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8.37KB ,
资源ID:2518909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189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升初专项训练修辞手法.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升初专项训练修辞手法.docx

1、小升初专项训练修辞手法 小升初小学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手法1.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

2、比喻反问排比比喻B夸张设问排比比喻C比喻反问排比夸张D比喻反问夸张夸张.3.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比喻)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D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C)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C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5

3、. 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大厅里安静极了。大厅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6.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会场上掌声很响。会场上的掌声震耳欲聋!7.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大。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宵!8.写出一句夸大夸张句子。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9.写出一句缩小夸张句子。从楼上看下去,车辆小的跟蚂蚁一样10.写出一句超前夸张句子。11续写夸张句老师好瘦老师好瘦瘦的一阵风就能吹走。12. 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答案: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13. 今晚的月亮真亮。(改为夸张句)答案:今晚的月亮真亮,照得大地如同白昼。14.天气太热了,

4、简直叫人受不住。(改成夸张句)天气太热了,快把人烤干了!15.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16.他非常兴奋。(改为夸张句)答案:他兴奋得天都乐翻了。17.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试对首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表现了作者愁思的深重。 18.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答题步骤是什么。先确定所用的修辞;接着写出夸张修辞的作用;最后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19.判断下列各句分别是哪一种夸张。(1).我摸摸那条棉被简直像纸一样单薄。(2).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

5、,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3).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4).他说:“看着这满园的苹果花,我就闻到香甜的苹果味了。”解析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夸大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处说;缩小夸张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弱)处说;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答案:1和2是缩小夸张;3是夸大夸张;4是超前夸张。20.分析还珠格格主题曲中几句歌词,运用夸张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还珠格格的主题曲中有这么几句:“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

6、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解析:夸张可以展开联想,创造气氛,增强感染力。两人相爱时我们常说“爱你到地老天荒”。似水流年,人生短暂,长相厮守到地老天荒,就够夸张的。答案:这几句歌词则更是夸张之上的夸张。山峰无棱,河水停滞,昼夜不分,地球不动,四季无序,草木凋尽,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可见其爱的痴情,情的忠贞。21.读李白诗,完成后面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试对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解析】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采用公式话表述:夸

7、张修辞+结合语境写出了什么什么+作者思想感情(中心)【答案】颈联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七、巩固练习【第一册文言文翻译练习】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译: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译:如果使郑国灭亡而能对你有利,冒昧的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4夫晋,何厌之有?译:

8、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伤害他。这是不仁德的;失掉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6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译:从前的战争失败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耻辱?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尽言,

9、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11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译:触龙进去的时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而慢慢地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以致连快走也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14无乃尔是过与?译:恐怕该责备你了吧!1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1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附臣服,就要采取措施加强文教和德化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了,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17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10、18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译:贵族家的狗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20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更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借助船只的人

11、,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2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译:望着大海对海神感叹道:“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自认为每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2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我如果不是到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深明大道的人笑话。2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吞并天

12、下的雄心。26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译: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2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人是谁?2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译: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紧急,幸亏他来告诉我。2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3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译: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3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13、,其实味不同。译: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只是叶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和味道却不同。3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3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因此,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之处,教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之处之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第二册文言文翻译练习】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14、;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2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译: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3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4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他。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7是故无贵无贱,无

15、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事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译: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大概都是因为这吧!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不通晓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决疑惑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了。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君子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1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译:郯子这些人,他们的

16、贤能都比不上孔子。13不拘于时,学于余。译:不受时俗的约束,向我学习。1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之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他们的后代之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1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石头呢?1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译: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17古之人不余欺也!译: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1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译: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19陋

17、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译: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子敲打山石的方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缘由,自认为得到了它命名的真相。20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译:每当移动书桌时,环顾四周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 。2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译: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22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译: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23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

18、个女孩子呀!2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译: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25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译: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2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声张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启程。27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译:在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起喊叫着追赶他。28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29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译: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

19、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30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他做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31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译: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个地步啊!3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译:已经为它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33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译:怎样才能使我有更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

20、来治疗病梅呢?3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不善于作战),弊病在于贿赂秦国。35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译: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3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译:各诸侯国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各诸侯国就越急迫。3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啊!3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了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3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

21、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译: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割让削减,而最终趋于灭亡。4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不如六国了。4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4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出洞之后,便有人责怪那个要求出洞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4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译: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你吗?

22、4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4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4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47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愿。48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译: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49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23、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译: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与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50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此心?译:与其当面受到赞扬,不如背后不遭毁谤;与其身体上享受快乐,不如心里无忧无虑。51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译:朱买臣富贵的时候,不忍心看到他的前妻生活贫困,于是筑建房子来让她住,分了一些吃的穿的使她生活下去。52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译:古代逢到喜庆,就以此题名于物,表示不忘。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喜

24、庆的用意是一样的。5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者也译: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劲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第三册文言文翻译练习】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译: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就遭遇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年纪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心愿。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译: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承蒙国家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译:我怀着乌鸟反哺

25、的私情,请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拼死效忠,死了也会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6、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译: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7、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8、吾去汴州,汝不果来。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9、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10、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

26、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1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1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译:哎,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13、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14、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15、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译: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它,所以叫它染溪。16、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译:汇合的水流弯弯曲曲向南流去,叫做愚沟。 17、今予遭有道而

27、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译: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18、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译: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善于映照万物。19、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2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2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2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

28、奏。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2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2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第四册文言文翻译练习】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哪里用得着飞向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且夫

29、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译: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译: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译: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将来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6、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该不是暗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7、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译:在他充当里长,挨棍棒责罚的时候,哪里会料到自己会到今天这个地步?8、里胥猾黠,假

30、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译:差役很狡猾奸诈,借这个名义按户摊派,每征收一只蟋蟀,就使好几家倾家荡产。9、然睹促织,隐中胸怀。译:可是看到画中的蟋蟀,又暗暗地合了自己的心意。10、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译: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子空空的,又急得上不来气,说不出话,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11、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译:准备把它献给官府,但又惴惴不安,担心不合官府的心意,打算试着让它和人家的蟋蟀争斗,以便看看他的本领。1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译:一人升天,鸡犬也成仙。真是不假啊!【第五册文言文翻译练习】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译: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老百姓都认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啊!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译:您不要奇怪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4、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