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43.21KB ,
资源ID:250528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528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2.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治国策略的实质是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 B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

2、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4.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材料说明A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 B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C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 D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5.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3、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6.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最先实践该政治思想的是 A.封邦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设三公九卿 D.全国郡县化7.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

4、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8.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9.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其表现有战乱频繁 民族矛盾尖锐 刑罚严酷 土地兼并A

5、. B C. D.10.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11.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2.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比如战国时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的发展道路

6、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D科技强国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1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

7、“细镂之 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 A B C D16.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唐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获得利益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唐代政府的有些措施对商业发展有利 A B C D 17.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

8、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8.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19.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B. C D. 20.“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虽然得到的回答可

9、能会千差万别,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 B. C. D.2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2.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境遇也起伏不定。下列言论摘自不同时期思想家之著作,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提倡孔教必掊共

10、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A B C D 23.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6.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

11、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27.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D28.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12、”29.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材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为A公民是城邦主人B城邦包含了公民 C公民从属于城邦 D公民是城邦的人30.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即嬴政)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西汉贾谊过秦论材料二 贞观十六年

13、,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欲常赐天下之人,节是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农时。” 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材料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唐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历二世即亡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5分)(2)根据

14、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秦始皇和唐太宗在个人品质上的区别。(4分)古代中国帝王个人品质对其王朝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除了个人品质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历史人物?(2分)32.(14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 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

15、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3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4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

16、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4分)33.(12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

17、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5分)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答题纸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历二世即亡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5分)(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秦始皇

18、和唐太宗在个人品质上的区别。(4分)古代中国帝王个人品质对其王朝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除了个人品质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历史人物?(2分)32.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4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4分)33.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5分)参考答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