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92.64KB ,
资源ID:241635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163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杂文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杂文笔记.docx

1、杂文笔记,我听说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搞了一些所谓的贵族学校,学费一年好几十万。有一些特别有钱的人,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受封闭式的所谓的英国式贵族教育,包括学骑马等等。他们所想象所理解中的英国贵族做的事情,他们就要学。不知道这样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姑且不论,但是还有一点,贵族精神里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为什么英国王子非要去参军?他觉得如果不做这件事,显不出来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无愧于皇家荣誉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在是女王、那时候是公主的伊丽莎白,也到军队里做最普通的事。皇家贵族有一种责任感,那才是荣誉。萧乾作为唯一大公报驻伦敦的记者,写的一篇战时通讯给我印象很深,他写到空袭警报来时大家

2、往防空洞跑,但是就在逃命的时候,他发现英国绅士还是让妇女和儿童先走,不失其风度,他感觉到这样的民族和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想暴发户家长们都不会想到这一点,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纨绔子弟,皮毛都学过来了,能说非常地道的英文,也会骑马、打球等等,可是责任和荣誉意识这样的精神就是学不过来。中国人的活命哲学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大行其道。其实,把这个问题琢磨久了,感觉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比如说,在活命哲学这笔账里,金庸先生的算法就相当严谨,他说:“我的老师殷海光,在台湾和雷震办自由中国杂志,办了十年,结果被蒋介石反掌一扑,雷震被关了起来。殷海光虽然没有被关,但49岁就得胃癌

3、死了。得胃癌有很多原因,心里不愉快是重要原因。他是哲学家、思想家,思想家得胃癌死掉,不对劲啊,表示他没想通啊。他的敌人(指蒋介石-魏得胜注)活了88岁,他活了49岁,他的敌人比他多活近40年,他输了。所以,我就不生气,我赢你,活过你。现在我成功了,我赢了。” 与金庸有着同样逻辑的,还有一位作家,那就是李国文先生,他在高青丘之死一文中写道:“倘不想被腰斩,你就只有沉默。在沉默和腰斩之间,若是任择其一的话,如果高启(1374年因文字狱被朱元璋腰斩)征求我对这道选择题的看法,我会建议他采取沉默一道,谁也不会把他当哑巴卖了。因为宁肯咬断舌头,也要设法保住脑袋,才是上上策呀!脑袋掉了,他即使有八斗之才,

4、也白搭了。脑袋留着,他那八斗之才虽废了,至少,作为一个观众,活着看收拾过你的人死,也不让收拾你的人看你死,这样算帐,我觉得划得来”。 以金庸和李国文的活命哲学,活过敌人,也就等于赢了敌人。照这个逻辑,麻烦可就大了,因为人生的规律是这样的,通常情况下,为人子女的,都会活过为人父母,如此以来,天下的子女,不就都赢了他们的父母了吗?如此计算人生的输赢,人人肯定都是赢家,也都是无可置疑的输家,因为总有人死在你前面,也总有人死在你后面。 我们也不必过多的去指摘金庸和李国文的活命哲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二人所代表的,恰恰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活命态度。名气大的人这么算,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同样会这么算。江

5、南小城有位赵教授,文革时,一个造反派把一大碗剩菜扣在他脑门上。这人脾气全无,还笑呵呵帮着把造反派身上溅落的一片菜叶拿掉。后来,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拿这事羞辱他没骨气,赵教授却说:“当年我们这所学院里,和我一同被打为反革命的,有七名教授。一年后,死了六个。只有我,活到了现在。”这里的赵教授没有和他的敌人比,而是与并肩共事的教授比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他的学生们,没脾气命长。其中隐意,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同时也是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一个活命原则,即:“没心没肺,能活百岁”。 正是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造成其独有的脾性:威武不屈是他,能伸能屈也是他;理直气壮是他,奴颜婢膝也是他;富贵不

6、淫是他,及时行乐也是他;坦坦荡荡是他,畏畏缩缩也是他;坦诚相见是他,逢人只说三分话也是他;随遇而安是他,争权夺利也是他;独善其身是他,唯利是图也是他;憎恶贪腐是他,享受贪腐也是他;见义勇为是他,少管闲事也是他;耿直是他,圆滑也是他;多疑是他,轻信也是他;古板是他,灵活也是他;实惠是他,义气也是他;尚礼是他,缺德也是他;中庸是他,极端也是他;节俭是他,排场也是他;土气是他,时尚也是他;知足常乐是他,梦想暴发也是他;烧香算命是他,没有信仰也是他;抱团儿是他,窝里斗也是他;挑刺儿是他,打圆场也是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活命哲学及其繁衍品所反映出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缺乏基本的生活精神!连带过去中国

7、人“人活一口气”的原则,也早已荡然无存。或因此,梁文道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倒给了我们些许的安慰。他说:“我在台湾念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军人子弟,他的父亲大概很早就退伍了,所以没有领到太多的长俸和福利,后来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很辛苦。虽然贫困,但他家的桌子总是擦得一尘不染,厕所地板亮得反光。每次到他家吃饭,我都震慑于老伯伯一口洪亮的山东腔,以及他那威严的仪容。而他的孩子,我这位同学,尽管一身旧衣早就洗得发白,却永远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我想,这才是人所必须的基本精神。换句话说,人活着要有原则,活出个所以然,而不是活成四不像那样的肉蛋,尤其不能活出一副无赖相,那样就太可怕了。(杂文报201

8、2年3月23日) 多希望你能和我一起读懂弗兰克尔(林永芳)之所以想起弗兰克尔,是因为一些令人痛心的消息不绝于耳北大新生冯昊(化名)入学三周即自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8名学生被劝退后相约集体自杀;广东电白3名小学生相约喝下农药;江西九江3名小学女生相约跳楼;有个叫“玫瑰初相遇”的论坛,专门盘点2011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到5月份已达四十多例;搜狐教育频道则贴出一张张轻生现场的惨淡图片。当然,与庞大的学生总数相比,这些案例只占极少数;可对于他们的父母家人而言,每一例都是致命的打击啊!我不想过于责备“冯昊”们。我曾多次触摸过那些在绝望中彷徨的年轻灵魂,他们的烦恼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功课压力、就业压力外,

9、还有减肥失败、学校饭菜不合口、怀疑父母不爱自己等等;英国一女孩则自感“丑陋无比”而多次轻生。这些理由,已不是“减压”二字所能覆盖的了谁能保证饭菜适合每一个人呢?谁能保证人人都拥有称心如意的身材五官?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受半点挫折?可,无论“冯昊”们轻生的理由在外人看来有多荒谬,他们自己无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沉重的困惑和痛苦。当他选择以死来寻求解脱,那一定是觉得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在那一瞬间,他完全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否认自己有必要活着。可是,孩子,我只想问两个问题:其一,你想过最疼你、爱你的爸妈吗?你见过中年丧子(女)而痛不欲生、老年无子(女)而晚景凄凉的父母们吗?你是否明白,生命如此

10、珍贵,它不仅仅属于你一个人,哪怕不为自己而活,哪怕只是为了那些在乎你、疼爱你的人,又怎能以“逃避”来谋求一己的“解脱”,将痛苦孤寂留给身后最离不开自己的人呢?这是洒脱,还是残忍?其二,你读过弗兰克尔吗?你是否愿意拿出十几分钟,去聆听一颗历尽苦难、九死一生的灵魂,听他说说,人为何值得活下去?1942年,一位名叫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犹太心理医生被纳粹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入营第一道关,就是由一名长官对每个俘虏看一眼,然后往左或者往右一指,大约90%的俘虏就这样被分到了左边的队列。弗兰克尔和大家一样已经蓬头垢面,虚弱憔悴,完全是靠意志硬撑着奋力站直,显得还有那么一点劳动力可供榨取,侥幸被分到了右边。当晚,

11、他向老俘虏打听左边那列的去向,因为他的同行兼好友潘先生被归到左边去了。老俘虏指着不远处一支烟囱里的袅袅青烟说:“你的朋友就在那里。他飘到天堂去了。”原来,被排到左边的人,意味着无力工作或有病在身,直接送进了火葬场,几个钟头内立刻处决。集中营的精神侮辱和肉体折磨,比任何噩梦都更可怕,只有死才能解脱,因此,每个人差不多都有过自杀的念头。除了一息尚存,弗兰克尔失去了一切:他的双亲、哥哥、妻子,不是死在牢营就是被送进煤气间;他的灵魂之子呕心沥血写出的第一部书稿被毁;就连这孑然一身,也随时会被夺走。他只剩下唯一的自由,那就是,他可以选择以何种态度去面对苦难。弗兰克尔为何没有自杀?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12、他想知道,情况到底能坏到怎样的程度;他开始把所受的苦难当成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课题,幻想在宽敞明亮而温暖的演讲厅里,报告集中营俘虏的心理学反应及其原因,幻想与心爱的妻子对话,以此来超越集中营的苦难。弗兰克尔活下来了,而且创立了除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外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学”,致力于告诉苦恼中的人们: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种境遇都有意义。他有一段话广受推崇:“忙碌而积极的生活,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并引为成就;至于既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局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态度。但

13、人世间有意义的,并非只有创造和悠闲。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也应该有其意义。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无法抹煞的组成部分,没有痛苦和死亡,生命就不完整。”我为何而活?我为何忍受种种折辱?除了上述回答,更著名的还有伯特兰罗素的话:“三种简单而压倒一切的情感,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激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爱情与知识,总是引领我直抵美好的天堂之境;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把我带回现实世界。我渴望能尽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些不幸,却无能为力,为此深感痛苦。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这一生是值得活的

14、。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身为芸芸众生,倘若我们达不到罗素的“三种激情”,我们为什么同样要活下去?为什么没有在人生的第一个难关就畏难而自尽?卑之无甚高论,也许是为了某项未竟的目标,也许是为了身边离不开你的那些人起初是为了父母,不忍让他们承受丧子(女)之痛;后来是为了孩子,不忍见他(她)沦为单亲孩子或孤儿;年轻时,为了干事创业的抱负;年老时,为了给儿女树立一个冰雪压不服、挫折打不倒的坚韧榜样,为了不负上苍送自己人世一游的美意,欣然走完人生之旅,哪怕已只剩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华山最险峰;活下去的理由,还可以有很多很多;而永不选择自戕的理由,只需一个便已足够:父母生我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即使全世界都不在乎你,你也永远是他们的无价之宝,不可替代、不可或缺。你并非一无价值。我常把自己看成天地间的一个游客,告诉自己,路途中的一切疲惫都不会毫无意义,上苍派我到此一游,就是为了将夏花之绚丽、秋叶之静美、顶峰之辽远、谷底之幽深一一看尽,好好观察体会,怎么舍得半途而废?恰似尼采所言,“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明白了为何活着,哪怕尘世之苦排山倒海而来,也可以微笑着迎接它,直到死神带走最后一口呼吸,在闭上眼睛的一瞬,还可以回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略去了工作汇报的内容。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