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29KB ,
资源ID:239772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9772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语上第六单元文言试题语文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语上第六单元文言试题语文版.docx

1、七语上第六单元文言试题语文版 文言文练习论语六则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原文填空: ,不亦说乎?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说说

2、下列句子的意思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 择其善者而从之( )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3、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第二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4、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恕(道)”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14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19孔子曾说过:

5、“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21翻译下列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六则答案1略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通“悦”,愉快怨恨,心里不满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迷惑;危险或疑惑凭什么记住采纳,听从4-7略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9略10略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

6、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12略13、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14、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1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1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1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2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并且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动厌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看见贤人要想着向

7、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三、文言文阅读(15分)论语六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家经典之一。孔子名 ,春秋末期 , , ,儒家的创始人。(3分)2、本文主要内容是谈 和 。(2分)3、本

8、文段一共出现了2个通假字,请归纳并解释意思:(2分) (1) 通 意思是 。(2) 通 意思是 。4、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厌 殆 愠 识 5、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厌、翻译下列句子:(2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7、本文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至少三个) (2分)- 答案三、文言文1、论语 儒 丘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2、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说通悦 愉快 罔通惘 迷惑不解4、满足 危险 怨恨 记住5、D 6、见参考7、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诲人不倦(一)、论语十则(13分)子曰:“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10、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翻译下列句子(2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分析下列各句后回答。(4分)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E、学而不厌F、择其善者而从之G、敏而好学属于顺接的有属于转接的有。4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选出都是表示学习态度的一组()(2分)A、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择善而之从吾日三省

11、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关于“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如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孔子的言教,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3分)-答案(一)1(时常)说:(同“悦”,愉快);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疲倦)2(1)别人不了解(我,自己)却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3(1)ACFG(2)BDE4A5孔子的言教可以说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也可以说是不利于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还可以综合两种说法折中出一种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部分:1世说新语是 集,主要记述

12、了 。刘义庆是 宋文学家。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华歆()辄()携()拯()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过中不至(过: ) 去后乃至(乃: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元方入门不顾(顾: ) 歆辄难之(辄: )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王欲舍所携人(舍: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既已纳其自托(托: )4译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7期行中,“友

13、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第二部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10释词: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13“元方

14、入门不顾”以表示 。14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世说新语二则答案1古代笔记小说、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南朝2略3超过才;离开丢下,抛弃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回头看当即幸而,恰巧扔掉,抛弃的原因请托,请求4-7略8元方,语言和行为9守信用、讲礼貌。10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11“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12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13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14略伤仲永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A、痛心忱惜、哀怜惋惜、哀怜痛心、痛苦惋惜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十二三岁、或以钱币乞之、父

15、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忽啼求之(啼: )父异焉(异: )父利其然也(利: )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从先人还家(先人: )或以钱币乞之(或: )4、解释下列多义词:自: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书:即书诗四句( )未尝识书具( )然: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去:一狼径去( )西蜀之去南海( )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吾欲之南海( )其邻人之父亦云( )忽啼求之( )5、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泯然众人矣、余闻之也久6、翻译下列句子:邑人奇之,稍稍宾

16、客其父。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8、伤仲永的作者是 时的王安石,他是杰出的 家、 家,是 之一。9、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10、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

17、是 。11、第二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12、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13、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用原文回答)。伤仲永答案1、2、3、每天哭着以为异以为利以为宾客父亲有的人4、自己;从写;用来书写作诗;的样子离开;距离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去;的;代书具5、6、略7、8、北宋;政治;文学;唐宋八大家9、承上启下10、泯然众人也11、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3、“受于人”或“受之人”木兰诗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可汗()()鞍鞯()()辔头()戎机()朔气()金柝()傍地走(

18、)胡骑()燕山()2、木兰诗选自,是时期北方的民歌。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帖:昨夜见军帖镜帖花黄将: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机:万里赴戎机不闻机杼声选出45题对诗句理解正确的项: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不畏劳苦,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描写不断频繁征战,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形容北方苦寒,形象地说明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来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

19、的艰辛。、每天每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性格。6、没有作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7、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从原文中摘出句子填写811题:8、木兰从军的原因是。9、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10、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11、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12、对

2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将军身经百战原来也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死的死,回的回。、将军身经百战,像壮士一样死里逃生,终于成就了功业。13、品析“不闻爷娘唤女声,胡骑鸣啾啾”不妥的一项是()、用景物的变化,巧妙地暗示征程的变化。、用景物烘托木兰思乡的心情。、用景物表现女性细腻的感情。、用景物揭示生活骤变对木兰性格的消极影响。14、对诗歌最后一节品析正确的一项是()、以巧妙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的赞美。、以巧妙的比喻,对

21、木兰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一事进行善意的嘲讽。、以巧妙的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一事进行正确的解释。、以巧妙的比喻,说明木兰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原因是总在行军、从未停顿。15、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和。第二部分: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6选

22、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7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18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19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20.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木兰诗答案1、略2、乐府诗集;南北朝3、文告;通“贴”;带兵的人;搀扶;买;集市;军机军事;织布机4、5、6、7、夸张;对偶;排比;对偶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9、东市长鞭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2、13、14、15、磨刀霍霍;扑朔迷离16、A17天子“

2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8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19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20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意诗五首第一部分: 1唐朝时“初唐四杰”指的是、。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乐天”就是。3夜雨寄北作者 是 朝诗人。4原文填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数声风笛离亭晚, 。何当共剪西窗烛, 。5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任: )城阙辅三秦(辅: )小廊回合曲阑斜(回合: )怀旧空吟闻笛赋(赋:

24、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病树前头万木春(春: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病树”比喻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8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一遍。将诗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方格内。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的是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说说它们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10寄人一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二部分: (一)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1

25、、本诗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12、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 ;虚写景物的诗句是 。1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14、“天涯若比邻”中“比邻”的意思是 。15、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A、悲伤流泪B、离愁别绪C、深厚情谊D、黯然伤别16、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

26、二)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7、诗的一、二句写 ,三、四句写 。18、“问归期”是 问 ,表达了 的感情。19、“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复,实际上是意境的深化,第一次是表现诗人 ,第二次是表现诗人 ,体现了诗人切盼回归的心情。20、全诗短短四句,由眼前写到对未来欢聚的向往,又用未来剪烛夜话的温馨和欢乐,反衬今夜的 和 ,造成一种回肠荡气的情致,给人一种回环反复之美。21、最后两句的大意是什么? (三)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途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2、这是一首七言 诗,“酬”的意思是 。2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语的意思:二十三年弃置身(弃: )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24、诗中“万”、“千”是实数还是虚数,该如何理解?再举出这样的例子两例。25、诗中引用典故的一句是 。26、颈联使诗的情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诗五首答案1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刘禹锡;白居易3李商隐;唐4略5去上任;保卫;四面环绕;指思旧赋;什么时候;动词,争春6比喻诗人自己。这两句诗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格调为之高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