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7 ,大小:106.59KB ,
资源ID:251220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122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第一节 编制目的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减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预与治理编制本方案。第二节 编制依据本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及其技术文件;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建筑施工手册第四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

2、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常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标段”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其它相关文件项目管理手册精细化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项目情况工程名称:XXXX建设单位:XXX房地产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X规划设计院设计单位: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

3、位:X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包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XXXXXX。项目性质:XXXX第二节 工程设计概况1. 结构概况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基础形式筏板承台式基础+桩基抗震等级三级住宅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基础及外墙C30、C35、C45剪力墙C30、C35、C45梁板C30、C35抗渗等级基础地板、地下室外墙、顶板为P6高层地库混凝土垫层C15,基础及主体结构均采用C35、C45 P6混凝土。主要结构尺寸住宅标准层外墙300200厚,内墙200厚、高层地下室底板1000厚,外墙300厚,本工

4、程高层住宅楼建筑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500m。2. 建筑概况高层区域设防烈度7度合理使用年限50年门窗外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进户门采用成品保温防盗门建筑层数5#楼地上29层地下一层,6#地上30层地下一层填充墙体本工程外墙填充墙体为200厚煤矸烧结石空心砖,内墙分隔墙体为200(100)厚蒸压轻质砂加气砌块。厨卫管道井墙体为100厚砼多孔砖侧砌,卫生间及其它潮湿房间与相邻房间隔墙下端浇筑300高C20细石砼导墙,厚度同上部墙体,非承重轻质隔墙下口应设C20混凝土导墙,高度不小于120。防水做法1、地下室底板自下往上:100厚碎石垫层,100厚C15混凝土垫层,0.8厚渗透结晶防

5、水,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C35抗渗混凝土防水。2、外墙防水自外往里: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1.5厚 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厚水泥凝胶,C30混凝土300抗渗混凝土。3、顶板防水(用于主楼):40厚C25混凝土,10厚白灰砂浆隔离层,1.5厚 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厚水泥凝胶。4、顶板防水(用于车库):土工布过滤层,塑料板排水层,40厚C25混凝土,10厚白灰砂浆隔离层,1.2厚聚氯乙烯耐根穿防水卷材,1.5厚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水泥胶凝。20厚水泥砂浆MLC轻型混凝土。5、卫生间防水:卫生间:面刷2

6、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6、屋顶防水:1.2厚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道;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一道装饰高层外墙装饰4层以下外墙采用米黄色石材,以上采用涂料做为外墙装饰内墙面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批大白腻子高层地面1)楼梯间:钢筋混凝土楼板,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5厚1:1水泥砂浆结合层,防滑地砖饰面。2)居室.厅:钢筋混凝土楼板,50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3)厨房.卫生间:钢筋混凝土楼板,2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沿墙翻起250,门口向外刷出300), 35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内墙面居室.厅:12厚1:1:4混合砂浆打底,8厚1:1:4混合砂浆粉面,专用建筑腻子批平。2)厨房.

7、卫生间:15厚1:3防水水泥砂浆刮糙,要求平整,面刷2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3)门厅.楼梯间:1:1:4混合砂浆粉面总厚20,刷白色内墙涂料二度。4)室内墙、柱的阳角及门洞的两侧离楼地面2100高范围内做20厚1:2水泥砂浆护角线,每边宽大于50。天棚楼板底用专用建筑腻子分两次批平,白色内墙涂料二度。3. 本工程质量通病涉及范围与防治措施第三节 施工材料1. 钢筋表面有锈蚀 现象:钢筋表面受潮氧化后生成的锈蚀,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表面有黄色锈斑的轻度锈蚀,经擦拭可除去这种锈蚀,不影响钢筋在工程中的使用。第二种表面转为红色形成粒状或鳞片状的锈蚀,经敲打、铲剥会有粒状、片状铁锈掉

8、落。第三种表层转为暗褐色,铲除面层锈蚀后,钢筋呈暗黑色,表面有凹点的严重锈蚀。这里指的是后二种情况,已不符合建筑钢筋的使用要求。 原因分析 1)钢筋放置环境条件潮湿,受潮后锈蚀。 2)钢筋露天放置,受雨雪水侵蚀。3)长期搁置,钢筋表面氧化锈蚀。 预防措施 1)钢筋进施工现场应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缩短库存时间。 2)存放钢筋的库房,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砌块(或混凝土)墩或垫木架空,离地 20cm 以上。3)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2. 钢筋有混料 现象:不同种类、级别、

9、直径的钢筋,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钢筋,以及有出厂合格证的钢筋与无合格证的钢筋等混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原因分析 1)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没有按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加以分开,混车运输,混堆放置。 2)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进库的钢筋不分时间、批号、级别、直径混在一起。 3)未按规定对不同种类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以示区别。 预防措施 1)严格按不同工厂、不同批号、不同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分垛运输堆放。2)有出厂合格证经复测合格的钢筋,与合格证不到位,未经复测合格的钢筋,应分开堆放,作出标志。3)垛与垛之间,应用角铁、钢管或木柱

10、隔开,防止钢筋种类混杂。3. 钢筋原料有曲折 现象:直径 l0mm 以上的直料钢筋,在断料成型前出现弯曲变形,影响成型使用。原因分析1)运输时装车不注意,或运输车辆太短。2)吊运时采用一个吊点的方法,底部钢筋受折弯曲。3)堆放场地不平实,钢筋受车辆、重物压砸发生弯曲。预防措施 l)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2)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心弯折变形。 3)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4. 成型钢筋在弯曲处断裂或裂缝 现象:成型好的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原因分析 l)钢筋的冷弯性能不合格。2)钢筋在弯曲成型时与规范要求不符,弯曲直径小于规范规定。

11、3)搬运时单根进行,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形成反复弯曲,尤其以长弯脚钢筋更为多见。预防措施 l)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碳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2)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I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钢筋直径的5倍。3)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发生断裂。5. 钢筋截面扁圆,直径不准 现象:钢筋截面呈椭圆型,直径偏差超标。 原因分析1)钢筋在轧制成型过程中,模具不符要求,设备简陋。 2)模具磨损后检查不严,且不及时更换。 预防措施 1)选购钢筋时,

12、应明确生产厂家,应以购买国家大、中型钢厂的产品为好。 2)进场钢筋应认真检查其直径误差,不圆度应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3)对经机械性能测试合格,直径误差、不圆度超过标准允许误差的钢筋,不应作为受力主筋使用,可作为一般构造钢筋或分布钢筋使用。6. 钢筋有纵向裂缝 现象:沿钢筋长度方向出现的裂缝,短的仅十几厘米,长的可达几米以上,或在螺纹钢筋的螺距中,出现断续的纵向裂缝。 原因分析一些轧钢厂用拆船钢板剪成条,经熔融轧制成螺纹钢,因拆船钢板材性不一,且熔融温度控制不当,致使结合面未成一体,留下缝隙。 预防措施 1)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

13、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2)对已购进的由轧钢厂生产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以剔除。3)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受力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7. 闪光对焊的钢筋在接头处断裂 现象:闪光对焊后的钢筋,在集运过程中,受碰撞、冲击,在焊峰处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原因分析 1)闪光对焊工艺选择不当,烧化时间、次数不足。 2)焊机容量不够,用小容量对焊粗直径、高级别的钢筋。 3)选择对焊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不合理。 4)对焊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等

14、现象。 5)钢筋的碳、硫、磷含量不符合规定。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对焊工艺,正确确定烧化时间、次数,科学控制热影响区:钢筋直径较小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够平整一闪光预热闪光焊; IV 级钢必须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 2)对焊钢筋的直径、级别应与焊机容量相适应。3)合理确定连续闪光对焊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参数。 4)增加预热温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烧化速度,确保带电顶锻过程,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正确掌握对焊操们过程。5)控制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超过规定的应停止焊接。8. 砂浆、混凝土计量不符要求 现象:砂浆、混凝土搅拌现场

15、无计量磅秤,原材料不经计量就拌合原因分析 l)操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原材料体积控制而不计量。2)施 工时,片面求快求进度,担心计量费时费工,影响进度。3)盲目为省费用,不购磅秤、量桶。预防措施 l)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求,砂浆、混凝土搅拌,对原材料应按一料一磅,水应用流量计或时间继电器,严格逐盘日最片制,保证配合比正确。2)工地使用的计量衡器,应按国家计量法规定,由法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校定。每日在使用前应检查衡器有无异常。 3)计量误差应按标准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水泥、水、 混合材料、外加剂不超过士 2 % ,粗细骨料不超过士 3 。9. 砂浆、混凝土试配不符合要求 现象:试配采用的原材料、

16、环境条件、搅拌方法不符合要求。试配目的是检查配合比设计的正确与否,但试配不符要求就失去了试配的意义。原因分析 l)试配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不符。2)砂、石原材料未经烘干,试配配合比与设计的配合比不符。3)试配时的搅拌方法与实际搅拌的方法不符:试配时用手工拌合, 施工时却用搅拌机拌合,或反之。预防措施1)试配时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与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具有代表性;砂、石应以干燥状态为准,砂含水率 0 . 5,石子含水率 0 . 2 % ,以减小配合比误差。 2)试配时的搅拌方法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搅拌方法一致,如工程实际采用搅拌机拌合的,试配亦应用小型搅

17、拌机拌合。3)为便于选择,试配时可同时制作三组不同水灰比的试块: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增加 0 . 05 ,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减少 0 . 05 。10. 材料测试、试配用料与制作试块用料不一致 现象:进行材料测试、试配与试块成型时,均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但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三者用料不一致的情况。 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对材料、试配、试块用料要一致的目的不明,盲目图方便求简捷,而丢弃了应有代表性的基本要求。2)弄虚作假,作风不正,故意在试块成型时,多加水泥石子另开“小灶”。或故意在试模里多塞石子,以提高试块强度。 预防措施增强试验工对试配、试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18、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规范、正确地进行材料测试、试配;对试块制作时另开“小灶”多塞石子的错误做法,应批评教育改正,对屡教不改者应调离岗位,并作出处罚。11. 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现象: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使用外加剂种类、掺合量不按规范、标准要求。为保持混凝土的正常性能,经常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少量(小于水泥重量的 5 % )能改性的混凝土外加剂。原因分析 l)选用外加剂品种不当,对外加剂的品种、性能不甚了解,选用错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2)使用方法不当,掺量不正确,不能很好地发挥外加剂的作用。 3)外加剂的质量不稳定,在运输、保管中性能起变化,降低甚至丧失其改性效果。 4)在使用前没

19、对外加剂掺量进行对比测试,对其改性效果没有切实掌握。 预防措施l)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进场时应认真核对质保书;必要时,对外加剂的质量指标要进行测试2)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试验后确定。3)在蒸养的混凝土中,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当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掺量,按照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 1 % ,在素混凝土中的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 3 。12. 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现象: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合物能否保持其成分均匀,施工时能否易于拌合、运输、浇筑及捣实,不产

20、生泌水、离析等现象的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拌合物,不但施工操作方便,而且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也好,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得到保证。 原因分析 1)材料性质影响。如选用水泥品种不同,拌合物的和易性也不同,用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用普通水泥小,但塑性较好;用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骨料级配较差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也差。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灰比愈小,水泥浆愈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也愈小;但用水量及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泌水现象。砂率太大或太小,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就差。 3)原材料用量误差大。有的施工现场

21、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不计量,有的虽计量,但控制不准,误差大,使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不符。 4)施工条件影响。混凝土在搅拌时,加料顺序与施工要求不符,搅拌时间不足,拌合物不均匀,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混凝土运输距离较长或运输中受日晒雨淋,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预防措施1)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品种,骨料的粒经、级配要好。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合理,在确定采用原材料后,应经过取样试配,确定施工实际配合比。3)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加气剂或减水剂),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4)拌合混凝土时原材料均应逐盘进行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5)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

22、条件,加料应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的顺序进行,水可分二次加人;搅拌时间要保证,不得少于最短时间;混凝土拌和物长距离运输,应有防雨、防晒和防离析泌水的措施。13. 砌块无出厂合格证或证与物不符现象:砌块进人现场,无出厂合格证,砌块经检验与含格证质量指标不相符。原因分析 l)出厂合格证未与砌块随车签发,砌块到现场,含格证却没有。2)砌块厂管理混乱,出厂合格证上砌块的标号、质量等等级超过实物。3)个体小窑场,无砌块出厂合格证。预防措施l)砌块厂应很好实施出厂合格证与砌块同车携带;施工企业应有专人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收取出厂合格证 ,并检查砌块强度等级、质量等级是否相符;如有疑问应经质量测试后确定。

23、2)应从有一定规模、质量保证体系较齐全的企业选购砌块。14. 砌块的外观质量缺陷 现象:混凝土砌块的厚度超过允许偏差,翘曲变形,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或缺棱掉角、裂纹、爆裂、凹凸弯曲变形,或有欠火砌块、酥砌块等质量问题,与标准要求不符。 原因分析 1)在原料中,蚌壳、石块、石灰石等杂质未能清除。 2)土坯在成型切割时,尺寸控制失准。 3)混凝土砌块坯人窑时,含水率过高,堆码间隔不均。 4)焙烧制度未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初始升温速度过快,烧结温度、时间控制不严,出窑时,温差太大。 5)装卸时或随意摔掷,或翻斗倾卸。 预防措施l)按标准规定的规格、技术要求,核实砌块的出厂合格证,包括强度等级、质量等

24、级。 2)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应取样复试,检查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3)搬运装卸时应文明装卸,不准摔掷,不准翻斗倾卸;应用专用夹具分别强度等级整齐堆垛,防止人为破损。1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观质量缺陷 现象: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棱角不正,破损严重。原因分析 l)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振动成型不密实,密度偏低,砌块强度没有达到强度等级。2)提前出厂的砌块,强度偏低,未达到标准要求。3)野蛮装卸,随意碰撞摔掷,甚至翻斗倾卸。预防措施l)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振动成型密实,保证砌块强度等级。 2)做好砌块的早期养护,要盖草包防晒,并经常浇水养护。3)需提前出厂时,砌块应达到出厂强度的要求:强

25、度等级小于7.5MPa 的砌块,不小于强度等级的 80 %;强度等级大于 10MPa 的砌块,不小于强度等级的 70 。4)文明装卸,应按生产日期、强度等级分别整齐堆垛,严禁摔、掷,严禁翻斗倾卸16. 防水材料现象:在工程的实际使用中,发现一些新型防水材料既不经专家评定或质量鉴定,更无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给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 原因分析 1)设计、施工人员,对本市推广、使用新型防水材料的有关规定不清楚,盲目选用和使用。 2)施工人员在使用时未能认真检查、核实,没有对其性能进行复测。 预防措施1)科研单位、生产企业试生产的新型防水材料,推广使用前应报经市有关部门组织鉴定;产品出厂时应有质量合格证

26、。 2)设计、施工人员在选择、使用新型防水材料时,应按本市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实法定鉴定证明,出厂合格证。第四节 基础施工阶段1. 土方工程1、挖方边坡塌方;现象:挖方工程边坡坍塌,周围土体向坑内侧移,坑外土体下陷,或基底大量隆起,发生地基整体滑动破坏。原因分析1)基坑支护桩设计桩长不够,支护排桩厚度不足,支护桩入土的土层含水量大、土层软弱,发生桩底向坑外、桩端向坑内位移。2)支护桩外侧地表水没有组织好有序的排泄,向支护桩外侧渗人土体,增加土体的软弱性。 3)基坑开挖经过不同土层时,未根据土的性质差异采取不同的放坡方案,软弱土层边坡失稳造成塌方。4)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孔隙水压力,增大边坡土体

27、有效应力而塌方。5)基坑边外侧地面机械设备、材料及挖出土方堆放荷载超过基坑边坡原设计允许荷载,或受外力振动等影响,造成边坡失稳而塌方。6)未按原支护设计规定的挖土方案进行挖土,支护结构受力状态与原支护设计设定的条件不同。预防措施l)边坡施工设计应根据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确定不同的边坡坡度。基坑支护设计的桩长、支护排桩厚度、排桩的桩底插人那一层土层,应作详细分析,认真周密完善支护设计方案。2)挖土之前对地表水排放作有组织的排水系统,排水沟渠不应向边坡或支护体外侧渗漏水。3)在边坡施工设计、支护体系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降水后增大边坡土体有效应力。4)边坡顶部外侧、支护结构体系外侧地面荷载,严

28、格控制不超过施工设计的允许荷载。5)严格执行原定的挖土方案,如因特殊原因需修改原定挖土方案时,必需经原设计人和原方案批准单位同意变更或增加措施。2、基坑内土体发生弹性隆起;现象:土方开挖将接近标高时,下层土因逐渐卸荷而产生回弹,基底暴露时间过长,弹性隆起更显著。原因分析1)基坑内下层土因卸荷发生回弹。2)基坑暴露时间过长。预防措施1)在设计勘察阶段,对基底各层土样的压缩试验中应补充卸荷弹性试验。2)对基底标高以下的软弱土层,预先选用深层地基加固或设置桩基等。3)加速基础工程施工,利用基础的重量来替代被挖去土的重量。如基础重量不足以平衡时,可以在地下室内放水配重。3、挖土方时发生桩身倾斜或桩被剪

29、断;现象:桩位向一个方向倾斜,桩位位移,或桩被斜截面剪断。原因分析 l)支护体系失稳,发生地基整体滑动。2)没有执行原制定批准的挖土方案进行挖土,深基坑没有采取分层挖土,遇到桩后没有及时把桩四周土挖掉,桩身两侧出现较大的压力差,使桩身倾斜或剪断。预防措施 l)解决支护体系失稳现象。 2)坚持分层开挖的原则,挖到桩时立即把桩四周的土挖掉,避免桩身两侧出现较大的压力差。4、回填土沉陷;现象:土方回填夯实后发生下沉凹陷。原因分析 l)回填土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2)没有将最优含水量和实际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 % 2 之间。 3)用有机质和碎块草皮大于 8 的土作填料。4)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而造成不易

30、夯实。5)回填土中干土块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后就产生沉陷。预防措施1)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2)控制和测定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3 20 % (重量比)。3)回填土前必须把从坑内的水抽干,淤泥挖除,杂物清理干净。 4)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 50mm 直径的干土块。5)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 6)对重要的填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测定的参数进行施工。2. 地基基础工程1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2.1.1 设计1 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表4.1.1-1的相应允许值。 表2.1.1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变形特征平均值最大值沉降量(mm)150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中、低压缩性土 0.002高压缩性土 0.0030.0030.004框架结构相邻柱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