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577.70KB ,
资源ID:221480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1480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日,为 时 分 秒。3、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约为 /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 ;(2)线速度由 向 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 。4、地球公转方向是 , 时针方向。5、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年,为 日 时 分 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 年,为 日 时 分 秒。6、地球公转轨道是 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远日点速度较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 现象;(2)产生 时;(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 、

2、 的球体。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2)地球的 运动。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 和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 向 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边的地点比 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边的地点比 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 的地方具有不同的 时。经度相差 ,时间相差1小时。13、区时的计算(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点,东二区为 点。(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

3、数相加,东加西减。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点。14、我国统一采用“ 时间”,即 区的区时,东经 的地方时。美国纽约在 区,英国伦敦在 区。15、赤道平面指过 并与 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指地球 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目前为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一定时间不变 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移动 二分二至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请在下图中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二分二至如何判断? (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 ;(2)根据地

4、球公转方向判断 。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 ;(2)昼夜长短 ;(3)产生 和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昼夜长短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时间上:产生四季空间上:产生五带18、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 ;(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19、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20、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

5、;21、天文上的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在下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注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2、地壳位于 界面以上,由 组成,大陆地壳较 ,大洋地壳较 。3、地幔介于 界面和 界面之间,分为 和 两层。在上地幔存在一个 层,一般认为是 的主要发源地。4、地核分为 和 两层,其温度 ,压力和密度 。5、岩石圈是指 和 ( 层以上),由 组成。6、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圈、 圈、 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 、相互

6、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环境。7、在下图中注出地球外部圈层。8、水圈是由地球表层 构成的 但 的圈层。9、生物圈是地球表层 及其 的总称。它占有 圈的底部、 圈的全部和 圈的上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太阳辐射是 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 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 作用、 作用、 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 , 受热,产生 辐射, 辐射绝大部分被 吸收,所以,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 辐射,其中绝大部分以 辐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

7、地面起到 作用。请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 分布不均,造成 的温度差异。7、热力环流是指 ,它是 运动最简单的形式。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上产生 差异 不均空气 运动空气 运动(即 )请用图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热冷9、热力环流实例(1)请用图示意海陆风的形成。(2)请用图示意城市风的形成。(3)请用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10、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 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 指向 ,垂直于 。11、(1)请画出一力作用“理想风”1004百帕1006百帕

8、1008百帕 此时风向由 指向 ,与等压线 。(2)请画出二力作用高空风此时风向与等压线 。(3)请画出三力作用地面风此时风向由 指向 ,与等压线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1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 (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 (大或小)。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指 。2、请用图示意一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3、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4、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 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

9、季 移,冬季 移。5、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 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 高压,北太平洋形成 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 低压,北太平洋形成 高压。6、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冬季 夏季7、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成因风向性质东亚季风冬季:夏季: 南亚 ; 8、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9、读下列三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 、 。2、锋的形成在下图中注出

10、冷气团、暖气团、锋面、锋线。3、锋可以分为 锋、 锋、 锋。4、冷锋是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的锋。我国 半年最常见。冷锋过境前: 气团控制,气温 ,气压 ,天气 。冷锋过境时:出现 天气,一般降水在锋 。冷锋过境后:请画出冷锋示意图。5、暖锋是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前:暖锋过境时:出现 天气。暖锋过境后:请画出暖锋示意图。6、准静止锋指 ,常形成 的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的“ ”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7、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 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 状况而言的。8、低压是指中心气压 (高于或低于)四周,气旋是指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就是气旋。请用图示意低压(

11、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北半球气旋北半球气旋为 时针辐 (合或散),南半球气旋为 时针辐 (合或散)。气旋中心气流 (上升或下沉),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 天气。代表天气 。9、高压是指中心气压 (高于或低于)四周,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高压就是反气旋。请用图示意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北半球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为 时针辐 (合或散),南半球反气旋为 时针辐反气旋中心气流 (上升或下沉),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 天气。代表天气 、 。10、灾害天气台风台风是 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印度洋、大西洋的叫 风。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

12、、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台风灾害主要由 、 、 造成。11、灾害天气寒潮寒潮是指 半年大范围的 活动。天气特点是 和 ,同时伴有 和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1)海平面 沿海低地将 ;(2)影响 生产;(3)影响 ,改变区域 和 格局。4、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1) ;(2)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 、 、 四大圈层中通过 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分为 、 、 。3、海陆间循环(又叫 循环)(请在下图

13、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通过海陆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 ,水资源得以 。4、陆地内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5、海上内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6、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 状态,维持全球水的 平衡;(2)促进地球上 交换和 转移;(3)不断塑造 形态。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 流动。2、洋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 和 。3、暖流是指 的洋流; 寒流是指 的洋流。4、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请用图示意洋流分布模式,用“ ”表示暖流,用“ ”表示寒流。(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

14、半球 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 时针方向运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 时针方向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 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 洋流,冬季 时针方向运动,夏季 时针方向运动。 冬季洋流 夏季洋流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例如 暖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例如 寒流。(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日本北海道渔场处于 暖流和 寒流交汇处;欧洲北海渔场处于 暖流和 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处于 暖流和 寒流交汇处。上升流形成大渔场:如 渔场。(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 ,逆洋流航行速度

15、;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 ,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 ,加快 速度,但使污染范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 。2、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和 。3、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降水量 ,水循环 ;水资源贫乏地区则相反。4、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 来衡量。5、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南极洲除外),水资源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6、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地区分布上看 多 少, 多 少;从时间分配看 多 少。7、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 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影响程度是8、

16、目前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即水危机产生的原因)(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 (即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水污染 ;(3)水浪费 。9、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的措施(1)开源措施 ; ; 。(2)节流措施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表现为 、 和 ,其中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运动和 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 和 ;垂直运动引起 和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 运动为主, 运动为辅。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表现为 、 、 、 四种方式。4、侵蚀地貌举例: ;堆积地貌举例:5、在地表

17、形态的塑造中, 和 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 作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6、岩石圈的三大岩石分别是 、 、 。7、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岩石的类型。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1、山岳的类型有 、 、 。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 作用下,岩层发生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其有两种基本形态, 和 。3、比较背斜和向斜褶曲基本形态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背斜一般:地形倒置:向斜乙4、判断图中甲、乙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甲5、褶皱山举例:6、断层指岩体沿 面发生明显的 。7、断块山举例:8、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 为主,其次才是 。山岳地区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和

18、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地貌分为 地貌和 地貌,它们的形成与 作用有关。2、 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初期或河流上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 ”字形;河流发育成熟期或河流下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 形。3、 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它由 (发育于 )、 (发育于 )、 (形成于 )。4、高原地区由于地势 ,气候 ,聚落多位于 ,形成 状分布,原因是这里气候 ,土壤 ,水资源 。5、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和 上,形成 状分布,原因是这里地势 ,土壤 ,水资源 。6、 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土壤 ,水资源 ,河网 ,有便捷的 航运和 运输,更适宜聚落的发展。常形成沿 聚落带和沿

19、聚落带。1、地质灾害及其危害地质灾害原因危害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是板块相互碰撞产生。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山区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破坏。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 、 、 、 、 、 等地理要素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 、相互 和相互 的整体。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 ;(2)改变 的化学成分,改善 的

20、水分状况;(3)加快了 的分化,促成了 的形成。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 功能和 功能。4、生产功能是指 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作用,是自然环境的 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5、平衡功能是指 , 的能力。6、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是自然地理环境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7、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及 的改变,即“ ”。 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球表面相应的 、 和 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 、呈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2、地域分异规律

2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图示主要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延伸方向赤道到两极( 纬度明显)沿海向内陆(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山地垂直带是在 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 带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 、 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 ,海拔越 ,垂直带数目越 ,垂直带谱越 。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 地域差异,这是因为 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理环境)1、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

22、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2、农业的主要区位: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3、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乳畜业(靠近市场) 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5、我国农作物分布:东耕西牧;南蔗北菜;南稻北麦(冬小麦-

23、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6、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廉

24、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