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69KB ,
资源ID:233806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380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博楚简诗论献疑.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博楚简诗论献疑.docx

1、上博楚简诗论献疑上博楚简诗论献疑卢盛江 魏静内容提要 就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研究者提出不少观点,但仍然存在一些疑问之处。通过辨析可以发现:先秦两汉典籍未见直接称子夏为“卜子”的用法,子夏作序之说根据不足。楚简诗论和毛诗序解诗方法不同,解诗多有歧义甚至完全对立。毛诗序距楚简诗论年代可能较近,却无一处原文相同。因此,楚简诗论不可能是毛诗序的祖本。关键词 楚简诗论 毛诗序 子夏 祖本 关于上博楚简诗论(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1), 目前的研究者已提出不少看法,但仍有一些疑问,诸如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上博楚简诗论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等。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考证观点

2、,以求证于方家。一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可能不是子夏,而是孔子。诗论的作者在简中出现六次,作形。这个合文字形,一释作“孔子”1(pp. 123125),一释作“卜子”,就是说,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或为孔子,或为卜子即卜商子夏。而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可能不是子夏。理由之一,先秦两汉典籍未见直接称子夏为“卜子”的用法。论语对子夏的称呼,除八佾篇、先进篇孔子和子贡称其名为“商”及颜渊篇自称其名之外,对他的称呼均为“子夏”,共23次。其他典籍,均称其为“子夏”,其中墨子2次,荀子2次,孟子3次,韩非子4次,国语1次,吕氏春秋8次,淮南子5次, 刘向新序4次,春秋繁露2次,风俗通义2次,扬雄法言1次、说苑1次,

3、汉书7次。出现次数较多的为礼记29次、韩诗外传22次,史记37次,王充论衡17次。把伪书也算上,则孔子家语33次,列子6 次,都称为“子夏”。另外,庄子、战国策、商君书、贾谊新书、桓宽盐铁论、晏子春秋等未提到“子夏”。韩诗外传卷三、吕氏春秋察贤篇、说苑卷二、史记魏世家、汉书魏世家有“卜子夏”的说法,韩诗外传卷六有“卜先生”的说法,此外,南朝萧统文选卷四十五编入卜子夏毛诗序,都没有单独的“卜子”的称呼。直接叙述诗序传承系统的几种文献资料也如此。经典释文序引三国吴人徐整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2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孔子删诗,授卜商,商

4、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3 高行子、薛仓子、帛妙子、孟仲子、根牟子,都称作“子”,唯独子夏不称“子”,而称为“卜商”。称子夏为“卜子”的,是后人,如陈玉树作卜子年谱,陈奂诗毛氏传疏自叙称“卜子子夏”。但在先秦两汉,未见这种称呼。上博楚简诗论的称呼若释作“卜子”,与当时习惯不合。理由之二,子夏作序之说根据不足,即使子夏曾作序,也不可能是上博楚简诗论。子夏作诗序之说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有学者持此说。其实此说根据不足。史记及其以前的史料没有记载。史记儒林传记述了齐、鲁、韩三家诗,仲尼弟子传记述了子夏事迹,十二诸侯年表序谈到了

5、关雎鹿鸣二诗的诗旨,说明司马迁读过当时解诗的有关文献,但他没有谈到毛诗,更没有只字提及子夏诗序。而现存的有关子夏作序的记载并不可靠。汉书艺文志最早提到子夏与诗序有关。但它说的是“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4(p.1708)。只是毛公之学“自谓”,恰恰说明于史无稽,不过是自我夸言,并且也只说“子夏所传”,说明子夏只是承旧之传人。郑玄亦有类似说法,毛诗正义中关雎序孔疏引北周沈重曰:“案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不尽,毛更足成之。”5(p.269) 小雅常棣篇孔疏引郑志称张逸问:“此序子夏所为,亲受圣人,足自明矣。”5(p.408) 现存史料这是最早明确说子夏作序。但是

6、,一、郑志所指是小雅常棣序,常棣序是小序。据郑志说,小序是子夏所为,而据郑谱说,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郑玄到底持哪一说?二、左传曾引富辰说谈到常棣篇的诗旨,以为是“周公弔二叔之不咸”5(p.408)。常棣序说:“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5(p.407) 是说这里的“二叔”指管、蔡兄弟,据孔疏,马融则认为指“夏、殷之叔世”5(p.408)。如果真如郑玄所说,“此序子夏所为,亲受圣人”,马融作为一代经学大师,并且为诗作过注,何以会不知道?何以会对圣人之说提出异议?再如后汉书徐防传载徐防上疏:“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6(p.1500) 但是一,如果

7、子夏作有诗序,且当尚存,那么,徐防作为治经之士,当是看到,而不当仅是“闻”。二,这里说子夏“发明章句”,而郑玄说子夏所作的是“序”,“章句”和“序”并不一样,那么,子夏所作到底是“章句”还是“序”?至三国时期,吴人徐整和陆玑提出诗学传承谱系,中有子夏作序之说。经典释文序引三国吴人徐整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2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3 这也有诸多难解之疑问。一、毛公时为汉初,距三国已有四百年之久,何以从未有人说到这

8、个传承系统,何以时隔四百年突然冒出这么一个详细的谱系?二、除子夏和毛公外,两个谱系几无一人名字相同;自子夏至毛公的谱系,一说为四代,一说为六代,何以如此相异?三、今存毛诗,周颂维天之命毛传有孟仲子之言,周颂丝衣序有高子之言,这个高子很可能就是徐整谱系中的“高行子”。又若依有人之说,传、序为一体,那么,子夏所作之序,何以会引高子、孟仲子之言?另外,孟子告子下说:“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而今本毛诗之小雅小弁序说:“小弁,刺幽王也,大子之傅作焉。”5(p.452) 两说全然不同。如果诗序确为子夏所作,高子果为子夏所授,为什么其说不但不本于诗序,反而与之截然相异,以至孟子说“固哉,高叟之为诗”呢

9、?四、陆玑说荀卿也是传人之一,为什么荀子书中不但一言未及,不但对子夏毫无尊崇之意,反而称子夏为贱儒呢?关于子夏作序,西晋南北朝以讫明清,还有很多说法。但两汉三国尚且无确证,年代愈远,只能愈多推测之词,沿用旧说而已,提不出可靠的根据。可信的解释,是诗序并不为子夏所作。反过来,假如子夏确曾作序,是否可能即是上博楚简诗论?答案也是否定的。先看郑玄的话。沈重引郑玄诗谱,说的是“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他说的应该就是他为之笺注的诗序,而不是这之外另有一个子夏之序。这一点,郑志说得更清楚:“此序子夏所为。”明确说的是“此序”,而不是别的什么序。从体例看,也不太可能。楚简诗论满篇是答问的语气,

10、篇中还大量出现第一人称“吾”。这应该是真实对话讨论的追录。它的论诗格式也非常自由、灵活,既有对诗的总体论述,又有对诗的篇章题旨的简要概括,还常常摘诗中某一章某一句而论。这样的格式,很像论语,它的背景,应该是有一位先生,一群弟子,他们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问题,这应该是弟子根据先生答问讲解的内容笔录整理下来的“论诗语录”,不像是单独一作者操笔写下来的系统的诗论诗序或章句之类。再退一步说,子夏有没有可能和他的弟子讨论过诗,上博楚竹书诗论就是他们论诗的语录呢?似乎也不太可能。子夏在孔子门下之时不太可能。这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讲解答问的是孔子,而不是子夏。孔子没后,子夏退居西河教授之时也找不到根据。礼记乐记

11、记子夏和魏文侯关于“乐”的对话,三次引诗论诗(引大雅皇矣、周颂有瞽和大雅板)。但子夏之旨在借论古乐提出顺天地行德政,说明乐与政通,引诗论诗是为了证其乐与政通之义,这和上博楚简诗论专门系统讲解讨论诗并不相同。从现存史料看,魏文侯以子夏为师,既因好儒,更为理政。礼记乐记和子夏谈“乐”,其旨即在问政。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张守节正义就说,子夏教于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8(p.2203)。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也说“魏文侯师之而咨国政焉”9(p.222)。 既然旨在“咨国政”,关心的就只是与国政有关的问题,而不是一般章句训义问题,没有必要一篇一章地讨论解诗之义,像我们看到的楚简诗论那样。子夏教授于

12、西河,是否有人们传说的盛况,也有不少疑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但只说他“为魏文侯师”8(p.2203)。史记儒林传说:“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8(p.3116) 似乎田子方这些人都是子夏的弟子。但是,吕氏春秋仲春纪当染说:“田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禽滑留学于墨子。”10(p.21) 就是说,田子方等人并不全是子夏的弟子。这条材料看来是可靠的。因为史记儒林传说田子方等人是“受业于子夏之伦”,“伦”者同类也,所谓“子夏之伦”,就是子夏同类的一些人,包括子贡、曾子、墨子,而不是指子夏一个人。可确证为子夏弟

13、子的只有段干木一人。西河三晋闭塞之地,文化相对落后,远不能和洙泗礼乐之乡相比。礼记檀弓上说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并指责他有三罪,子夏听后,不但无言辨说,而且“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11(p.1282) 所谓“离群”,是离开同学朋友,所谓“索居”,是散居而独处。可见孔子没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夏的境遇本来就不太如意,在孔门弟子中并不得势,只有离群而索居于困顿之地。境遇如此,当然欲收徒授业而能为之事有限。种种迹象表明,子夏在西河,远不可能有孔子收徒授业于鲁洙泗之盛况,也不可能像孔子门下七十二弟子自由问答纵论文学那样,讨论讲解文学,包括诗。既然如此,上博

14、楚简诗论也就不可能是子夏和其弟子论诗的语录。上博楚简诗论的作者既然不是子夏,就应该是孔子。这29支简应当是孔子与其弟子论诗的语录。简中6次出现的诗论作者合文字形 可以作“孔子”解。其理由,一, 楚竹书子羔的4支简和鲁邦大旱的4支简中同样字形的合文字就释作“孔子”。二、从楚竹书其他篇(如孔子闲居颜渊、子弓等)中“孔子”的合文字形看,上博楚简中孔子合文形体有数种变异,诗论篇的“孔子”合文,只是这数种变异合文中的一种1(pp.123125)。诗论的答问语录的论诗形式,和论语非常相似。如有学者指出的12,其中有些话的口气,只有孔子可以当之,如第6简的“吾敬之”,第21 简和第22简的“吾善之”、“吾喜

15、之”、“吾信之”、“吾美之”等。孔门弟子很难有谁有这种开宗树义的口气。二目前,国内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认为楚简诗论可能是毛诗序的原始祖本,从楚简诗论到毛诗序是一脉相承的7。本文的看法恰恰相反, 从现在所知材料看,楚简诗论不可能是毛诗序的原始祖本,它们并不属同一诗说系统。它们解诗方法不同。毛诗序特别是小序是以史证诗,楚简诗论则重诗义而不重史实。比如小雅中十月之交、雨无政、小弁,毛诗序都说:“大夫刺幽王也。”5(p.445,p.447,p.448)节南山序:“家父刺幽王也。”5(p.440)小弁序:“刺幽王也,大子之傅作焉。”5(p.452)巧言序:“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5(p.45

16、3) 所作时代,因何而作,由谁所作,所刺为谁,都一一具体指实。而楚简诗论其第8简:“十月善諀言,雨无政、即(节)南山,皆言上之衰也,王公耻之。小文(旻)多疑,疑言不中志者也。小宛其言不恶,少有仁焉。小弁、考(巧)言,则言谗人之害也。”只是阐发诗之义,说这些诗有的善諀言即善批评诽谤之言,有的指斥上政之衰,有的则多对上不忠之疑心,有的并非恶言,尚有仁心存焉,有的所言为谗人之害,如此而已。至于所作时代,所刺为谁,由谁所作,则只字未提。又如风诗,毛诗序解邶风绿衣云:“卫庄姜伤已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5(p.297) 谁所作,何时而作, 因何而作,清清楚楚。但楚简诗论第10简只说“绿衣之思

17、”,第16简只说“绿衣之忧,思古人也”,其史实背景,并未提及。毛诗序解王风扬之水云:“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5(p.331) 又是具体指实。但是楚简诗论第17简只说:“扬之水其爱妇悡。”“悡”,一说当作“烈”,一说当从说文作恨心解,或作“怠”字解,其意认为扬之水所表达的是爱妇怀归之情,或说表达妇人的离恨。楚简诗论此句不论怎么解释,都没有提及扬之水的史实背景。邶风燕燕,毛诗序解云:“卫庄姜送归妾也。”5(p.298) 人物:卫庄姜;事件:送归妾,具体坐实。 而楚简诗论第10简:“燕燕之情,何,曰:终而皆贤于其初者也。” 第16简:“燕燕之情,以其笃也。” 看到的是燕燕诗

18、中初心不改,深笃专一之情,而只字未提具体何事。楚简诗论也有几篇诗,比如召南甘棠、大雅生民、文王、皇矣、大明、周颂昊天有成命,提到了史实。但是,这样的诗数量非常少,而且,这几篇诗的诗句本身就提到了史实背景,召南甘棠诗本身就明确说到“召伯”,大雅生民、文王、皇矣、大明、周颂昊天有成命这几篇诗,从诗句本身就可以明白地知道是写后稷、文王、武王之事,楚简诗论不过是引用诗句。不妨作个统计,楚简诗论论及小雅22篇,其中有17篇毛诗序指明史实,有5篇例外。论及国风33篇,其中26 篇毛诗序揭明史实,未标明史实的有7篇。而楚简诗论, 除前面提到的甘棠等极少的几篇之外,都没有坐实史实。楚简诗论和毛诗序(主要其小序

19、),一重在义,一重在史,明显是两个路数,属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些诗的解说,楚简诗论和毛诗序有歧义甚至完全对立。比如桧风隰有苌楚。楚简诗论第26简:“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从诗作看,当是以为作者自痛其有知有家有室之苦,而羡草木无知无家无室之乐,不能赡养妻子家室而自叹贫窭命薄。毛诗序则云:“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5(p.382) 以为此诗主旨在讥君讽世。这完全是两种理解。又如周南卷耳,楚简诗论第29简:“卷耳不知人。”现代学者李零和廖名春以为伤所怀之人不可见,故曰“卷耳不知人”1314。毛诗序则把诗旨坐实为“后妃之志”,进而说“辅佐君子,求贤审官”云云5(p.277)

20、,与楚简诗论差之千里。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比如郑风褰裳。毛诗序把它看作忧国忧时之作,楚简诗论第29简把它看作情人间的戏谑之词。比如王风采葛,毛诗序看作“刺”诗,楚简诗论第17简看作是赞美爱情之作。陈风宛丘、齐风猗嗟、曹风鸤鸠这三篇诗,毛诗序都认为是“刺”诗。楚简诗论则以为其旨在赞美。在这些地方,毛诗序似乎把楚简诗论完全撇在一边,我行我素,自解自序。这不应是传本对祖本应有的态度。至于有论者指出毛诗序和楚简诗论对一些问题有相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材料有所分析判断。一、一些材料有待重新审察。比如,楚简诗论第4简:“曰:诗,其犹平门,与贱民而逸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民之

21、有罴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何如?”这一简的前半为解说风,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它的后半,即“民之有罴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将何如”数句,有论者以为后半数句也是对风诗的解说,并用来说明毛诗序和楚简诗论怎样一脉相承。这样理解可能有误。细察简文不难看出,这一简提出两个问题,两个问题组成并列结构。前一个问题问:“其用心也将何如?”接下回答:“邦风是也。”后一个问题又问:“其用心也将何如?”后文残缺,残缺的当也是答句,从前后文意判断,答句当是:“小雅是也。”把这一简的后半也看作是对邦风的说明,并没有根据。又比如楚简诗论第3简:“邦风其纳物也”,有论者以为这一句即毛诗序“发乎情,民之性也”。“其纳物

22、也”何以就是“发乎情,民之性也”?实在费解。二、分析问题应严格限定在直接有关的材料上。比如楚简诗论第2简:“(颂)其乐安而迟,其歌伸而篪,其思深而远,至矣。”有论者引这条材料,然后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观乐和礼记乐记的“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两条材料。引左传和礼记的材料,恐怕只能说明季札观乐、礼记乐记和楚简诗论有关,不能说明毛诗序和楚简诗论有关。又比如钱钟书管锥编概括“风”的三个层面为风谣、讽谏、风咏,引钱钟书这段论述,充其量只能说明管锥编和楚简诗论有关,恐不能说明毛诗序必然和楚简诗论一脉相承。同样的道理,分析楚简诗论所谈到风诗温柔敦厚的特征时,引礼记乐记的三条材料,至多只能说明楚

23、简诗论和礼记乐记有一致之处,不能说明和毛诗序相一致。三、对于毛诗序和楚简诗论到底在何种程度上相似,需要具体分析。关于风,楚简诗论第3简:“邦风其纳物也溥,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圣(声)善。”“大敛材”之“材”可能不指人才,当如马承源校指邦风佳作。这一简是说,邦风可以博览风物,采观民情,汇聚邦风佳作,其言则文,其声则善。第4简:“曰:诗,其犹平门,与贱民而逸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这是这一简的前半部分。对于这段材料,学者有不同理解。或以为此数句当作“诗其犹广闻欤,善民而裕之”,意指诗内容繁富,亲善百姓而使之宽裕13。或以为是说国风好像城之便门,得与四方往来, 虽贱民亦可自由出入

24、14 。或读作“诗,其犹旁门与?残民而怨之”, 以为意指读诗经可以周知四方之事,通达人情事理,犹四门洞开,居上位者若残民以逞,构怨于人,可以从国风诸诗观其民心15。不管哪一说,都是以为简文强调采风以观民情。这是楚简诗论对风的基本理解。而关于风,毛诗序值得注意的有四点:一,强调风政治教化和讽谏作用。“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5(p.269)将“风”比之为自然之风,以此引出风教之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5(p.271) 这说得更清楚, 对在“上”者而言是以“风”教化下民,对在“下”者而言,是以“风”讽谏上之执政者。具体风诗也作如是

25、观,“然则关雎鳞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5(p.272) 以为关雎鳞趾是表现周公自北而南的风教之化。“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5(p.272) 又是先王之教,风诗之主旨就是表现先王之教。因为讲教化,因此又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5(p.270) 二、提出“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5(p,271)。三,提出变风变雅,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5(p.271) 这是提出变风变雅。“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

26、之泽也。”5(p.272) 这是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四、提出“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5(p.272)。孔颖达解释:“一人者,作诗之人,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但所言者直是诸侯之政,行风化于一国,故谓之风。”5(p.272) 就是说, 风诗反映的不是个人情绪,而是群体性的情绪,是一国诸侯之政,而其宗旨仍归于风化。这是毛诗序对风的基本理解。两相对比,可见楚简诗论只讲采风观俗,没有具体讲政治教化和讽谏,没有讲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没有提出变风变雅和止乎礼义,没有提出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具体立说实仍有甚大

27、差异。同一思想背景之下,对同一问题,有某些一致的看法,是很自然的。即便处在不同系统,没有传承关系,也可以有某些共同之处。对诗的总体特征的看法,乃至在解诗时,提出“诗言志”等等,孔子之前春秋赋诗者这样看,孔子之后儒家这样看,道家等也都这样看。这是一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认识。有些问题,虽作品本身有些相关联的线索,但不能仅据此就断言两者必然同一系统,必然一为传本,一为祖本。关联性不等于因果性。毛诗序距楚简诗论年代可能较近,却无一处原文相同,是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有论者这样解释:“因为竹简诗论的下葬年代估计在战国中期,则竹简诗论的抄写应当更早”,“而今本毛诗序则是由战国末至汉初的荀卿、毛亨、毛苌等人

28、写定。在这二百多年间的流传过程中,语句出现变化是自然的”7。这其实大有疑问。一,上博藏楚简“时代均为战国晚期”,这是经过科学仪器严格测定的1(序,pp.12),它的下葬年代只可能更晚,不可能更早。它只可能写定于下葬之前,不可能写定于下葬之后。科学仪器所测定的“战国晚期”,应当是竹简的年代,先有竹简(战国晚期),然后抄写,然后下葬,这恐怕是显而可知的事实。既然已有科学测定的结果,似没有必要自己主观去否定它,把它的年代估计成“战国中期”甚至更早。二、楚简诗论时代在“战国晚期”,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晚期,这一系的诗说在文字上还没有出入。有论者以为今本毛诗序由战国末荀卿写定,若然,则毛诗序的产生与楚简诗

29、论同时。即使由汉初毛亨、毛苌等人写定毛诗序,上距楚简诗论也不过几十年到一百年时间。如果它们属同一系统,何至于文字上面目全非呢?三、汉代经学包括诗学是严守家法师法的。清代经学家皮锡瑞经学历史曾说汉代经学“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16。文字上一字一句的出入都不允许,更不用说面目全非,不用说在解说上有那么大的出入,不用说与师说背道而驰,变“美”诗为“刺”诗。再退一步讲,作为同一系统,作为传本和祖本,相距只有几十年到一百年,甚至可能同时,至少也应该有几处原文一致。但是没有!上博楚简出版之后,毛诗序的时代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有论者提出,以为诗序首序是周代乐教的文本,是周王室乐官在记录乐歌、采集风诗时,对诗歌功能、目的及性质的简要说明,产生于乐辞被编辑的同时(11)。对于这一论点,笔者仅就本文涉及的材料加以辨析。毛诗序不太可能产生于楚简诗论之前,周代乐教即使有文本,也不可能是今存诗序。今存诗序多有对所解诗写作时代和缘由的说明。这些如果真是周代乐教的文本,真是采诗时的说明,那么,这一文本肯定在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过,楚简诗论的作者不论是孔子还是子夏或是其他人,作为一个能够系统深入解说诗的学者,都不太可能不接触到这一文本。但是,如前文分析过的,楚简诗论对这些资料可以说只字不提。这不很奇怪吗? 难道这些资料能跳过楚简诗论的时代,而突然被后人编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