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6 ,大小:79.39KB ,
资源ID:242624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624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1、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市朝阳区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材料二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 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 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 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

2、的生产生活。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 。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 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 “某垂

3、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 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 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 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 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 描述天地之美, 即便是“九死一生” 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

4、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B.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D.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4.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流放:“放”的第三笔是“丿”B.负书担橐:口袋。C.荒服:泛指边远地区D.栖居:“栖”读作“ q”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3 分)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氓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材料三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

5、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 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 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 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 。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 40 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 连州文风迭起, 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广东共有 48 名进士,连州就有 12 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 127 名,连州就有 43 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

6、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 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 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

7、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 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 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2 分)A.重教兴学 B.养民安民 C.江山易姓 D.奖劝农桑7.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B.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C

8、.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D.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 (6 分)【答案解析】 1B2B3A4A5C6 C7A8 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 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 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 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项“必须” 错误。原文表述是“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

9、他乡” 。2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依据文章提示,被称为“流寓” 的情况是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 这个时候获得的称呼才符合题意。 显然,B 项“东坡居士”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因得到了一片东坡上的土地而自取的称号。当然和“流寓”有关。 “三闾大夫”是因为屈原掌管三姓而得的称呼;“范文正公”是范仲淹的谥号; “七绝圣手”是王昌龄得到的后人的赞誉。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项“无视”的说法错误。文中只是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 ”4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以及字形

10、的能力。A5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写热恋中的女子送来自己家提亲的男子到的顿丘。 没有离别家乡客居。而其他选项, 李煜亡国后被宋军掳至开封;杜甫则客居夔州。白居易被贬江州。6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项“江山易姓”是流寓文士因在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被当地人怀念的结果,并不是他们当时的政治追求。7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项“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材料三中涉及的三位历史人物,刘禹锡在连州,编医书、重教兴学、关心少数民族。柳宗元在柳州,“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

11、养民安民。 ”韩愈在潮州,“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都没有涉及到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从文段中筛选可知。 文段一介绍的是造成文士流寓的原因, 这些人的遭遇相似, 都是出于政治原因,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文段二介绍的是这些人面对流寓之地的生活做出的反映。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 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 描述天地之美, 他们选择了“诗意地栖居”。文段三,文士在被贬之地做出的政绩。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 来自中

12、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 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 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正因为这些,他们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2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 题。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 “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 “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 “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

13、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 “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 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 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

14、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 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 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 “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 ”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 ”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 皆送廷尉诏狱。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 ” 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 “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 “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 光与群臣连名奏王, 尚书令读奏。皇太后诏曰:“

15、可。”光令王起拜受诏, 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 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 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 ”光涕泣而去。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取材于汉书霍光传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光忧懑忧懑:担忧,气忿B今日之议,不得旋踵旋踵:转向,告密C天下匈匈不安匈匈:动乱,纷扰D臣等驽怯驽怯:无能,怯弱10 下

16、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更选贤而立之光涕泣而去B.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作师说以贻之C.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D.徐之,何乃惊人如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B.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仔细值班警卫,(以防昌邑王)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C.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 “我很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 ”D.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昌邑群臣坐等灭亡

17、,滥用教导百姓的职权,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13.文中两次出现“光谢曰”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霍光“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 分)14汉书中说霍光“沉静详审” ,请联系全文,概括霍光为废黜昌邑王做了哪些审慎周密的安排?( 6 分)【答案解析】 9B10C11D12(1)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2)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么罪, 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13第一次“谢”的原因是,因辜负先王遗愿,造成国家动乱,理当受到责难;表明解救国

18、危是自己职责所在, 义不容辞。第二次“谢”的原因是,不能对昌邑王以死相报,表示歉意;表明昌邑王被废黜是咎由自取,废帝的举措是不负社稷,理所应当。14与心腹密谋,部署行动计划;慑服群臣,统一意见;派人仔细看守昌邑王,防其自杀;借太后之口废帝,名正言顺;抓捕并杀掉昌邑群臣,以绝后患;亲送昌邑王回昌邑府邸,以防不测。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B 项“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的大意理解是“今天的会议, 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 ,显然“旋踵” 的含义是 “畏避,退缩”。10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两句中的“虽”都是连

19、词,即使; A项前句“而”是连词,表承接;后句“而”是连词,表修饰; B 项前句“以”是介词,把;后句“以”是连词,来; D项前句“乃”是副词,竟然;后句“乃”表判断,是。11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D 项“坐亡辅导之谊”翻译错误。“坐”是“因 获罪” ;“亡”通“无”,没有;“辅导”辅佐引导;“谊”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引申为“职责” 。1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先确定句子考点,之后在补充省成分和调整语序的基础上串联成句即可。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 1)“失色” 变了脸色;“莫”没有人;“但”只是;“唯唯”唯唯诺诺。(2)“故”过去的;“安”代词,

20、什么;“系”捉拿;“安得罪”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是“得安罪” ,有什么罪。1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中两次出现“光谢曰” ,第一次是在群臣集议之时,霍光说“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 。他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辅佐不当而导致了国家的动荡, 自己应该受到群臣的责难。如此大家自然会请求“唯大将军令” ,担当起拯救天下的大任。第二次是在昌邑王被废黜之后,霍光将之送到昌邑府邸,说“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意思,其一,昌邑王自己的行为不端而被废黜,自己为不能“杀身报德”而道歉;其二因为不能有负于国家而不得已为之。1

21、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霍光为废黜昌邑王做的安排有:先是“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获得理论支持,之后“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获得群臣支持;之后“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获得太后的认可;之后嘱咐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 ” 太后主持之下,“光与群臣连名奏王” ;王被废黜之后,“光悉诛杀二百余人”,都是昌邑王的旧臣。备注【文言文参考译文】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元平元年,昭帝故世,没有后代。霍光接受皇太后的诏令,迎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是武帝的孙子,昌

22、邑哀王的儿子。即位后,行为淫乱。霍光又担忧又气愤,单独问亲近的老部下大司农田延年。 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栋梁,明白这个人不行,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议,另选贤明的立为皇帝?”霍光说:“现在想这样,在古代有过这种例子么?”田延年说: “伊尹任殷朝的丞相,废掉了太甲而保全了王室,后世称道他忠心。将军如果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汉朝的伊尹了。 ”霍光就引荐田延年当了给事中,私下里跟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大计, 于是召集丞相、 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讨论。霍光说: “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田延年走上前,离开

23、席位手按剑柄,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任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贤能, 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现在下边议论得像鼎水沸腾,国家将要倾覆, 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 如果使汉皇室断了祭祀, 将军就是死了,又有什么脸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 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 诸位大臣有回答得晚的,我请求用剑把他杀了。 ”霍光自责说:“九卿指责霍光指责得对。天下动乱不安,霍光应该受到责难。 ”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天下百姓的命运在将军手里, 只等大将军下令了。”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罪状。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

24、宫承明殿, 下诏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昌邑王朝见太后回来,乘车想回温室,中黄门的宦者分别把持着门扇,昌邑王一进来,就把门关上,跟随昌邑王来的臣子不得进。昌邑王说:“干什么?”大将军霍光跪下说: “有皇太后的诏令,不准放入昌邑的众臣。 ”昌邑王说:“慢一点嘛,为什么竟弄得像这样吓人!”霍光命人把昌邑的臣子们全都赶出去,安置在金马门外面。车骑将军张安世带着羽林骑兵把二百多人绑起来, 都交送廷尉关进了诏狱。命令过去做过昭帝侍中的内臣看好昌邑王。 霍光下令左右:“仔细值班警卫, ( 以防昌邑王 ) 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叫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杀君的罪名。 ”昌邑王还不知道自己要被废黜了,对左

25、右说:“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么罪,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昌邑王听到召见,心中着慌,就说:“我有什么罪要召见我啊! ”皇太后身披珍珠短袄,盛妆坐在武帐中,几百名侍卫都拿着武器,排列在殿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尚书令宣读奏章。皇太后下诏说:“同意。”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昌邑王说:“听说天子只要有诤臣七个, 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天下。 ”霍光说:“皇太后已诏令废黜,哪来的天子! ”当即抓住他的手,解脱他的玺和绶带,捧给皇太后,扶着昌邑王下殿, 出金马门,众大臣跟着送行。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 “我很

26、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 ”起身上了天子乘舆的副车。大将军霍光护送他到昌邑王的府邸。 霍光谢罪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微臣我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希望王能自爱,我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侍奉您左右了。 ”霍光流泪哭泣着离开。昌邑群臣因未尽到辅佐引导君王的职责,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霍光把二百多人全杀了。3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8 题。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

27、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16.下列诗句中与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17.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 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4 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 分)(1)“寄”有“寄托情感”之意,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如在闻王昌

28、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强烈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的诗句是“,。 ”(2)“水”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用来表达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来喻亡国之愁:?;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它来感慨人生失意:,;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用它来表达悲愤之情:。【答案解析】 15D16C17三四句借景抒情,诗人借萧瑟凄清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五六两句借事抒情,诗人借助“鲁酒”和“齐歌”排遣愁绪,但没有成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18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

29、少行人泪15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D 项“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理解错误。最后两句是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 。16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一句是设问,如此 C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正确的。其余都是反问。17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句是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象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这萧瑟的秋风, 凄寂的气氛,更令人思念友人, 追忆往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 “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 “空复情”,因为自己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借饮酒、听歌之事抒发对友人的思念。18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考查的是对古代名篇的理解能力, 因此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 尤其对散文要特别注意虚词和通假字的使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