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像城北摄影课程纲要“影像城北”摄影课程纲要“影像城北”摄影校本课程课题组第一部分前言摄影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国内青少年摄影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从以青少年宫校外辅导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校教育为主,适合小学生的摄影课程便应运而生。读图时代的到来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应当成为摄影课程的基本取向。摄影课程应当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摄影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摄影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2、,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摄影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摄影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一、课程性质摄影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拍摄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选修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摄影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积累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摄影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电子媒体创造作品,
3、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摄影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摄影作品,关注生活现象,培养人文精神。摄影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小学阶段的摄影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摄影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摄影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摄影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摄影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摄影艺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激发学
4、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摄影的基本动力之一。摄影课程强调通过发挥摄影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摄影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悟摄影艺术的独特价值。(三)关注文化与生活摄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摄影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摄影的特征、摄影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摄影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
5、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四)注重创新精神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摄影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摄影的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转化为作品。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摄影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课程设计思路(一)以摄影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摄影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摄影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摄影文化”、“摄影表现”和“欣赏评述”三个学习领域。“摄影文化”是摄影的始业教育,通过认知本土摄
6、影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摄影表现”是摄影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强调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摄影课程将小学阶段的摄影学习分成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段),第二学段(34年段),第三学段(56年段),并结合三个学习领域有重点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摄影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
7、更大的空间摄影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摄影教育的权利,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摄影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摄影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学习活动建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摄影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摄影活动,激发创意,了解摄影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数码相机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
8、学习摄影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摄影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摄影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摄影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摄影技能和艺术素养。二、分目标摄影课程分目标从“摄影文化”、“摄影表现”和“欣赏评述”三个学习领域设定。(一)摄影文化学习领域1认识徐肖冰侯波,初步了解他们对中国摄影事业,对家乡摄影事业所作出的贡献。2感知家乡的摄影氛围。了解桐乡是中国摄影之乡;通过参与摄影教育和实践,感受摄影氛围,形成对摄影学习的兴趣,传承家乡的摄影文化。3了解家乡的摄影资源。桐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千百年的历史演绎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城市风貌、农村建设、运河文
9、化、古镇文化、民风民俗等都是很好的摄影资源。4了解本校摄影特色,懂得关注生活,用影像记录生活,树立为“影像城北”添光彩的志向,并为将来继续学习摄影艺术作出规划。5通过照片初步了解摄影的主题、光线、色彩、取景、意境等知识,知道摄影可以分为哪些门类,初步了解不同门类摄影的不同要求。6通过认识一些古典相机和著名摄影家,初步了解摄影发展的历史。(二)摄影表现学习领域1认识数码相机,了解其基本功能。2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4通过对技巧和拍摄过程的探索及实践,发展摄影捕捉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一定的摄影基础。5体验摄影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摄影学习的持久性兴趣。(三)欣赏
10、评述学习领域1感受自然美,了解摄影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知道重要的摄影家和摄影作品,以及摄影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摄影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判能力,初步掌握摄影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摄影。3提高对自然美、摄影作品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不同文明的优秀作品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内容说明本标准的三个学习领域,低段以摄影文化为主;中高段以摄影表现内容为主,辅之以摄影文化和欣赏评述。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
11、分目标的具体化。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摄影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要点则提出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一)“摄影文化”学习领域说明本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摄影始业教学,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是“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了解桐乡是全国摄影之乡,桐乡的摄影名人以及深厚的摄影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摄影的兴趣。“摄影文化”学习领域的教育需要摒弃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方法,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寻找摄影与其他学科、摄
12、影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链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摄影学科特点的学习领域。在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通过参观、调查、讨论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摄影与其他学科、摄影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二)“摄影表现”学习领域说明“摄影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逐步掌握数码相机操作能力,并通过电子媒介进行摄影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学用数码相机是摄影的基础,而其摄影作品则是其学习过程的成果展现。“摄影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摄影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摄影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
13、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方法,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关注学生摄影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摄影作品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摄影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摄影欣赏方法,学会通过摄影馆、网络、书刊
14、、广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摄影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摄影作品,培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摄影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该学段的内容均为“摄影文化”学习领域。1目标:同分目标(一)摄影文化学习领域13。2学习活动建议以游戏、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感受徐老侯老对小学生的关怀。通过现场参观、观看图片等方式,感受摄影学校和家乡的摄影氛围。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摄影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事、景、物。通过小组讨论、互评等活动,欣
15、赏适合儿童的摄影作品,交流想法,相互促进。3评价要点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认真倾听老师讲述图片中的故事,知道图片中讲了什么内容,会说出图片中的美。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对摄影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第二学段(34年级)该学段以摄影表现学习为主,辅之以“摄影文化”和欣赏评述的学习。(一)目标1通过照片初步了解摄影的主题、光线、色彩和取景等知识,知道摄影可以分为哪些门类,初步了解不同门类摄影的不同要求;通过认识一些古典相机和著名摄影家,初步了解摄影发展的历史。2认识数码相机,认识并学会操作镜头、快门、液晶显示屏,会开机、关机、给电池充电,会安装存储卡、电池,设定相关菜单。掌握正确的握持方法和拍摄姿势
16、,学会选择几种拍摄模式,学会对焦、拍摄。学习拍摄人像、动物、花草、风景和集体活动。3能欣赏自己和同学的照片,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摄影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学会分析照片模糊的原因,知道改进的方法。4对摄影活动感兴趣,培养乐于动手,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大胆想象和欣赏创意的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趣味。(二)学习活动建设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光线、色彩、取景、主题等要素。2通过看图、听介绍、实践操作等方式,认识古典相机。3通过听故事、观看影片、网络学习等途径,搜集资料,了解著名摄影家。4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认识数码相机的部件、主要部件的功能,会简单操作数码相机。5
17、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正确的握持和拍摄姿势,学习拍摄人物、动物、景物和活动场景。6鼓励学生参与摄影社团活动,组织开展双休日、假期摄影实践活动。7通过评议师生照片,掌握正确的拍摄方法,提高拍摄技能。8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相结合,说说、写写自己的心得。(三)评价要点1学习爱护相机,态度端正,动作细致。掌握正确的握持姿势和拍摄方法,知道3种或3种以上不同拍摄模式,会选择恰当的模式拍摄相关对象。2能说出照片的光线、色彩、主题、取景等要素,说出几款经典相机和几位摄影家。3积极参加作品欣赏活动,主动搜集中外摄影作品或图片。4初步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把它拍下来。大胆想象,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创意。5鼓励学生主动发
18、表自己的看法和勤于思考、大胆想象、欣赏创意的表现。第三学段(56年级)该学段在第二学段学习摄影表现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穿插学习摄影文化,进行欣赏评述,提高摄影技能和审美修养。(一)目标1深入了解学校开展摄影教育的特色和取得的成绩;参观侯波徐肖冰摄影馆,学习用影像记录参观过程。2能关注生活,初步养成用影像记录生活的习惯。3了解曝光三要素,学会操作光圈、快门,设置感光度。4初步学会取景和构图;了解摄影作品要有主题,开始学习主题摄影;了解景深概念,学会根据拍摄目的不同选择相应景深;初步懂得摄影作品要有意境。5会用电脑裁切照片,调整亮度、对比度,会为作品命名。6初步学习风光摄影
19、、人物摄影和新闻摄影,了解相关技术要点,能遵循新闻摄影的规范。7在对摄影文化学习、摄影技能训练和欣赏评述中逐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二)学习活动建议1尝试对自己和同学的摄影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欣赏摄影名作,了解其中的主题、主体、画面和意境,交流自己的看法。3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摄影家及代表作品。4运用常用的摄影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摄影作品的感受与理解。5比较卡片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异同,学习使用单反相机。6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会对焦、调节光圈、设置快门和感光度,学会正确曝光。7通过实践并以讨论、比较等方
20、式,初步学会风光、人像和新闻摄影。8通过社团摄影活动和双休日、假期摄影实践,完成相关主题摄影,逐步培养用相机记录生活的习惯。(三)评价要点1热爱摄影,有为影像城北添光彩的计划和行动,会设计未来摄影规划。2积极参与摄影欣赏活动,利用互联网、刊物或摄影书籍等查阅摄影方面的资料,主动搜集、了解中外摄影作品及重要摄影家的信息。3正确操作曝光三要素。4了解基本的取景和构图知识,合理安排画面。5抓拍合适场景,表现相关主题。6作品符合拍摄风光、人像、新闻摄影的一般要求。7运用简单的摄影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等多种方式,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表达对摄影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摄影课程在
21、小学阶段尚属起步,应当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改造、创新,尊重一般教学规律,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摄影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摄影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教师要因地制宣,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本班、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摄影实践、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摄影教育效果。(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
22、氛围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摄影语言创造性地加以表达。(四)创造学生感悟摄影作品的机会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摄影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摄影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摄影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等摄影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
23、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摄影教育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作品欣赏和表现能力。(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造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影像、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摄影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摄影教育,鼓励他们主动检索摄影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修改摄影作品,互动交流。(八)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
24、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具体的摄影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摄影学习,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关注社会生活等良好行为习惯。二、评价建议摄影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摄影学习中的客观表现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摄影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摄影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一)依据摄影课程纲要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努力体现纲要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摄影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
25、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摄影教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二)注重摄影学习表现的评价不仅依据摄影作品评价学生摄影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摄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摄影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摄影作业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摄影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摄影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
26、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四)鼓励运用摄影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摄影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摄影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摄影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创作过程的说明、获奖作品、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完成摄影学习的评价。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摄影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摄影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摄影教育的内容,
27、提高摄影教育的效益,突出学校摄影教育的特色。(一)完善摄影教育的基本材料和设备在摄影教育中,必备的摄影教育设备与器材包括校本教材,摄影专用教室,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展示学生摄影作品的场所、可供摄影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学校图书室中的摄影书籍和其他摄影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摄影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二)拓展课外摄影教育的资源教师应广泛利用摄影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摄影教育活动。(三)开发和利用网络摄影教育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摄影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学生摄影作品、教师摄影教育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四)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奇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摄影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