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3 ,大小:211.65KB ,
资源ID:228768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768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语文三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语文三文档格式.docx

1、之子于归,凭空突想,妙哉妙哉。再以汉广、江永反复咏叹,以见其求之之诚且难。汉广四句乃深情流连之语,非绝望之言。凭空而想、深情流连,所见透彻。江永、汉广,全是为设景,刈楚、刈蒌,秣马、秣驹,自然也都是为思而设事。从全诗的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心不甘、情难拔,于

2、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二、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有朝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二、三两章对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汉广对景物描写都是写实的,因此有人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它是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鄘风载驰许穆夫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穆夫人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了。载驰就是她写下的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 许穆夫人是卫宣姜的女儿,许国国君穆公的妻子,故称许穆夫人。宋桓公连夜率师将卫

3、败亡之众五千人接过黄河,居于漕邑,立卫懿公之子戴公为君。第二年,戴公死,文公即位。他的同母姊妹许穆夫人,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不顾许国君臣的阻挠,毅然返卫,吊唁卫君,并向同情卫国的大邦呼吁救援。载驰一诗,即作于许穆夫人返回漕邑吊唁卫文公期间。这首悲愤动人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并收入了诗经鄘风。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又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推其“慈惠而远识”。译文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

4、情不已。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侯逝世的凶讯后。立即快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长的家属表示慰问。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处此境地,她内心极为忧伤。这一章先刻画了诗人策马奔驰、英姿飒爽的形象,继而在许国大夫的追踪中展开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如果读者有看过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验,便不难想像此刻的情景。现实的

5、冲突引起内心的冲突,经过以上的铺叙,第二章便开始写诗人内心的矛盾。此时诗中出现两个主要人物:“尔”,指许国大夫;“我”,许穆夫人自指。一边是许国大夫劝她回去,一边是许穆夫人坚持赴卫,可见矛盾之激烈。朱熹诗集传释此章云:“言大夫既至,而果不以我归为善,则我亦不能旋反而济,以至于卫矣。虽视尔不以我为善,然我之所思终不能自已也。”按诗意理解,应有两层意思:前四句为一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返回许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对宗国总是念念不忘的;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渡过黄河到卫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诗人正是处于这种前不能赴卫、后不能返许的境

6、地之中,左右为难,十分矛盾。然而她的爱与憎却表现得非常清楚:她爱的是娘家,是宗国;憎的是对她不予理解又不给支持的许国大夫及其幕后指挥者许穆公。第三章矛盾没有前面那么激烈,诗的节奏渐渐放慢,感情也渐渐缓和。朱熹分析此章云:“又言以其既不适卫而思终不止也,故其在涂,或升高以舒忧想之情;或采蝱以疗郁结之疾。”(诗集传)也就是说夫人被阻不能适卫,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上高山以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所谓“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是说她身为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亦有她的做人准则这准则就是关心生她养她的宗国。而许国人对她毫不理解,给予阻挠与责怪,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幼稚和狂妄

7、。这一段写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让人窥见她有一颗美好而痛苦的心灵。细细玩索,简直催人泪下。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此时夫人行迈迟迟,一路上考虑如何拯救祖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说明时值暮春,麦苗青青,长势正旺。此刻诗人“涉芃芃之麦,又自伤许国之小而力不能救,故思欲为之控告于大邦,而又未知其将何所因而何所至乎?”(诗集传)所谓“控于大邦”,指向齐国报告狄人灭卫的情况,请求他们出兵,但诗人又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目的。此处既写了景,又写了情,情景双绘中似乎让人看到诗人缓辔行进的形象。同第一章的策马奔驰相比,表现了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而这个不同完全是从生活出发的,盖初来之时因始闻卫亡的消

8、息,所以心急如焚,快马加鞭,不暇四顾;而被许大夫阻挠之后,报国之志难酬,心情沉重,故而行动迟缓,眼看田野中的麦浪好似诗人起伏不定的心潮。诗笔至此,真是令人赞叹。最后四句,有的本子另作一章,不无道理,然依旧本,多与前四句并为一节,这样似更为合理。这四句当是承前而言,谓夫人归途中一边想向齐国求救,求救不成,又对劝阻她的许大夫心怀愤懑。此处诗集传释云:“大夫,即跋涉之大夫;君子,谓许国之众人也。”“大夫君子,无以我为有过,虽尔所以处此百方,然不如使我得自尽其心之为愈也。”照此解释则与首章“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前后呼应。字面上虽是“无我有尤”,实质上应是她对许大夫不让她适卫赴齐产生怨尤,正话反说,语

9、气委婉,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之旨。末二句,表现了夫人的自信心,意为:那些大夫君子纵有千条妙计,总不如我的救卫之策高明。“我所之”的“之”字,若作动词解,便是往卫国或齐国去一趟的意思;也有训为“思”的,就是自指夫人的想法。不管哪一种解释,都反映了许穆夫人是一个颇有主张的人,她的救国之志、爱国之心始终不渝。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它却留下无穷的诗意让读者去咀嚼回味,真是语尽而意不尽,令人一唱而三叹。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译文】 常棣花开朵朵, 花儿光灿鲜明。 凡今天下之人, 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 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 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 兄弟赶来救难。 虽有良朋好友,

10、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 同心抗御外侮。 每有良朋好友, 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 生活安定宁静。 此时同胞兄弟, 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 宴饮意足心欢。 兄弟今日团聚, 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 恰如琴瑟协奏。 兄弟今日相会, 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 妻儿快乐欢喜。 请你深思熟虑, 此话是否在理。【赏析】 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全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

11、倡明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钱钟书论及常棣时也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观小雅常棣,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管锥编)。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常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二、三、四章为第二

12、层。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毛先舒说:“常棣,俗笔必先从和乐叙至急难,便乏味”(诗辩坻)。此篇则与之相反,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加思索一致对

13、外。“阋于墙”与“外御其务”,两句之间没有过渡,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因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第五章自成一层。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如友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据此,诗序似认此诗为成王时周公所作,曰:“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

14、据此,左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此诗为厉王时召穆公所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云云。”常棣的作者,是周公抑或召穆公,尚难定论;但有一点可肯定,诗人的叹惜是有感而发的,且有警世规劝之意。不过,这是在宴饮的欢乐气氛中所唱之诗,因此,在短暂的低沉后,音调又转为欢快热烈。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孥乐。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

15、。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常棣是诗经中的名篇杰作,它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陆时雍诗镜总论曰:“叙事议论,绝非诗家所需,以叙事则伤体,议论则费词也。然总贵不烦而至,如常棣不废议论,公刘不无叙事。”常棣的“不废议论,不烦而至”,似可析而为二。一是真挚委曲,感人之至。开篇形象比兴,富于理趣;随之围绕“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旨,“丧乱”与“安宁”、“良朋”与“妻子”,及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寓理于事,多层次地唱叹阐论,既感人亦服人

16、。全诗笔意曲折,音调也抑扬顿挫,前五章繁弦促节,多慷慨激昂之音,后三章轻拢慢撚,有洋洋盈耳之趣。委曲深至,一片真诚。二是主题恒久,深邃之至。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常棣对这一主题作了诗意开拓,因而千古传唱,历久弥新。同时,“常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隋朝常得志的兄弟论,在新的背境下对常棣诗旨作了创造性的伸发,不妨互读。小雅 小旻之什 蓼莪译文: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蒿

17、。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缸的耻辱。 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的好。沒了父亲,我依靠誰?沒了母亲,我仰賴誰?出門在外,心怀受伤;踏进家門,魂不守舍。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煩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着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們沒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人們沒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終养父母!背景:蓼莪这首诗,距今该有二千五百年以上。一个孝子哀伤父母的早逝,自己既无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在現实人生中又庸庸碌碌,更辜负了父母生前的期望。如此椎

18、心的悲慟,他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咏诵着。乡里的人因为受而感动,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唱了起來。全诗共分四章,第一、二章与第五、六章的結构相近,以重复的句子,连反复咏歌的效果。如第一、二章重复蓼蓼者莪、哀哀父母两句,而匪莪伊蒿与匪莪伊蔚;生我劬勞与生我勞瘁间,亦改了一个字。而第五、六章重复民莫不穀,而南山烈烈与南山律律;飄風发发与飄風弗弗亦只改动了两个字,加強全詩的感染力。第四章以一连串的我字,追忆自己成长过程及的辛劳,语气一貫而下,令人感受作者的內心的创痛。作者因見莪蒿茁壯的样子,托物起兴,触发思念双亲的情感。作者在詩中善用比喻,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先以青蒿为喻,表示自己長大

19、后,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含有自責之意。再以缸比喻父母,磬比喻自己,谓自己未能赡养父母使父母缺衣少食,倍偿艰辛。另外,作者在詩中直接道出自己的悲痛,如第四章昊天罔极,直言上天不善,让其父母早逝令他再不能孝养父母,感情真摯直率。1、文中前两段寫“蓼”、“蒿”、“蔚”的作用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手法? 蓼莪是一篇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終养父母的遺憾的詩作,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潤称为“千古孝思绝作”。 詩的开头以蓼蓼莪蒿搖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或正是悼念之情景,用的是兴的手法。2、文章第四段连续用了九个动词,這九个动词的连用有什么作用?表達了怎样的內容?第四段连用“生”、“鞠”、

20、“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終于发生“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愴地呼号。3、文章后两段对山和风进行了描写,这种描写的作用何在?谈谈你的看法。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飄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虛与实相视,以背景写悲情,充分表达了詩人在父母去世后无法报答父母恩情的終天长恨,至真至性,却又給人无限想像的空间。九歌 少司令【原文】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注释】秋兰

21、:古兰草,古兰草,秋七月开花所以称秋兰。色淡香浓,喻生之祥。今从医者有偏为泽兰(地瓜儿苗)之意,性味苦辛,治妇病。笔者不考,此处以兰草论。麋芜:即蘼芜,香草名,味辛温,治妇病。罗生:罗列生长。罗为动词,陶渊明诗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意即绿浓红肥,明暗错落。)素:白色,有淡泊无争之意。“素华”二字,本解为素淡的花,也有版本做“素枝”就是“素淡的枝头”,但是下文有“紫茎”即“紫青色的茎”,如果这里做所以我这里“素枝”就重复了,所以以“素华”解之。菲菲:草香浓郁。袭:熏染、侵袭,香气袭人。予:假借“余”,我。袭予:香气扑我鼻。夫:发语词,类同今语“那个、那些”。“夫人”意言那些人啊。美子:

22、娇美如意的儿女。荪:荃,古香草,古人常以之喻美德,借指少司命。【译文】秋兰和蘼芜,在堂下罗列而生。绿色叶的叶子白色的花朵,浓郁的香气飘洒袭人。人们各有自己美好的子女,你为什么愁苦劳心?【原文】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青青:即菁菁,草木茂盛的样子。紫茎:秋兰的茎是青紫色的,故言紫茎。美人:企求少司命赐福生子的女子们,或指参加祭祀表演的其他人,如伴舞者。忽:急速、急骤。犹言求福之人的恳切神色。余:我。目成:以目相视,心领神会。以上两句意思说,满堂吗美好的女人很多,你忽然只同我眉目传情。从全诗歌来看,少司命并

23、无相爱之意,这只是迎神男巫自作多情。辞:言辞,说话。乘:升,引申为驾御,乘坐。回:转回,这里的“回风”指少司命告别众人神后转道而去。载:乘。载云旗是“回风”的递进描写,正因为乘风而去,所以才有云旗猎猎。悲莫悲兮生别离:莫过于,没有什么比得上。生别离,生生地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新相知,新的知交。这两句是说:悲,没有比生生离别更被悲;乐,没有比结识的新知更乐。秋兰茂密繁盛,绿色的叶子,青紫色的茎。满堂都是美好的女人,只有你忽然独独与我眉目传情。你进出门都不说话,乘驾旋风以云为旗。悲,莫过于生生离别更被悲;乐,莫过于新结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荷叶:以荷为衣。

24、蕙带:以蕙草为带,或香草熏染过的衣带。蕙草即佩兰,古来多以之喻女子的芳洁。儵:疾也,急速。形容时间速度极快。逝:去、往。郊:都以外、百里以内称郊,五十里内称近郊,五十里外至百里为远郊。帝郊,就是天帝的郊外,意为天国的郊野。君:指少司命。须:等待、停留。际:边缘。你穿着荷叶之衣,系着蕙草之带,飘忽而来倏忽而去。晚上你休息在天国的郊野,你在云际把谁等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注释】女:通汝,你。沐:洗头发。咸池:古神话中的天池,太阳神沐浴浴之所,黄帝曾作乐曰咸池,就是歌颂天道人伦,生死道德之为。晞:阳光晒干。(长歌行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山之南,水

25、之北称为阳。这里指咸池的北面。阿:曲阿,太阳神所经过的一个地方;也有做角落解析如楚辞•山鬼有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戴女萝”。其实做边讲最恰当穆天子传“天子饮于河水之阿”注:“阿,水涯也”。这两句意思说,我想和你一起在咸池一同洗头,在咸池北边的水滨晒干你的头发。这是男巫想象中的事情。这两句前面还有“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本为河伯中的句子错衍入本诗歌中。美:怳:惝怳,惝然。失意不悦。浩歌:高歌。这句意思说我临风惆怅不已,故而放声高歌。我想和你在咸池同你一起沐浴,晒干你的头发在咸池的北涯。望你来你却不来,我临风惆怅失意放声歌唱。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

26、,荪独宜兮为民正。【注释】孔盖:孔雀的省文,意思是以孔雀的羽毛装饰的车盖。翠旌:翡翠的省文,翡翠都是鸟的名字,翡的羽毛是赤色,翠的毛是青色。这句意思以翡翠的羽毛制作华丽的旗子。九天:九重天、九霄。天尽处,古人谓天有九重。彗星:河图帝通纪云:彗星者,天之旗也。竦:执、握。拥:环抱,此处有护卫之意。幼艾:幼,幼儿,少儿;艾,美好。指美好的幼小童。宜:适宜、适合。民,氓也,本意土生土长的叫民,外来迁居的叫氓。古时有君、官、民之分,又分四民:士、商、农、工。这里指平民百姓。正:长也;民正,民之长,万民之长也。意思是万民之主宰。你以孔雀的翅羽为车盖,以翡翠你羽毛饰旌旗,登上九重天扶持彗星。高举起长剑卫护

27、着美好的儿童,只有你才适宜主持万民。【赏析】少司命是主管子嗣和儿童的女神,有人认为她同主宰人间寿命长短的大司命是一对配偶之神。诗歌开首就将秋兰和蘼芜两种世上救母生子的东西描绘出来,它们就陈列在堂下,是女神少司命所赐的恩典。又用淡雅的枝叶和浓郁的香气烘托着一群求福拜神的人们。第一段结尾处忽然在这样的氛围里设问:“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人间不是自有美好的子女吗,美丽的女神,你还有什么愁苦?荪泛称美德君子,这里是人们对少司命的敬称。人们热爱着纯美的少司命,那怕见她一眼都释怀久久的期盼,也正因为少司命不仅仅拥有美丽纯洁,更可贵的是她体察人间的哀苦,情愿解人危难。第二段兴比连接,写少司命赐福人

28、间的秋兰盛长,雅致的枝头传报着即将开花结果来烘托少司命即将降临人世的喜悦。诗中没有过度揣测女神的慈悲心态,而是从扮演迎神者的男巫的角度来升华了她崇高的形象。“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诗歌主要写迎神者对少司命的爱悦和倾慕,在倾吐中塑造了一个温柔美丽的女神形象,既有神的神奇刚正,又有人的温良慈祥。“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她为人世间的子嗣儿童的健康快乐而忧劳操心,似乎对迎神者的倾慕毫不留意。少司命收拾起人间的愿望,默默地度量着天上人间:进来时的喜悲、回驾后的静谧仿佛在人神之间传递了不能用言辞所能表达的心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自作多情的迎神者款款倾诉着自己对少司命的爱慕衷肠,非常想象地描绘了一个单相思中恋爱男子的心里境界。少司命是天性温柔体贴的女神,呵爱着赤诚的人们,她把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