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49.14KB ,
资源ID:2507755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775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9中考语文押题文言文阅读20篇.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9中考语文押题文言文阅读20篇.docx

1、19中考语文押题文言文阅读20篇一、(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3、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选自论语) 注致:献纳,尽力。子禽:陈亢,字子禽。其诸:语气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思而不学则殆 殆: (3)博学而笃志 笃: (4)主忠信 信: (5)夫子之求之也 求: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甲】文中,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分) 4.【甲】文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乙】文中的“主忠信”都

4、强调了忠、信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孔子的主张及自身情况,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忠”与“信”。(4分) 二、(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

5、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

6、大骂而死。 (节选自全祖望梅花岭记) 注瞠目:瞪眼看。执:押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4)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遂: (5)忠烈乃瞠目曰 乃: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3.【甲】【乙】两文论证的观点相同,但论证方法有所不同。【甲】文第 1 段主要运用 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生与义不可兼得,要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主要用 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 4.结合【甲】【乙】两个语段内容,说说两个语段相同的价值取

7、向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 三、(2018 深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

8、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劳其筋骨 劳: (3)曾益其所不能 曾: (4)王数封我矣 数: (5)而子辞 辞: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3.【甲】文开头连用六位古人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作用?(2 分) 4.结合【甲】文内容,分析【乙】文中孙叔敖为什么让

9、儿子“请寝之丘”。 四、(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10、;但饥辄唪,唪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 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节选自宋文宪公全集) 注啖(dn):吃。若:及,至于。与与如:走路安逸舒适的样子。熙熙如:和悦快乐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管夷吾举于士 士: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4)以啖肉故 以: (5)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假: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3.【甲

11、】文中孟子认为怎样才能成才?(2 分) 4.【甲】【乙】两文共同阐述了怎样的道理?各自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分) 五、(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12、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司马

13、:官名,这里指子鱼。门官:国君的卫士。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齐师伐我 师: (2)肉食者鄙 鄙: (3)一鼓作气 作: (4)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于: (5)国人皆咎公 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甲】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有利的时机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分) 4.【甲】【乙】两文中,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4 分) 六、(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

14、题。(15 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

15、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案据:安定。案,同“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腹而有之:反而成为心腹(亲信)。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 (3)以光先帝

16、遗德 光: (4)鼠因往托焉 因: (5)以社故也 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内则蔽善恶于君上。 3.【乙】文中晏子向齐景公进谏的目的与【甲】文中蕴含的观点不谋而合,都是 ; 【乙】文中“治国何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2 分) 4.【甲】【乙】两文都表现出超高的劝谏艺术。请结合两文说说诸葛亮和晏子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4 分) 七、(2018 张家界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 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

17、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 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

18、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高祖:指汉高祖刘邦。高起:高祖臣子。略:攻占。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子房:西汉谋士张良。连:率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悉以咨之 咨: (2)有所广益 益: (3)性行淑均 均: (4)战胜而不予人功 予: (5)抚百姓 抚: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甲】文通过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 的建

19、议;(用原文的话回答) 【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 的形象。(2 分)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 分) 八、(2019 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 题。 (15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2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 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 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 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 既长,于经传 皆通习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 先是,许文正公衡为国子监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 久之,渐失其旧。 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 日昃,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 澄各因其材质,反复训诱之,每至夜分。 虽寒暑不易也。 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

21、告而从之南者。 (选自元史,有删节)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尝趋百里外 趋: (3)俟其欣悦 俟: (4)颖悟日发 发: (5)虽寒暑不易也 易: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 3.从【甲】文看,宋濂克服了 和 的困难,最终有所收获。 (2 分) 4.【甲】【乙】 两文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角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3 分) 九、(2019 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 题。 (15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 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

23、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属:撰写。进士第: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翕然:形容一致 ,翕,也可以讲聚集。南:意思是向南。瞑坐:闭着眼睛坐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从: (3)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 (4)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书: (5)颐既觉 颐: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3. 【甲

24、】文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是“ ”,其写作目的是 。 【乙】文: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是“ ”,其写作目的是 。 (4 分)4.【甲】文中两处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态度?(2 分) 十、(2019 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 题。 (15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25、,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 “ 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王不听。 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注】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 壅:堵塞。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26、 (2)皆以美于徐公 于: (3)时时而间进 间: (4)国人谤王 谤: (5)道路以目 目: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3.【甲】文中邹忌采用了 的劝谏方式,受到了君王的采纳;【乙】文中召公采用了 的劝谏方式,指出厉王过错。 (2 分) 4.【甲】【乙】两文中国君的结果不尽相同。 从中你能看出一个好的国君需要有哪些品质?(4 分) 十一、(2019 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 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27、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涂潦:浑浊雨水。 畚锸:箕畚铁锹。 1.解释下

28、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念无与为乐者 与: (2)盖竹柏影也 盖: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4)民皆动摇 皆: (5)使官吏分堵以守 使: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简要概括【乙】文主要内容。 (2 分) 4.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是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分别加以概述。(4 分) 十二、(2019 原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14 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29、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木末:树梢。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月色入户 户:( )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 (3)怀民亦未寝 寝: ( ) (5)当恁么

30、时也不妨熟歇 歇:(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3.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甲】【乙】两文中作者的心境。(2 分) 4.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苏轼,请从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4 分) 十三、(2019 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 题。 (15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 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 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 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朱。 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 (选自李渔山茶) 1.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