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96.57KB ,
资源ID:251164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116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讲《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及小练笔.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讲《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及小练笔.docx

1、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讲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及小练笔第二讲 论语十二章+小练笔【01 七上新知衔接】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注释: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u)邑(y)(现山东曲阜)人。 时习:按时复习。时,按时。 不亦说(yu)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

2、“悦”,愉快。 愠(yn):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有才德的人。 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注释:曾(zng)子:即曾参(shn)(前505-436),姓曾,名参, 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xn

3、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信:真诚,诚实。 传(chun):老师传授的知识。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注释:十有(yu)五:指15岁。“有”通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y):越过。 矩(

4、j):法度。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越过法度。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注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注释: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i),疑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5、也!”(雍也)注释:箪(d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忍受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注释: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代词,的人。 好 (ho):喜欢,爱好。 乐(l):以为乐趣。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注释: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

6、”指冷水,“汤”指热水。 肱(gng):胳膊。 于:对,对于。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注释: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注释:川:河,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这,指河水。舍,舍

7、弃。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为一军。 匹夫: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但平民百姓,却也不可以改变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注释:笃(d):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仁德。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定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文言实词一、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yu)五而志于学。(“

8、有”同“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古今词义1.朋: (古)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 (今)彼此友好的人。2.君子:(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不亦君子乎) (今)对别人的尊称。 3.可以:(古)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可以为师矣)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4.三: (古)表示多,虚指。 (今)表示确数。5.罔: (古)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蒙蔽,没有 6.殆: (古)疑惑 (今)危险7.疏: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8.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三、词类活用1.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2.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

9、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3.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4.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5.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日)四、一词多义 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文言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2.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于我如浮云(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 3.其 人不堪其忧(他的),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而表转接:表转折(可是,但是,却)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可

10、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承接或顺承(然后,就)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然后)表并列:并且 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表修饰: 如:面山而居。(表修饰)文言特殊句式1.省略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即“可以之为师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知(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中心思想

11、是“仁”(孟子是“仁政”)。汉以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孔子的最高封号是“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 2.论语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也是儒家经典巨著。“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普),形象的概括了该书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3.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牢记:“诗书礼易春秋”)“六经”:“五经”+乐经 (牢记:“诗书礼易乐春秋”) (乐经早已失传) 4.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

12、知新,可以为师矣。”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

13、并称“ ”【答案】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不知而不愠【答案】通“悦”,愉快。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生气,发怒。【解析】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

14、活用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或虚词的含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温习旧知识就可以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加以改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

15、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这两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为“或”,“任意”。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很简单,主要是考查颜回的精神品质的。“颜回不改其乐”很容易考虑出“安贫乐道这个词语。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答案】略。【解析】选取哪个句子,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一定要有理有据的说清选此句作为座右铭的原因。【02对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16、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17、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女:通“汝”,你,你们。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角落。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1)人不堪其忧 ( )(2)不舍昼夜 (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4)是以谓之“文”也 ( )【答案】(1)能忍受 (2)舍弃 (3)为什么 (4)“文

18、”是一种谥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解答本题注意“文”是一种谥号。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1)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2)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答案】(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朗读节奏可以依据自然额朗读停顿进行划分,注意每句划一处。句的划分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句的朗读节奏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翻译下列句子。(1)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答案】(1)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翻译。句翻译要注意“知”“好”“乐”“之”等词语的含义。句翻译要注意:第一二个“知”均为“知道”,第三个“知”通“智”,智慧。4【甲】【乙】两段文字中,那些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答案】【甲】文中,第一、二、四、五则都有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乙】文中,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孔子认为学习要注意及时复习,学思结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育学

20、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中,“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论述学习方法的。【乙】文中,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孔子认为学习要注意及时复习,学思结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5【乙】文中,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子贡对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

21、文”的谥号很疑惑,孔子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这样解释的目的是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03 课外文言文阅读】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日:“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日:“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2)公使吏禁之( )2

2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逾月,而国莫之服。 3.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 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1. (1)喜欢 (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2. (1)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 (2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3. 比喻。挂羊头没羊肉。4.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04 作文衔接训练】【佳作赏读】 分享我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总希望在短短的人生历程中寻找到美丽的人生,于是,许多的发现与沉思便在笔下徘徊开来。 海 带着蔚蓝色的心情,

23、在蔚蓝色的海中感受无限的快乐。无论曾经在陆地上多么澎湃的江河,纳百川的海都以平和的心接受它,然后以无限广阔的胸襟将快乐分给每一朵浪花、每一位在海中尽情嬉戏的游人。海接受江河的激情,分给它汹涌的浪花;海容纳游人的快乐,同时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海就是这样,人们给予它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将自己的快乐无私地与别人分享,造就了最美丽的人生。我仿佛听到海与鱼儿的对话: “没人知道我流泪,因为我活在水中!” “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的心中,你的痛苦和忧愁由我来与你一同分享!” 就连珍珠闪烁的海滩上偶尔闪动的几块黑礁石,也是海微笑时跳动的眉毛。 海螺 海螺的壳总是盘旋着尖尖地指向天空,既不圆润也不柔

24、和。 在布满沙粒和礁石的海底,海螺缓缓地移动着。每当有海浪冲过来,邀请它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的时候,海螺总是把自己藏在厚实又沉重的壳里,它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它总是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它不知道,分享快乐,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分享痛苦,就会减少一半的痛苦。海浪失望地离开了,奔向了海的怀抱。 盲目的自闭使海螺在海里显得卑微,它一生都只能躺在自己的世界里唱着独角戏,所以它注定不会像海那样永生。它终究会死去。海螺死后,它的壳还在,只是留不住海浪,留住的只有海浪声。 后记: 与人分享的海、盲目自闭的海螺无法同时赢得上帝的青睐,于是上帝不假思索地将最美丽的人生赐予了海,而孤独的海螺,只能永远生

25、活在人们的脚下。 于是海轻轻地告诉我:“最美丽的人生是将自己的欢乐与悲伤与别人分享,把别人的快乐、痛苦和自己一起分享!”望着海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写法指导】 【写作实践】 分享 将这篇作文的中间部分构思的内容写出来,不少于300个字 【写法指导】面对“分享”这一极具思想性的命题,作者别出心裁地跳出了凡俗的生活圈,用寓言的方式,形象生动地给人们诠释了一个道理“生活因分享而美丽,人生因分享而精彩,万物因分享而永恒!”完全符合命题的规范,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完美境界。表现出作者在“寻找”与“发现”中的细腻心思以及融情于物、融物于理的巧妙构想。文中比拟手法活灵活现,生动地刻画出一副寓言的画面,同时以对比对话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将自己的观点融入文中,使人在故事性的讲说中简明易懂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向。文章选材新颖,构思奇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