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79KB ,
资源ID:243115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1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薛定谔方程开题报告_精品文档.doc)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薛定谔方程开题报告_精品文档.doc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理 科)课题名称: 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学院专业: 物理学院物理学 姓 名: 蔡敏 班级学号: 09级1班4号 指导教师: 张跃林 2013年3月28日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定义:薛定谔方程(Schrodinger equation)又称薛定谔波动方程(Schrodinger wave equation)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不能用力学量(例如x)的值来确定,而是要用力学量的函数,即波函数(又称概率幅,态函数)来确定,因此波函数成为量子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力学量取值的概率分布如何,这个分布随时间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求解波函数的薛定谔方程得到解答。这个方程

2、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学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的,它是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与牛顿方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相当。2. 目的和意义:量子力学中求解粒子问题常归结为解薛定谔方程或定态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广泛地用于原子物理、核物理和固体物理,对于原子、分子、核、固体等一系列问题中求解的结果都与实际符合得很好。薛定谔方程仅适用于速度不太大的非相对论粒子,其中也没有包含关于粒子自旋的描述。当涉及相对论效应时,薛定谔方程由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所取代,其中自然包含了粒子的自旋。薛定谔提出的量子力学基本方程 。建立于 1926年。它是一个非相对论的波动方程。它反映了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

3、规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定律对于经典力学一样,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一。设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为(r,t),质量为m的微观粒子在势场V(r,t)中运动的薛定谔方程为: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以及波函数所满足的单值、有限、连续的条件下,可解出波函数(r,t)。由此可计算粒子的分布概率和任何可能实验的平均值(期望值)。当势函数V不依赖于时间t时,粒子具有确定的能量,粒子的状态称为定态。定态时的波函数可写成式中(r)称为定态波函数,满足定态薛定谔方程,这一方程在数学上称为本征方程,式中E为本征值,是定态能量,(r)又称为属于本征值E的本征函数。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它揭示了

4、微观物理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就像牛顿定律在经典力学中所起的作用一样,它是原子物理学中处理一切非相对论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原子、分子、固体物理、核物理、化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二、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爱因斯坦诠释普朗克的量子为光子,光波的粒子;也就是说,光波具有粒子的性质,一种很奇奥的波粒二象性。他建议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在相对论里,能量与动量之间的关系跟频率与波数之间的关系相同,所以,连带地,光子的动量与波数成正比。1924年,路易德布罗意提出一个惊人的假设,每一种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也有这种性质。电子是一种波动,是电子波。电子的能量与动量决定了它的物质波的频率与波数。1927

5、年,克林顿戴维孙和雷斯特革末将缓慢移动的电子射击于镍晶体标靶。然后,测量反射的强度,侦测结果与X射线根据布拉格定律 (Braggs law) 计算的衍射图案相同。戴维森-革末实验彻底的证明了德布罗意假说。薛定谔夜以继日地思考这些先进理论,既然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应该会有一个反应这特性的波动方程,能够正确地描述粒子的量子行为。于是,薛定谔试着寻找一个波动方程。哈密顿先前的研究引导著薛定谔的思路,在牛顿力学与光学之间,有一种类比,隐蔽地暗藏于一个察觉里。这察觉就是,在零波长极限,实际光学系统趋向几何光学系统;也就是说,光射线的轨道会变成明确的路径,遵守最小作用量原理。哈密顿相信,在零波长极限,波传

6、播会变为明确的运动。可是,他并没有设计出一个方程来描述这波行为。这也是薛定谔所成就的。他很清楚,经典力学的哈密顿原理,广为学术界所知地,对应于光学的费马原理。借着哈密顿-雅可比方程,他成功地创建了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用自己设计的方程来计算氢原子的谱线,得到了与用玻尔模型计算出的能级相同的答案。但是,薛定谔对这结果并不满足,因为,索末菲已经将玻尔模型加以延伸成为索末菲模型,从而正确地计算出氢原子光谱线精细结构常数的相对论性修正;而薛定谔方程则不具备相对论不变性,因而无法准确给出符合相对论的结果。薛定谔试着用相对论的能量动量关系式,来寻找一个相对论性方程(现今称为克莱因-戈尔登方程,被奥斯卡.克莱因

7、和沃尔特.戈尔登于1926年首先发表)。以描述电子的相对论效应。薛定谔计算出这方程的定态波函数。可是,相对论性的修正与索末菲的公式有分歧。虽然如此,他认为先前非相对论性的部分,仍旧含有足够的新结果。因此,决定暂时不发表相对论性的修正,只把他的波动方程与氢原子光谱分析结果,写为一篇论文。1926年,正式发表于物理学界2。从此,给予了量子力学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薛定谔方程漂亮地解释了 的行为,但并没有解释 的意义。薛定谔曾尝试解释 代表电荷的密度,但却失败了。1926年,就在薛定谔第四篇的论文发表之后几天,马克斯玻恩提出概率幅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 的物理意义3。可是,薛定谔本人一直不承认这种统计或概

8、率的表示方法,和它所伴随的非连续性波函数坍缩。就像爱因斯坦的认为量子力学是基本为确定性理论的统计近似,薛定谔永远无法接受哥本哈根诠释。在他有生最后一年,他写给马克斯玻恩的一封信内,薛定谔清楚地表明了这看法。三、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1、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研究内容:1.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2.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发展历程3.薛定谔方程的应用2、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对方案进行简述)1薛定谔方程的建立2. 薛定谔方程的不同表示方法3薛定谔方程的求解4.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应用举例。四、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进度计划:2013年1月2013年3月 写开题报告2013年4月 11日 上交开题报告

9、 4月13日5月8日 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完成论文初稿5月9日5月10日 指导教师检查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5月19日 交论文二稿5月20日5月21日 中期检查5月22日5月26日 交论文第三稿(定稿)5月27日6月1日 论文最后检查6月2日6月10日 填写各种表格、论文答辩、成绩评定6月12日6月14日 论文二次答辩,不合格的论文修改五、参考文献1.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550.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3.杨兴钰.材料化学导论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4.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史珍闻趣事 M,南昌:江西

10、教育出版社,19935蔡建华量子力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6.邱胜桦.熊枉庆. 隧道效应与扫描隧道显微镜J,物理通报,1998(5).7.蔡怀新等.基础物理学M: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8.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9 殷向晨 ,化学教学与研究 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 10 郭红,石坤泉,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J高等函授学.2000 ,(06) 11 王启文,关于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的教学J,2002,(O2) 12 姜波,实物粒 子的波粒二象性 J,潍坊学院学报2005,(O2) 13 傅鹰化学热力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1963年 六、毕业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8日至2013年6月10日七、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八、指导小组意见: 指导小组组长(签字): 系(签章) 年 月 日说明:1.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正式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第2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2.每个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查学生能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存档。3.项目可根据科类和本院实际情况有所增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