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直第六节 垂 直 一、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1、垂直的概念及表示法。2、垂直的画法。3、垂直的性质。能力训练要求1、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2、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画垂线,进一步丰富操作活动经验。情感与价值观的要求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他人。二、教学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三、教学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垂直)忆一忆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2、1、观察P156/图片,说说哪些是互相垂直?2、在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折叠长方形的纸(横竖各叠一次)同学们量一量折痕与折痕、折痕与边所成的角的度数。4、你是怎样理解垂直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图形,并规定表示方法。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另外,强调直线与线段(射线)垂直就是与线段(射线)所在直线垂直,并画图说明。5、你能利用三角尺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6、思考:如何判断你所作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中的o点). 直线AB与直线CD垂
3、直, 记作ABCD于点o 如果用 l,m 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 l 与 m 垂直,记作 l m 于点o一、 画一画,议一议(使学生再操作活动中探索、体验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画一画 。A 。A 在上面两个图中,分别过点A作l的垂线,您能作出来吗?每个图中您能作几条?从中,您得到了什么结论?说说看! 议一议 1、你是用何工具如何画垂线的?一般过程:1、靠 2、过 3、画 2、你画出的垂线有何特点?(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3、经过法院门口且与324线垂直的是哪条路?你还能再设计一条吗?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三、想
4、一想、议一议(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过马路怎样走最短? 3、测量图形中PA、PB、PC、PD的长,比较哪条线段最短?(其中PA是垂线段) P B A C D 4、你得到什么启发?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你觉得如何规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比较合理? A 点到直线的距离 B 1 如图,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 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拔,并且让学生比较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四、试一试 做一做1如果只
5、用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2在一张纸上你能折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线吗,试试看! 3随堂练习P158页第1题、P159页第2题 4如图,已知直线AB、CD和AB上一点M,过点M分别画直线AB、CD的垂线。 5如图,污水处理厂A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短,试画出铺设管道路线,并说明理由。 6如图,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7如图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M是OC上任意一点。 (1)画MPOA,垂足为P(2)画MQO
6、B,垂足为Q(3)度量点M到OA、OB的距离,你发现什么?8. 如图,已知AOB,画射线OCOA,射线ODOB;你能画出几种?观察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五、课后小节: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垂直定义; 垂直的记法; 垂直的一个结论; 点到直线的距离。 六、课后作业:习题4.6七、课后反思:垂直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平行关系以后,接触的第二种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把垂直与平行的性质进行对照 华侨实验学校 王伟评课意见:从教材上来看,本课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
7、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王老师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分类,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首先,学生画完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后,在小组中进行归类整理,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放手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选取不同情况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分类,这时的分类是很表面化的。他们不会从本质上去分析,但王老师不做任何评价,引导学生继续第二次画(延长直线)。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便会主动去探索,以求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自己找到问题的本质属性,形成清晰的知识。其次,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进行分类整理。再次,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在小组讨论时开展学生互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