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590.66KB ,
资源ID:216338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6338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4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电子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4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电子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1、(3)在弯曲变形区内板料厚度略有变薄。(4)从弯曲件变形区域的横断面看,变形有两种情况: 对于窄板(B3t),弯曲内侧材料受到切向压缩后,便向宽度方向流动,使板宽增大;而在弯曲区外侧的材料受到切向拉延后,则宽度变窄,结果使断面略呈扇形。 对于宽板(B3t),由于弯曲时宽度方向变形阻力大,材料不易流动,因此弯曲后在宽度方向无明显变化,断面仍为矩形。4.1.2 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 如前所述,板料相对宽度Bt直接影响板料沿宽度方向的应变,进而影响其应力,因此随着Bt,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应力-应变状态。窄板和宽板塑性弯曲时的应力-应变状态,如图45所示。 1窄板 弯曲时,在切线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最大

2、,其弯曲处内侧应力为压应力1、应变为压应变1,外侧应力为拉应力1,应变为拉应变十1;在宽度方向上,弯曲处内侧应变为拉应变十1,外侧应变为压应变2。由于材料在宽度方向上能自由变形,所以弯曲处内、外侧的应力都接近于零(20);在厚度方向上,由于表层材料对里层材料产生挤压,因此,弯曲处内、外侧的应力均为压应力一3,其应变根据体积不变的原则,即有1十2十30,如果知道一个最大主应变,则另外两个主应变的符号必然与最大主应变相反,或者其中一个主应变为零。 在图45(a)中,弯曲内侧的切向压缩应变是最大主应变1,则厚度方向的应变为拉应变十3。同理,弯曲外侧的切向拉延应变是最大主应变十1,而厚度方向的应变则为

3、压应变3。图4-5 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 2宽板 宽板弯曲时,在切向和厚度方向的应力应变与窄板相同,只有在宽度方向上,由于宽度大,沿宽度方向变形困难,因而宽度基本不变,弯曲处内、外侧的应变均为零(20),在弯曲处内侧拉延受阻,应力为压应力一2,在外侧压缩受阻,应力为拉应力2,见图45(b)。 综上所述,窄板在弯曲时为平面(两向)应力状态和立体(三向)应变状态,宽板则为立体应力状态和平面应变状态。4.2 弯曲件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弯曲是一种变形工艺,由于弯曲变形过程中变形区应力应变分布的性质、大小和表现形态不尽相同,加上板料在弯曲过程中要受到凹模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弯曲件容易产生许多质

4、量问题,其中常见的是弯裂、回弹、偏移、翘曲与剖面畸变。 4.2.1 弯裂及其控制弯曲时板料的外侧受拉伸,当外侧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后,在板料的外侧将产生裂纹,此种现象称为弯裂。实践证明,板料是否会产生弯裂,在材料性质一定的情况下,主要与弯曲半径r与板料厚度t的比值rt(称为相对弯曲半径)有关,rt越小,其变形程度就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纹。图46弯曲变形 1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如图46所示,设中性层半径为,弯曲中心角为,则最外层金属(半径为R)的伸长率外为外=设中性层位置在半径为=r十t2处,且弯曲后厚度保持不变,则R=r+t,故有外=(r+t)-(r+t/2)/(r+t/2)=1/(2r

5、/t+1) (4-1)如将外以材料断后伸长率代入,则rt转化为rmint,且有rmin/t=(1-)/2 (4-2)从式(41)及式(42)可以看出,相对弯曲半径rt越小,外层材料的伸长率就越大,即板料切向变形程度越大,因此,生产中常用rt来表示板料的弯曲变形程度。当外层材料的伸长率达到材料断后伸长率后,就会导致弯裂,故称rmint为板料不产生弯裂时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的塑性及热处理状态 材料的塑性越好,其断后伸长率越大,由式(42)可以看出rmint就越小。经退火处理后的坯料塑性较好,rmint小些。经冷作硬化的坯料塑性降低,rm

6、int就大些。 (2)板料的表面和侧面质量 板料的表面及侧面(剪切断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使材料过早地破坏。对于冲裁或剪裁的坯料,若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也会使材料塑性降低。在这些情况下,均应选用较大的相对弯曲半径。(3)弯曲方向 板料经轧制以后产生纤维组织,使板料性能呈现明显的方向图47板料纤维方向对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影响性。一般顺着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能较好,不易拉裂。因此,当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垂直时见图47(a),rmint可取较小值;当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平行时见图47(b),rmint则应取较大值。当弯曲件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弯曲线时,排样时应使两

7、个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成45夹角见图47(c)。(4)弯曲中心角 理论上弯曲变形区外表面的变形程度只与rmint有关,而与弯曲中心角无关,但实际上由于接近圆角的直边部分也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就相当于扩大了弯曲变形区的范围,分散了集中在圆角部分的弯曲应变,从而可以减缓弯曲时弯裂的危险。弯曲中心角愈小,减缓作用愈明显,因而rmint可以越小。由于上述各种因素对rmint的综合影响十分复杂,所以rmint的数值一般用试验方法确定。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可查表。 2控制弯裂的措施 为了控制或防止弯裂,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大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当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小于表4-1

8、所列数值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恢复其塑性。对于剪切断面的硬化层,还可以采取先去除然后再进行弯曲的方法。 (2)去除坯料剪切面的毛刺,采用整修、挤光、滚光等方法降低剪切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3)弯曲时将切断面上的毛面一侧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即朝向弯曲凸模)。 (4)对于低塑性材料或厚料,可采用加热弯曲。 (5)采取两次弯曲的工艺方法,即第一次弯曲采用较大的相对弯曲半径,中间退火后再按零件要求的相对弯曲半径进行弯曲。这样就使变形区域扩大,每次弯曲的变形程度减小,从而减小了外层材料的伸长率。(6)对于较厚板料的弯曲,如果结构允许,可采取先在弯角内侧开出工艺

9、槽后再进行弯曲的工艺。4.2 弯曲件的质量问题及控制(2)4.3 弯曲件的工艺性1了解弯曲回弹现象,掌握弯曲回弹值的确定及控制回弹的措施;2了解弯曲偏移及控制方法;3掌握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1弯曲回弹现象,弯曲回弹值的确定及控制回弹的措施;2弯曲偏移及控制方法;3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1控制回弹的措施;2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4.2.2 回弹及其控制回弹现象:在外载荷作用下,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伴随着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掉后,弹性变形恢复,致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都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回弹,如图49所示。在所有冲压工序中,回弹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在弯曲工序中,回弹是影响弯曲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图4

10、9弯曲回弹1影响回弹的因素(1)材料的机械性能:回弹的大小与材料的屈服强度s成正比,与弹性模数E成反比,即sE越大,则回弹越大。在材料性能不稳定时,回弹值也不稳定。(2)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弯曲带内材料的变形程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回弹角随rt,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按rt值来确定回弹角的大小,见表42。(3)弯曲件的形状:一般弯曲U形件时比V形件的回弹角小。(4)模具间隙: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直接影响。间隙减小,由于模具对板料产生挤薄作用,可使回弹减小。反之,间隙越大,回弹越大。(5)校正程度:在弯曲终了时进行校正,可增加圆角处的塑性变形程度,从而可减少回弹。校

11、正程度决定于校正力的大小。而校正力的大小是靠调整冲床滑块位置来实现的。校正程度越大,则回弹角越小。2回弹值的确定如上所述,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而且各因素又互相影响,用理论计算非常复杂,且不准确。故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根据经验来初定回弹角的大小,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1)当rt5的自由弯曲时,弯曲半径的变化不大,故只考虑角度的回弹,当弯曲角度不为90时,回弹角应做如下修正 x=90/90 (43)式中 x一弯曲角为x的回弹角; 90弯曲角为90的回弹角;可查表确定 一制件的弯曲角。(2)当rt10的自由弯曲时,由于弯曲半径较大,回弹量较大,故弯曲圆角半径及弯曲角均有较大变化。有关资料表明,如图

12、49所示,凸模的圆角半径及角度可按下式计算 RT=1/(1/r+3sEt) (44) T =r/ RT (45)式中 RT凸模圆角半径(mm); r一弯曲件圆角半径(mm); T凸模圆弧中心角(度); 弯曲件弯曲中心角(度); s材料屈服强度(MPa); E材料弹性模数(MPa); t材料厚度(mm)。 (3)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 校正弯曲时也不需考虑弯曲半径的回弹,只考虑弯曲角的回弹值。弯曲角的回弹值可查表计算。3. 控制回弹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厚度的变动等,要完全消除弯曲件的回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或减小回弹所引起的误差,以提高弯曲件的精度。控制弯曲件回弹

13、的措施有如下几种。(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1)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相对弯曲半径rt。如有可能,在弯曲变形区压出加强筋或成形边翼,以提高弯曲件的刚度,抑制回弹,如图410所示。2)采用sE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如用软钢来代替硬铝、铜合金等,不仅回弹小,而且成本低,易于弯曲。(2)采取合适的弯曲工艺1)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2)对经冷作硬化后的材料在弯曲前进行退火处理,弯曲后再用热处理方法恢复材料性能。对回弹较大的材料,必要时可采用加热弯曲。图410加强筋减小回弹3)采用拉弯工艺方法。拉弯工艺如图411所示,在弯曲过程中对板料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弯曲件变形区的整个断面都处于同向拉应力

14、,卸载后变形区的内、外区回弹方向一致,从而可以大大减小弯曲件的回弹。这种方法对于弯曲rt很大的弯曲件特别有利。图411拉弯工艺(3)合理设计弯曲模结构1)在凸模上减去回弹角见图412(a)、 (b),使弯曲件弯曲后其回弹得到补偿。对U形件,还可将凸、凹模底部设计成弧形图412(c),弯曲后利用底部向上的回弹来补偿两直边向外的回弹。2)当弯曲件材料厚度大于0.8 mm,且塑性较好时,可将凸模设计成图413所示的局部突起形状,使凸模作用力集中在弯曲变形区,以加大变形区的变形程度,从而减小回弹。图412补偿回弹3)对于一般较软的材料如Q215、Q235、10、20、H62(M)等,可增加压料力 见图

15、4-14(a)或减小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见图414(b),以增加拉应变,减小回弹。图413凸模作用力集中减小回弹 图414增大拉应变减小回弹4)在弯曲件直边的端部加压,使弯曲变形区的内、外区都处于压应力状态而减小回弹,并能得到较精确的弯边高度,如图415所示。图415在弯曲件端部加压减小回弹 图416采用软凹模弯曲减小回弹5)采用橡胶或聚氨酯代替刚性凹模进行软凹模弯曲,可以使坯料紧贴凸模,同时使坯料产生拉伸变形,获得类似拉弯的效果,能显著减小回弹,如图416所示。4.2.3 偏移及其控制偏移:在弯曲过程中,坯料沿凹模边缘滑动时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当坯料各边所受到的摩擦力不等时,坯料会沿其长度方

16、向产生滑移,从而使弯曲后的零件两直边长度不符合图样要求,这种现象称为偏移。1产生偏移的原因 (1)弯曲件坯料形状不对称 (2)弯曲件两边折弯的个数不相等 (3)弯曲凸、凹模结构不对称 此外,坯料定位不稳定、压料不牢、凸模与凹模的圆角不对称、间隙不对称和润滑情况不一致时,也会导致弯曲时产生偏移现象。2控制偏移的措施(1)采用压料装置,使坯料在压紧状态下逐渐弯曲成形,从而防止坯料的滑动,而且还可得到平整的弯曲件,如图4-18所示。图4-18控制偏移的措施(2)利用毛坯上的孔或弯曲前冲出工艺孔,用定位销插人孔中定位,使坯料无法移动,如图4-19(a)、(b)所示。(3)根据偏移量大小,调节定位元件的

17、位置来补偿偏移,如图4-19(c)所示。(4)对于不对称的零件,先成对地弯曲,弯曲后再切断,如图4-19(d)所示。(5)尽量采用对称的凸、凹结构,使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相等,凸、凹模间隙调整对称。图4-19控制偏移的措施4.2.4 翘曲与剖面畸变对于细而长的板料弯曲件,弯曲后一般会沿纵向产生翘曲变形,如图4-20所示。这是因为沿板料宽度方向(折弯线方向)零件的刚度小,塑性弯曲后,外区(a区)宽度方向的压应变和内区(b区)宽度方向的拉应变十得以实现,结果使折弯线凹曲,造成零件的纵向翘曲。当板弯件短而粗时,因为零件纵向的刚度大,宽度方向的应变被抑制,弯曲后翘曲则不明显。翘曲现象一般可通过采用校正弯

18、曲的方法进行控制。剖面畸变是指弯曲后坯料断面发生变形的现象。窄板弯曲时的剖面畸变如图4-5(a)所示。弯曲管材和型材时,由于径向压应力t,的作用,也会产生如图4-21所示的剖面畸变现象。另外,在薄壁管的弯曲中,还会出现内侧面因受宽向压应力的作用而失稳起皱的现象,因此弯曲时管中应加填料或芯棒。图4-20弯曲后翘曲变形 图4-21管材和型材的剖面畸变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能简化弯曲工艺过程及模具结构,提高弯曲件的质量。4.3.1 弯曲件的材料弯曲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塑性,屈弹比sE和屈强比sb小。足够

19、的塑性和较小的屈强比能保证弯曲时不开裂,较小的屈弹比能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最适宜于弯曲的材料有软钢、黄铜和铝等。脆性较大的材料,如磷青铜、铍青铜、弹簧钢等,要求弯曲时有较大的相对弯曲半径rt,否则容易发生裂纹。对于非金属材料,只有塑性较大的纸板、有机玻璃才能进行弯曲,而且在弯曲前坯料要进行预热,相对弯曲半径也应较大,一般要求rt35。4.3.2 弯曲件的形状尺寸及其精度1弯曲件的结构与尺寸(1)弯曲件的形状弯曲件的形状应尽可能对称,弯曲半径左右一致,以防止弯曲变形时坯料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偏移。有些虽然形状对称,但变形区附近有缺口的弯曲件,若在坯料上先将缺口冲出,弯曲时会出现叉口现象,严重时

20、难以成形,这时应在缺口处留连接带,弯曲后再将连接带切除,如图4-22(a)、(b)所示。为了保证坯料在弯曲模内准确定位,或防止在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偏移,最好能在坯料上预先增添定位工艺孔,如图4-22(b)、(c)所示。图4-22 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的弯曲件(2)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应大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见表41),但也不宜过大。因 为相对弯曲半径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3)弯曲件的弯边高度弯曲件的弯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r+2 t ,如图423(a)所示。当h图4-23 弯曲件的弯边高度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

21、弯矩,很难得到形状准确的零件。当零件 要求hr+2t时,则需预先在圆角内侧压槽,或增加弯边高度,弯曲后再切除,如图4-23(b)所示。如果所弯直边带有斜角,则在斜边高度小于r+2t的区段不可能弯曲到要求的角度,而且此处也容易开裂见图4-23(c),因此必须改变零件的形状,加高弯边尺寸, 如图4-23(d)所示。(4)弯曲件的孔边距带孔的板料弯曲时,如果孔位于弯曲变形区内,则弯曲时孔的形状会发生变形,因此必须使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如图4-24所示。一般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要满足以下关系。图4-24弯曲件的孔边距离 图4-25 防止弯曲时孔变形的措施 当t2 mm时,Lt 当t2 mm时,L2

22、t如果上述关系不能满足,在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可在靠变形区一侧 预先冲出凸缘形缺口或月牙形槽见图4-25(a)、(b),也可在弯曲线 上冲出工艺孔见图4-25(c),以改变变形范围,利用工艺变形来保 证所需孔不产生变形。 (5)避免弯边根部开裂在局部弯曲坯料上的某一部分时,为避免弯边根部撕裂,应使不弯部分退出弯曲线之外,即保证br见图4-23(a)L如果条件br不能满足,可在弯曲部分和不弯部分之间切槽 见图4-26(a),槽深l应大于弯曲半径R,或在弯曲前冲出工艺孔见图4-26(b)。图4-26 避免弯边根部开裂的措施(6)弯曲件的尺寸标注弯曲件尺寸标注不同,会影响冲压工序的安排。例如,图4-2

23、7所示是弯曲件孔的位置尺寸的三种标注方法,其中采用图 (a)所示的标注方法时,孔的位置精度不受坯料展开长度和回弹的影响,可先冲孔落料(复合工序),然后再弯曲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较简单;图(b)、(c)所示的标注法,受弯曲回弹的影响,冲孔只能安排在弯曲之后进行,增加了工序,还会造成许多不便。图4-27弯曲件的尺寸标注2.弯曲件的精度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回弹、翘曲等因素的影响,弯曲的工序数目越多,精度也越低。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应合理,一般弯曲件长度的尺寸公差等级在ITl3级以下,角度公差大于15。4.4 弯曲件毛坯尺寸的确定4.5 弯曲力的计算4.6 弯曲工序及弯曲模(1)1掌握应变中性

24、层的确定及毛坯尺寸的计算方法;2掌握弯曲力的计算及弯曲时压力机标称压力的选择;3了解弯曲工序的安排。1应变中性层的确定及毛坯尺寸的计算方法;2压力机标称压力的选择;3弯曲工序的安排。1毛坯尺寸的计算;2弯曲工序的安排。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基础是应变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保持不变。4.4.1 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由于在塑性弯曲时,中性层的位置要发生位移,所以,计算中性层展开长度,首先应确定中性层位置。中性层位置以曲率半径表示(见图428),常用下面经验公式确定 p=r+xt (49) 式中 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 t材料厚度; x中性层位移系数,见表。图428 中性层位置 图429 rt0.5的弯

25、曲4.4.2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等于各直边部分长度与各圆弧部分长度之和。直边部分的长度是不变的,而圆弧部分的长度则需考虑材料的变形和中性层的位移。1rt0.5的弯曲件 rt0.5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见图429),即 2rtO.5的弯曲件 对于rt0.5的弯曲件,由于弯曲变形时不仅零件的圆角变形区产生严重变薄,而且与其相邻的直边部分也产生变薄,故应按变形前后体积不变条件来确定坯料长度。经验公式可查表确定。 3铰链式弯曲件 对于r=(0.63.5)t的铰链件(见图4-30),通常采用推圆的方法(见图4-5

26、5)成形,在卷圆过程中板料有所增厚,中性层发生外移,故其坯料长度Lz可按下式近似计算Lz=l+1.5(r+xlt) +rl+5.7r+4.7xlt (411) 式中 l直线段长度; r铰链内半径; xl中性层位移系数,查表。需要指出,上述坯料长度计算公式只能用于形状比较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弯曲件。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在利用上述公式初步计算坯料长度后,还需反复试弯,不断修正,才能最后确定坯料的形状及尺寸。这是因为很多因素没有考虑,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在生产中宜先制造弯曲模,后制造坯料的落料模。图4-30铰链式弯曲件 图431 V形支架例41 计算图4-31所示弯曲件的坯料

27、展开长度。解 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0.5,故坯料展开长度公式为 Lz2(l直1l直2l弯1l弯2) R4圆角处,rt2,查表46,x0.38;R6圆角处,rt3,查表48,x 0.40。故 l直1EF32.5(30tan304)=1287(mm) l直2BC 30/cos30(8tan60)=1847(mm) l弯160/180(4o.382) 4.98(mm) l弯260/180(60.402) 7.12(mm) 则坯料展开长度Lz2(12.8718.474.987.12) 86.88(mm) 弯曲力是设计弯曲模和选择压力机的重要依据之一。弯曲力不仅与弯曲变形过程有关,还与坯料尺寸、材料性能、零件形状、弯曲方式、模具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用理论公式来计算弯曲力不但计算复杂,而且精确度不高。实际生产中常用经验公式来进行概略计算。 1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 V形件弯曲力F自0.6KBt2b/( rt) (4-12) U形件弯曲力F自0.7KBt2b/( rt) (4-13) 式中F自自由弯曲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N; B弯曲件的宽度,mm; 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mm; t弯曲件材料厚度,mm; 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