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0.58KB ,
资源ID:244125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412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中小学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中小学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docx

1、重庆市中小学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 一、判断题1、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B)正确 错误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正确 错误3、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B)正确 错误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A)正确 错误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A)正确 错误6、论语是“四书”之一。(A )正确 错误7、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B)正确 错误8、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二、单项选择题9、凡

2、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10、小疑则小(C )A.智 B.聪 C.悟 D.愚1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1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13、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4、“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3、。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15、“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C.论语 D.礼记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C.学记 D.孟子17、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9、“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20、“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

4、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21、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 )A.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黄宗羲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23、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24、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 )A.设置一个

5、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25、“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A.少年强则国强 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2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 )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27、梁启超的籍贯是(B )A.广西 B.广东 C.浙江 D.福建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D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三、多项选择题29、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6、)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30、明清三大学者是( ABC)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3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32、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 )。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C.知行合一 D.学贵自得国学经典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1.论语是“四书”之一。( )2.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3.大乐必繁,大礼必复。()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5.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6.“因材施教、教亦多

7、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7.名夷访谈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8.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二、单项选择题。9.小疑则小(C )A智 B聪 C悟 D愚10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B)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1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A朱熹 B王阳明 C韩非子 D黄宗羲12.“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13.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

8、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1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5.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6.“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池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7.“少年智则国智

9、”后应接哪一句(C)A少年强则国强 B少年胜则国胜 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19.梁启超的籍贯是(B)A广西 B广东 C浙江 D福建20.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A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黄宗羲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24.“乐”

10、的起因是(A)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25.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26.“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7.“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B)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2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

11、里的“庠序”指的是(B)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三、多项选择题。29.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30.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 B学期和平 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31.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 D学贵自得32.明清三大学者是(ABC)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重庆市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练习题一、判断题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正确 错误2、论语是“四书”之一。( )正确 错误3、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正确 错误4、强调师生相

12、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 错误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正确 错误6、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正确 错误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正确 错误8、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正确 错误二、单项选择题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C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D.提升国家形象10、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

13、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 )A.自主学习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学D.尊重个性11、“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12、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 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14、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5

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6、“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A.少年强则国强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D.少年雄则国雄17、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8、“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19、梁启超的籍贯是( B )A.广西B.广东C.浙江D.福建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

15、.论语D.礼记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3、小疑则小( C )A.智B.聪C.悟D.愚24、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 B )A.朱熹B.王阳明C.韩非子D.黄宗羲25、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 B )A.安详B.怨恨C.愤懑D.欢快26、“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7、“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

16、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 D )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8、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 A )A.王夫之B.梁启超C.顾炎武D.黄宗羲三、多项选择题29、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 ABC )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30、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31、明清三大学者是( ABC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张之洞32、传习

17、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 ABD )。A.量力而精B.因材施教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国学经典模拟考试题4一、单选题1、梁启超的籍贯是( B )A 广西 B 广东 C 浙江 D福建2、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 A ) A 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 黄宗羲3、“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A少年强则国强 B少年胜则国胜 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4、黄宗羲被称为( B)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 亭林先生 D余姚居士5、小疑则小( C )A智 B聪 C悟 D愚6、王夫之被世人称为( A)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亭林先

18、生 D余姚居士7、国民教育之道之端中“道”意思是( A)A途径、方法 B道路 C修道 D道理8、“气日以滋,理日以成”中“滋”的意思是( C )A滋润 B滋味 C滋长 D 滋补9、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 B )A行愈远 B思愈远 C行愈高 D 思愈高10、王夫之别号( A)A一壶道人 B白石道人 C亭林先生 D梨洲先生11、顾炎武与黄宗羲和( D)同称明清三大学者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王夫之12、王夫之的籍贯在( A)A湖南 B湖北 C河南 D河北 13、在( B)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A四书训义 B尚书引义 C习性诸论 D书院14、王夫之谈教学原则注意对

19、( C)提出相关要求A教师 B学生 C教学双方 D家校15、王夫之是明末清初(B)A政治家 B思想家 C文学家 D活动家16、“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语出(D)A习性诸论 B书院 C尚书引义 D四书训义17、顾炎武和( C )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王夫之 B 梁启超 C黄宗羲 D康有为18、黄宗羲倡导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C )A 自学 B 讲解 C 讨论 D探究19、黄宗羲的籍贯在(B )A 江苏 B 浙江 C 上海 D 福建20、“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D )之口A 王夫之 B 顾炎武 C 谭嗣同 D黄宗羲21、黄宗羲认为,学习贵在( A )A 适用 B 背经 C 明

20、理 D启智22、黄宗羲大胆地对( D )进行了革新A 教学目的 B 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 D教学内容23、黄宗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 )A培养人才 B改变世风 C 匡扶政治 D传承知识24、梁启超认为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是( C )A 正规的学校 B 和美的家庭 C.人生的苦难 D安定的社会25、梁启超认为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在( B )树立奋斗目标A青年时代 B儿童时代 C中年时代 D 出生之时26、梁启超认为( B )是维护天下安定的公开利器A 舆论 B 法律 C 报刊 D专制27、为了培养新民,梁启超最为重视的教育活动是( C )A 私塾教育 B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特殊教育2

21、8、梁启超说:救亡图存、教化愚昧,都必须以( D )为本源A强化专制 B扩充军队 C对外修好 D学校教育29、( A )倡导了“诗界”和“小说界”革命A 梁启超 B王夫之 C 谭嗣同 D 黄宗羲30、王夫之关于教与学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D)A 教可以代替学 B 学可以代替教 C 教比学重要 D 教是为了学31、黄宗羲被学者尊称为( B)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亭林先生 D余姚居士32、梁启超被称作( D)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亭林先生 D饮冰室主人33、下列哪部是王夫之的著作(A )A习性诸论 B取士下 C学校 D取士上34、梁启超没有主办过下列哪种刊物( C)A时务报 B清议报 C新华

22、日报 D新小说35、下列哪个不是梁启超的称呼( C)A卓如 B任公 C 一壶道人 D 饮冰室主人36、梁启超认为教育活动大致可分三种,其中没有(D)A特殊教育 B社会教育 C 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37、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到了( B )A美国 B日本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38、黄宗羲和( B )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梁启超 B 顾炎武 C黄宗羲 D康有为39、“学校,所以养士也。”中“士”理解为( D )A勇士 B 战士 C人民 D人才40、在对老师职责的看法上,与韩愈最为接近的是( D )A 梁启超 B王夫之 C 谭嗣同 D 黄宗羲41、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不包括( A )A广师

23、说 B取士下 C学校 D取士上42、黄宗羲认为( B )是成才的必然途径A穷经 B致知 C适用 D独创43、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书院和( C )A广师说 B取士下 C习性诸论 D取士上44、王夫之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 D )A只讲天理 B只讲人欲 C只讲天理,不讲人欲 D既讲天理,有讲人欲45、王夫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 D )A只重视学 B不重视实践 C只重视教 D必须重视实践46、“学校,所以养士也。”中“士”意思是( D )A 食客 B士兵 C学士 D有才能的人47、语出明夷待访录的语句是( D )A道无定体,学贵适用 B小疑则小悟 C发先儒之所未发者 D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48、

24、黄宗羲是( C )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明朝 B清朝 C明末清初 D元末明初49、( C )不是黄宗羲的代表作A学校 B取士下 C习性诸论 D取士上50、王夫之提出了( D )的教育理论。(对)A学与思分离 B知与行分离 C学与行分离 D知与行结合51、“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 D )的习性诸论A梁启超 B 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52、( A )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A 梁启超 B王夫之 C 谭嗣同 D 黄宗羲53、中学语文教材选有( B )的作品少年中国说A王夫之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黄宗羲54、“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是( B )的知行理论。A

25、 梁启超 B王夫之 C 谭嗣同 D 黄宗羲55、“学非有碍于思”是说( C )A 学对思有妨碍 B思对学有妨碍 C学对思并无妨碍 D思对学并无妨碍 二、多选题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2.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 BC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不躐等3.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AD )A.不陵节而施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不躐等4.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 ABCD )的君子。A.明人伦 B.修身齐家 C.治国

26、D.平天下5.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AB )A.人伦教育 B.道德教育 C.权术教育 D.法律教育6.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 ABC ) A.为政以德 B.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 D.事异则备变7.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 ABCD )A.注重“积”“渐” B.闻、见、知、行结合 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8.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 BCD )三个部分。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 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9.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 ABCD )A.预防 B.适时 C.顺序 D.观摩10.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 AB

27、CE )同等的地位。A.天 B.地 C.君 D.神 E.亲11.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 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12.研究乐可以提高内心修养,可以产生( ABCD )之心A.平易 B.正直 C.慈爱 D.诚信13.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 ABCD )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14.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ABC )A.罢百家以尊儒; B.立大学以养士;C.行贡举以选士;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5.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

28、根本明显?( 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 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 D.以上都正确16.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 ABCD )。A.父子关系之理 B.夫妇关系之理B.兄弟关系之理 C.朋友交往之理17.用来实行天下通理的天下通德有( ABC )。A.智慧 B.仁爱 C.勇敢 D.道义18.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 ).A.审问之 B.慎思之 C.明辨之 D.笃行之19.伦理道德是( AB )A.政治的核心 B.教育的根本 C.社会的风气 D.教育的过程20.大学强调的是( ABCD )的统一。A.知 B.情 C.意 D.行21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 D.学贵自得22.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ACD )等著作中。A.师说 B.张中丞传后叙 C.进学解 D.原毁23.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 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 D.讨论辩难24.“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