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马久赢弊,谁信文与才。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张彪北游还酬孟云卿)。他们是最先感受到衰败景象到来的一群诗人,冷眼旁观,走向写实。元结把他们的诗作编在一个集子里,给了很高的评价。他的诗歌观念,与他们是一致的。他写有二风诗论、系乐府序、刘侍御月夜宴会序,主张诗应有规讽寄托,有益政教。元结(),字次山,天宝十三载()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之后,先后避难于邑(今湖北大冶)、瀼溪(今江西瑞昌)。后曾奉诏募兵抗拒叛军,又曾任道、容二州刺史。他最有名的诗是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系乐府十二首。系乐府中的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诸篇,写生民疾苦。舂陵行以同情之心写安史之乱以来道州一带州县残破,民不聊生,而赋税逼迫:
2、“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贼退示官吏亦写赋税之祸害,甚于盗贼。杜甫读此诗后,给予很高评价:“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元结与箧中集的诗人们,一变盛唐诗人诗中的理想色彩,而转向写人生悲苦。他们的诗,有思想深度而乏艺术力量。杜甫才把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巅峰。杜甫坎坷的一生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奉儒守官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
3、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分为四个时期A读书漫游时期【712745】(开元二十四年到天宝四载)“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岁南下吴越“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
4、,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25岁年东游齐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岁时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往来偃师、洛阳间。岁在洛阳遇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同游梁、宋。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慷慨怀古。不久又北上齐鲁,过历下,登泰山,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情怀。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B 困守长安时期【7
5、46755】(天宝五载到天宝十四载)天宝五载()到长安,意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长安的第二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野无遗贤)落第之后回到偃师。天宝十载,又来到长安,玄宗举行祭祀大礼,献赋三大礼赋上书,待制集贤院,未见官。期间干谒赠诗,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献三大礼赋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书左丞)。天宝十一载(752),为朝廷征兵西南作兵车行,诗风开始一变,“武皇开边意未已”天宝十四年,任河西尉,拒,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十载长安,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生民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忠君恋阙,仁民爱
6、物的情怀,在这颠沛辛酸的生活里不惟未曾衰退,反而更加强烈了。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来说,是意义巨大的。就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抒发苦闷,揭示社会危机】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C陷贼与为官期间【755759】(天宝十四载乾元二年)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初回到长安供职。五月回奉先携带妻儿避难。六月长安陷落,玄宗奔蜀。七月安顿家人在鄜县羌村,投奔灵武的肃宗时,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有八月之久。在陷落的长安,他写下了那些忠君恋阙的千古名作,如春望,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
7、,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至德二载(757)历尽艰辛,逃奔凤翔行在,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这个时期,他写了羌村三首、北征等名作。因疏救房琯,他于乾元元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他写了“三吏”、“三别”。这个时期,叛军的残暴,社会的残破,人民的灾难,个人的不幸都成为他诗歌的题材,奠定了其文学史的地位。有两类诗歌,分别不涉及和涉及到对王朝的评价,但杜甫并不直接作评点。前者如“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后者如三吏和三别“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矫
8、饰)努力维护王朝尊严。D.漂泊西南时期(759770)【乾元二年大历五年】乾元二年()秋,他终于弃官,(华州秦州同谷成都“一岁四行役”)携家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次年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宝应元年(762)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成都混乱,他移家梓州,来往旁县,中间又曾在阆州小住。广德二年(764)严武镇蜀,再返成都草堂,并被推荐为节度使署中参谋和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辞职,期间严武病死。五月,离成都经渝州出峡,在云安短期养病之后,于次年春末迁居夔州(今四川奉节)。【这是他创作的丰收时期,占所有的三分之一】大历三年()春,因思乡,他离夔州,飘泊江陵、公安、岳阳、潭州。
9、“饥借家家米,愁征处处杯”大历五年()潭州乱,冬,死于自潭州赴岳州途中舟上,年五十九。杜甫暮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沿着前期写实的路子前进,但增强了对群体的疏离感,题材更为扩大,增加了对日常生活的歌咏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如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歌题材的大转变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
10、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盛唐诗人还不惯于引战争苦难入诗。他们还没有把眼光转向底层。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垢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杜诗的诗史性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A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至德元年()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坂,杜甫有悲陈陶、悲青坂;收复两京,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围邺城,看来胜利在即
11、,杜甫写了洗兵马,其中提到胜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提到回纥军助战、在长安受到优待的事,提到平叛诸将的功业。反映了此一事件在当时造成的普遍心理。后来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员而沿途征兵,杜甫有“三吏”、“三别”。宦官市舶使吕太一反于广州,杜甫后来写了自平。杜甫的有些诗,还可补史之失载,如三绝句中写到的渝州、开州杀刺史的事,未见史书记载。从杜诗可见安史乱后蜀中的混乱情形。而忆昔则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这是常被史学家用来说明开元盛世社会风貌的一首诗,写时事,不始于杜甫,但是
12、到了杜甫,才从如此广阔的视野并如此频繁地写时事。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但是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史实只提供事件,而杜诗则B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参与事件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有着强烈的是非意识。史称玄宗后期沉湎声色,记载了不少事实,而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这沉湎声色的情景:杜陵有布衣,老大【转】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金声】【转】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转】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转】浩歌弥激烈。【坚持】【转】非无江海志
13、,潇洒送日月。【转】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转】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转】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转】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矛盾】【转】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沈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赍志去国之情 【坚持】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转】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转】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
14、廷,仁者宜战栗。【转】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转】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君臣耽乐之失】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转】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转】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转】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转】吾宁舍一哀,里巷亦鸣咽。【转】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转】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转】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转】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
15、掇。【玉振】【到家哀苦之感】这里描写的是具体的情景,连面临这情景时感觉到的氛围和情思都有了。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诗,都是这种写法。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它写作方法的变化。盛唐诗创造玲珑兴象以抒情,杜诗用叙事手法写时事。诗的叙事手法起源甚早,诗经、乐府都用过。唐代诗人中李白的赠张相镐、李颀的别梁锽都用了叙述手法。李白的诗,叙自己的行藏;李颀的诗,实写梁锽的性格。而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则是杜甫的创造。a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
16、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北征叙从凤翔行在往鄜州省家,写到家情境:“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没有直接写战争灾难,而乱离与贫困一一显现。他写的都是不起眼的平常细事,但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也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使杜诗的叙事方式有别于前此的叙
17、事诗。它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的片断,因写细节而更少概括描写常有的夸张,更多真实感。故事性被冲淡了,而生活色彩则等到极大的加强。兵车行、羌村三首、“三吏”、“三别”、彭衙行、赠卫八处士等诗无不如此。b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的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抒情还是叙事。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长篇如此,短篇也如此。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也有抒情诗的意境创造。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第二节杜甫的律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
18、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写时事的诗,多是古体,因古体便于叙事。他在古体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以古体写时事,较少受限制,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即事(“闻道花门破”)、王命、征夫等。其次以律诗写组诗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五律中的秦州杂诗二
19、十首是一例。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这组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而外族入侵,藩镇叛乱,战争仍然不断。挚友已先后离开人世,诗人自己仍飘泊沧江,且疾病缠身。山城秋色,引发他的故园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回顾一生,感悟哲理。八首诗就是在这一思想脉络上展开,一层深入一层。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明写秋,暗写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明写兴,暗写秋】其二 【有时间的衔接】夔府孤城落日斜【沉】,【实】每
20、依北斗望京华。【升】【虚】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虚】【实】,山楼粉堞隐悲笳。【实】【虚】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留】,清秋燕子故飞飞。【走】【自我的定位】匡衡抗疏功名薄【立功】,刘向传经心事违。【立言】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迟)。【他日泪】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望京华】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盛唐气象】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
21、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强烈对比】 【回忆期待】其六【本朝盛衰】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盛衰数笔】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虚与实的交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其七【长安异代盛衰】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亘古不移】【盛】 【功业落于虚】 【动乱时有】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逢秋必落】【衰】 【富丽中的哀伤】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伤僻远,苦飘离,望京华】其八昆吾(亭)御宿(川)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动影袅窕冲融间)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
22、私仓廪俱丰实)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才子)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翻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大明宫前世风雨后世尘烟亭台宫阙都成残垣繁华落尽王侯长眠谁的功过万世流传时间蔓延万代千年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我站在人间看风云变幻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岁月流淌历尽沧桑昨日辉煌今在何方我思我想亦歌亦狂才闻欢笑又见泪光岁月走不完朝代轮转我站在人世间数兴衰的循环多想长生不老再看江山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耀眼光芒无尽惆怅萦绕着每颗心梦回大唐这八首诗要表现的是一种深沉复杂的感情,交错着感慨、回忆、思念与对于时局的看法。要用一首诗来把这些复杂
23、的、低徊不尽的感情表达出来不容易做到,或者说不容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用组诗则可以做到这一点。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第三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读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
24、的气势。表达的方式,仿佛散文一般,感慨流畅,连贯性、整体感极强,毫不受律体的束缚。他在寓居夔州以后所作诗,这方面的成就,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的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仰视】,渚清沙白鸟飞回。【俯瞰】 / ,/ /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见】【平视】 / / /, / / / / 万里【空间总揽】悲秋常作客,百年【时间总揽】多病独登台。【所感】是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每句二、四、六字都能对应,“急”和“白”在古汉语中是入声)(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25、丁)平平仄仄仄平平1. 形式上,八句全对偶,自然又多锤炼2、意象密集,容量广阔3. 结构上,针脚绵密,相互错落。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然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他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造成全诗的流动感和整体感,使人读来有一气流转之感。但细究起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有极精密的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首联上句第一字仄声换成平声,下句第一字平声换成仄声,一开始便用轻重的变化增加了两个节奏。“猿啸”处本应是二仄声,他为了使“天高”与猿声连着表现一种高扬凌厉的情调,用了一个平声字“
26、猿”,三个平声连续上扬,“啸”仄下沉,两头均有一个急速的起伏,最后一个“哀”字,扬而不返。这首句在通过平仄的精心安排来表现声象上,真是精彩极了。第四,追求“诗律细”,不仅在于声律的精心安排,也在于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而不离规矩。有时他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写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这种拗体与七律初期出现的某些不合律现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白帝城最高楼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这句是(丁)字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声,但杜用的是平声,因此用第六字救为仄声,以防“三平调”(古风)】峡坼云霜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27、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第五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于用字,刻划细微,在他的古体中有同样表现,而以律诗的表现最为精彩。他炼字,用力之处在表现神情韵味。刘熙载说“少陵炼神”,就是指这一点。他的用字,常常达到一字之下,他人难以更改的地步。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老畏歌声断,愁随舞袖长”(愁意欲被消解,反而更见长)用副词使诗疏畅而富于转折,特别是“自”字,他实在是用得好极了。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五陵衣马自轻肥。他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情感色彩,【引起连绵感】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