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1.39KB ,
资源ID:217957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7957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章酸碱盐7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考前训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章酸碱盐7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考前训Word格式.docx

1、中和反应_是复分解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_为中和反应12碱十某些盐_(_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_且生成物应有沉淀。13盐十金属_(_反应)_;_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后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14盐酸_(_反应)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反应: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15盐碱_(_反应)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16盐盐_(_反应)17溶液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由_试验。18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的性质。(H+)包括:酸溶液、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盐溶液( NaHSO4、KHSO4)19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的性质。(OH-)碱的溶液、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盐溶液(Na2CO3、K2CO

2、3)20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简称酸碱度,由_表示:pH为一数值,范围:pH大于7,显_性,越大,碱性越_,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pH小于7,显_性,越小,酸性越_,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21溶液pH测定pH试纸(1)显_色,测定出的pH范围:_,且为整数。(2)测定时,应把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且不能预先用水润湿22正常雨水pH约为_水中溶有_。pH725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 BCO2 CFe2O3 DNaCl26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铁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27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A食醋 B食盐水 C氨水 D柠檬水

3、28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氧化钙与水反应D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29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不确定30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31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洁厕灵pH=1 B油烟净pH=13 C肥皂水pH=10 D牙膏pH=832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氯化钠溶液中:Zn

4、2+,SO42B在稀盐酸中:Ag+、NO3C在硫酸钾溶液中:Ba2+、ClD在硝酸铵溶液中:K+、OH33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CuCl2 BY可能是H2OC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DY可能是Na2SO434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H4Cl、K2CO3、NaOH、Na2SO4 BMgSO4、NaCl、Ba(NO3)2、FeCl3CKOH、Na2SO4、HCl、NaHCO3 DHCl、NaNO3、K2SO4、NH4Cl35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 、HCO3、SO42

5、 BAg+、Mg2+、NO3CK+、OH、CO32 DNH4+、Fe2+、Cl36两瓶标签损毁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区分两种溶液的是.A锌粒 B氯化钡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3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HCl、Ba(NO3)2、KCl、Na2CO3BH2SO4、NaOH、Ba(OH)2、CuSO4CBaCl2、Na2SO4、K2CO3、NaNO3DHCl、H2SO4、BaCl2、K2CO338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B

6、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39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D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三、综合应用题4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

7、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理由是_.四、实验题41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

8、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D中的现象是_。(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拓展延伸)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写一个即可)。五、科学探究题42科学探究是学习化

9、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为专题,对酸的五种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总结及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1)酸的化学性质一一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2)酸的化学性质,图中M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黄金是一种常见饰品,现实生活中,少数商贩用黄铜冒充黄金出售,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成分,将60g稀HCl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_。 实验次数 物质质量第1次第2次 第3次加入稀盐酸质量/ g2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8.77.46.4(

10、3)酸的化学性质一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盐酸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除锈等。(4)酸的化学性质一一酸碱中和反应。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重点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中只有Na2SO4猜想二: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_。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11、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红色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方案三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_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学科渗透如图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

12、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酸的化学性质一一酸与盐的反应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_。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参考答案1化合物 交换 新的化合物 CBAD 没有 不变 【详解】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DCBAD,该类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

13、。2氢离子(或H+)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由酸、碱、盐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相同的离子决定了相同的化学性质(通性),不同的离子决定了不同的化学性质(特性),酸的溶液有通性(即酸的溶液的共性),是因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3红 不变色 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4盐+氢气 置换 大于 浓硫酸和硝酸 酸+金属盐+氢气,如镁和硫酸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是由一种化合物和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比氢的强(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该反应规律中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5盐+水 复分解 氧化钙、氧化钠等 碱 生成的碱 碱 酸

14、金属氧化物盐+水,如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氧化钙、氧化钠等;实质是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水碱(可溶),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可溶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后,溶质为生成的碱,溶液显碱性。6盐+水 复分解 酸十碱盐+水,如氢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7新的酸+新的盐 复分解 酸十某些盐新的酸+新的盐。如: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如碳酸钙,和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碳酸,但是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

15、得到的是盐和二氧化碳、水),属于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8氢离子(或H+)9蓝 红 可溶性 碱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碱性是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性质,不溶的碱,不能形成碱性溶液,故要求碱为可溶性碱。10盐+水 不属于 能 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因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碱能溶,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11盐和水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一定 不一定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16、和水;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和碱都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12新的碱+新的盐 复分解 能溶于水 碱十某些盐新的碱+新的盐,属于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沉淀。13新的金属+新的盐 置换 大于 能溶于水 Fe+ CuSO4 = FeSO4 + Cu Cu+2AgNO3=Cu(NO3)2+2Ag 盐十金属新的金属+新的盐,属于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金属和盐的反应条件:单质中的金属,其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参加反应

17、的盐必须能溶于水;湿法炼铜就是利用比铜活泼的金属和含有铜的可溶盐反应得到金属铜,通常是指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铜树),反应方程式为Fe+ CuSO4 = FeSO4 + Cu;如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14新的酸+新的盐 复分解 CaCO3+2HCl=CaCl2+H2O+CO2 灭火器倒立时,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盐酸新的酸+新的盐。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如碳酸钙,和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碳酸,但是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得到的是盐和二

18、氧化碳、水),属于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15新的盐+新的碱 复分解 Na2CO3+Ca(OH)2=CaCO3+2NaOH Ba(OH

19、)2+ CuSO4=BaSO4+ Cu(OH)2 盐碱新的盐+新的碱,属于复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常用碳酸钠和石灰水,原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OH)2+ CuSO4=BaSO4+ Cu(OH)2。16一种新的盐+另一种新的盐 复分解 盐盐一种新的盐+另一种新的盐,如BaCl2+ Na2CO3= BaCO3+ 2NaCl;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17酸碱指示剂溶液酸碱性

20、:属于化学性质,由酸碱指示剂试验。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若变蓝,证明溶液呈碱性;不变色(紫色),说明溶液呈中性。18红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性质。实质是H+的性质;酸溶液、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某些盐的溶液( NaHSO4、KHSO4)。19红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性质,实质是OH-的性质;碱的溶液、碱性氧化物溶于水(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盐溶液(Na2CO3、K2CO3)。20pH 014 碱 强 越大 酸 强 越大 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简称酸碱度,由pH表示:pH为一数值,常见溶液的pH范围:014;pH大于7,显碱

21、性,越大,碱性越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pH小于7,显酸性性,越小,酸性越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21一定 014 pH偏大 pH偏小 (1)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测定出的pH范围:014,常见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定结果精确到整数;(2)溶液的酸碱性,与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有关。测定时,应把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且不能预先用水湿润。溶液被稀释,溶液的酸碱性变弱,测酸性时,pH偏大;测碱性时,pH偏小。225.6 碳酸(或H2CO3) 5.6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22、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H2CO3,碳酸电离产生氢离子,使雨水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小于7,约为5.6。当空气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时,形成的雨水酸性较强,雨水的pH7,故正确。故选B。25B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B、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D、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26AA、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正确;B、因锌、铁是金属,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错误;C、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在水中产生的阴离子全为氢氧根离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错误;D、因稀盐酸

23、、稀硫酸在水中产生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错误。故选:A。27CA、食醋属于酸,其pH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B、食盐水属于盐,其pH等于7;C、氨水属于碱,pH大于7;故符合题意;D、柠檬水中含有柠檬酸,pH小于7;故选C28BA.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固体逐渐溶解,有明显现象;B. 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C.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明显现象;D. 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铝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有明显现象。29A根据反应 可以看出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时氢氧化钾需要量大,而反应中氢氧化钾和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硫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选A。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酸碱度30DA、BaCl2 +2AgNO3=2AgCl+Ba(NO3)2 AgCl是白色沉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也可能是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HCl+AgNO3=AgCl+ HNO3 ,当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也可能是 BaCl2 + Na2CO3= BaCO3+2NaCl ,但是BaCO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