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59.41KB ,
资源ID:24025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25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隐性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指在运用中出现频率较高,属常用词或次常用词;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综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文言实词主要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几种情况,但考查比较多的是“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2)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要求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不正确的”一项。对实词的

2、理解在文言翻译中也有考查。一、掌握文言实词的 类常考形式(一)一词多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以“引”为例:意义例句本义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引申义牵、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伸着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掉转相如引车避匿廉颇

3、蔺相如列传即时小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复前行,欲穷其林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子子孙孙,无穷匮也A/ B/C/ D/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穷”的多种义项。寻求到尽头/动词;穷尽/动词;处境困难/形容词。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大树将军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选自后汉书冯异传)下面各句中

4、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伐:自夸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讨伐,征伐B进止皆有表识 识:赏识天下谁人不识君 识:认识C每所止舍 舍:宿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舍:舍弃D光武以此多之 多:赏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多:大多A解析 B项,应解释为“标志”;C项,应解释为“停息”;D项,应解释为“赞扬”。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志,在各军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克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的隶属,士兵们

5、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二)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主要是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变化情况示例词义扩大范围扩大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义项增多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范围缩小臭(古:气味;今:坏气味)金(古:金属;今: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义项减少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词义转移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

6、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感情色彩变化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罗织罪名陷害别人;今:锤炼)即时小练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古今异义词。A项古义为“先例”,今义为“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B项古义为“窘迫,走投无路”,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C项古义为“英明睿智”,今义为“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4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A不能复分别 B乃厌倦不堪C对面取人物 D对面取人物B解析 A项“分别”在文中是“分辨”的意思,而现在多是“各自”“分离”的意思;C项“对面”在文中是“当面”的意思,而现在多是“正前方”“对过”的意思

8、;D项“人物”在文中是“别人的物品”,而现在多是“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的意思。有一个楚国人生活贫困,读淮南方,读到“螳螂窥伺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这样可以隐藏起身体”,于是到树下仰头摘取树叶螳螂捕蝉时借以隐形的那片树叶,把它摘下来。树叶落到树下,树下原先有落叶,他不能够再分辨出来了。他就扫了几斗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树叶遮蔽自己,问他的妻子说:“你看见我没有?”妻子开始时一直回答“看见”,楚人整天这样问,妻子于是厌倦到不能忍受,就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沉默不出声,心中大喜,带着树叶来到市场,当面拿人家的物品。吏卒于是绑着他去县衙。(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

9、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常见的通假的情况如下:解说举例注 意 点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鸿门宴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通“无”)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通“暮”)石钟山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师说中学教材中,把古今字也

10、视为通假字异体字音同义同,形不同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曹刿论战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异体字即时小练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迷涂知返,往哲是也涂:通“途”,道路B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解:通“懈”,松懈C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通“震”,震惊D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B解析 解:解除包围。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沈周)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父没,

11、或劝之仕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辨析文中的通假字。A.联系下文沈周不离开母亲、赡养母亲的决心可知,“父没”指父亲去世,所以,此处“没”是通假用法,通“殁”。B.“卒供役而还”,是沈周被征劳役的结果,“卒”是“最后”“终了”的意思,没有通假用法。C、D两项均选自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设法躲开;“辩”通“辨”,分别,辨别。(沈周)对父母很孝顺。父亲死后,有人劝他入仕途,他回答说:“你不知道我的母亲拿我当命根子吗?我怎么能离开她呢。”有个郡守想征召画工在屋墙上作壁画。乡里有嫉恨沈周的人,将他的姓名告诉郡守,于是沈周被征召去画壁画。有人劝他去拜见

12、权贵通过游说来免去劳役,沈周说:“去做役工是百姓的义务,去拜见权贵游说不就变成了耻辱吗!”最后做完役工才回去。(四)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作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提示:本知识点在考点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已做详细讲解。(五)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类型例句语义相对

13、的偏义复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偏义复词,此处只有“亡”的意义,“存”为衬字。)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并序(公姥:偏义复词,婆婆。)即时小练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偏义复词。A项偏在“异”;B项偏在“国”;C项偏在“死”。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伶俜萦苦辛B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C昼夜勤作息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解析 刘兰芝应该是昼夜勤奋地“作”,这里是偏义复词

14、,偏指“作”。A项“伶俜”是合成词,不能单独解释某个词素;B项“怨望”是同义词连用,“怨”“望”都是“怨恨”的意思;D项“死生”指“死亡”“活着”,亦无偏指。二、练中寻法,“ 法”巧解文言实词代入推断法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6高考浙江卷)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开门肃茂先入肃:恭敬的样子正误:错误。推导方法总结:可用代入推断法,将题中的解释放在原文的语境中推断是否正确。“肃”有“恭敬”

15、“严肃,庄重”“揖拜”等义项,把“恭敬的样子”代入句中,译为“老人开门恭敬的样子茂先进入”不通,“肃”应该是个动词,这里应该是“揖拜”的意思,也就是“恭敬地引进”。茂先问老人:“这是什么地方?”老人答:“这里藏着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两条是痴龙,守在这个地方已经两千年了。”老人开门恭敬地引茂先进入,茂先看到室内所藏之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疏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

16、解释。 因文定义法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5高考安徽卷)“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正误:错误。推导方法总结:运用因文定义法。“矩度”的意思是“规矩,法则”,“合矩度”即符合规矩,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错误。“听说宋仲温写的兰亭十三跋在松江府亭被临摹了,赵子昂写的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如果您能够各惠赠一篇给我,我要感谢您的恩赐。”他高雅的情操就像这样。先生在古文方面创作不多

17、,但只要有作品,就一定符合古人创作的规矩,而他尤其擅长表达修禅得到喜悦的文字。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联想推断法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5高考山东卷)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正误:错误。推导方法总结:运用联想推断法。“次”结合下一句“将乃就舍”,联想初中课文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推断出“次”是“

18、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之意。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5高考福建卷)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正误:正确。推导方法总结:“期”可用联想推断法来判断,在成语“不期而遇”中就是

19、“约定”之意。(我)离开国都,乘船向南行进,离开风沙尘埃的苦地,耳目舒放明彻。又长时间没有温顺恭敬地侍奉父母,能够回家问候探望,稍微忘记了身份的贫贱。唯独思念几个朋友,(我们)分离异地,见面的时间又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兄长和褐甫等人击掌谈论古今之事,尽情嬉笑欢呼,醒来后徒增悲伤和离散的遗憾。1课本联想法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2双音联想法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3成语联想法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很多词

20、语的古义,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含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句式推断法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5高考湖北卷)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则千金有所必割割:舍弃正误:正确。推导方法总结:运用句式推断法。结合下文语境“则锥刀有所必算”,“割”与“算(算计)”相对,判断“割”是“舍弃”之意正确。(实际上)正当他们刻意做出廉洁的行为时,他们(贪婪)的萌芽本来就已暴露了。如果抛

21、弃它们足以成全美名,而得到它们足以构成犯罪,那么(即便)是千金也要有所割舍;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世人看见他抛弃千金,竟然认为他气节奇伟,却不知算计锥刀尖大的微利,才是他们的真正心机,于是就称赞他廉洁。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语法推断法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6高考江苏卷)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

22、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病目眚病:疲惫正误:错误。推导方法总结:运用语法推断法。“病目眚”中“眚”的意思是“眼病”,结合语法推断法可知“病”应翻译为动词“患病”,故题目中的“疲惫”错误。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入南都,在鸡鸣山读书,日夜不止,患了眼病,在帏下安静地打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通假代入法7阅读

23、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6高考山东卷)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正误:正确。推导方法总结:运用通假代入法。据上文“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国君做得好,百姓才感念他们,国君“衣服节俭”,当然老百姓一定会高兴,“说”本身没有“高兴”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悦”,代入,上下文通顺,因此正确。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圣贤之王穿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

24、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就像他们衣服节俭老百姓一定会高兴那样。文言实词中当遇到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常识识记法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2015高考浙江卷)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侯下车下车:初到任正误:正确。推导方法总结:运用常识识记法。“侯下车”中

25、“下车”涉及文化常识,解释为“初到任”,正确。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秬来担任太守,正赶上发生水灾,把堤防都冲坏了,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修筑。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束发成年)等。例:“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题目解释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 题组一对点

26、练一、一词多义1属(10年12考)(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_(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 _(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_(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_(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_(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_(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_答案 (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2)动词,隶属(3)动词,属于(4)动词,连缀(5)动词,通“嘱”,嘱托(6)名词,等辈、类(7)名词,等,辈(8)动词,接连2鄙(10年5考)(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27、_(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_(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_(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_(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_(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_(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_(8)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_答案 (1)名词,边疆地区,边远的地方(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3)形容词,见识浅薄(4)动词,当作边境(边疆)(5)形容词,见识浅陋(6)动词,鄙薄,轻视(7)名词,自称的谦词(8)名词,村野之处,乡下3卒(10年4考)(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_(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8、(廉颇蔺相如列传) _(3)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_(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_(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_(6)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_(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_(8)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_(9)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_(10)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并序) _答案 (1)副词,终究,究竟(2)副词,终于(3)动词,终,善终(4)副词,终于(5)名词,士兵(6)名词,死亡(7)名词,士兵(8)动词,死(9)副词,突然,仓猝(10)动词,终、尽4谢(10年4考)(1)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史记) _(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_(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_(4)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_(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_(6)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