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8 ,大小:109.39KB ,
资源ID:248916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891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docx

1、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汇编一、考试说明解读:“文言文阅读”部分:1.分值比以往少了1分;2.选料不再局限于人物传记类,而是倾向于议论类(如书序类等);3.题型不再是“选择”到底,而是“选择题”加“简要概括题”加“翻译题”。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建议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全文,圈画疑难点;2边读边勾画作者观点及其依据;3.认真阅读题干与选项,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解释与提示。阅读时学会推断:1.运用书本或平时已掌握的知识推及未知;2.根据造字法特别是形声字、会意字推断;3.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4.根据词法语法结构句子成分推断;5.以今推古

2、,根据今天的词语成语等用法推断古义; 6.根据文化常识判断;7.根据“互文”推断;8.根据通假字推断。三、答题方法点拨:1选择题:用带入法进行推断并与排除法结合;2简答题:依据原文组织语言,根据分值确定要点数量;3翻译:遵循6条规则:(1)尽量直译,辅之以意译;(2)不要遗漏可译的任何信息点;(3)注意体现词的特殊用法(包括通假字);(4)调整有句式特点的句子;(5)人名、地名、官名,称号、帝号、年号,干支纪年等专名,无需翻译;(6)为保证译文顺畅而添加出来的信息用小括号。四、文言文阅读复习再建议教你另外两种复习方式:一、“我来命题”:一个文本,多道命题:在文中寻找重要实词、重要虚词、有特殊句

3、式和此类活用的句子、提炼作者观点及依据,进行命题。二“我来阅卷”:批阅同学试卷,从阅卷人角度,培养得分点意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4、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 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 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

5、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 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注释 宴然:安闲的样子。 谏逐客:秦始皇曾发布逐客令,驱逐六国来到秦国做官的人,李斯

6、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提出了反对意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中:符合 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 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劝:鼓励 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易:交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秦国地形便利 不如因普遇之 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C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不亦远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 B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C而以富贵之谋,贻天

7、下之乱 D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 9文章第段和第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第段论述:第段论述: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4分) (2)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3分)(3)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3分) 一、李斯论答案6.D 7.B 8.A 9. (1)、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 (2)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10. (1)李斯猜测试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逆探、非、中、张各1分)(2)他认为天下人将

8、会谅解我对于我的国君的无可奈何(或没有办法),而不怪罪我。(谓、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各1分)(3)他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治国方略,然而最终做法与商鞅相同,难道那还是他本来的心志吗!(其、卒、反问语气、句意各1分)【李斯论参考译文】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 在秦国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教秦孝公焚烧诗书,明确法家治国的理念,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及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来游以求仕进的人。凭借着秦国便利的地形,采用他的治国方法,富强了几代,兼并了诸侯,一直到秦始皇。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

9、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做而不厌倦。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便习以为常,不知其弊了。 李斯猜测试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去掉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书,坑杀有学问的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啊,不过时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假若他所经历正好不是秦始皇

10、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中出来,这不是因为他要做仁爱之事,也是因为他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 君子做官,升官不遮蔽有才能的人;小人做官,无论他们有没有学问见识,就算学问见识很恰当的,他们看见自己的国君做事,不合常理、不讲正义,在自己的家中痛心不已皱着眉头,却在朝堂之上夸耀、迎合君王以追求声誉,明知他不讲正义却勉励他去做,认为天下人将原谅我对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的,而不会怪罪我;明知他将失去国家而去做的,是认为应该我身或许可以免于惩罚啊。况且小人虽然明知世道将会出现混乱,然而终究不因此改变眼前的富贵,而因为富贵的考虑,招致天下的混乱,本来就想终身安享富贵欢乐,而将祸患留给后人,他自己却

11、安闲得像没有制造祸患的人一般。唉!秦朝还没有灭亡李斯先遭受五刑灭了三族,这是上天要诛杀恶人,也有一定的时候并且是报应可靠的啊!易经上说:“即使眼睛不好,单是终究能看见,即是腿脚不便但终究能走路。踩到老虎尾巴上,老虎就会咬人,有灾难。”只要是能看见且能走路就是幸运的了,但是不得善终,那就是自己的报应了。 况且人有做善事从别人那里接受教诲的,没听说做坏事也一定要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荀子称颂先王并且赞扬儒学治世的功效,虽然其中有所偏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而苏轼认为李斯为害天下、罪行涉及到公卿,不也太远了吗?实行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商鞅啊;舍弃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李斯啊。商君禁止

12、游学世族的游历,而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他们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治国方略,然而最终做法与商鞅相同,难道那还是他本来的心志吗!宋代的时候,王安石用平生所学,设置熙宁新法,他之后章敦、曾布、张商英、蔡京这些人,何尝学习的是王安石的学说呢?因而认为王安石的新政促使了宋朝的灭亡,这和李斯的事情很类似,那世俗的说法法家的学说足以灭到别人的国家,本来也是。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他国君的隐情,一切全部从满足君王的喜好做事的人,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

13、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14、,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15、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8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 B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 C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往受到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 D今之学者,皆可悲也:

16、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9本文说理,主要采用了事例论证法(4分) (1)举诗书史记所传人物,是为了论述。 (2)举孔子弟子颜回例是为了论述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二、送徐无党南归序答案:6C 7A 8A 9(1)施于事矣,不见有言可也 (2)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2分) 10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附】送徐无党南归序参考译文:各种草

17、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腐朽、消失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成为圣贤并且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没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

18、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的多达百余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言辞工整,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

19、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亡,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大概都是这样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工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然而,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

20、题。 沈贞甫墓志铭 归有光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

21、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

22、的一项是(3分) A以予之穷于世 穷:贫穷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予甚畏其志 畏:畏惧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B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C为人伉厉,喜自修饰D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 9文章在表达对沈贞甫英年早

23、逝的痛悼之情时,着重记叙了哪三件事?(3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3分) 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4分) 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2分)三、沈贞甫墓志铭 答案:6B(A项,“穷”意思为困厄,仕途不通达;C项,“易”意思为轻视,看不起;D项,“畏”在文中是敬重的意思。)7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和“向、对”;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一般结构助词;D项,分别是“在”和“因为”。)8D(A项,“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文中指“姊

24、妹”,作者与贞甫是连襟关系;B项,“相信”,文中是“信任我”的意思;C项,“修饰”,文中指仪表修饰和品德修养;D项,“兵燹”,古今意思相同。)9文章在着重回忆沈贞甫的三件事是:自己困厄不堪却深受沈贞甫的敬重;沈贞甫严谨治学,劳累而死;昔日同游同乐,啜茗论文,今日独处寂寞忧伤。10 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 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他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沈贞甫墓志铭 参考译文自从我初次认识贞甫,那时他很年轻,在马鞍山寺庙旁读书。到我娶

25、妻子王氏,我的妻子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常常跟着我到妻子的娘家。我曾经进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和我共住,天天游览虎山、西崦周围各个山,观看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在安亭选地方居住。安亭在吴淞江边,地处昆山、嘉定的地界之间,沈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贞甫因此更和我亲近友好,通过文字往来,没有空过一天。当我在世上处境困难的时候,唯独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找我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我独自居住在江海边,二十年中间,经历亲人死亡、家庭忧患、科举失败、处境狼狈,被世人讥笑,(这时候,)贞甫完全不因为别人的说法在心里(对我的评价)有所动摇,以致和那些人一起表示支持或反对。到了我突然富

26、贵,显赫一时,一般人看见感到吃惊,但贞甫并不改变对我的看法。唉,读书人在不被赏识的时候,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在心里忘记,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种赏识啊。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贞甫为人正直严厉,喜欢讲求自己的仪表修养。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遇到事情情绪激动,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躲避。尤其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去游历名山及佛庙道观。在所到的这些地方扫地焚香,图书摆满了桌子。听到有书的人家,多方去把书借来,亲手抄写,达到几百卷。现代时兴科举考试速成的学习方法,都把通晓经书学习古人作为迂腐,贞甫独自对于书像这样了解爱好,这是正进入到

27、古人的学问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幸而病重了,病重已经几年了,但他对读书更勤奋。我很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力量不能继续,但他终于因此病故了。真叫人伤心啊!当初,我在安亭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去他那精致的房屋,边喝茶边谈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到贞甫死我又去,又是经过战乱以后,我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有江水滔滔荒凉寂寞的感叹。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真该悲痛啊。铭文是: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勤谨忠恳英年早逝!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张益州 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

28、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 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 惟尔张公。尔繄 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

29、: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 ,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

30、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朔:农历每月初一日。繄:yi,犹“是”。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掠夺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

31、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C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又不可以武竟故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