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教案三角形的面积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 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公式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 教学铺垫: 1、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学具的大小。 (1)长方形长30厘米, 宽20厘米 (2)平行四边形底40厘米,高15厘米 2、复习平
2、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三、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回答各种方法) 师: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沿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师: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组汇报: 一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三角形的高。 二种,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一个三角形
3、面积的2倍,一个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二分之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三种,把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重合一折,剪开,再一拼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 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 倍。 (讲高时画一条高,演示,一半) 四种,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向三角形的中间对折,可得到2个一样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一半,高也是 三角形的一半,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一半。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 以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更可喜的是发现了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找到了这么多的三角形和平行四
4、边形之间的关系,那能不能再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找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次比一比,看那位同学公式找得好,找得准,还能说的好,把你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同桌互相说,如果对方说得不完整,不正确,请补充,修改。(选一种说) 2. 推导公式汇报公式推导过程提问:底高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要2判断:把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的一个三角形面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聪明的同学们探索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一位同学计算这张三角形学具的面积吧!怎么不动呀? 让学生指出所对应的底和高 ,给出底的长度,计算面积。三、练习:1、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
5、么?2、课件出示判断。3、课本57页练习。四、总结:这节课你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面积学习目标1经历梯形面积的探索活动,体验割补法在探究中的应用2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3能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经历梯形面积的探索活动,体验割补法在探究中的应用学习难点经历梯形面积面积的探索活动,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一、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1、师:(板书课题)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你觉得今天研究的梯形的面积可能和它的什么有关系?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高有关(师板书:上底,下底,高)师:到底是不是这样,下面
6、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是怎样推导的?教师小结: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再用面积公式计算推导出公式。小结过渡: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可以怎样转化呢?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1、动手实践操作师: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大家看见桌子上的袋子了吗?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师:各组打开看看吧!师:我们先看看活动要求吧。默读提纲,开始小组合作探究。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把转化前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找准。课件直观演示师:(出示课件)现在画面展示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重叠在一起,哪个小组能说一说刚才你们将其拼成了什么图形?是怎样拼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师用课件配合演示) 师:追问为什么要除以2?2、实践提纲:(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形(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高等于_(3)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三、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4、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说一说、画一画“3/4可以表示什么”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2、在已知一个图形的1/4,画出原图形以及在“拿水笔”的
8、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3、结合具体情景,发展学生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 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相同。教学过程一、梳理旧知,导入新课1、直揭课题:师:同学们,早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进行分数的再认识,从中探寻更多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2、复习铺垫,引入概念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结合图形说一说。
9、师提问:(1)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为什么?(2)在用分数表示时,如果不是“平均分”可以吗?(3)认真观察,这三组图形,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三组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是用1/4来表示。 生2、虽然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来表示,但是图形不同,第一个是一个图形,第二个是一组 图形,第三个是多组图形。)师总结:从同学们的观察中,我们知道了,无论是一个图形,一组图形,还是多组图形,只要把他们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1、以此为例, 3/4可以表示什么?先想一想,有想法的同学在作业纸1上画一画,试一试。2、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能
10、说一说你画图的意思吗?(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说完后教师贴在黑板上)3、请大家对比这三组图形,它们各不相同,却都可以表示出同一个分数3/4,这是为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三份)师补充:你听明白了吗?不管图形是什么样的,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3份,都能用3/4来表示。不管我们要平均分的是一个图形,一组图形,还是多组图形,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为“一个整体”(板书),我们把这个整体进行怎样的操作?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平均分)加强对“整体”认识的小练习:(1)2个同学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用哪个分数表示?(2)一排同学(8人)作为一个整体
11、,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用哪个分数表示?(3)全班同学(40人)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5份用哪个分数表示?4、师总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5、师:老师这儿有三个生活中的分数,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1) 一张报纸的 1/4 版面用于广告宣传。(2) 我们班有 1/4 的男生喜欢打篮球。(3) 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 2/3 。 同桌交流集体反馈三、活动探究,深化理解活动一、知道分数对应的部分,逆推整体1、师:昨天老师画了一幅小方格图(两个大
12、小相同的正方形连接着),你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我画的这组图形的1/4,你能猜出我画的这组图形吗?脑海里有没有这个图形的轮廓了?有的话请在你的作业纸2方格纸上试一试,画一画。独立操作全班交流选出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正确吗?为什么?这些图形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没有什么共同点?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题想考考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选一选,在方格里画“”。(1)一根圆棒的1/3是,这根圆棒是下面三根中的哪一根?(2)一个圆的1/4是 ,这个圆的3/4是下列图形中的哪一个?活动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师:大家学习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拿笔”游戏,四人小组的组长那里都有一盒水笔
13、,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水笔总数的1/2。全班汇报,教师记录。我们拿出的都是1/2,为什么拿出来的数量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呢?(总数不同)我们来验证一下水笔总枝数(同学们猜,之前的同学验证)。原来导致拿出不同的原因是水笔总枝数的不同,如果我们把水笔总枝数叫做整体(板书),拿出的枝数叫做部分(板书)的话,你能再来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吗?(因为整体不同,导致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就不同)有没有相同的?为什么?(因为整体相同,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也相同)四、巩固练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分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请大家一起来判断这几道题。(1)笑笑说她一次能吃一块蛋糕的1/4 ,你觉得她能做到吗?为什么?(2)圈一圈
14、,填一填,再说一说。(3)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 ,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请说明理由。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你觉得你又学到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数的再认识(二)学习目标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2、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学习重、难点结合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学习过程 :1、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度量数学书宽和长的情形,其中,数学书的宽正好是3个纸条长,数学书的长是4个纸条长多一些,不能正好量完。设计意图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往往会出现不能正好量完
15、的情形,为进一步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分数做准备。2、你能帮淘气继续量下去吗?看一看,再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不能正好量完的部分,该怎样继续量下去?一是用纸条长的一半去量,还是不能量完;二是尝试用纸条长的去量,发现正好量完,表示剩下部分的长度是个纸条长。从而,从度量的角度揭示了分数新的意义:将给定的长度等分,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长度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如果正好量完,由此可得到用分数表示的物体长度。3、下面是一个“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借助“分数墙”,为认识分数单位做知识准备。体会分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即几分之一)越小,如;理解一个纸条平均分成几份,l份就是这个纸条的几分之一,
16、如一个纸条平均分成9份,1份是这个纸条长的土,这个纸条就有9个1,即1=。4、认一认。结合上一个问题观察“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分数单位巩固练习 课本P66课后练习全课小结分饼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和1的关系。 3、经历亲自动手操作及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切实体验出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和1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7、 师讲述 :一天八戒化缘时只化到5张饼,这一下可把猪八戒给难住了,急得他直挠头不知如何解决,“5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请我们大家帮忙。 (二)探究新知 师:试着说说你的想法? 生:每人可得到5/4张饼。 师:你是怎样得到的呢? (学生自由地发言) 1、实践操作一 师:请先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替饼,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方法来说明你是怎样得到的,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每人拿出5个圆片,通过剪、拼、画等实际操作。操作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操作思考的过程? 组1: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1/4,然
18、后再分5次,这样每个人共得5/4张饼。 组2:先把5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5个1/4的饼,合起来就是5/4张饼。 师:既然可以从这样的两方面来得到5/4,那么哪个小组刚才没有想到这样的两方面的,请动手再尝试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 (学生再次动手实践操作) 师(小结):像1/4, 3/4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 生:老师,我还知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试着再举出几个真分数的例子,并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它代表什么意义。 生:1/2、4/5、6/16, 生:4/5米,1米的4/5或4米的1/5 2、实践操作二 师:(老师口述)这一天八戒可高兴了,你们为八戒解
19、决了难题,同时他也掌握了分饼的方法。到了下午,八戒看着手中化缘到的9张饼,他哼着歌往回走,走着走者,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了想,用刚才同学们教他的方法,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通过剪、拼、画等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和验证的结果。 (学生汇报,方法同上。) 师:看9/4,你发现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1:分子比分母大。 生2:分子、分母都是正数。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分数吗?同桌同学一个举例,一个听,然后互换,同时在举例中你
20、们还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的同学说,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那么,谁知道像5/4、5/3、9/4这样的分数的名称吗? 样的分数吗?同桌同学一个举例,一个听,然后互换,同时在举例中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的同学说,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那么,谁知道像5/4、5/3、9/4这样的分数的名称吗? 生:假分数。 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就叫假分数,但同学们注意了吗?像这样的分数4/4、5/5、3/3、5/1、也叫假分数。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假分数? 生: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师:那么像1 2/3、2 3/5这样的分数,谁还知道它的名字?
21、(个别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说一些不同的名称,在学生充分说的前提下,教师引出带分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请同桌同学一个试着举出假分数的例子,另一名同学判断他举的对不对,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所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以7为分母,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同桌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孩子自主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拓展练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68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交流) (四)小结。 分数与除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
22、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能力目标: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难点: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导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们已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解决问题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
23、蛋糕?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说。(要说清算式的意义和商的来由。)(2)解决问题2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说。(要说清算式的意义和商的来由。)(设计意图:通过让变换数量,让学生思考商的变化,并通过观察,从而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探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请同学们观察以上两个算式,看一看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学生观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4)交流指名说,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交换观点,培养学生发现总结知识的能力。)(5)练习试一试第一题2、运用知识,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1)
24、你会把化成带分数吗?看看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试试做一做。小结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2)你会把2化成假分数吗?自己试试做一做。小结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三、巩固练习P70练一练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分数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学习难点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2能运用分
25、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学习过程(一)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1、教师让学生拿出1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将其四等分,把其中的3份涂色,要求学生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接着将这张纸八等分,让学生观察,并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最后,再将这张纸十六等分,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并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如何完成等式( )=( )3、引导学生观察所得到的三个分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之间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结合图形去思考,得到结果要求说明理由(这三个分数都表示
26、同样大小的涂色部分)。(设计意图:本设计是从形的角度,引出一组相等的分数,为学习分数线的基本性质做铺垫。)(二) 请你再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并与同伴进行交流。1、让学生按照上一个问题的方式举出一组例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分数的分子、分母从左到右逐步变大,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是分数的分子、分母从左到右逐步变小,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观察上面几组相等的分数,你能看懂淘气和笑笑写出的过程吗?1 要求学生观察,等式中各个分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之间是怎么变化的,2 并进行交流。(设计意图 )从数的角度,理解一组相等分数中分子分母之间的变化关系)(四)能用一句
27、话说出你发现的结论吗?1.让学生观察前面写出的三组等式,并提出本问题:“能用一句话说出你发现的结论吗?”2 .学生13分思考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归纳、概括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在归纳、总结性质时,要强调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还要思考这个数能否为0,并说明理由。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是相通的。五、练习巩固课后习题6、课后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找最大公因数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28、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习难点: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复习1、判断2、请写出3、6、8与12四个数的因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换起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师:除了3和4是12的因数,12的因数还有哪些?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需要注意什么? 生:要一对一对有序地写,这样才不会遗漏。 师:照这样的方法,请你写出18的全部因数。 生独立写后汇报:18
29、的因数有:1、2、3、6、9、18(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在这两个圈里,应该填上什么数? (2)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 生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1、2、3、6师:像这样,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都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这里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生:最大是6。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字?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汇报:中间区域是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的交叉区域,所填的数应该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填在这里。 师:请大家完成这个题。(生做后订正)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刚才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和15(2)利用因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翻到书第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 生汇报:8的因数:1、2、4、816的因数:1、2、4、8、168和16的公因数:1、2、4、8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