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 身修养。 1)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 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 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 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 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
2、砥砺自己,才 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 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 会发光的。 亦可从“ (2)忠义的力量荆轲刺秦王 何谓忠义?忠就是对自己上级的真诚,忠心就是对自己的主子忠心。古代比如对皇帝是叫忠心,因为皇帝是天下共主。现在比如说对国家、对自己公司都叫忠心。岳飞的“还我山 河”是一种忠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忠义,于谦的“粉 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一种忠义。陆游说:“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 义心。”“忠义”是个好东西,也脆弱于它是个好东西它
3、像凯歌一样振奋人心,可以激发 出人心底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抗击一切东西。所以这最单纯、最原始、最“直”的忠义如果 遇到迂回的利用就是残忍,就是消亡? 亦可从“义”“勇”“责任”等角度运用此素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 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这则素材可用于“生命的价值”“正义”“勇气”“顺应潮流”“责任”等相关的作文中, 3)性格的重要性鸿门宴 (1)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 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 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
4、活富有了崭新 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 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2)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 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 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 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 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 (3)优美与诗意囚绿记 “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 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
5、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 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 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 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4)跨越与提高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胡适先生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跨越与提高。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那一刻起, 上天注定我们一生坎坎坷坷,有一条曲折漫长的成长之路。而我们,注定要微笑地面对那一 次次的考验,选择逃避,便是死路一条。跨越门槛,一次的失足,两次的绊倒,三次的望而 却步
6、,我们在成功面前徘徊,在黑暗中摸索着通往成功的大门。终于,我们走了进去,回头 望望,跨越门槛之路只有一步之遥。那一步,叫做勇气。 2)追求与坚守离骚 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 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 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5)生与死兰亭集序 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之在本文给我们作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 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 事在变迁,历史
7、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 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哲理思 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文笔洗练,文风纯正,发人深醒. (6)悲伤与旷达赤壁赋 - 5 -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 至今,能把这帖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 养达到最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 不敢苟同;李白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欢却
8、让人不能认同。而东 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悲伤与旷达;悲 与喜;审视人生;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 (7)自然与人生游褒禅山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自然万物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 迪。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 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 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自然与人生;意志与目标;治 学态度;人生感悟。 2)愚昧与顺从祝福 祥林嫂的命运是可怜可悲的,这缘于她思想上的愚昧与顺从。西方古代的奴隶尽管身份 上为奴隶,但他们的灵魂决非奴隶。例
9、如罗马帝国时代的斯巴达克斯。这是因为,希腊哲人 的思想、基督教先知的思想,终将给他们带来反抗奴隶命运的智慧的启迪。而中国的奴隶, 不仅世世代代身份上是奴隶,更可悲的是,他们的灵魂永远也摆脱不了奴隶的愚昧的命运。 他们的灵魂,事实上永远都处于黑暗的铁屋子之中,他们终生终世都将无法看到天日,都将 无法看到丝毫人类智慧的光芒。而在这黑暗中,只有智者才能点燃光明的火种。 (3)厄运与抗争老人与海 面对厄运,桑提亚哥没有退缩。面对厄运,我们无须紧皱眉头、无所适从。坦然面对, 这是明智的选择。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压力使我们屈服,而应当使生命因曲折 而更加精彩。面对厄运,我们选择从容。既然我们选择
10、了前方,就不怕风雨兼程。我们应当 有顽强的毅力,所向披靡的锐气。没有人喜欢厄运,但厄运来临时,没有人可以逃避。一个 清醒、理智、成熟的人应该正视命运的选择。 2)忧国与思乡秋兴八首(其一) 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滔滔不尽的大 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 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 命不永。 国家与私情马嵬(其二) 唐玄宗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杨玉环,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
11、沉迷情色,荒废朝政, 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8)仁政与暴政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 而得天下。施行暴政,只会自取灭亡。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 宜地发展生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 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 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在今天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前总理朱镕基在谈保持农 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正是体现了孟子的这 一思想
12、,可谓说在了点子上,抓准了要害。 10)大治与大乱过秦论 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谋略,治天下崇尚的却是仁义。何谓仁义?仁义说到底就是一种爱民、 保民、富民之心。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 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 亡国之君之过。仁者无敌,过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和,乃强国之源;仁政,乃安国 之策;人才,乃治国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这是秦帝国的兴衰 给我们的启示。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向往的幸福、友爱、和平的新世界仍 遥遥无期,贫穷,饥饿,暴虐,屠杀,非但没有根除,反
13、成愈演愈烈之势,核战阴云,生态 灾难,更是严重危险到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的未来,请君再读过秦论! 1)隐忍与反抗窦娥冤 窦娥以三桩誓愿的形式对她所生活的社会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和窦娥所不同的是,在生 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隐忍或者反抗,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换取一些认为重要 的。生命如果可以盛开的更加绚烂,就不能让自己提前枯萎。人生有时很无奈,有的人顺势 隐忍积极面对,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有的人消极放纵就此沉溺徒得一声叹息;大多数人在隐 忍和反抗中苦苦挣扎求索却也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有时候,如何忍耐和反抗本身就是一种莫 大的智慧和勇气,只是太多人明白了却做不到。 这则材料还可用于“公平、公正”
14、“执政为民”“善恶美丑”等有关的话题、命题或材料 作文的写作中。写作时可以适当结合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事,结合当前 社会的热点对比阐释。原文中的许多语句、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等都可以引用到作文中去。 (3)直面与思考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困扰着哈姆莱特的选择,也时常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面对这 样的选择,我们需要直面现实,思考人生。人之所以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关键在于人的 社会性,在于人有思想和灵魂。而作为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正是由于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巨大差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才分出了高贵与平庸,乃至尊贵与卑鄙。人生需要面 对的内容很多,这是人生的大思考,也
15、是生存的大选择。有了这样的思考和选择,犹如在试 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思想才会深邃,生命才有价值。对生 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无穷的精神营养。 面对生存与毁灭,是活得热烈而丰富,是要生活得丰富充实、兴致勃勃,还是生活得枯 燥委琐、贫乏无味,活得像行尸走肉,那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4)送来与拿来拿来主义 对待文化遗产以及西方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态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给了我们很 好的启示。鲁迅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 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特别是中国
16、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后,西方文化不请自来。对于这些送来的东西,我们应批判 的吸收。全盘拿来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对的。对于西方文化的糟粕,我们要无情的加以摒弃; 对于西方先进的东西,如发达的科技,科学的管理,规范的制度等等,我们要加以学习、借 鉴,为我所用,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上述材料可用在“继承与创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在打开国 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借鉴外来文化,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面 - 9 - 对种种疑惑,重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定将大有裨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创 新。只有不断“拿来”,借鉴,吸收,才能创新。 5)情感与理智父母与孩子
17、之间的爱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父亲的爱是理智的,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 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关怀和安全感。父亲给孩子指出通往 世界的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我们综合了这两种爱,才让我们走向自立和成熟。让 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父母以及身边的人。“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这个世界也因为有了你我的爱而无比温馨,你 我也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上述材料可用在“父母之爱”“亲情”“爱之伟大”“感恩”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父爱 如山,母爱似海。”虽然父爱和母爱的表达方式有别,但对子女成长的付出是
18、相同的。请不 要忘记,在你脚下,有一块自由的大地;在你头上,有一片无垠的蓝天,这一片天地便是爱。 爱,这令人陶醉的字眼,创造了多少五光十色、斑斓绚丽的生活花环。酿造了多少甘甜芬芳、 醇香四溢的幸福美酒。父母之爱,伟大的亲情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 (6)渺小与伟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法国的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空间和时间上,宇宙囊括了我们, 由于思想,我们囊括了宇宙。”脆弱的人生因为思想而区别于万物,获得了人作为万物灵长 的尊严。没有了思想,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 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
19、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 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 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所谓人的伟大和不朽,都只 能来自精神层面,剔除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载负着生命的肉体就变得空洞、虚无和没有 意义。 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 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 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 - 10 - 不尽。 (4)风雨与人生定风波 人生不
20、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这首词,诗人 以小见大,由偶然遇到的一场风雨,想到了人生路途中的风风雨雨,透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 悟,充满了人生哲理。此等佳构,非大家而不能为。 9)忠勇与团结廉颇蔺相如列传【篇二:人生作文话题命运素材】 人生作文话题命运素材 思路拓展 性格决定命运 奋斗改变命运 要勇于向不幸的命运作斗争 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知识改变命运 决定命运的是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不要把命运神秘化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名人名言 面对命运,忍似乎是惟一法门。但是有不同的忍。有英雄之忍,也有奴隶之忍。周国平 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
21、命运拖着走。它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同行。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败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尼克松 人的命运就操在人的手里。萨特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茅盾 我们自身就是我们命运的原因。徐志摩 命运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智者大雅。富兰克林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贝多芬 命运是一个乔装打扮的人物,没有比这张脸更会欺骗人了。雨果 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契诃夫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命运本身是一个善良的女神,不过她不愿小人永远得志。莎士比亚 命运对我们并无所谓利害,它只供给我们利害的原料和种子,任那比它强的灵魂随意变转和应用,因为灵魂才
22、是自己幸与不幸的惟一主宰。蒙田 命运将苦难编织在生命的丝线上,甚至,人从降生起就无法与苦难分开。荷马 惟一的命运是不要想得太复杂,生存是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 命运对生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对知道如何去死的人却无能为力。塞涅卡 命运有点女人的气质,你越向她求爱,她越远离你。查理五世 征服命运的常常是那些不甘等待机会恩赐的人。马?阿诺德 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佚名 经典素材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向不幸的命运挑战) 贝多芬是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作曲家。1796年,贝多芬才26岁,就创作了最初的三首奏鸣曲。可是痛苦向他叩门了,由于治
23、疗不善,他的耳咽管炎转为慢性中耳炎,听觉越来越衰退。 1820年,他的两耳完全失聪,这对听觉要求比别人更完善的作曲家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 贝多芬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他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他一生给人类留下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等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画家谢坤山 (不向命运屈服) “你是怎么移动和点选滑鼠的?”“你如何按手机按键?”我看着一大群建安国小的学生问
24、了画家谢坤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谢坤山很受周围人的注目,他喜欢讲笑话、发出逗趣的怪声。画家谢坤山以嘴代手执画笔,酷画技巧极为精湛。16岁时,他遭遇一场重大的电击意外,双手和右腿下半部遭到截肢,并造成右眼失明。然而谢坤山并没有沉溺于这些令人绝望的损伤中太久。他在自传中如此写道:“虽然我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但至少我有个开始的决心。”他决定踏上艺术之路,迈出艰难的第一步,这一步却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刚开始,我试着用嘴巴咬住笔,但我没办法操控它,”他回忆着:“经过不断的练习之后,我终于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我可以想像他当时眼中含有的自信,那时的他写下的不只是一个名字,更为将来写下了无限希望。学画更是
25、比写字难上千百倍。刚开始,每画下一笔,便在口中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痛苦程度不是他人所能想像的。但是,谢坤山并未因此放弃作画。“相反的,我将画笔咬得更紧了,”谢坤山坚定地说道:“我知道一旦放弃,结束的不仅是我的酷画生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做的努力,也都白费了。”对于谢坤山而言,他是绝对不会选择放弃的。不论遭遇什么样的阻碍,谢坤山总能看见事情好的一面。“如果选择去面对问题,那么你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机会。我们所拥有的总是比失去的还要多。” 黄、橘、红、白等各种颜色的鲤鱼悠游在水波荡漾的莲花池中,栩栩如生的莲花似乎随着微风轻摆。谢坤山表示:“若希望别人被我的画感动,首先必须先感动我自己。”这幅大尺
26、寸的画作,谢坤山必须站在板凳上才画得到最上面的地方。然而,所有挑战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激励。谢坤山充满了孩子般的热忱。在我们的访谈当中,他的手机响起。只见他敏捷地将手机推到桌缘,以他截除后的余肢按下按键接听。他戏称自己的余肢为“可爱的小手”。他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啊,我也不要用到超大的按键。” 谢坤山用心地激励人心,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演讲者,平均一年发表400场演说!他如此说明着:“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活得这么快乐,一般正常人为什么还会感到不快乐呢?”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不禁扬起嘴角微笑着。谢坤山让我理解了一个道理:实现梦想不一定要靠双手,一颗热情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命运多舛的塞万提斯 (勇于向不幸的
27、命运作斗争)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以其不朽之作堂?吉诃德流传于世。塞万提斯于1547年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源于家境贫寒,他小时候不得不经常跟父亲四处奔走谋生。22岁时,他参加西班牙军队。在一次与土耳其的海战中,身受重伤,左手致残。1575年离开军队,回家途中却不幸遇到摩尔人海盗,他被抢到阿尔及尔作为奴隶出卖,有过难以言尽的痛苦和艰辛。1580年他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为了生计,他在海军中充任军需职务,因涉嫌一起挪用公款,蒙冤入狱。三个月后,无罪释放,却丢掉了一份好差事,一家人的生活无着落,重又徘徊在饥寒困顿中。当时一家七口人挤在一所下等公寓的小房子里,楼上是
28、妓院,楼下是小酒楼。正是在如此嘈杂的恶劣环境下,他在狭窄的过道上放一张极为简单的书桌,从事堂?吉诃德的创作,并一举成名。 宋健的选择 (知识改变命运) 1944年初秋的一天。一个魁梧的汉子背着行李卷,领着一个矮小的男孩,在胶东贫瘠的土地上走着,走着。“唉!我说你跟俺在家学个木匠,这一辈子不就有靠了,你偏要去上学!”魁梧的汉子边走边嘟囔着:“这学校哪是咱穷人家孩子上的?”“爹,您放心,这是八路军办的学校,不要钱。 小男孩个子虽然矮小,看上去却十分精明,很有主见。父子二人边走边谈论着。父亲名叫宋增金,是山东省荣成县宋家村的木匠。这矮小的男孩名叫宋振山。他贫困的家乡几乎户户是白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有位张绍江老师,在这穷村办起了小学,教几十个幼童读书识字,从此,宋振山被引进了知识的大门。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圣殿一样,这贫穷矮小的男孩,从书中看到美妙的世界和光明的前景。从此,他认定了:我要上学! 兵荒马乱,家境贫寒,读完了初小,这穷家的孩子哪还有继续读书的条件呢!但是,小振山不死心,又想方设法地念完了高小。再想念初中,就难于上青天了。父亲劝儿子别异想天开:“你拉倒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