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773.13KB ,
资源ID:2168082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680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培训资料新型Assel轧管机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培训资料新型Assel轧管机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压下丝杠完成的,它们可单独操作, 也可以同时操作,当两个压下丝 杠进行反向运动时,可调整轧辊的辗轧角, 确定辗轧角后,两个丝杠 同时压下或抬起可调整轧辊的孔喉尺寸。 在两个压下丝杠之间,机架 内有一个液压缸与轧辊座连接, 它的作用是保持辊箱的稳定,避免压 下丝杠端部与转鼓之间产生间隙。轧辊座安装在转鼓内,当调整前进角时,转鼓就由一个主轴传动 系统旋转到适当角度。每个转鼓都有一个独立的传动系统, 前进角从 012范围内无级可调,每个转鼓都有两个液压夹紧缸锁紧。在出料侧的压下螺丝、轧辊调整装置和轧辊轴承座之间,安装了 一个液压快开装置,它的作用时在轧制快结束时投入工作。 它用一个 连接环限制行程并

2、满足运行要求,当活塞向内运动时,轧辊提起,以 实现对毛管尾部的物压下轧制,以此防止毛管尾端形成三角形喇叭 口。整个牌坊机架放置在紧固于基础上的两个底板上。三、后台出口端;为防止荒管表面划伤和薄壁管发生表面扭曲现象,在轧机出口处装有一个辊式导向装置,它同两条与轧制方向平行排列的长驱动辊相 连,长驱动辊以均匀的转速导卫钢管前进, 当轧制结束时,上导辊抬 起,两个下导辊之间的输送辊抬起, 夹送辊压下,通过输送辊驱动将 荒管送往后面的输送辊道。长驱动辊底座根据荒管直径的不同可整体 上下调整中心线。四、传动系统;每个轧辊均有独立的传动系统,由万向接轴,减速机和电机组成, 轧机采用后台传动方式。第二部分

3、主要调整参数基本概念(均以上辊为例) 喂入角:轧辊轴线和轧制线分别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 它们的投影线之间的 夹角称为喂入角(feed angle前进角、送进角、)辗轧角:轧辊轴线和轧制线分别在垂直平面上进行投影, 它们的投影线之间 的夹角称为辗轧角( spread angle)一、轧辊喉径和辗轧角的调整Assel轧机的三个工作辊在轧机机架里成 120布置,轧辊安装在轧辊座上, 轧辊座安装在转鼓里。 每个转鼓都由两个压下丝杠调整, 一个在入口侧, 一个在 出口侧,两个压下丝杠可分别单独调整, 以得到适合的 “轧辊喉径”和“辗轧角”。1、 辗轧角设定以轧辊座的底面作为测量表面, 当这表面与轧制中心

4、线平行时, 辗轧角为零。 在机架牌坊的出、 入口设有测量点, 三个转鼓共有 6 个测量点, 测出的数据存入 计算机。当轧辊座上两块止推板到轧制中心距离相等时,辗轧角为 52、 辗轧角和轧辊喉径的调整辗轧角的调整:辗轧角(B)调整时,轧机出口和入口侧的压下丝杠做反向调整, 以出口打开,入口压下为正调整(辗轧角增加) 。出口丝杠行程=标准行程+轧辊半径* (1-cos ( B -5) +350*tan ( B -5) 入口丝杠行程=标准行程一轧辊半径* (1-cos ( B -5) +350*tan ( B -5) 轧辊喉径的调整:在Assel孔型中安装测量棒( 159),同时在轧机出口和入口分别

5、安装测量 架。将轧辊座上出口和入口的测量栓与测量架上的测量栓分别对正。 此时的辗轧 角为 5,测量棒与测量架拆除后,压下丝杠做同向同步调整就相应的改变轧辊 喉径。调整后喉径 =原喉径 +2*丝杠调整距离轧辊中心与轧制中心的距离=(轧辊直径+轧辊喉径)/2当轧辊直径改变时,需重新在计算机中输入轧辊直径通常情况下,辗轧角和轧辊喉径的设定和调整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二、喂入角的设定和调整Assel轧机的轧辊安装在三个转鼓里,通过对转鼓的旋转调节,可以得到某一喂入角轧辊的0喂入角,对应于轧辊的拆装位置,轧机的喂入角 012可调/ /X 7图中给出的是上辊喂入角的调节方式,在 Assel轧机上,上辊(1#

6、辊)和左辊(3#辊)的喂入角调节行程是一致的,而右辊(2#辊)由于调节装置安装方向 与前两个辊相反,因此它的调节行程与另两个辊不同。第三部分 Assel轧管机的工作程序一、前台穿孔后的毛管通过横移车移送至 Assel轧机前台,然后由毛管移送臂将毛管 送入轧机入口侧辊道上,移送臂回到原位。辊道输送毛管至挡板前,定心辊抱住 毛管,停在等待芯棒插入的位置上。芯棒在辊子的支撑下,由原始位置通过芯棒小车的驱动高速插入毛管中(1.5m/s)。芯棒的工作段在穿过石墨润滑箱时被喷上石墨润滑剂。芯棒的支撑 辊随着芯棒小车的前进逐个落下。芯棒到达插入位置后,挡板升起,夹送辊落下,输送辊道启动,毛管和芯棒 同步前进

7、。 芯棒在到达工作位置之前, 由芯棒小车上的带有超越离合器的辅助驱 动装置进行预旋转, 带动毛管旋转进入 AsseL 轧机的工作辊中。 在芯棒到达工作 位置之前,芯棒小车与限动梁联锁。限动梁开始控制芯棒的前进速度(0.070.2m/9 ,使芯棒的前进速度低于钢管的前进速度。随着毛管被 Assel轧辊咬入,入口侧输送辊道全部集体落下至低位。 随着轧制过程中钢管不断地旋转 前进, 钢管尾部每离开一架三辊定心, 该架三辊定心从原来的抱毛管位, 变为抱 芯棒位。在轧制结束后, 前台输送辊升起至托芯棒位, 三辊定心集体打开至低位, 芯 棒小车高速退回原始位置(4m/s),限动梁在液压缸的带动下退回原位。

8、在芯棒 小车回退过程中, 芯棒托辊逐架抬起, 托住芯棒。 芯棒的工作段通过石墨润滑箱 时被喷上石墨润滑剂。轧辊在开始咬入前处于低速旋转,当毛管随芯棒进入轧辊后开始一次咬入, 在此时毛管只在直径上受到压缩, 随着钢管前进, 在轧辊的台肩开始毛管内表面 接触芯棒表面进行减壁, 实现二次咬入。 正常咬入后轧辊转速提高到设定的轧制 速度, 进行高速轧制。 在轧制结束后轧辊转速降回低速。 通常咬入速度是轧制速 度的 70%在生产薄壁管时,为防止荒管前端产生喇叭形扩口,在毛管被轧辊咬入前, 上轧辊的辊缝预先设定在比正常轧制辊缝稍大的位置, 当毛管头部通过轧辊的台 肩后,上轧辊快速恢复到正常轧制位置,我们把

9、轧辊的这个动作叫做“快关” 。同样是在轧制薄壁管时, 为了防止钢管尾部形成三角形而造成的轧卡, 在钢 管尾端通过轧辊台肩之前, 上轧辊的辊缝被打开到一个较大的位置, 对钢管尾部 不减壁,从而避免了尾三角的形成。通常情况下,当Assel轧后荒管径壁比(D/S) 12时,采用快开动作,当 径壁比16时,使用快关动作。三、后台在开始轧制时, 由于芯棒端部首先伸出轧机进入后台, 离轧机最近的双导辊首先托住芯棒端部,随着荒管从轧机中轧出,双导辊变换至托荒管位在轧制开始时,后台的长导辊处于高速转动状态,它的旋转方向与轧辊旋转 方向一致,长导辊辊面线速度与荒管的表面线速度保持一致。 当荒管进入双导辊 时,导

10、辊的辊面与荒管的表面几乎不产生滑动摩擦, 一方面避免了对荒管表面的 划伤,另一方面由于长导辊几乎对荒管的旋转不产生阻力, 也避免了荒管的扭转。荒管进入长导辊后,首先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上导辊从打开位压下至抱荒管 位,随着荒管的不断前进,后台的上导辊逐架由打开位压下至抱荒管位。当荒管尾部离开轧机,轧制结束时,长导辊立即从高速转动降低到一个很低 的转速,在长导辊最前端的两个连在一起的上导辊此时有一个抱紧荒管的动作, 确保在抽芯棒时,荒管不会被芯棒带回轧机。芯棒从荒管中抽出后,后台全部上导辊打开,长导辊中间的输送辊升起,后 台的夹送辊压下,共同将荒管输送出长导辊,在长导辊后的三个固定输送辊继续 将荒管输

11、送至定径前升降辊道。第三部分 Assel轧机的变形过程Assel轧机的变形区是由三个相同的轧辊和芯棒组成的,三个轧辊同向旋转。 轧机中心线和轧制线一致,从轧制线到三个轧辊的距离相等,一般在生产壁厚较 大的钢管时采用回退式轧制方式,主要是厚壁管的脱棒间隙较小,不便于抽棒。 通常情况下均采用限动轧制方式进行轧制。Assel轧管变形区横截面Assel轧机的变形过程与二辊斜轧延伸机相类似,轧辊辊型也由咬入区(入 口椎)、脊部(台肩)、均整区和出口区组成。脊部 均整区咬入区 / 出口区毛管被轧辊一次咬入后,进入入口锥,入口锥角一般约为 2.53,由于毛管内径大于芯棒直径,首先进行减径,当直径上的压下量等

12、于毛管内径与芯棒的 间隙值(插棒间隙)时,毛管内表面开始接触芯棒表面,此时一次咬如阶段结束。 由于辊面台肩急剧压下,而钢管内壁受到芯棒的限制因此开始减壁,进入二次咬 入阶段。一次咬入主要是减径区,该区的主要作用是建立足够的曳如入力, 以克 服来自轧辊脊部(台肩)的轴向阻力,实现二次咬入。有时为了实现二次咬入, 在入口锥提前减壁。一般在入口锥的壁厚压下量等于( 0.180.25) Hs,Hs为台肩高度。毛管到达台肩时,壁厚有较大的压下量,钢管的延伸变形主要集中在台肩完 成。因为钢管的内径保持不便(减壁变形时钢管内径就等于芯棒直径) ,这时的壁厚压下量就等于直径压下量的一半。毛管通过台肩后进入均整

13、区,均整区的辊面在辗轧角为5的情况下是与轧 制制线平行的,因此该区的变形量很小,该区的作用是辗轧壁厚,进行定壁。最 后钢管经出口锥归圆轧出。Assel轧管机在轧制过程中,钢管横截面的变化是从圆到圆三角形,最后再 归圆的过程。出口 变形区内 入口由于变形区不是完全封闭的,有较大的辊缝存在。在轧制进行到钢管的尾端 时,金属容易被挤入辊缝而形成尾三角,尾三角会卡在轧辊缝隙中造成后卡。通 常采用在轧辊出口设置快开装置, 提前放大轧辊与芯棒的距离,对钢管尾部不减 壁的方法解决尾三角后卡的问题。 采用快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Assel轧制 薄壁管时的后卡,但是如果轧机快开的控制不准确,往往造成钢管尾端

14、增厚段过 长,最终造成钢耗过大。第四部分 Assel轧管机的液压快开装置一、 设置快开装置的目的在Assel轧管机上辊转鼓的出口侧装有一个液压快开装置, 它可以在轧制薄壁钢管的头部和尾部时进行动作,避免Assel轧机在轧制薄壁钢管时的头部喇叭 口缺陷和尾部三角形缺陷。控制头部喇叭口的目的是为了给生产线上的下一道工 序提供更稳定优质的原料;控制尾部三角的目的是防止轧机本身发生轧卡。二、 快开装置的动作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快开液压缸的基本位置是满冲程,即液压缸伸出最大行程。该装置的动作分 为“快关”和“快开”两种方式。在该液压缸内装有位置检测元件,可以对液压 缸的动作行程进行设定。1、“快关”当采用“

15、快关”方式进行动作时,在轧机开始轧制前,液压缸回收一定的行程,由于该液压缸的上部顶住了轧机上辊出口侧的压下丝杠, 下部顶住上轧辊座的出口侧,它回收了一定的行程,而轧辊座的入口仍保持在原压下位置, 上轧辊 座在上辊平衡液压缸的拉动下,带着上轧辊,以轧辊座入口的固定点为旋转中心, 向上旋转一定的角度。由于轧辊向上抬起,造成辊面与芯棒之间的距离加大,当毛管头部在此处通 过时,可以减少轧辊对毛管壁厚的压下,由于壁厚压下量的减小从而减小了钢管 的横变形,因此可以减轻甚至消除 Assel轧管薄壁管生产时的喇叭口现象。在毛 管头部通过轧辊台肩后,为了保证钢管管体的壁厚精度,上轧辊需要迅速恢复正 常轧制位置,

16、快开液压缸应立即恢复满行程的工作位置。但是由于此时的轧辊压 下正处于钢管轧制过程中,属于带钢压下,需要的压力很大,同时压下动作要求 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约 0.3秒)。为此在原有的快开液压缸外设置了一增压缸 来保证“快关”动作的及时和准确。2、“快关”动作的局限性由于“快关”动作需要在毛管咬入前打开轧辊距离,但是为了保证毛管顺利 进行一次咬入,轧辊距离不能打开过大(如果快关动作打开的轧辊距离过大, 会 造成轧机入口的辊距增大,将难以实现毛管的一次咬如)。因此“快关”动作对 毛管头部减比壁量的影响是有限的,最终对薄壁管喇叭口缺陷的改善能力也受到 限制。Meer公司推为了弥补“快关”动作消除薄壁管

17、头部喇叭口能力上的不足,荐使用阶梯芯棒配合“快关”动作共同完成对“喇叭口”的消除3、 “快开”“快开”动作应用于薄壁管轧制的最终阶段。 在快开动作前,液压缸一直处 于满行程的基本位置。在毛管尾部进入轧辊台肩进行减壁变形之前的一个很短的 时间内,快开液压缸卸压,依靠钢管对上轧辊的反作用力, 以及上辊平衡缸的拉 力,将上辊打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不对毛管的尾部减壁,减少钢管尾部的横变形, 避免尾三角的产生。由于是在轧制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 “快开”动作,不需要考 虑钢管的一次咬入问题,因此可以采用尽量大的快开行程打开辊距,所以快开动 作对尾三角的解决效果应该是能够令人满意的。4、 “快关”、“快开”动作

18、的控制方式在Assel主机的一侧,装有两个热金属检测器,分别为 HMD1和HMD2, 其中的HMD1负责在开始轧制时检测毛管头部的位置,控制“快关”动作的实 现,HMD2负责在结束前检测毛管尾部的位置, 控制“快开”动作的实现。由于 在钢管轧制过程中,轧机的冷却水会产生较大的雾气,因此 HMD1和HMD2均具有抗雾气干扰能力,从而保证检测信号的准确性。第五部分轧制工具Assel轧管机的主要轧制工具包括轧辊和芯棒。1、轧辊共有三个轧辊,在机架上间隔120角布置。轧辊轴线与轧制线在不同平面 上的投影分别形成辗轧角和喂入角。 轧辊总体呈锥形,入口辊径小,出口辊径大。 在轧辊的中部有一个突起,叫做轧辊

19、台肩(hump)。台肩的作用是对钢管进行集 中减壁。轧机上安装的三个轧辊应成套配置,确保每一套三个轧辊的辊型和辊径一 致,要求轧辊装配精确,避免轧辊轴向窜动,确保三个轧辊的台肩在变形区内保 持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要求三个轧辊的化学成分和表面硬度应均匀一致, 避免在轧辊使用过程中由于三个轧辊磨损程度不一致而带来的产品缺陷。2、轧辊的更换传统的Assel轧管机,在更换轧辊过程中需要反复打开机架上盖 (三次),然 后将三个轧辊分别由天车吊走和吊入。 新型Assel轧管机采用了三辊集中更换的 新技术。只需要在换辊前将轧辊调整到规定的换辊位置, 打开机架上盖后,三个轧辊同时由天车吊走,三个新辊同时吊入。在

20、一次换辊过程中只需要打开一次机 架上盖可以节省换辊时间,提高轧机工作效率。集中换辊吊运装置3.芯棒在轧制过程中,芯棒与轧辊共同完成对钢管的减壁和均壁工作,因此要求芯棒具有很好的高温耐磨性能,具有精确的直径、良好的平直度和同心度,以及光 滑的表面。第六部分 Assel轧机工艺参数阿塞尔轧管机的主要作用是把穿孔毛管的壁厚进行碾轧减薄延伸, 因此在轧 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变形参数、速度参数和温度参数。变形参数:毛管尺寸、 荒管尺寸、延伸系数、辗轧角、孔喉直径和芯棒直径、 插棒间隙、脱棒间隙等。速度参数:喂入角、轧辊转数、 芯棒限动速度等。 温度参数:轧制温度等通常 Assel 轧机在设定工

21、艺参数前,首先要确定下一道工序(定径)所要求 的原料规格, 即本机组应轧出的荒管尺寸, 根据荒管规格以及工具准备情况确定 本机组所需的毛管规格。孔喉直径与芯棒直径配合保证荒管的壁厚 辗轧角:根据轧辊辊面锥角确定,本轧机为 5,辗轧角调整出现偏差可造 成钢管壁厚不均、内螺纹等缺陷。喂入角: 012可调,喂入角加大,轧制出口速度加快,扩径值增加,但 是随着喂入角的增大, 轧制稳定性降低,壁厚不均呈增大趋势, 容易产生内螺纹。 因此应在生产厚壁管时采用较大的喂入角, 薄壁管生产采用较小的喂入角。 但是 在生产薄壁管时喂入角也不宜过小, 因为喂入角过小, 轧制速度慢, 尤其是薄壁 管时,轧制时间过长容

22、易造成钢管头尾温差加大, 形成在钢管长度方向上的壁厚 不均。插棒间隙: 需要扩径轧制时, 采用小插棒间隙。 需要缩径轧制时, 采用大插 棒间隙。插棒间隙过大容易造成轧辊开口度不足, 咬入困难, 并且对钢管的内外 表面质量会带来不利影响。插帮间隙过小容易造成插棒困难,甚至包芯棒。轧辊转数: 轧辊转数对钢管的影响与喂入角的影响一致。 考虑到轧机力能参 数的情况下, 在轧制高强度、 难变形金属时, 应采用较低的轧辊转数或较小的喂 入角。芯棒限动速度: 芯棒限动速度过慢, 会造成芯棒工作段的磨损集中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 会时芯棒表面质量恶化, 影响钢管内表面质量, 同时也会增加芯棒 的消耗量第七部分三

23、套轧管的新型 Assel 轧管机采用了多项当代最新技术, 具备了产品范围宽、 壁厚精度高、 规格变换灵活的特点。 但是从综合的角度看, 这套轧机最适宜生产 的产品还是中厚壁管,因此我们在未来的生产中应充分发挥 Assel轧管机的强项, 在产品结构上与钢管公司原有一套、 二套形成优势互补, 为钢管公司早日实现“三 个三百”的目标做出贡献。工业炉第一节 简述环形加热炉是目前世界上用于加热圆管坯的最理想的工业炉炉型。 环形加热炉在钢管生 产线中的作用是根据不同钢管的品种材质, 将合格的定尺管坯由常温 (20C)加热到所需要的轧制温度,以供穿孔及轧制。此炉型的特点是炉底呈环形,在炉底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承

24、载管坯由入料区旋转至出料 区,再由出料机将加热好的管坯从出料炉门取出。在管坯随炉底运动过程中被设置在炉墙、 炉顶等处的烧嘴加热、均热达到合格的出料温度。为了达到理想的加热质量, 从热工控制上将炉子从圆周方向上分成若干控制区, 依次形 成预热、加热、均热等区,各区亦可再分若干控制区以提高控制精度,我厂环形炉就分成 6个控制区,预热区( 0区)、加热区( 1区-3 区)、均热区( 4区)出料区( 5区) 。各控制区 按不同的温度进行控制, 实现对管坯的合理加热, 达到要求的加热质量。 加热及均热区的基 本加热设备是烧嘴, 烧嘴将助燃空气、 燃料按合理的比例 (空燃比) 混合燃烧形成火焰加热 管坯。

25、其中燃料由管道系统供送,助燃空气是由鼓风机(助燃风机)经由换热器加热,再由 空气管道分配至各区烧嘴参与燃烧。 而温度的调节由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管道上的阀门 开度实现燃料及配风的流量来实现。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炉底、炉墙、 烟道、烟囱等是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以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与其它的炉型相比,环形炉具有以下优点:环形炉最适合加热圆管坯, 并能适应各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复杂坯料组成, 易于按管 坯规格的变化调整加热制度。管坯在炉底上间隔放置,坯料能三面受热,加热时间短,温度均匀,加热质量好。管坯在加热过程中随炉底一起转动, 与炉底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摩擦, 氧化铁皮不易 脱落

26、。炉子除装出料门外无其它开口,严密性好,冷空气吸入少,因而氧化烧损较少。炉内管坯可以出空, 也可以留出不装料的空炉底段, 便于更换管坯规格, 操作调度灵 活。装料、出料和炉内运转都能自动运行,操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环形炉的缺点是: 炉子是圆形的, 占用车间面积较大, 平面布置上比较困难; 管坯在炉 底上呈辐射状间隔布料,炉底面积的利用较差,单位炉底面积的产量较低。我厂环形炉,中径 21m,年加热管坯量约为 13.5万吨,造价近3000万人民币。第二节 炉子结构及辅助设备1 .结构概述:环形炉由转动的炉底和固定的炉墙、炉顶组成。管坯运动方向外环炉墙内环炉墙 炉内隔墙烟气流动方向旋转炉底环形

27、炉运转示意图管坯由装料机 A送入炉底上,随炉底一起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安装在环形炉内外 墙上的烧嘴和炉顶的烧嘴加热 ,转动一圈后,由出料机B将被加热好的管坯取出。 环形炉炉内 烟气按照与炉底转动相反的方向流动, 加热管坯后废气经由装料端内环侧墙上的排烟口排除炉外。2.基本参数2.1炉子基本尺寸2.1.1炉底中心平均直径:21.000m2.1.2炉膛内部宽度:4.67m2.1.3炉底有效宽度:4.188m2.1.4炉膛高度:1.800m2.1.5装出料机夹角:18 o( 8个料位)22加热能力:2.2.1设计32吨/小时2.2.2最大45吨/小时2.3管坯规格及布料方式:2.3.1管坯规格: 直径(mr)( 130)、150、200、(210)长度(mr) 1000 40002.3.2管坯材质: 低合金钢、合金钢、碳素钢2.3.3布料角度:2.25 2.3.4炉内有效料位:152支2.3.5布料方式: 单排、交错2.3.5各区料位数: 0 区 ( 预热区 ) :36位1区( 加热一区 ) :322区( 加热二区 ) :243区( 加热三区 ) :4区 ( 均热区 ) :285区 ( 出料区 ) :8共计:1602.3.6管坯加热温度:1280 C2.3.7允许温差: 10C2.4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