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90.80KB ,
资源ID:254183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4183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离富集ppt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离富集ppt整理.docx

1、分离富集ppt整理 第3章 沉淀分离法定义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有选择地沉淀某些离子,而其它离子则留于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实际的操作中: 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待测组分沉淀出来,或将干扰组分沉淀除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沉淀分离法的特点 (1)操作较繁琐且费时 (2) 分离选择性较差改进:(1)加快过滤、洗涤速度;(2)使用选择性较好的有机沉淀剂,提高了分离效率;沉淀分离法的适用范围(1)沉淀分离通常用于较大量或中等含量(一般0.01mol/L)而以剩余被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为沉淀完全的标志。(2) 在低含量分析中,沉淀分离主要是利用共沉淀现象将痕量组分分离或

2、富集。溶度积:在含有金属离子Mm+的溶液中,加入含有沉淀剂Xn的另一溶液时,生成难溶性沉淀MnXm,这时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 体系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称为溶度积 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沉淀的结构、温度等因素。 在特定温度下,由已知的Ksp可以计算出某化合物的溶解度。 根据溶度积规则,又可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为了能够进行有效分离Ksp应为106或更小。如有几种离子均可沉淀时,则它们的Ksp值要有足够的差异才能使其中溶解度最小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沉淀出来,而其他的离子留在溶液之中盐效应:当溶液中有与构成沉淀的离子不同的离子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其实质是大量的无关离子

3、存在时,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离子的活度系数相应减小使原来饱和的难溶盐溶液变为不饱和,因此沉淀的溶解度变大。有机溶剂的影响: 于水中加入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无机盐的溶解度一般会减小。这是由于离子在这些溶剂中的溶剂化作用一般较小,而且介电常数较低(25时,水的介电常数785,乙醇24)。较低的介电常数增大了正负离子间的吸引力,减小了电离作用。为了沉淀完全,加入有机溶剂往往有效。例如,PbSO4在l00g水中的溶解度为4.1mg,在20(vv)乙醇中只有此量的l10,在纯乙醇中则仅为11500。但无机盐中也有LiI,HgCl2等,与水比较更易溶于乙醇。温度的影响:沉淀的溶解,绝大部分是吸热反应,故

4、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增大程度各不相同。如与25相比,100时的溶解度,AgCl增加了l0倍以上,而BaS04则连2倍都不到。影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pH值的因素(1)金属离子浓度: 浓度越低,pH值就越高;(2)离子的本性:阳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则极化作用越强,沉淀所需pH值较低;(3)同一周期,自左向右,阳离子电荷增加,极化作用增强,与OH-结合逐渐牢固,则阳离子沉淀时的pH值就逐渐降低。沉淀分离法分类; 沉淀法中主要包括:沉淀分离法和共沉淀分离法 。 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是: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常量组分的分离;而共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痕量组分的分离和富集。均相沉淀:为了进一步改善

5、沉淀形成的条件,不是把沉淀剂直接加入溶液中,而是通过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使反应产生的沉淀剂均匀分布在整个溶液中,这样可以获得结构紧密,颗粒较粗大的沉淀。 (1)pH上升及下降法 pH上升法: 最常用的是尿素水解法 (NH2)2CO2NH3 CO2 pH下降法 过硫酸铵水解 (2) 酯类及含硫化合物水解生成沉淀剂 硫酸二甲酯水解: 用于Ba2+、Ca2+、Pb2+硫酸盐均相沉淀 硫脲、硫代乙酰胺水解:均相生成硫化物沉淀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特点 (1)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度积的相差很大,通过控制酸度使某些金属离子相互分离。 (2)氢氧化物沉淀为胶体沉淀,共沉淀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提高氢氧化物沉

6、淀分离的方法(1) 采用“小体积”沉淀法小体积、大浓度且有大量对测定没有干扰的盐存在下进行沉淀。如:在大量NaCl存在下,NaOH分离 Al3+与Fe3+。 (2)加入掩蔽剂提高分离选择性。 (3) 控制pH值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不同金属形成氢氧化物的pH值及介质不同。 (4)采用均匀沉淀法或在较热、浓溶液中沉淀并且热溶液洗涤消除共沉淀 均相沉淀法原理: 在沉淀作用开始的时候,整个溶液中沉淀物质的相对过饱和度均匀的保持在刚能超过临界过饱和度,使晶核可以形成,聚集速度较小,形成的晶核也较少,这样就能获得颗粒粗大,而且形状完整的晶形沉淀。均相沉淀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临界过饱和度:对于任何一种沉淀

7、来说,只有当相对过饱和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晶核才能开始形成,这个相对过饱和度,称为。 表面吸附共沉淀痕量组分的选择性服从下述经验规律: 1)痕量组分被载带的量与其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载体的溶解度无关。 2)溶液的pH值如大于痕量组分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时,则被载带的痕量组分可达定量完全,否则就较低。 3)被载带量与载体沉淀表面的带电性质有关。 4)痕量组分被载带的量还与沉淀的表面积有关,而沉淀的表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实验条件。 典型的混晶 当M和N离子的电荷相同、半径相近、化学构型相同时,形成的混晶为真正的混晶或典型的混晶 第4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法:是将样品中的目标化

8、合物选择性的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化合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被萃取物 指原先溶于水相,然后被有机相萃取的物质。(萃合物)。萃取液和萃余液 萃取分层后的有机相称为萃取液,此时的水相为萃余液。萃取剂 指能与被萃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能溶于有机相的萃合物的试剂。 或指能与亲水性物质反应生成可被萃取的疏水性物质的试剂。萃取溶剂 指与水不相混溶且能够构成连续有机相的液体。活性萃取溶剂可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配合物、离子缔合物或溶剂化物。例:磷酸三丁酯,正丁醇等。惰性萃取溶剂本身不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仅起溶解被萃取物,改变萃取剂的物理

9、性质,使萃取两相易于分层的作用。例: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苯等助萃剂(助萃络合剂): 水相中加入能促进被萃取物的分配比或萃取率增大的络合剂,是萃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试剂。例: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萃取钴,生成能溶于CHCl3的(DAPM)H2Co(SCN)4。萃取剂: DAPM;萃取溶剂: CHCl3; 助萃剂: SCN- 反萃取剂 一种新的不含被萃取物的水相与萃取液接触,使被萃取物返回水相的过程叫反萃取;使被萃取物返回水相的物质叫反萃取剂。盐析剂 指易溶于水而不被萃取,但能促进萃取物转入有机相,提高萃取效率的无机物盐类。相比:指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常用符号Vo/Vw表示;抑萃络合剂:

10、指溶于水且与被萃金属离子形成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相的试剂。 抑萃剂的存在常降低萃取率和分配比。由于抑萃剂常用来提高分离的选择性,有时在溶剂萃取中又称掩蔽剂。无机酸: 用于控制水溶液的酸度,或参与萃取反应,或防止金属离子的水解,使待萃取金属离子得到较好得分离。常用的无机酸:HCl, HNO3, H2SO4, HClO4, HBr溶剂溶解度的相似原理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易相互混溶,结构相差大的化合物不易互溶。萃取过程的本质: 是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物质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的规律:1) 凡是离子都有亲水性。2)物质含亲水性基团越多,其亲水性越强。常见的亲水基团:-OH,-SO3H,-NH2,

11、=NH等。3)物质含疏水性基团越多,其疏水性越强。常见的疏水基团:烷基、芳香基等。反萃取 有时需要采取与萃取相反的步骤,把有机相的物质再转入水相中,这一过程称为反萃取。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1、分配定律,分配系数 当某一种溶质在基本上不相混溶的两个溶剂之间分配时,在一定温度下,两相达到平衡后,且溶质在两相中的分子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即:当某一溶质A同时接触到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时,例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有机溶剂时,溶质A就分配在这两种溶剂中。 A(w) A(o分配过程达到平衡: KD分配系数说明(1) KD只在一定温度下 (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低 (3)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相

12、同时 浓度高,达平衡时: PA热力学分配系数2、 分配比分配比:表示溶质在两相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浓度的比值3、 萃取百分率(萃取率)萃取百分率:表示被萃取的组分已萃入有机相的总量与原始溶液中被萃取组分总量比值的百分数。用E表示例3 用100mL乙醚从100mL10-2mol/L的某药物水溶液中萃取该药物后,计算在每一相中的物质量和浓度及萃取效率。(假设该药物在乙醚和水中的分配比为3.0)。如果用1000mL乙醚萃取,萃取效率又怎样?解(1)V有= 100mL V水= 100mL C0=10-2mol/L设萃取后乙醚相中药物的浓度CD=C/C 水相中药物的浓度CC0 V水= CV水 + C V

13、有= CV水 + CD V有C = C0 V水/ (V水 + D V有) = C0/(1+D)=10-2/4=2.510-3mol/LC=DC=3 2.510-3mol/L= 7.510-3mol/Ln= CV水 = 2.510-3 100 10-3 = 2.510-4 moln=C V有=7.510-3 100 10-3 = 7.510-4 molE= D/(D+V水/V有)=D/(D+1)=3/(3 + 1)=75%(2) V有= 1000mL V水= 100mL C0=10-2mol/L C = C0 V水/ (V水 + D V有) = 10-2/(1+310)=3.2210-4mol/

14、LE= D/(D+V水/V有) =3/(3 + 100/1000)=96.8%连续萃取:溶质经一次萃取后,分离两相,再用新鲜的有机溶剂萃取剩余在水相中的溶质,再分离,如此反复。n次连续萃取的萃取率?4 分离系数(分离因子或分离因数) 为了定量说明两种组分的分离效果,一般用分离系数表示。分离系数:同一萃取体系中相同萃取条件下两种组分分配比的比值。用表示分三种情况:=1,即DA=DB,表明两种组分不能或难以萃取分离1,即DA DB,表明两种组分可用萃取分离, 且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1,即DA DB,表明两种组分可用萃取分离, 且值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1、某有机酸在乙醚与水中的分配比是2.50

15、,将 5.00g溶于100mL水中形成水溶液。(1) 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乙醚用量为20mL(2)用60mL乙醚萃取1次。试分别计算残留在水相中酸的克数1、简单分子萃取体系:单质、难电离的共价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以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使用惰性溶剂可以将其萃取。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特点:(1)萃取过程为物理分配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无需加其它的萃取剂。 (2)无机物采用此法萃取的不多,该萃取体系特别适合于有机物的萃取。 萃取条件:根据被萃取物的性质要严格控制萃取的酸度。 常用于简单萃取的物质:单质、难电离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萃取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形成佯盐能力的大小。形成

16、佯盐的能力: R2OROHRCOORRCORRCHO2 含氧萃取剂的萃取机理一般有三种观点:(1)以卤化物形式萃取即溶剂化不离解的MeXn分子形式萃取,例如,InBr3 (2)以金属卤素络合酸形式萃取即HmMeXn形式萃取,例如,乙醚从6mol/LHCl中萃取镓: (3)以各种金属卤素络合酸盐形式萃取,例如铟的萃取: In3+ + Na+ +4Br- = NaInBr4中性含磷萃取剂结构与萃取能力的关系中性含磷萃取剂起作用的基团:PO,它们的碱性是随分子中碳磷键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其萃取能力以下列顺序递增: (RO)3POR(RO)2POR2(RO)PO级级级级(3) 流动相的极性 石油醚

17、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乙醇甲醇吡啶酸 分配柱色谱 原理:根据欲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混溶(或部分混溶)溶剂间 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 柱操作(1)装柱 (2)平衡(3)上样 (4)洗涤(5)洗脱 (6)清洗 (7)再生洗脱方法 按操作方式 a 恒定洗脱 (isocratic elution) b 分步洗脱 (stage elution)c 梯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逐渐改变溶剂的性质,形成一个离子强度、pH或极性的递增梯度从而使各组分依次被洗脱 优点:减少拖尾现象按洗脱机理专一性洗脱(specific elution) 非专一性洗

18、脱(nonspecific elution) 添加剂:乙二醇, NaCNS 、脲素、盐酸胍 洗脱体积:5倍床体积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利用生物体内存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对而设计的层析方法。(1) 酶底物或抑制剂 (2) 抗原抗体。 (3) 激素受体。(4) 糖蛋白与凝集素, (5) 生物素生物素结合蛋白等 活化: 基质(matrix)上的化学基团是不活泼的,无法与配基直接偶联,通过化学反应使介质上化学基团处于活化状态。活化方法 A 溴化氰法 碱性条件,与多糖上的-OH反应导入氰酯键 或亚氨碳酸酯优点: (1) 适用于含羟基多糖及含羟基的合成基质 (2) 用于含伯氨基小分子配基及伯氨基大分子配

19、基的偶联 (3)操作步骤简单,重现性好。 (4)偶联条件温和缺点:(1)形成的异脲键易产生非特异性吸附(2)不稳定,配基易脱落(3)活化操作危险性大,反应后的残余液 需经处理再排放 B 环氧氯丙烷(1)形成的共价键稳定,配基不易落脱(2)自动引入手臂(3)有更小的非特异性吸附,(4)活化操作简单易行,危险性相对较小 缺点:强碱性条件反应。 C 对甲苯磺酰氯活化 (1)用于含羟基基质,将羟基转化为磺酰基,(2)形成稳定化学键。(3)在无水丙酮环境中进行。偶联配基在有机相或水相中进行 疏水层析 将疏水性基团如丁烷、辛烷、苯固定化到介质上, 这些基团会与蛋白质生物大分子上的疏水区亲和 纸层析 纸层析

20、:利用滤纸作为支持体,吸附在滤纸上的少量水分作为固定相,这是1944年开始出现的一种分配色谱。 纸层析是利用滤纸中含约20%的水分作为固定相,样品点放在滤纸上,用有机溶剂展开。 影响Rf的因素 1 分配系数和滤纸常数 2 化学结构 3 温度 4 滤纸种类和渗透距离 5 共存物质及试液性质 薄层层析法特点1、快速作一次薄层层析需要10分钟至1小时,而纸层析则需要数小时至十几小时2、分离效率高,其每秒钟的有效塔板数比柱层析高10100倍3、灵敏度高,其可检测出0.01微克的物质,比纸层析灵敏100倍4、可用各种方法显色,可以喷强腐蚀性的浓硫酸,可以高温灼烧。这些是纸层析办不到的 5、应用范围广 选

21、择不同的薄层材料,可作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点放样品的负荷量也比纸层析大,薄层层析的操作比较方便。缺点 薄层的质量好坏,影响Rf的重现性 边缘的展开剂,移动速度快,出现所谓的边缘效应 色谱不易保存 影响因素 1、主要取决于被分离物质的情况 与选择固定相、流动相有关,与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固定相的K有关 2、展开时温度 由于展开时间短,温度影响较小,温度低时展开速度慢,但分离效果好 3、薄层厚度 当其厚度 0.2毫米时,厚度增加, Rf下降速度下降。当薄板厚度增加到0.25mm时,活化层为0.15mm时,分离效果最好。 4、吸附剂含水量的影响 不仅对Rf影响较大 ,而且还影响分离原理 。吸水量较小时,原理为吸附色谱;含水量大时,则为分配色谱。 5、层吸缸中溶剂饱和度 不饱和层吸缸中展时Rf较大 第6章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 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该方法主要依赖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分子中的电荷的微小差异而进行分离,具有较高的分离容量。优点: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不复杂,树脂又具有再生能力,可反复使用,应用广泛。缺点:分离周期长,耗时过多离 子 交 换 剂 分 类离子交换剂: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所有物质,通常指固体离子交换剂,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