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4.79KB ,
资源ID:258232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8232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曹刿论战部编本.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曹刿论战部编本.docx

1、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曹刿论战部编本4曹刿论战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

2、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2017重庆A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又何间焉_(2)小惠未遍_(3)小大之狱_ (4)故克之_22016天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_(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_3第一段曹刿与鲁庄公围绕“_”(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_52016海南第二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_

3、62017重庆A卷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72017重庆A卷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_

4、比较阅读 2017甘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5、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战长勺曹刿败齐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

6、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 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肉食者鄙_(2)小惠未遍_(3)再鼓之,必走_ (4)势如疾雷不及掩耳_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

7、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_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_课外阅读 一、2017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垓下之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8、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籍:项籍,字羽。作者通过写项羽在垓下被围时,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项羽的一腔愤怒与英雄托身无所的悲情。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却又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1解释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1)力拔山兮气盖世_(2)虞兮虞兮奈若何_(3)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_ (4

9、)天之亡我,我何渡为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_(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_4成语_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5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晋文公问战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

10、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注 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厌:满足。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辞咎犯,问雍季 蒙辞以军中多务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肉食者谋之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皆以

11、美于徐公C何以战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_9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_的君主。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课内精读1(1)参与。(2)遍及、普遍。(3)诉讼事件。(4)战胜。2(1)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战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何以战政治上取信于民4与鲁庄公贸然下令追赶相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眺望敌情,观察细节,然后作出判断,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5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6解析

12、D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从原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看出,在曹刿心目中,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士兵的勇猛无畏。7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材料,并比较原文,得出结论。答案 结论: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理由:选文中的鲁庄公因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材料中赵王不听蔺相如和赵母的劝告,导致了失败。所以说,善于听取劝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比较阅读1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答案 (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

13、浅。(2)遍及、普遍。(3)击鼓进军。(4)快,急速。2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最好直译,要注意句中的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答案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要有诚心。3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带着问题,回到文中,细读文本,特别是细读曹刿指挥作战和分析胜利原因时说的话,仔细分析比较这些话,找到能体现“敌疲我打”方针的原句即可。答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详略安排和主题的理解。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比较分析甲、乙两文

14、为了突出文章主旨,分别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然后简洁作答即可。答案 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乙文详写战争过程。参考译文乙 鲍叔牙听说鲁庄公率兵前来,于是摆好阵势等待着。鲁庄公也摆好阵势相持不动。鲍叔牙因在亁时获胜,就十分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攻,谁先攻陷对方会有重赏。鲁庄公听到鼓声震天,也下令击鼓迎敌。曹刿制止他说:“齐军的鼓声正锐气十足,应当安静地等待。”(于是)在军中下令:“谁敢擅自大声喧哗,立斩。”齐兵向鲁军的阵列冲来,鲁军的阵列像铁桶一样,无法攻进,(齐兵)只得后退。一会儿,齐军的鼓声又响起,鲁军安静一片好像什么也听不见,齐军又退了回去。鲍叔牙说:“鲁军对打仗有

15、怯意呀。如果再次击鼓进军,(他们)一定会逃跑。”曹刿又一次听到鼓响,对鲁庄公说:“打败齐军就在这个时候了,你可以快速下令击鼓进军!”从鲁军这方来说,这是第一次击鼓进军,从齐军来说这已是第三次击鼓进军了。齐兵看鲁兵两次都是按兵不动,以为这次也不会出兵迎战,心里都没有把这次进军当回事。谁知鼓声一响,(对方的士兵)一下冲了过来,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速度如同打雷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杀得齐兵是七零八落,大败而逃。鲁庄公想要追赶,曹刿说:“不可以,我要仔细地观察一下。”于是下车,将齐兵列阵的地方四周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很久后说:“可以追赶了。”鲁庄公于是驱赶战车追赶,追赶

16、了有三十多里才返回,所缴获的军用物资及武器等不计其数。课外阅读1解析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对于课外的文言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课内所学进行推断。答案 (1)超过,胜过。(2)你。(3)称王,为王。(4)使灭亡。2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句的意思是:项王的眼泪一行行流下来,身边的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可知应在“数行下”和“左右皆泣”后面停顿。答案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应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1)句中“尽”在这里译为“完,没有”;(2)句要翻

17、译成反问句,同时注意“怜”的意思是“怜爱”。答案 (1)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的军队重重包围了他们。(2)即使(纵然)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4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选文的内容的能力。在读懂选文故事的前提下,结合“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的意思,便可推断出所填写的成语。答案 四面楚歌5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细读文章,从中找出与人物相关的言行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和“天之亡我”,前者的自夸与后者的自卑形成对比,体现出人物性格的悲剧性。答案 项王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

18、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他极具自尊,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垓下还用“时不利兮”“天之亡我”作为借口,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参考译文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的军队重重包围了他们。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个美人叫虞姬,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匹骏马叫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

19、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的眼泪一行行流下来,身边的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项王渡过淮河,能跟上的部下壮士只剩下一百多人了。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里不惭愧吗?”6解析 B本题考查

20、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A项,第一个“将”解释为“将要”;第二个“将”解释为“将领”。B项,“诈”都解释为“欺骗”。C项,第一个“辞”解释为“告别”;第二个“辞”解释为“推辞”。D项,第一个“谋”解释为“计谋”,名词;第二个“谋”解释为“商议,谋划”,动词。7解析 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以”的意思是“用”。A项,“以”的意思是“用”;B项,“以”的意思是“认为”;C项,“以”的意思是“凭,靠”;D项,“以”的意思是“以致”。8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而”表示承接关系;“猎”,打猎;“必”,一定。关键词翻译准确后,调整语序,使之通顺。答案 焚烧树林打猎,能得

21、到更多的野兽,(但是)将来一定打不到野兽了。9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对人物的前后行为和语言进行分析即可。答案 目光长远(或:尊重贤能)参考译文晋文公将要与楚军在城濮交战,(他)向咎犯询问说:“(我将要与楚军交战,敌众我寡,对此)怎么办呢?”咎犯回答说:“行礼义之事,君子不满足于忠诚守信;在双方列阵作战时,也不满足于用欺瞒和佯装(的手段)。您还是对楚人用欺瞒和佯装的手段吧。”(晋文公)辞别咎犯后,又问雍季。雍季回答说:“焚烧树林打猎,能得到更多的野兽,(但是)将来一定打不到野兽了。用欺诈手段对待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后来(晋文公)没有听从雍季的建议,而用咎犯的谋略,与楚军交战,大败楚军。(文公)回来后嘉奖有功的人,先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晋文公身边的人问:“城濮的战事,用的是咎犯的谋略,君王论功行赏时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晋文公说:“咎犯的计谋是暂时的,雍季的主张才能得到长远利益。我怎么能让一时的利益在前,而把长远利益放在后面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