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育网版权所有二、初读识字。l.学生自由试读课文,画出生字、互助学习或请教老师。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知识”的“识”应读轻声。)3.学习生字。()板贴字卡从读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炸”、“察”。(2)注意多音字“为”和“得”(3)在游戏中巩固识字。(4)交流识记字形的“窍门”。(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脚“和“女”字旁的写法,注意区别她它。三、小结感悟,再读课题。1、打开书,快速读一遍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课文中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课件)谁来问问大家?(指名问、两人互相问、齐问)2、那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自读课文找一找,把植物的名字画
3、在书上。(指名 板书)3、(1)出示课件图片:这就是蒲公英,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指名读)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蒲公英传播种子的过程。(课件演示 )蒲公英靠什么传播种子?(风)(指名 )需要很大的风吗?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读一读。(指名)(出示句子)什么是轻轻一吹?你吹一下。(学生做轻轻一吹的动作)只要这样轻轻一吹,蒲公英的种子们就可以乘风出发。刚才你们看到这些小伞兵出发时的样子,能不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纷纷)(指名)(出示词语) 平时我们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个词?(上课发言、打铃回教室、秋天的树叶)我们怎样读这句呢?(只要风轻轻一吹,种子们就一个接一个的出发了)(
4、自由读、指读 3-4人、齐读)(2)蒲公英妈妈的方法真不错,苍耳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呢?(自读、指名答 带刺的铠甲)(出示图片)这就是古代战争时兵士们所穿的铠甲,你看到这些铠甲有什么感觉?(坚硬、保护身体)苍耳妈妈为孩子们也准备了铠甲,而且是带刺的铠甲。(出示图片)你想象一下,苍耳妈妈的孩子们 穿上这身铠甲会是什么样?(展示苍耳实物,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验证一下)当孩子们穿上这身带刺的铠甲,苍耳妈妈就可以放心的让他们去旅行了。那谁会带他们去旅行呢?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句子 齐读)(拿出苍耳示范挂住)苍耳可以挂在咱们的身上,还会挂在谁的身上?动物们会把他们带到哪呢?(指名说)那我们应该怎
5、样读?(自读、指读3-4人、齐读)(3) 豌豆妈妈的孩子既没有这样坚硬的外壳,又没有蒲公英和苍耳妈妈那样的礼物,它的孩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自由读、指名读)好了,现在让我们和豌豆妈妈一起送走宝宝们。请同学们双手合拢,我来读第一句,你们来读第二句,并加上你的动作。(师生读)你看,豌豆妈妈的办法多妙呀,它是在谁的帮助下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太阳)所以我们说 豌豆妈妈 更有办法。(齐读)你能对豌豆妈妈说一句称赞的话吗?我们用称赞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好吗?四、拓展延伸这三位妈妈都为孩子准备了特殊的礼物,可有一位妈妈不仅没有为孩子准备礼物,胆子还特别大,它是谁呢?(出示图片)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读一读
6、 (出示课件)石榴妈妈不仅没有给孩子准备礼物,还用美味可口的果汁吸引小鸟来吃掉自己的娃娃,这是为什么呢?(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鸟吃掉后消化不了,会排出体外)所以我们说石榴妈妈的胆子 真大(齐说)让我们用佩服的语气再来读一读。(齐读)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吗?五、作业布置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2、完成当堂达标练习六、板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降落伞 风苍耳 铠甲 动物 细心观察豌豆 炸开 太阳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 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
7、的景象, 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 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 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2. 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联系课
8、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 个生字,会认“拣、隙、漾、匆、棠、额、纽”7 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纽扣、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学难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课前准备:1. 课件。2. 搜集春天的诗句、图片等。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一)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热情
9、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跟“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下,读“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文。(板书课题)(四)简介作者。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一)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熟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二)学习生字。(三)学生质疑。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一)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
10、行踪的词语。(二)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三)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通过背古诗比赛,理解诗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 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
11、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四)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2. 学生描红,临写。3. 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复习第二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的句子。(二)交流出示句子。(展示课件第
12、四屏)(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五)引读第二自然段。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一)讲读第 3 自然段。通过理解、朗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爱。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1. 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 大屏幕出示第 3 自然段。(展示课件第五屏)(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
13、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 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二)引读第 4 自然段。(三)讲读第 5、6 自然段。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展示课件六至十三屏)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2. 读第 6 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四)讲读第 7、8 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1)自读第 7 自然段。(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1)指名朗读第 8 自然段。(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 7、8 两段。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 “引”,提示了“地点”。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读的形式选择也比较恰当。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