伤。总之,全诗悲而不伤,悲而能壮,雄奇飘逸的艺术表现与巨人式的感伤完美 融合,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与诗人大起大落的情感,大开大合的结构相协调的是语言的任性疾徐,收纵 自如。开篇两个排比长句,如狂风暴雨,足现悲之切;到乐而狂放的高潮时,一连 排出四个三字一句的口语式短句,诗的节律与劝酒令的节奏自然吻合,豪放飘逸 自不待言;歌中歌又转为七言,悲愤之情以文人雅士口气传达,可见其无奈。四、任性自然,“全以神运”,不拘格律的语言也使诗歌意象组合疏朗明快, 于清新单纯中见雄奇飘逸之风李白追求并实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 游赠江夏韦太守宰)的语言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