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8.29KB ,
资源ID:2322611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2261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

1、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第一课 嘀格伢儿的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嘀格调和脚踏水车唱山歌。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2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教学难点: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教学过程:一、课前工作1、组织上课。2、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二、新课学习了解土家风俗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

2、关?(学生回答)你们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对山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2、电脑放脚踏水车唱山歌。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三、学唱嘀格调出示嘀格调曲,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学唱歌曲嘀格调。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完成节拍练习教学目标:1、能安静的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体验优美抒情的情

3、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2、能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或节奏。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抒情优美的情绪2、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和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嘀格调。三、学习新歌曲。1、引导谈话,进入新的教学刚才我们学唱了很活泼热情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曲风不一样的歌曲。2、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能了解是几拍子的歌曲,并谈一谈对于歌曲的感受。3、介绍: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是一首抒情优美又童趣盎然的优秀儿童歌曲。歌词本身就象一首清新婉约,充满幻想的小诗,仿佛在我

4、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风景淡雅的画学完成。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4、复听,让学生能在心里默默跟唱,试着默唱自己的声部。5、再听,让学生有情绪的轻声跟唱,注意提醒学生要“带着耳朵唱”,就是边唱边聆听。6、让学生分两组复习或听赏嘀格调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这两首歌曲,学生讨论歌曲的拍号,了解这两种拍子的含义。进一步深化对2/4和3/4 含义的理解。7、在书上找找哪些歌曲是2/4和3/4的拍子四、总结全课。第二课 西部放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黄河船夫曲。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3、了解并认识能分辨

5、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4/4拍号教学重难点: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2、能分辨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诗词,提问:这几句诗词都描绘什么的?是我国第几长河?2、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二、欣赏黄河船夫曲1、播放黄河船夫曲,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l)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

6、: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2)跟唱 。三、听赏刮地风1、放磁带,初听歌曲,感受明快的曲风2、再听,并进行跟唱3,比较两首歌曲的风格,说说感受四、音乐知识1、出示旋律,介绍小节、小节线、终止线。2、拓展,请生找一找3、复习2/4,3/4拍号,认识4/4拍号,击掌体会强弱。五、总结全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赏歌曲走绛州,随拥军秧歌跳秧歌舞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走绛州培养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唱歌能力。2、通过讲解及学唱歌,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具有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作用。3、能跟随 拥军秧歌跳秧歌舞。教学重点:培养歌唱能力。教

7、学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歌声引进西部 (l)音乐引路 听歌曲黄土高坡。(2)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师: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二、西部放歌 1、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2)听听走绛州 (3)说说“走绛州” 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 师:

8、“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 (4)学学挑担子 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 (请l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 (5)学唱曲谱 出示歌谱,学生随电脑轻唱曲谱。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6)学唱歌词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

9、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 三、扭秧歌拥军秧歌1、教师示范,讲解扭秧歌的要领。2、大家跟音乐一起扭起来四方步。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都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第三课 鱼水情教学内容: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听赏洗衣歌、学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教学目标: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

10、姓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1、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2、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感恩军民鱼水情1、 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1)导入 引用歌舞剧白毛女导入新课(2)介绍 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3)小结: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4)

11、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了解歌词,都说了些什么?(5)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2、听赏洗衣歌(1)看插图听赏洗衣歌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又是怎样来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2)了解歌词。 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助解放军洗衣裳。(3)跳洗衣歌。 随音乐跟老师跳西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二、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河北人民和西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情,这节课我们也来表达我们的心意。二、表现军民鱼水情1、学唱歌曲(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的内容(2)二声部学习反复听歌

12、曲二声部。学习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声部合作学习(3)学唱新歌2 、演唱歌曲三、课堂小结说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所做的贡献。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教学目标:1、 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教学重难点:1、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2、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13、?2、 揭示课题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2、熟唱歌曲;3、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 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4

14、、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三、课堂小结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讲述小鸟的故事二、导入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

15、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三、导学4、范唱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四、学唱歌曲第二课时一、表现歌曲(1)全班随乐轻唱歌曲;(2)分角色演唱;(3)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二、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三、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四、课堂总结。第六课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的曲一至曲九;2、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并争取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为同学的表演伴唱伴奏;3、能根据剧情发展的变化为人物设计台词;能在表演活动中认识到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有。教学重难点1、准确唱出童话音乐剧个唱段并进行表演;2、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表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16、、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哪位能说说故事的结局怎样?2、揭示:我们今天就把这个童话唱出来二、第一幕 出海 1、曲一 (1)学生自学曲谱及唱词; (2)学生齐声演唱曲一,并配乐进行初步表演尝试。2、曲二、三 (1)天遂人愿,一条大大的金鱼被老公公的鱼网拖出了海面。 播放音乐:曲二的音乐以及金鱼被网住的画面。 (2)学生跟着反复播放模仿金鱼做的动作,唱出曲二。 (3)金鱼求老公公放了它,老公公答应了吗? 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善良和不求回报的感觉。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幕的曲目二、第二幕 贪婪1、第一场 要个木盆(曲四)(1)对比:老公公的心

17、地是这样的仁慈,可当他回家后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老婆婆,却听到了不同的想法。谁能扮演老公公、老婆婆说说他们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说出老婆婆不快、不满的语气。体现出老公公老实懦弱的个性。(2)播放曲四的音乐,学生跟唱曲四,注意#5的音准。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那种出尔反尔而无可奈何的心情。(3)全班齐读金鱼的话引导:读出金鱼知恩图报,真心祝福的感情。2、第二场第四场 要新房子要当女皇(曲五曲八)(1)串联过渡金鱼满足了老婆婆的要求吗?老婆婆是不是就此得到了满足呢?她又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呢?(2)分组排练出示曲五、曲六、曲七的唱词。学生分组为它们设计台词对白,并根据曲四的曲调唱出相同曲调的曲五至曲七。启发

18、体会老婆婆日益高涨的贪心欲望。(3)彩排表演分组按顺序演出老婆婆从要新房子到当女皇的过程。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分配道具;有感情地说出自己编的台词;全组齐声有表情的唱出台词。(4)故事收场a、面对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老太婆,好心的金鱼采取了什么行动?b、老师范唱曲八。c、学生跟伴奏音乐唱出曲八。d、启发学生体会金鱼极不愉快和失望透顶的情绪。三、课堂小结布置表演任务,各组安排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第七课 快乐的队日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

19、。3、能参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歌曲学唱。2、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过一个快乐的队日,请大家根据音乐及老师的动作,猜猜我们将要去哪里?1、手鼓展示。介绍乐器以及新疆的风俗人情。2、跳跳。看老师的动作,你能学学吗?3、唱唱。你还会唱其他的新疆歌曲吗?二、学唱新歌1、听听: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2、拍拍:找出出现最多的节奏。3、练练:(1)在节奏拍击的基础上进行练唱。(2)练唱滑音、强音、波音。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唱

20、唱上节课的曲子,重点各记号的表现。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曲,说说歌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跟唱歌曲。 3、划拍学习歌曲旋律。 4、依谱轻声学唱歌词。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验情绪,激情演唱,师生合作。 2、加入打击乐伴奏。四、拓展延伸分组设计小队活动,下节课展示。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在新疆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队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小队活动。各小队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最有意义。二、活动展示分组展示自己的小队活动。三、活动总结第八课 长白山下的歌谣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2、能用愉快、风

21、趣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 嘿呀,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二、听长白山的乐曲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5、谈谈感受与理解。三、拍长白山的节奏1、介绍长鼓

22、。2、用小鼓拍节奏。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6、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朝鲜族的民歌节奏叫什么?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吗?二、唱长白山的歌谣1、播放歌曲 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3、出示各小节中的“ 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 嘿呀”。4、小组互相学习,依谱唱词。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6、学生评价纠错,教师指导纠正。7、集体跟琴齐唱。三、课堂小结第九课 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

23、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教学重难点:歌曲的二部合唱。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1、播放音乐刘阳河。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3、揭题:可爱的家乡。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1、听一听还乡(1)介绍作者:喜多郎。(2)初听全曲。(3)复听全曲。2、唱一唱家乡美(1)分声部学唱。(2)两部合唱。三、课堂小结。第二

24、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家乡美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2)用击掌表示拍子。(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2、学唱歌曲(1)感受旋律;模唱;(2)学唱旋律学唱齐唱部分;分声部学唱;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小组之间合作练习。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演唱歌曲旋律。二、继续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4)小组合作演唱; (5)全体演唱。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四、课堂小结第十课 音乐家贺绿汀教学目标:1、在自学或聆听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的人品有初步的认识。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能对音

25、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在听赏乐曲嘉陵江上的活动中,了解音乐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表现的情感。能在地图上指出嘉陵江和长江的地理位置;能采用伴奏的形式参与晚会的听赏活动,感受音乐的气氛;能随乐哼唱清流,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晚会的表现和创编。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牧童短笛。二、自由介绍音乐家生平:1、由学生自由介绍:出生、经历、时代背景;2、学生讲小故事;3、老师或学生讲贺绿汀落水生还记;4、过渡: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就不能不说说

26、他的音乐作品。三、按历史线索介绍贺绿汀先生的作品1、1903年湘江边 出生;2、1934年牧童短笛、摇篮曲分别荣获“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一、二等奖;3、1934年的简介,教师演唱天涯歌女。4、1937年 重庆 日军侵华 引出游击队歌学生聆听游击队歌轻快的旋律表现了游击队的什么特点?5、1934年 嘉陵江畔 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教材聆听嘉陵江上。四、课堂小结简介作品,布置学生收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贺绿汀吗?2、汇报收集到关于贺绿汀的作品。3、布置学唱一两首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准备。二、听赏与策划1、聆听晚会。2、老师简介作品。3、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晚会?描述一下你想

27、象的热闹场景。4、策划下节课我们来歌唱贺绿汀的作品,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演唱会热烈气氛。三、听赏与跟唱清流1、结合教材初听歌曲。2、随琴哼唱旋律。3、随音乐唱歌词。四、课堂小结准备下节课的演唱会。第三课时一、宣布“贺绿汀作品演唱会”的开始。二、学生主持并开展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三、活动小结第十一课 冬天的巡礼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听赏乐曲冬和歌曲踏雪寻梅,熟悉其音乐旋律,能说出或简述乐曲所表现的冬天之美和冬天之乐。2、能与同学一起用明亮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银色马车从天上来啦,体验冬天带给人们的欢乐。3、能与同学合作演奏乐曲溜冰圆舞曲,表现冬天与小伙伴一起溜冰的乐趣;认识反复记号,并能

28、在溜冰圆舞曲的演奏活动中正确地按反复记号反复。教学重难点:1、学会演唱二声部乐曲银色马车从天上来啦。2、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冬之景亭上乐曲冬。 1、听一听: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2、想一想:闭目聆听乐曲冬,想象画面。3、说一说:你所听到的乐曲表现的场景。4、再听一听,说一说三个乐章分别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5、唱一唱引导学生重点听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全体同学随音乐哼唱第二乐段音乐主题。二、冬之乐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1、听赏歌曲,说说初听感受。2、随乐学唱歌曲。3、注意强弱的区分。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冬之礼学唱歌曲银色马车从天上来

29、啦1、听赏歌曲学生聆听歌曲,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2、理解歌词(1)思考:冬爷爷有什么愿望?请大家读一读歌词,并理解体会。(2)理解:学生随歌曲旋律,自由朗诵歌词。(3)讨论:应该用一种什么心情去朗读歌曲歌词呢?( 欢快而坚定)(4)朗读:学生随歌曲旋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1)视唱旋律;(2)视唱歌词。4、学唱歌词第二乐段(1)分组分声部视唱旋律。(2)思考旋律的特点。(3)视唱歌词。5、演唱全曲二、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导入新歌我们听到了冬天的声音,唱出了冬天爷爷的愿望。这节课我们演奏冬天的舞蹈。二、演奏溜冰圆舞曲 1、用竖笛吹奏主旋律。 2、练习节奏:唸 拍手。 3、用打击乐器进行合奏。 4、介绍认识反复记号。 5、按照反复记号准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