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四上对比阅读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精品教案课 题: 对比阅读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2.体会神话故事中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3.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意识,掌握对比阅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通过比较阅读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所寄托的先民们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意识,掌握对比阅读的方法。自主探究要求:1.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能借助图片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2.用“三要素”概括法把握文章内容,尝试在对主要内容的对
2、比中,感受这两个神话故事所表达的先民们的思想情感,完成表格(根据个人能力不同,能完成多少不限):对比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情感(主题)我的发现: 3.质疑问难,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培养对比学习的意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的三点要求,学生可依能力进行。】教学过程: 一、汇报自主探究,初步尝试“对比阅读”1.板书“对比”,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联想)回顾“对比”的概念。(同一种事物不同阶段的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引出“对比阅读”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对比阅读,相机板书: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2.汇报课前探究的学习成果。(1)指名用自
3、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师相机介绍山海经。(2)就课前探究的表格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对比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情感(主题)师相机指导并板书对比阅读的方面可以有: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情感(主题)师引导生发现:虽然故事的主要人物不同,情节内容不同,但它们都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3.小结对比阅读的作用:对比阅读的项目还可以有很多,深入地进行对比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阅读理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这节课我们就用对比阅读的学习方法来品读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由学生自身的写作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对比不同神话情节、主题,这个
4、难度不大,也让他们初步接触“对比阅读”的方法与作用。】二、进一步尝试“对比阅读”过渡:我们这节课就重点从“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两方面来进行对比阅读,看看这两篇神话故事会有什么异同,我们能从这两个神话故事中学到什么写作技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经了解过的对比写作方法来导入“对比阅读”的概念,并牵引出相关的方法,以旧带新,温故而知新,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一)课中自主探究出示对比阅读的表格,默读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尝试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项目。对比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语言特点(二)小组合作探究1.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1.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自己完成的表
5、格。2.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点,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讨论。对比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语言特点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4.引导学生关注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和神话的语言特点,反映现实的神话特点(不同的神话故事能反映相同主题,借此反映现实生活)。5.小结:通过对比阅读我们知道,虽然神话故事的内容不同,古今语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简练通俗的语言”的特点,都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是神话的共性。【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是探索,面对未知的领域,进行大胆的联想尝试,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运用集体的智慧得到够好的,更
6、全面的结果。所以我先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在小组内大胆交流,再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学习如何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培养他们对比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学生会更愿意自主探索。】四、师生小结课堂对比阅读什么好处呢?你学会了哪些对比阅读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读一读同步阅读黄帝与蚩尤之战、伊俄等描写的文章,积累语言,还应该学习写作方法,做好本单元的写作准备。板书:对比阅读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神奇的想象 精卫:坚韧执著 鲜明的人物 女娲:甘于奉献情感(主题)写作特点教后思考: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故”、
7、“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3.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4.能用自己的话将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理解“故”、“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并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教学准备:精卫鸟的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师: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你能根据图片猜出是哪个故事吗?生说。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师: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
8、话传说的大汇编。师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生齐读课题,师板书:精卫填海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流利。师: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借助文中的拼音,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有意识的帮助同学解决生僻字的读音问题。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啊,在认真朗读之后,老师相信这些生字一定难不倒你,我们以开火车的方式读。随机评价师: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你还能把它们准确的读出来吗?指2名同
9、学读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古文准确流利的读出。但是老师认为仅仅读准确、流利还不够,还得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同学们先自己读读,揣摩应该怎样停顿。生自由读师: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根据停顿自由朗读。指名3名学生读师:文章不仅要读通,更要读懂,怎样才能把文章读懂呢?师: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师:课文大意理解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吗?讲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借助插图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可以关注插图中精卫的动作、飞翔的姿态、大海的汹涌澎湃。例如:精卫为什么会溺水?衔西山之木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堙于东海时大海会说什么?精卫会说
10、什么?四:精读课文,了解精卫精神师:刚刚我们一起理清了文章的大意,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用原文回答)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师: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精卫还在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白发悄悄地爬上了精卫的额头,他依然在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此时此刻,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回答师:填平大海是精卫的梦想,可是在填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坚定的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实小 钱静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少、溺、返、衔”六个生字,会写“溺”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用
11、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结合阅读和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精卫坚韧执着的个性。教学重点:1.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享,习得分享的方法,大方自信地表达。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古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难点: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精卫坚韧执着的个性。预习准备:1.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渗透每个组讲解完毕后可以用一句话引出下一个组。2.学生分组确定分享内容,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提前商量、讨论、演练。3.生字的讲解区分难易度和分享角度,不在一个分享方式上纠结。小组同学分享完后下面同学再补充,补充时可以说2个
12、字或2个内容。课前准备:1.学生板书课题、出自(1生)2.学生板书课堂上学习的生字并注音(1生)(组词:衔接)3.学生板书课文(1生) 4.一个田字格,学习步骤贴纸。(师)5.话筒传递教学过程: 一、名家诗句,导入新课(2分钟)1.谈话:晋代诗人陶渊明,后世人称“隐逸诗人之宗”,他在阅读山海经后这样写道:(PPT)刑天舞干戚,(生)猛志固常在。(这两句诗说的是谁的故事?请举手。其实,这首诗前面还有这样的诗句)精卫衔微木,(生)将以填沧海。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言文精卫填海。请同学们看黑板,齐读课题。2.课前,同学们在预习时关注了哪些内容呢?生汇报,师板贴:解课题,晓出处 读准音,识生字 划节奏
13、,读通顺 明内容,讲故事 说角色,思神奇二、确定人物,小组分享 师:课前预习是为了课堂上更好地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学习步骤。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确定想要分享的板块,在小组内做好分工。时间2分钟。负责课题、出处的?识字组?诵读组、理解组、角色组(一)课题组(不用上台)(3分钟)请课题组起立,听你们的分享。预设:我们小组来分享课题和出处(1)我发言:读了课题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2)我提问:精卫为什么要去填海呢?她是用什么填海的呢?(3)我补充:这个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4)我补充:山海经这本书里记录了山川河流的地理知识,还有九头鸟、九尾狐、马头人身的山神等神魔鬼怪。(5)我补充:山海
14、经这本书是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最多、最原始的古籍,也是鲁迅小时候最爱读的一本书。(6)我补充:山海经这本书既有古人对世界的瑰丽想象,也有许多真实具体的记录。师:山海经被称为“上古奇书”。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PPT)谢谢课题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师:针对某个学生的回答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总结预习方法。(二)识字组(上台)(8分钟) 板书模板:开课前写生字注音。讲解时写一个2字词语、圈关键笔画、补充一个字,重点突出难字的讲解。 有请识字小组同学上台,小心台阶。预设:我们小组来分享“识字板块”。1.我分享的是“帝”字,“帝”是上下结构,部首“巾
15、”可以组上帝、黄帝、帝王。请大家跟我读。(1)我补充:可以组“玉皇大帝”。2.我分享的是“曰”字,这是一个独体结构的字。曰代表说的时候可以组词“子曰”,也可以是“叫做”的意思(春夏秋冬曰四季、名曰)(1)我补充:还可以组“美其名曰”意思是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来掩饰事情的真相。造句:他家书房里只有几册书,却美其名曰“图书馆”。(2)我提醒:“曰”和“日”样子相似,但是“曰”矮、胖,“日”瘦、高。3.我分享的是“少”字。独体结构,部首“小”多少 积少成多,老少 少年老成。4.我分享的是“溺”字,我用编儿歌记住了它,遇到水就显得很弱。组词“沉溺”“溺爱”请大家跟我读。溺的解释:淹没在水里(溺水);沉
16、迷,无节制(沉溺);过分(溺爱)。(1)我补充:我用“溺爱”造句:爸爸妈妈太溺爱我,什么家务活都不让我做。(2)请同学们拿起手跟老师书空。这个字左窄又宽,“弱”的两个部件一小一大。(师)5.我分享的是“返”字,部首是“辶”,它是形声字。可以组词为“返回、往返”。请大家跟我读。(1)我补充:“返”的意思是归,回来。 6.我分享的是“衔”字,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用嘴含、叼的意思(衔泥),(1)我补充:“结草衔环”表示感恩图报。(2)我提醒:写的时候注意高矮。7.请大家看黑板一起拼读词语。我们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师小结: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前提。(三)诵读组(上台)(5分钟)学生在预
17、习时小组达成共识并提前练习。预设:1.我们是诵读小组,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代表我们小组边读边划节奏线。请同学们默读。请我们组同学齐读。2.同学们同意我们的观点吗?同意的请起立跟读。3.如果不同意的,请学生代表小组发言。4.师出示PPT:古文的节奏划法可以不相同,只要能准确表达文意即可。老师是这样画的。请看大屏幕自由朗读,稍后请同学们展示。5.温馨提示读古诗文要注意声断气连。我朗读、我挑战、我表扬、我欣赏6.请同学们齐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PPT)师小结: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
18、。(四)理解组 (上台)(12分钟)句意预设:1.我们小组在理解内容的时候采用了抓关键词、结合图画、参考注释等方法。第一句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2.第二句中有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起因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意思是说女娃去东海游玩,淹死在海里回不去了。因此,她变成了精卫鸟。3.我来说经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常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4.我把大家讲的内容串起来就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去东海游玩,淹死在海里回不去了。因此,她变成了精卫鸟,常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小组分享完后预设:针对故事内容(我点评):1.
19、我表扬:故事很完整,声音很洪亮。2.预设:师:在精卫填海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最值得关注?可以抓住“常”字想象情节。(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万年过去了,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烈日炎炎、狂风暴雨、数九寒冬,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太阳刚刚升起天色渐渐黑沉海面巨浪翻滚,遮天蔽日(4)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精卫依然在3.师:同学们对情节的想象补充非常到位,把故事讲生动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4.我补充:讲故事时还可以从声音、色彩、形状上的变化、动作、对话、创编结尾等方面展开自己的想象。外形:精卫外形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原因:遇难
20、原因、填海原因 对话:浩荡的东海盯着弱小的精卫,轻蔑地说:弱不禁风的精卫,来吧!让你尝尝大海风浪之苦! 精卫坚定地说:结局:飞来一只海燕,和精卫鸟结尾夫妇,生下宝宝。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不停忙碌。5.请同学们择其一点在小组交流,让故事更加有趣味性。6.我来讲:听了同学的发言,我想讲一讲故事。7.我点评(可以渗透神奇)对于不理解的字(我提问):1.结合上下文理解:“而”(就,因此)“为”(化作、变成了)“以”(用来)2.“之”在文中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的”。3.“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第一个“于”介词,在, 第二个“于”可以不作解释。(五)角色组(不用上台)(8分钟)师:合理的想象让故事更加生动
21、,更能打动人心。角色组的同学在哪里?请起立。预设:1.我发言:精卫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非凡的勇气、坚定执着的精神。师: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故事的神奇之处也比比皆是。2.我觉得溺水的女娃竟然可以化为精卫鸟,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补充:死而不变,人鸟之变、衔石填海)3.精卫衔树枝和小石块想要填平东海,以微小挑战巨大,同样非常神奇。4.我质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精卫很傻,她能成功吗?师:山海经流传千年,难道流传几千年的文化古籍,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创造出来一只“傻鸟”吗?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他们的身上(逐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PPT)你能把他们联系起来吗?生:他们心中有梦想,为
22、之付出行动,只为努力追求。 夸父以一己之力想要追上太阳,愚公想集家人之力搬走太行、王屋二山 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山可移走,海可填平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佛经;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多少年来田间地头对杂交水稻孜孜不倦地研究。我们都仿佛能看到他们身上精卫鸟的影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PPT)师:这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带着对人物的敬佩,齐读课文。板书: 精卫填海帝 曰 少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 贴学习步骤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溺 返 衔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学科语文年级/册四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四单元 1
23、3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经过,想象故事的结果。2.用扣词想象的方法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想象,要通过理解小古文,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这则小古文中,精卫的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较难体会,并要想象画面,因为这高于四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体验。教学方法1.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精卫的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2.通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大胆想象,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魅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小古文的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有一次,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
24、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过渡:如果就这样把这个故事(小古文意思)讲给你的弟弟妹妹听,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吗?怎样才能讲得更生动一些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加以想象)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扣词想象,生动描述1.文中哪里写出了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就是故事的起因。哪句话写出了它是怎样填海的?这就是故事的经过。出示相关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起因);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过2.这两个部分中,哪些字词给我们想象的空间?现在我们不妨就从“溺”“常衔”两个字词入手。3.展学提升溺(1)你能看着这个字,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娃被淹没的那个场面吗?预设:海在呼啸,风在怒吼,不时掀起一排排巨浪,巨浪硬生
25、生地把女娃坐的小船打翻了。(2)想象女娃落水时说的话。预设:快来救救我啊!我不想就这样离开了。 (3)想象画面读古文。常衔当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她暗暗地想些什么?预设:你太无情了,竟然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我一定要把你填平。读着“常衔”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预设:精卫累也不歇会,渴了也顾不上喝水,嘴里叼着树枝和石块,来回地飞着大海与精卫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预设:小鸟儿,算了吧,你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4)再读古文。总结
26、:你看,刚才我们扣住小古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想象,故事就更加立体而生动了,以后自己读小古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去学习。(板书:扣词想象)课堂练习(难点巩固)(5)那么精卫有没有把大海填平呢?你能故事想象一个结尾吗?学生自由想象说理由出示民间故事结尾:她飞翔着,叫啸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4.学完小古文,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不畏艰难等5.指导背诵课文小结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有精卫填海的精神,老师想送一句名言给大家共勉(出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