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讲集合2013 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讲 集 合一课标要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 ”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 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
2、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 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 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 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 Venn 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 5 分。预测 2013 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1)题型是 1 个选择题或 1 个填空题;(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三要点精讲1集合:某些指定的
3、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 若 a 是集合 A 的元素, 记作 a A ;若 b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记作 b 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 定 性 : 设 A 是 一 个 给 定 的 集 合 , x 是 某 一 个 具 体 对 象 , 则 或 者 是 A 的元素,或者不是 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4、;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 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 (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注意: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 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 N;正整数集,记作 N*或 N+;整数集,记作 Z;有理数集,记作 Q;实数集,记作 R。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 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 A
5、是 B 的子集(或 B 包含 A),记作A B(或AB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 AB 且 BA,则称 A 等于 B,记作 A=B;若 A B 且 AB,则称 A 是 B 的真子集,记作AB;( 2)简单性质: 1) AA; 2)A;3)若 A B,BC,则 AC;4)若集合 A是 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 2n 个子集(其中 2n 1 个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2)若 S 是一个集合, A S,则, CS = x | xS且 xA 称 S 中子集 A 的补集;( 3)简单性质: 1) CS
6、( CS )=A; 2) CS S= , CS =S。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 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A与 B的交集。交集 A B x | x A且xB 。(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 B的并集。 并集 A B x | x A或x B 。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 “且 ”与 “或 ”,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 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集合的
7、简单性质:(1)A A A,A,ABBA;(2) AA, ABBA;(3) (A B)( AB);(4) ABABA;ABABB;( 5) CS( AB) =( CS A)( CS B), CS ( AB) =( CS A) ( CS B)。四典例解析题型 1:集合的概念例 1设集合 A x | x1 k1 , k Z ,若 x9,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242A x AB x AC x AD xA解:由于1k12k 1中 2k1只能取到所有的奇数,而918中 18 为偶数。则9A, 924424A 。选项为 D;22点评:该题考察了元素与集合、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该分清楚元素与集合
8、之间是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之间是包含与不包含的关系。例2设集合 0,2P= m| 1mQ= m R|mx +4mx 40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 ,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A PQB QPCP=QD PQ=Q解: Q= mR |mx2+4mx 4 0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对 m 分类:m=0 时, 4 0 恒成立;m 0时,需=(4m) 2 4m( 4) 0,解得 m0。综合知 m0,Q= mR |m0。答案为 A。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集合Q 中含有参数m,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不能忽略 m=0 的情况。题型 2:集合的性质例 3已知集合 A=1
9、 , 2, 3,4 ,那么 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A 15 B 16 C3)D 4解:根据子集的计算应有 24 1=15(个)。选项为 A;点评:该题考察集合子集个数公式。注意求真子集时千万不要忘记空集集合的真子集。同时, A 不是 A 的真子集。是任何非空变式题:同时满足条件:M 1,2,3,4,5;若aM ,则6aM,这样的集合M有多少个,举出这些集合来。答案:这样的集合 M 有 8 个。例 4已知全集 S 1,3, x3x22x ,A=1, 2x1如果 CSA 0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CS A 0 ;0 S且0A ,即 x3x22x 0
10、,解得 x0, x21, x 213当 x 0时, 2x 11,为 A 中元素;当 x1时, 2x 1 3 S当 x 2 时, 2x 1 3 S这样的实数x 存在,是x1 或x2 。另法: CSA 0 0S且 0A , 3A x3x22x 0 且 2x 1 3 x1 或 x2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 x 0时,2x11”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CS A 0 是两层含义:0S且 0A 。变式题:已知集合A m, m d , m2d, B m, mq, mq2 , 其中 m0,且AB ,求 q 的值。解:由 AB 可知,mdmq,
11、或( 2) mdmq2(1)2m2dm2dmqmq解( 1)得 q1,解( 2)得 q1, 或 q1,2又因为当 q 1 时, mmqmq2 与题意不符,所以, q1。2题型 3:集合的运算例 5已知集合 M x|x 3 , N x|log2x 1,则 MN()ABx|0 x 3C x|1 x 3D x|2 x 3 解 : 由 对 数 函 数 的 性 质 , 且 21 , 显 然 由 log 2x1易得 B(2,)。从而AB(2,3) 。故选项为 D。点评:该题考察了不等式和集合交运算。例 6设集合 Axx22, xR, By | yx2 ,1x2,则CR AB等于()A RB x x R,
12、x 0C 0D 解:A 0,2,B4,0,所以CR ABCR0,故选。B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的交、补运算。题型 4:图解法解集合问题例 7已知集合 A= x|x| 2,xR ,B= x|xa ,且 A B,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解: A= x| 2x2, B= x|xa ,又 AB,利用数轴上覆盖关系:如图所示,因此有a2。点评:本题利用数轴解决了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关系问题。例 8已知全集 I N* ,集合 A xx 2n, n N* , B x x 4n, n N,则()A I AB B I( CI A) BC I A( CI B) D I( CI A)( CI B)解:方法一: C
13、I A 中元素是非 2 的倍数的自然数, C I B 中元素是非 4 的倍数的自然数,显然,只有选项正确 .方法二:因 A 2,4,6,8 ,B 4,8,12,16, ,所以 CI B 1,2,3, 5, 6, 7,9 ,所以 I A C I B,故答案为 .方法三: 因 B A,所以( CI )A ( CI )B,( CI )A( CI B) CI A,故 I A( CI A) A( CI B)。方法四:根据题意,我们画出 Venn 图来解,易知 B A,如图:可以清楚看到 I =A( CI B)是成立的。点评:本题考查对集合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用无限集考查,
14、提高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型 5:集合的应用例 9向 50 名学生调查对 A、 B 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 A 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 B 的比赞成 A 的多 3 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 A、B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 A、 B 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 1 人。问对 A、 B 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解:赞成 A 的人数为503=30,赞成 B 的人数为530+3=33 ,如上图,记 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 U,赞成事件 A 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 B 的学生全体为集合 B。UA BX30-X 33-XX+13设对事件 A、B 都赞成的
15、学生人数为x,则对 A、B 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 +1,赞成 A 而不赞成 B 的人数为30 x,赞成 B 而不赞成 A 的人数为3x。所以对A、 B 都赞成的同学有 2133 x。依题意 (30 x)+(33 x)+x+( +1)=50, 解得 x=213人,都不赞成的有8 人。点评: 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数轴法取交并集,韦恩图法等, 需要考生切实掌握。 本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表示出来。本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较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好找线索。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例 10求 1 到
16、 200 这 200 个数中既不是 2 的倍数,又不是3 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解:如图先画出 Venn 图,不难看出不符合条件的数共有( 2002)( 2003) (200 5) 5的倍数(200 10) (200 6) (200 15) (200 30) 1462的倍数3的倍数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 146 54(个)点评:分析 200 个数分为两类, 即满足题设条件的和不满足题设条件的两大类,而不满足条件的这一类标准明确而简单,可考虑用扣除法。题型 7:集合综合题例 11设集合 A= x|x a|2 , B= x|2x1x1 ,若 A B,求实数 a 的取值范
17、围。2解:由 |x a|2,得 a 2xa+2,所以 A= x|a2 xa+2 。由 2x11 ,得 x30,即 2x3,所以 B= x| 2 x0, Sn 0,这时集n合 A 中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其横、纵坐标均为正,另外,由于a1=1 0 如果 AB,那么据 (2) 的结论, AB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x4 a122 0,ya1x030,0,y0),而 x0=0=242a15这样的 (x0,y0) A,产生矛盾,故 a1=1,d=1 时 AB=,所以 a1 0时,一定有 AB是不正确的。点评:该题融合了集合、数列、直线方程的知识,属于知识交汇题。变式题:解答下述问题:()设集合 |22240, |0, ,若,求实数 mAxxxmBx xAB的取值范围 .分析:关键是准确理解AB的具体意义,首先要从数学意义上解释AB的意义,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解:命题方程x22x2m4至少有一个负实数根,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