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2201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0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减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预与治理编制本方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

本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及其技术文件;

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常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X标段”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其它相关文件

《项目管理手册》

《精细化作业指导书》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情况

工程名称:

XXXX

建设单位:

XXX房地产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XXX规划设计院

设计单位:

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XXXXXX。

项目性质:

XXXX

第二节工程设计概况

1.结构概况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住宅)

基础形式

筏板承台式基础+桩基

抗震等级

三级

住宅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

C15

基础及外墙

C30、C35、C45

剪力墙

C30、C35、C45

梁板

C30、C35

抗渗等级

基础地板、地下室外墙、顶板为P6

高层地库混凝土

垫层C15,基础及主体结构均采用C35、C45P6混凝土。

主要结构尺寸

住宅

标准层外墙300~200厚,内墙200厚、

高层地下室

底板1000厚,外墙300厚,

本工程高层住宅楼建筑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500m。

2.建筑概况

高层区域

设防烈度

7度

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门窗

外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进户门采用成品保温防盗门

建筑层数

5#楼地上29层地下一层,6#地上30层地下一层

填充墙体

本工程外墙填充墙体为200厚煤矸烧结石空心砖,内墙分隔墙体为200(100)厚蒸压轻质砂加气砌块。

厨卫管道井墙体为100厚砼多孔砖侧砌,卫生间及其它潮湿房间与相邻房间隔墙下端浇筑300高C20细石砼导墙,厚度同上部墙体,非承重轻质隔墙下口应设C20混凝土导墙,高度不小于120。

防水做法

1、地下室底板自下往上:

100厚碎石垫层,100厚C15混凝土垫层,0.8厚渗透结晶防水,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C35抗渗混凝土防水。

2、外墙防水自外往里:

20厚1:

3水泥砂浆保护层,1.5厚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厚水泥凝胶,C30混凝土300抗渗混凝土。

3、顶板防水(用于主楼):

40厚C25混凝土,10厚白灰砂浆隔离层,1.5厚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厚水泥凝胶。

4、顶板防水(用于车库):

土工布过滤层,塑料板排水层,40厚C25混凝土,10厚白灰砂浆隔离层,1.2厚聚氯乙烯耐根穿防水卷材,1.5厚CPS-CL反应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1.5-2.5水泥胶凝。

20厚水泥砂浆MLC轻型混凝土。

5、卫生间防水:

卫生间:

面刷2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6、屋顶防水:

1.2厚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道;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一道

 

装饰

高层

外墙装饰

4层以下外墙采用米黄色石材,以上采用涂料做为外墙装饰

内墙面

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批大白腻子

高层

地面

1)楼梯间:

钢筋混凝土楼板,15厚1:

3水泥砂浆找平,5厚1:

1水泥砂浆结合层,防滑地砖饰面。

2)居室.厅:

钢筋混凝土楼板,50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

3)厨房.卫生间:

钢筋混凝土楼板,2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沿墙翻起250,门口向外刷出300),35厚1:

2水泥砂浆找平层。

内墙面

居室.厅:

12厚1:

1:

4混合砂浆打底,8厚1:

1:

4混合砂浆粉面,专用建筑腻子批平。

2)厨房.卫生间:

15厚1:

3防水水泥砂浆刮糙,要求平整,面刷2厚一底二面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3)门厅.楼梯间:

1:

1:

4混合砂浆粉面总厚20,刷白色内墙涂料二度。

4)室内墙、柱的阳角及门洞的两侧离楼地面2100高范围内做20厚1:

2水泥砂浆护角线,每边宽大于50。

天棚

楼板底用专用建筑腻子分两次批平,白色内墙涂料二度。

3.本工程质量通病涉及范围与防治措施

第三节施工材料

1.钢筋表面有锈蚀

现象:

钢筋表面受潮氧化后生成的锈蚀,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表面有黄色锈斑的轻度锈蚀,经擦拭可除去这种锈蚀,不影响钢筋在工程中的使用。

第二种表面转为红色形成粒状或鳞片状的锈蚀,经敲打、铲剥会有粒状、片状铁锈掉落。

第三种表层转为暗褐色,铲除面层锈蚀后,钢筋呈暗黑色,表面有凹点的严重锈蚀。

这里指的是后二种情况,已不符合建筑钢筋的使用要求。

原因分析

1)钢筋放置环境条件潮湿,受潮后锈蚀。

2)钢筋露天放置,受雨雪水侵蚀。

3)长期搁置,钢筋表面氧化锈蚀。

预防措施

1)钢筋进施工现场应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缩短库存时间。

2)存放钢筋的库房,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砌块(或混凝土)墩或垫木架空,离地20cm以上。

3)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

2.钢筋有混料

现象:

不同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钢筋,以及有出厂合格证的钢筋与无合格证的钢筋等混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原因分析

1)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没有按不同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加以分开,混车运输,混堆放置。

2)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进库的钢筋不分时间、批号、级别、直径混在一起。

3)未按规定对不同种类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以示区别。

预防措施

1)严格按不同工厂、不同批号、不同种类、级别、直径的钢筋进行涂色,挂上标牌,分垛运输堆放。

2)有出厂合格证经复测合格的钢筋,与合格证不到位,未经复测合格的钢筋,应分开堆放,作出标志。

3)垛与垛之间,应用角铁、钢管或木柱隔开,防止钢筋种类混杂。

3.钢筋原料有曲折

现象:

直径l0mm以上的直料钢筋,在断料成型前出现弯曲变形,影响成型使用。

原因分析

1)运输时装车不注意,或运输车辆太短。

2)吊运时采用一个吊点的方法,底部钢筋受折弯曲。

3)堆放场地不平实,钢筋受车辆、重物压砸发生弯曲。

预防措施

l)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

2)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心弯折变形。

3)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

4.成型钢筋在弯曲处断裂或裂缝

现象:

成型好的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

原因分析

l)钢筋的冷弯性能不合格。

2)钢筋在弯曲成型时与规范要求不符,弯曲直径小于规范规定。

3)搬运时单根进行,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形成反复弯曲,尤其以长弯脚钢筋更为多见。

预防措施

l)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碳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

2)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I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钢筋直径的5倍。

3)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在弯曲处发生断裂。

5.钢筋截面扁圆,直径不准

现象:

钢筋截面呈椭圆型,直径偏差超标。

原因分析

1)钢筋在轧制成型过程中,模具不符要求,设备简陋。

2)模具磨损后检查不严,且不及时更换。

预防措施

1)选购钢筋时,应明确生产厂家,应以购买国家大、中型钢厂的产品为好。

2)进场钢筋应认真检查其直径误差,不圆度应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3)对经机械性能测试合格,直径误差、不圆度超过标准允许误差的钢筋,不应作为受力主筋使用,可作为一般构造钢筋或分布钢筋使用。

6.钢筋有纵向裂缝

现象:

沿钢筋长度方向出现的裂缝,短的仅十几厘米,长的可达几米以上,或在螺纹钢筋的螺距中,出现断续的纵向裂缝。

原因分析

一些轧钢厂用拆船钢板剪成条,经熔融轧制成螺纹钢,因拆船钢板材性不一,且熔融温度控制不当,致使结合面未成一体,留下缝隙。

预防措施

1)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2)对已购进的由轧钢厂生产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以剔除。

3)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受力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

7.闪光对焊的钢筋在接头处断裂

现象:

闪光对焊后的钢筋,在集运过程中,受碰撞、冲击,在焊峰处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

原因分析

1)闪光对焊工艺选择不当,烧化时间、次数不足。

2)焊机容量不够,用小容量对焊粗直径、高级别的钢筋。

3)选择对焊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不合理。

4)对焊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等现象。

5)钢筋的碳、硫、磷含量不符合规定。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对焊工艺,正确确定烧化时间、次数,科学控制热影响区:

钢筋直径较小~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够平整一闪光~预热~闪光焊;IV级钢必须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

2)对焊钢筋的直径、级别应与焊机容量相适应。

3)合理确定连续闪光对焊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参数。

4)增加预热温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烧化速度,确保带电顶锻过程,加快顶锻速度,增大顶锻压力,正确掌握对焊操们过程。

5)控制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超过规定的应停止焊接。

8.砂浆、混凝土计量不符要求

现象:

砂浆、混凝土搅拌现场无计量磅秤,原材料不经计量就拌合

原因分析

l)操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原材料体积控制而不计量。

2)施工时,片面求快求进度,担心计量费时费工,影响进度。

3)盲目为省费用,不购磅秤、量桶。

预防措施

l)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求,砂浆、混凝土搅拌,对原材料应按一料一磅,水应用流量计或时间继电器,严格逐盘日最片制,保证配合比正确。

2)工地使用的计量衡器,应按国家计量法规定,由法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校定。

每日在使用前应检查衡器有无异常。

3)计量误差应按标准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水泥、水、混合材料、外加剂不超过士2%,粗细骨料不超过士3%。

9.砂浆、混凝土试配不符合要求

现象:

试配采用的原材料、环境条件、搅拌方法不符合要求。

试配目的是检查配合比设计的正确与否,但试配不符要求就失去了试配的意义。

原因分析

l)试配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不符。

2)砂、石原材料未经烘干,试配配合比与设计的配合比不符。

3)试配时的搅拌方法与实际搅拌的方法不符:

试配时用手工拌合,施工时却用搅拌机拌合,或反之。

预防措施

1)试配时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与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具有代表性;砂、石应以干燥状态为准,砂含水率<0.5%,石子含水率<0.2%,以减小配合比误差。

2)试配时的搅拌方法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搅拌方法一致,如工程实际采用搅拌机拌合的,试配亦应用小型搅拌机拌合。

3)为便于选择,试配时可同时制作三组不同水灰比的试块:

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增加0.05,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减少0.05。

10.材料测试、试配用料与制作试块用料不一致

现象:

进行材料测试、试配与试块成型时,均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但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三者用料不一致的情况。

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对材料、试配、试块用料要一致的目的不明,盲目图方便求简捷,而丢弃了应有代表性的基本要求。

2)弄虚作假,作风不正,故意在试块成型时,多加水泥石子另开“小灶”。

或故意在试模里多塞石子,以提高试块强度。

预防措施

增强试验工对试配、试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规范、正确地进行材料测试、试配;对试块制作时另开“小灶”多塞石子的错误做法,应批评教育改正,对屡教不改者应调离岗位,并作出处罚。

11.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现象:

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使用外加剂种类、掺合量不按规范、标准要求。

为保持混凝土的正常性能,经常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少量(小于水泥重量的5%)能改性的混凝土外加剂。

原因分析

l)选用外加剂品种不当,对外加剂的品种、性能不甚了解,选用错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使用方法不当,掺量不正确,不能很好地发挥外加剂的作用。

3)外加剂的质量不稳定,在运输、保管中性能起变化,降低甚至丧失其改性效果。

4)在使用前没对外加剂掺量进行对比测试,对其改性效果没有切实掌握。

预防措施

l)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进场时应认真核对质保书;必要时,对外加剂的质量指标要进行测试

2)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试验后确定。

3)在蒸养的混凝土中,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当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掺量,按照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在素混凝土中的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3%。

12.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现象: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合物能否保持其成分均匀,施工时能否易于拌合、运输、浇筑及捣实,不产生泌水、离析等现象的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拌合物,不但施工操作方便,而且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也好,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得到保证。

原因分析

1)材料性质影响。

如选用水泥品种不同,拌合物的和易性也不同,用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用普通水泥小,但塑性较好;用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骨料级配较差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也差。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水灰比愈小,水泥浆愈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也愈小;但用水量及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泌水现象。

砂率太大或太小,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就差。

3)原材料用量误差大。

有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不计量,有的虽计量,但控制不准,误差大,使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不符。

4)施工条件影响。

混凝土在搅拌时,加料顺序与施工要求不符,搅拌时间不足,拌合物不均匀,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混凝土运输距离较长或运输中受日晒雨淋,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预防措施

1)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品种,骨料的粒经、级配要好。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合理,在确定采用原材料后,应经过取样试配,确定施工实际配合比。

3)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加气剂或减水剂),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4)拌合混凝土时原材料均应逐盘进行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条件,加料应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的顺序进行,水可分二次加人;搅拌时间要保证,不得少于最短时间;混凝土拌和物长距离运输,应有防雨、防晒和防离析泌水的措施。

13.砌块无出厂合格证或证与物不符

现象:

砌块进人现场,无出厂合格证,砌块经检验与含格证质量指标不相符。

原因分析

l)出厂合格证未与砌块随车签发,砌块到现场,含格证却没有。

2)砌块厂管理混乱,出厂合格证上砌块的标号、质量等等级超过实物。

3)个体小窑场,无砌块出厂合格证。

预防措施

l)砌块厂应很好实施出厂合格证与砌块同车携带;施工企业应有专人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收取出厂合格证,并检查砌块强度等级、质量等级是否相符;如有疑问应经质量测试后确定。

2)应从有一定规模、质量保证体系较齐全的企业选购砌块。

14.砌块的外观质量缺陷

现象:

混凝土砌块的厚度超过允许偏差,翘曲变形,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或缺棱掉角、裂纹、爆裂、凹凸弯曲变形,或有欠火砌块、酥砌块等质量问题,与标准要求不符。

原因分析

1)在原料中,蚌壳、石块、石灰石等杂质未能清除。

2)土坯在成型切割时,尺寸控制失准。

3)混凝土砌块坯人窑时,含水率过高,堆码间隔不均。

4)焙烧制度未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初始升温速度过快,烧结温度、时间控制不严,出窑时,温差太大。

5)装卸时或随意摔掷,或翻斗倾卸。

预防措施

l)按标准规定的规格、技术要求,核实砌块的出厂合格证,包括强度等级、质量等级。

2)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应取样复试,检查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3)搬运装卸时应文明装卸,不准摔掷,不准翻斗倾卸;应用专用夹具分别强度等级整齐堆垛,防止人为破损。

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观质量缺陷

现象: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棱角不正,破损严重。

原因分析

l)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振动成型不密实,密度偏低,砌块强度没有达到强度等级。

2)提前出厂的砌块,强度偏低,未达到标准要求。

3)野蛮装卸,随意碰撞摔掷,甚至翻斗倾卸。

预防措施

l)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振动成型密实,保证砌块强度等级。

2)做好砌块的早期养护,要盖草包防晒,并经常浇水养护。

3)需提前出厂时,砌块应达到出厂强度的要求:

强度等级小于7.5MPa的砌块,不小于强度等级的80%;强度等级大于10MPa的砌块,不小于强度等级的70%。

4)文明装卸,应按生产日期、强度等级分别整齐堆垛,严禁摔、掷,严禁翻斗倾卸

16.防水材料

现象:

在工程的实际使用中,发现一些新型防水材料既不经专家评定或质量鉴定,更无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给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

原因分析

1)设计、施工人员,对本市推广、使用新型防水材料的有关规定不清楚,盲目选用和使用。

2)施工人员在使用时未能认真检查、核实,没有对其性能进行复测。

预防措施

1)科研单位、生产企业试生产的新型防水材料,推广使用前应报经市有关部门组织鉴定;产品出厂时应有质量合格证。

2)设计、施工人员在选择、使用新型防水材料时,应按本市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实法定鉴定证明,出厂合格证。

第四节基础施工阶段

1.土方工程

1、挖方边坡塌方;

现象:

挖方工程边坡坍塌,周围土体向坑内侧移,坑外土体下陷,或基底大量隆起,发生地基整体滑动破坏。

原因分析

1)基坑支护桩设计桩长不够,支护排桩厚度不足,支护桩入土的土层含水量大、土层软弱,发生桩底向坑外、桩端向坑内位移。

2)支护桩外侧地表水没有组织好有序的排泄,向支护桩外侧渗人土体,增加土体的软弱性。

3)基坑开挖经过不同土层时,未根据土的性质差异采取不同的放坡方案,软弱土层边坡失稳造成塌方。

4)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孔隙水压力,增大边坡土体有效应力而塌方。

5)基坑边外侧地面机械设备、材料及挖出土方堆放荷载超过基坑边坡原设计允许荷载,或受外力振动等影响,造成边坡失稳而塌方。

6)未按原支护设计规定的挖土方案进行挖土,支护结构受力状态与原支护设计设定的条件不同。

预防措施

l)边坡施工设计应根据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确定不同的边坡坡度。

基坑支护设计的桩长、支护排桩厚度、排桩的桩底插人那一层土层,应作详细分析,认真周密完善支护设计方案。

2)挖土之前对地表水排放作有组织的排水系统,排水沟渠不应向边坡或支护体外侧渗漏水。

3)在边坡施工设计、支护体系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降水后增大边坡土体有效应力。

4)边坡顶部外侧、支护结构体系外侧地面荷载,严格控制不超过施工设计的允许荷载。

5)严格执行原定的挖土方案,如因特殊原因需修改原定挖土方案时,必需经原设计人和原方案批准单位同意变更或增加措施。

2、基坑内土体发生弹性隆起;

现象:

土方开挖将接近标高时,下层土因逐渐卸荷而产生回弹,基底暴露时间过长,弹性隆起更显著。

原因分析

1)基坑内下层土因卸荷发生回弹。

2)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1)在设计勘察阶段,对基底各层土样的压缩试验中应补充卸荷弹性试验。

2)对基底标高以下的软弱土层,预先选用深层地基加固或设置桩基等。

3)加速基础工程施工,利用基础的重量来替代被挖去土的重量。

如基础重量不足以平衡时,可以在地下室内放水配重。

3、挖土方时发生桩身倾斜或桩被剪断;

现象:

桩位向一个方向倾斜,桩位位移,或桩被斜截面剪断。

原因分析

l)支护体系失稳,发生地基整体滑动。

2)没有执行原制定批准的挖土方案进行挖土,深基坑没有采取分层挖土,遇到桩后没有及时把桩四周土挖掉,桩身两侧出现较大的压力差,使桩身倾斜或剪断。

预防措施

l)解决支护体系失稳现象。

2)坚持分层开挖的原则,挖到桩时立即把桩四周的土挖掉,避免桩身两侧出现较大的压力差。

4、回填土沉陷;

现象:

土方回填夯实后发生下沉凹陷。

原因分析

l)回填土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

2)没有将最优含水量和实际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之间。

3)用有机质和碎块草皮大于8%的土作填料。

4)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而造成不易夯实。

5)回填土中干土块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后就产生沉陷。

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0mm。

2)控制和测定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3%~20%(重量比)。

3)回填土前必须把从坑内的水抽干,淤泥挖除,杂物清理干净。

4)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50mm直径的干土块。

5)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

6)对重要的填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根据施工实际测定的参数进行施工。

2.地基基础工程

1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

2.1.1设计

1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表4.1.1-1的相应允许值。

表2.1.1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变形特征

平均值

最大值

沉降量(mm)

150

砌体承重结构

基础的局部倾斜

中、低压缩性土0.002

高压缩性土0.003

0.003

0.004

框架结构相邻柱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