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53KB ,
资源ID:240711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711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2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2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docx

1、02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02-2018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 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 布前 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江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勤 、吴文革、胡琪琳、高照荣、许有尊、张俊、张虎、邱兆义、郭征球、杜志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长江

2、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的产地环境、茬口类型及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育秧、整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生产废弃物处理及生产档案。本规程适用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重庆的绿色食品水稻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419 绿色食品 稻米N

3、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规则 3 产地环境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稻区,产地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力中上等;产地周边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要清洁无污染;周边水域或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满足水稻生产温度、光照和灌溉水条件。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4 茬口类型及栽培方式4.1茬口类型单季稻:一年种植一季水稻,其前作包括冬闲田、绿肥茬、油菜茬或小麦茬,

4、类型有一季中籼(粳)、单季晚粳(籼)等。双季稻:主要指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类型,其前茬有冬闲田、绿肥或油菜、蔬菜等,还有早熟中稻-再生季水稻类型。4.2栽培方式可选择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插、塑盘抛秧和无盘旱育抛秧、人工育插、机条播或机穴播等。5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5.1品种选择5.1.1选择原则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水稻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规定,种子纯度98%、净度97%、发芽率93%;含水量14.5%(粳稻)或13.5%(籼稻)。5.1.2 推荐品种中稻品种:徽两优6号、皖稻153、新两优6号等;单晚稻品种:宁粳4号、南粳9108、武运粳23等;双早稻品种:中嘉

5、早17、中早39、浙辐203等;双晚稻品种:镇稻18、武运粳31、苏秀867等;再生稻品种:准两优608、丰两优香1号等。5.2种子处理5.2.1晒种 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地、席垫上,连续晒1d2d,增强种皮的透气性,提高发芽势和出苗率。5.2.2选种利用风选净度仪、簸箕等去除杂质和空瘪粒即可。5.2.3拌种消毒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8g12g拌种1公斤,使用350g/L的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28g12g拌种100公斤,促进发芽和壮苗。5.2.4催芽双季早稻、一季早中稻:采取保温催芽方式进行,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单季单晚、双季双晚:浸种、催芽同步进行,采

6、取日浸夜露、三起三落方式进行; 常规温室控温催芽:将吸足水份的种子堆放催芽,在堆放处铺上约10 cm厚稻草,再在上面铺上塑料薄膜,种子摊匀,上盖麻袋或塑料布,每3h5 h翻动1 次,注意控制温度在30左右,温度低时用3240温水淋堆增温,至90%左右的种子露白(芽长不超过1mm)即可进行播种作业;规模化、专业化浸种催芽:按种子催芽机(设备)的产品说明书进行。6 育秧、整田、移栽6.1育秧6.1.1秧床准备依据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秧床选择、培肥、苗床准备及管理,旱育秧、机插秧、抛秧均按旱育秧苗床要求进行。6.1.2播种量根据不同育秧方式和水稻类型合理选择适宜播种量。人工育秧(包括旱育秧和湿润育秧)

7、:秧床常规稻播种量为45g/m260g/m2,杂交稻为30g/m240g/m2;抛秧育秧:塑盘育秧播种量常规稻为90g/盘110g/盘,杂交稻为70g/盘90g/盘,无盘旱育秧秧田播种量常规稻为45g/m260g/m2,杂交稻为30 g/m240 g/m2;毯苗机插育秧:常规稻播种量为90g/盘110g/盘,杂交稻为70g/盘90g/盘;钵苗机插育秧:一季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常规稻播种量为34 粒/钵,杂交稻为2粒/钵左右,双季早稻常规稻播量为4粒/钵左右,杂交稻为23 粒/钵;机械穴直播:一季中稻和单季晚稻播量常规稻为23粒/穴,杂交稻为12粒/穴,双季早稻常规稻和杂交稻播量均为23粒

8、/穴;机械条直播:一季中稻和单季晚稻播量常规稻为3.0kg/亩4.0 kg/亩,一季杂交中稻播种量为1.5kg/亩2.0 kg/亩,单季晚稻杂交稻播种量为2.0kg/亩3.0kg/亩,双季早稻常规稻和杂交稻播量分别为4.0kg/亩5.0kg/亩和2.5kg/亩3.5kg/亩。6.2整田依据茬口类型,空闲田适当提早翻耕或旋耕,以耕作灭茬除草为主;前茬为油菜、小麦、双季早稻茬的田块,在机械收获时同步秸秆粉碎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及时耕旋,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提倡一年深翻耕、二年旋耕,旋翻结合、加深耕层。实行旱耕旱整,适时泡田耙平,田面高度差3cm。6.3播栽期与秧龄根据生态区光温资源、

9、育秧方式和水稻类型,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以及移栽秧龄。一季中稻:人工育秧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中旬和5月中旬6月上旬,移栽秧龄约为25d35d;抛秧播种时间和抛秧时间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中旬和5月上旬6月上旬,抛秧秧龄约为25d35d;毯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上旬和5月下旬6月中旬,秧龄为15d25d;钵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下旬和5月下旬6月下旬,秧龄为25d35d;机直播播种时间为3月中旬5月上旬。单季晚稻:人工育秧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上旬和6月上旬6月下旬,移栽秧龄约为25d35d;抛秧播种时间和抛秧时间分别为5

10、月中旬6月上旬和6月上旬6月下旬,抛秧秧龄约为25d35d;毯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上旬和6月上旬6月中旬,秧龄为15d20d;钵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上旬和6月上旬6月中旬,秧龄为25d35d;机直播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6月中旬。双季早稻:人工育秧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3月中旬4月上旬和4月上旬5月上旬,移栽秧龄约为30d40d;抛秧播种时间和抛秧时间分别为3月中旬4月上旬和4月上旬5月上旬,抛秧秧龄约为25d35d;毯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3月中旬4月上旬和4月中旬5月上旬,秧龄为25d35d;机直播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中旬。双

11、季晚稻:人工育秧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上旬8月上旬,移栽秧龄约为25d35d;抛秧播种时间和抛秧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上旬8月上旬,抛秧秧龄约为25d35d;毯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旬和7月上旬8月上旬,秧龄为15d25d。再生稻:头季人工育秧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3月上旬3月下旬和4月上旬4月下旬,移栽秧龄约为30d40d;抛秧播种时间和抛秧时间分别为3月上旬3月下旬和4月上旬4月下旬,抛秧秧龄约为25d35d;毯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间分别为3月上旬3月下旬和4月上旬4月中旬,秧龄为20d25d;钵苗机插育秧播种时间和机插时

12、间分别为3月上旬3月下旬和4月上旬4月中旬,秧龄为25d35d;机直播播种时间为3月上旬4月上旬。6.4移栽密度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基础地力情况,精确计算基本苗和栽插规格,并高质量(浅、稳、匀、直)适时栽插。大穗型品种(穗粒数180):中等肥力田块行距为30.0cm,株距13.0 cm14.0cm,穴苗数为12苗/穴;高等肥力田块行距为30.0cm,株距14.0 cm16.0cm,穴苗数为12苗/穴。穗粒兼顾型品种(穗粒数为140179):中等肥力田块,行距为25.0 cm26.7 cm,株距为13.0 cm14.0cm,穴苗数为23苗/穴;高等肥力田块行距为26.7cm,株距为14.0 cm1

13、6.0cm,穴苗数为23苗/穴。多穗型品种(穗粒数为110 -139):中等肥力田块,行距为20.0 cm25.0 cm,株距为13.0 cm14.0cm,穴苗数为34苗/穴;高等肥力田块行距为25.0cm,株距为14.0 cm15.0cm,穴苗数为34苗/穴。7 田间管理7.1水浆管理管理原则:浅-露-晒-湿结合,间歇灌溉,充分利用降雨补充灌溉。沟渠配套:田间做到沟渠系配套,灌排分开,每隔15m20m开丰产沟(20cm30cm深,30cm宽),田块周围开围沟(深20cm30cm,宽30cm)。 管理技术:薄水至无水层栽插,插秧后保持3cm的水层3d5d,促进秧苗返青,自然落干露田1 d2d后

14、复2cm3cm的浅水至湿润;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预期有效穗的80%90%)晒田,拔节前复水,浅水湿润间歇灌溉,足水孕穗;穗期浅水-湿润,遇高温灌深水调温,后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d10d断水,不宜过早。7.2施肥 7.2.1施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坚持安全优质、化肥减控、有机为主的肥料施用原则。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需超过1:1;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增施Zn、Si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运筹按照基肥和追肥结合,速效肥和缓效肥结合的方式进行;化肥施用时需与有机肥或生物肥等配合使用。 7.2.2 施肥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一季

15、中稻:目标产量550 kg/亩600 kg/亩,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每亩用量分别为13 kg15 kg(尿素28kg32 kg)、6 kg8 kg(过磷酸钙37kg50 kg)和8 kg12 kg(硫酸钾1624 kg)。单季晚稻:目标产量600 kg/亩650 kg/亩,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每亩用量分别为14 kg15 kg(尿素30kg32 kg)、6 kg8 kg(过磷酸钙37kg50 kg)和8 kg12 kg(硫酸钾16kg24 kg)。双季早稻:目标产量400 kg/亩450 kg/亩,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每亩

16、用量分别为12 kg13 kg(尿素26kg-28 kg)、5 kg6 kg(过磷酸钙31kg37 kg)和8 kg10 kg(硫酸钾16kg20 kg)。双季晚稻:目标产量450 kg/亩500 kg/亩,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每亩用量分别为13 kg14 kg(尿素28kg32 kg)、5 kg6 kg(过磷酸钙31 kg37 kg)和8 kg10 kg(硫酸钾16 kg20 kg)。再生稻:头季稻目标产量500 kg/亩550 kg/亩,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每亩用量分别为13 kg14 kg(尿素28 kg32 kg)、6 kg8 kg(过磷

17、酸钙37 kg50 kg)和8 kg12 kg(硫酸钾16 kg24 kg);再生季目标产量200 kg250 kg,氮肥(N)和钾肥(K2O)每亩用量分别为6 kg8 kg(尿素13 kg18 kg)和3 kg5 kg(硫酸钾6 kg10 kg)。肥料运筹:氮肥(N)基肥:分蘖肥:穗粒追肥比例,一季中籼稻为5:2:3,单季中晚粳稻为4: 2 : 4,双季早籼稻为6:2:2,双季晚粳稻为5:2:3。其中氮肥(N)分为底肥(移栽前)、分蘖肥(栽后5d左右)和穗肥(拔节后7d12d)磷肥(P2O5)全部基施,钾肥(K2O)按照基肥:穗粒肥为5:56:4施用。整田时施足基肥,基肥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

18、肥为主,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绿肥、厩肥)2000 kg,或腐熟的饼肥或商品有机肥50 kg,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当配施少量化学氮肥促进秸秆腐解,也可以配施少量有机无机复混肥或者专用配方缓控释/失肥等,其中有机肥用量占基肥总量的70%80%,化肥用量(缓控释/失肥、专用配方肥等)占基肥总量的20%30%,另外每亩可施用硫酸锌1 kg、硅肥(SiO2 20)20 kg50 kg;分蘖肥以生物菌肥为主,可以少量施用复合肥或者专用配方肥;穗肥施用以生物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占穗肥总量20%以下)速效化肥;抽穗后一般不施肥,如有个别明显脱肥田块,可及时施用适量速效生物肥或者喷施叶面肥。7.3 病虫草害防

19、治7.3.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控,结合总体开展化学防控;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7.3.2 常见病虫害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虫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7.3.3 防治措施7.3.3.1 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合理耕作,轮作换茬,冬闲田种绿肥作物,耕作除草,打捞残渣,合理施肥、培育壮秧、健身栽培,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7.3.3.2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色光板、频震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黄板(蓝板)粘虫板诱杀;或用捕虫器具捕

20、杀稻蓟马;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每15亩安装1盏黑光灯或频震式杀虫灯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7.3.3.3 生物防治利用及释放天敌(赤眼蜂等)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同时要保护天敌,严禁捕杀蛙类,保护田间蜘蛛;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使用香根草、性诱剂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危害,采取稻鸭共育,稻田养鱼(蟹、虾)等方式控制虫害的发生。7.3.3.4 化学防治主抓秧田期和破口期前后两次用药、总体防治。秧田期,注意防治二化螟、稻蓟马;分蘖到拔节期防治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等;拔节期到孕穗期防治稻苞虫、稻纵卷叶

21、螟、稻瘟病、纹枯病;孕穗到抽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始穗期至齐穗期防治穗颈瘟和白叶枯病;灌浆期防治稻褐飞虱。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A。7.3.4 杂草防控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生态生物防控、机械物理防控,科学开展化学防控,着力提高稻田杂草防控技术到位率,保证水稻品质和环境友好。8 收获贮藏8.1 收获在米粒失水硬化、90%稻谷黄熟时,及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机械、器具应保持洁净、无污染,存放于干燥、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场所。8.2 烘干 绿色食品稻谷与普通稻谷要分收、分晒、分藏;禁止在公路上及粉尘污染较重的地方脱粒、晒谷。可选择专用烘干设备,采用低温循环式烘干后贮藏。8.3

22、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稻谷贮藏期病虫害,所用药剂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具体要求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9 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包装袋、包装纸、塑料/玻璃瓶等应该统一回收,妥善处理,不能随地丢弃,以免污染环境和对人、畜产生危害;产生的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应综合利用;收获后的秸秆严禁焚烧、丢弃,提倡秸秆全量还田或者秸秆综合利用。10 生产档案建立水稻生产档案,包括生产投入品采购、出入库

23、、使用记录,农事、收获、储运记录。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可追溯。档案记录应至少保存3年,资料应有专人保管。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长江中下游地区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ml(g)/亩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稻瘟病秧田期至灌浆期25%嘧菌酯悬浮剂40ml60ml喷雾28稻曲病孕穗期至成熟期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0ml20ml喷雾21纹枯病拔节至抽穗扬花期25%丙环唑乳油30ml40 ml喷雾28稻飞虱秧田期至成熟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20g喷雾20稻蓟马秧田至抽穗扬花期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g20g喷雾21螟虫秧田至抽穗扬花期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0IU/微升)200g400g喷雾孕穗至灌浆期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ml10ml喷雾7稻田杂草移栽前33%二甲戊灵乳油150ml200ml喷雾(土壤封闭)45稗草/千金返青期至拔节期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50g100g喷雾28一年生杂草杂草1-4叶期10%氰氟草酯水乳油50ml70ml喷雾45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水稻58叶期480克/升灭草松水剂160ml200ml喷雾45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