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68KB ,
资源ID:260065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0065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docx

1、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专题一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1) 耕作方式的变迁: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时期: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 (2) 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手工业 (1)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 商周青铜铸造十分繁荣, 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最著名。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 商朝时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

2、3. 商业 (1)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4. 经济政策:战国时期, 商鞍在秦国实行变法,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 都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 考点 2、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1)含义: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义务及权利: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3)作用:加强了周天

3、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宗法制 (1)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 (2)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 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政治制度强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汉字 (1) 6000多年前, 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2) 商朝时,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4、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 其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 中国画 (1)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远古时期绘画艺木的杰作。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人物驭龙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3. 文学艺术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4. 科技 (1) 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 (2) 根据战国人石申的天文学成就而辑成石氏星表是

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 夏朝时, 已有历法夏小正, 商朝改进为 “殷历”。 考点 4、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 孔子 (1) 主要成就:思想核心:“仁”和“礼”, “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 历史地位:孔子整理的“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仁” “礼” “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使“学在官府”发展为“

6、学在民间”。 2. 孟子 (1) 政治思想: “仁政”。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3. 荀子 (1)政治思想: “仁义”和“王道”,“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2) 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重难点解析】 1.“重农抑商”政策 (1) 实行:商鞍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以后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沿袭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 含义:鼓励发展农业, 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 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农业和小农经济

7、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4) 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5) 评价: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 “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从根本上说, “重农”是正确的, 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2. “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1)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阶

8、层空前活跃,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提高了生产力, 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2)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要阶段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专题二 秦汉中华文明的发展 考点 1、物质文明 1. 农业 (1) 西汉赵过推广藕犁, 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楼车。 (3) 西汉时, 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推行代

9、田法。 2. 手工业 (1) 冶铁: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2) 制瓷:东汉时,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 丝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从西汉起, 中国的丝织品远销亚洲、欧洲, 中国因此获得“丝国”的誉称。 3. 商业 (l) 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2) 西汉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 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 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 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 闭市后不许交易。 (3) 西汉时, 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逐

10、渐发展起来。 考点 2、政治文明 1.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 皇帝制度: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2) 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休政务,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 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郡是中央政府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 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下设县, 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郡县制的推行, 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

11、进步, 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巩固国家的统一, 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都起了重大作用。 2.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 加强君主专制:汉武帝让秘书、侍从担任尚节令、侍中等, 参与军国大事, 削弱相权。 (2) 加强中央集权: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3)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董仲舒根据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为加强君权,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

12、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 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兴办太学, 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 科技 (1) 西汉前期, 中国已经有了纸。 (2) 105年,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 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3) 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

13、系。 3. 汉赋 (1) 出现:汉朝时, 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2) 特点:汉赋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人物及作品:西汉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时张衡的二京赋。 4. 医学 (1)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 东汉末年, 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被后世誉为“万世宝典”。 【重难点解析】 1. 对秦始皇的评价 (1) 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 灭六国, 统一全国, 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生活

14、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巩固了国家统一, 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 过:焚书坑儒,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实行暴政、刑法严酷;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广建宫殿陵墓, 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专题三 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华文明的鼎盛 考点 1、物质文明 1. 农业 (1) 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

15、辕犁, 这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 (2) 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代的筒车。 2. 手工业 (1) 冶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 制瓷业: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自唐朝起,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远达欧洲、非洲。 (3) 丝织业: 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4) 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受摧残, 到隋唐时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3. 商业 (1)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 商业不发达、不稳定。 (2) 隋唐时, 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兴起;对外贸易发达, 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柜坊、飞钱等。 考点 2、政治文明 1. 三省六部制 (1) 概况:魏晋南北

16、朝时期, 形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省体制。隋朝以内史省(唐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工明确, 相权一分为三,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2) 职权: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 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3) 作用:三省既有合作, 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2. 科举制 (1) 概况:隋文帝设立, 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2)作

17、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为历朝沿用, 影响深远。 3. 藩镇割据 唐朝中期, 在地方设置了很多藩镇, 其长官节度使控制着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危害一直持续至宋初。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思想 (1) 魏晋南北朝时, 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2) 隋朝时, 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张, 又称“三教合一”。 (3) 唐朝时, 奉行

18、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 科技 (1) 唐朝时, 发明了雕板印刷术,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板印刷品。 。唐末火药应用于战争,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3) 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3. 主流文学唐诗 (1) 初唐:王勃、陈子昂。 (2)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李白和杜甫使盛唐诗坛大放异彩,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诗圣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其作品被誉为“诗史”。 (3)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强调诗歌要反映民间

19、疾苦。 (4) 晚唐:杜牧和李商隐。 4. 书法 (1) 魏晋前是书法的自发阶段, 魏晋后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 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2) 楷书:概况: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特点: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 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名家:魏晋的钟繇、王羲之, 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3) 草书:特点: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名家: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的张旭、怀素。 (4) 行书:特点: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 雅俗共赏。名家: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 5. 中国画 (l) 魏晋时, 画家总

20、结出绘画理论, 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 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 隋唐时, 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 吸取印度、波斯风格, 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期。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荤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重难点解析】 1.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本阶段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以后两大经济文化高潮的准备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上, 是北民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区域分布更合理。政治上, 三省六部制在魏晋南北朝时略见雏形。民族关系上,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和推动中原地区内迁各

21、族封建化、汉化, 开创了中原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良好风尚。科技文化上, 出现齐民要术、佛教本土化、道教发展。在本阶段封建生产关系发展、演变的基础上, 才有隋唐封建文明的繁荣。 2. 隋唐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 (1) 政治上:在隋唐王朝完成统一的基础上, 通过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通过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2) 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均田制等农业政策, 曲辕犁、筒车等工具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手工业、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3) 思想上:在“兼容并蓄”思想的指导下, 积极吸收外来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艺术形式,

22、 在开放的时代背景下, 科技、宗教、文学、艺术全面繁荣。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专题四 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 考点 1、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与扩展 1. 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从历史的眼光看, 是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现象,传统农业正是在这种矛盾中创造出骄人业绩来的。 2. 手工业的发展 (1) 制瓷业: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 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2) 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 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1)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宋

23、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 元代:交通发达, 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 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4. 对外贸易 (1)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收入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2) 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考点 2、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1强化中央集权 (1)宋朝:军事上, 收兵权, 抽调各地

24、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 由中央掌控大部分的地方赋税。 (2)元朝:设立行省制。这一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加强君主专制 (1)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 3、思想文化的繁荣 北宋时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其中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 成就最为突出

25、。 考点 3、科技文化的高峰 1. 科技 (1)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 宋代指南针用于航海。 (3) 宋代火药用于军事, 并出现管形火器, 开创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2. 文学 (1) 词是宋代文学发展的标志。苏轼创立豪放派, 南宋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词风, 柳永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 (2) 随着城市的发展, 世俗文学也迅速兴起。宋代的话本对后世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 元 。曲则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3.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重难点解析】 1.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 不同点:时代:分封制, 奴隶社会政治制度, 盛行于

26、西周;郡县制, 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社会;行省制, 元朝以后。与中央的关系: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有相对的独立性;郡县制, 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 官员由皇帝任免, 直属于中央;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分封制, 前期起到积极作用, 如使西周疆域扩大, 统治巩固,但是, 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 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 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 积极作用明显。 (2) 相用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2. 比较程朱理学与心学的

27、异同 (1) 同: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 维护专制统治, 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 异: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 最终贯通明“理”, 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 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哲学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28、提供理论指导;科举制度的发展带动文化教育的兴盛;蒙古帝国打通东西交通;唐代繁荣文化的遗产等等。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市民阶层的扩大、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 为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温床, 话本、元曲的发展即是证明。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 考点 l、政治文明 1. 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1) 废宰相: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明太祖于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宰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严令后世不得设立宰相。至此, 宰相制度被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9、, 但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明成祖在位时, 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 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 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 清朝初年, 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 康熙设置南书房, 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最后集权于皇帝。 (3)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 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军机处结构简单, 保密性强, 办事效率高, 直接听命于皇帝,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加强, 中

30、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考点 2、物质文明 1. 手工业 (1) 制瓷业: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法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 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明代烧制了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 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2) 纺织业: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 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 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明代使用花楼机, 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3) 民间手工业:明朝中叶以后, 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 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全社会手工生产的主导地位。 (4)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