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 , 。 , , 。 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 B C 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文质论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
2、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
3、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
4、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
5、,道胜而文不难自至。 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
6、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6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 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7下列理解和分析,
7、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
8、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
9、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
10、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9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业幼倜傥任侠 倜傥:性格豪爽 B尝购求之 购求:追购捉拿 C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引去:退兵逃走 D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膛
11、10下列各组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所获倍于人 B以功迁云州观察使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C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D因指陈家谷曰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相如因持璧却立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有先见之明的一组是 () 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业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他曾对同伴说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
12、野鸡和兔子一样。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逢契丹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 C杨业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 D杨业兵败至谷口,不见埋伏的援军,心知必死无疑,反身与辽兵力战,后被擒,杨业感叹奸臣逼迫出兵,绝食而死。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4分)译文:_(2)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3)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
13、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里中女于濆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1)简析“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中“遂”字的作用。(2分)(2)全诗点睛之笔是哪两句?请结合本诗主旨分析说明。(3分)(3)本诗富于民歌色彩,请说说你的理解。15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诗经)(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李商隐马嵬)(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抒发自己“乐天安命”情怀
14、的两句是: , ?(4)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
15、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
16、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
17、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18、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
19、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
20、。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6“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拔了我的生命的性灵”中“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是指什么?17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中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6分)18生命本身具有怎样的特性,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19作者在文中说“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然而,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本色的思
21、考日益稀缺,如果生命有名字,你认为生命的名字叫什么,请写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60字)(4分)六、名著阅读(3分)2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或故事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一次杨修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惹曹操“大怒”。后来曹操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三国演义) B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的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招待,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原来凤姐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要捉弄刘姥姥,欺她没见过世面,叫
22、她这样说,以博取众人一笑。(红楼梦) C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然后投湖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书中描写哀婉欲绝、催人泪下。觉慧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家) D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生中所做的第二次美学理论综合,这次综合标志着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根本性转变,即由信奉尼采、克罗齐转变为信奉马克思主义。本书主要是为了满足初学美学青年的需要而写作的,系统明了地介绍了初步的美学知识,朱光潜先生还在其中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治学心得。(谈美书简)七、(15分)21补写放焰火。 开头:“
23、当、当”时钟响了十二下,“噼哩叭啦”千家万户放起了鞭炮,我也兴冲冲地拿了自己的烟花和鞭炮,跑了出去。 结尾:鞭炮还在响着,焰火还在喷着,它描绘出今年的繁荣昌盛,预示着来年的幸福无边。 要求: 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展开联想与想像,补写中间的内容; 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必须运用一种描写手法; 补写200字左右。八、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抑扬”有如下释义: 音调有节奏地或高或低。 抑扬中散曲,漂泊孝廉船。 温庭筠感旧陈诗 浮沉,进退。指处世态度。 进退屈伸,与时抑扬。张衡南都赋 褒贬,指对人的评议。 外相抑扬,内相附会。北史甄琛传 文气起伏。 辞
24、旨抑扬,悲而不伤葛洪西京杂记 可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人生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围绕“抑扬”构思作文。(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1A(B项“搠”应读shu;C项“模”,应读m“怏”应读yng D项“讷”应读n)2C(A苇韦;B爆暴,饥肌;D液腋 )3C(A“蓄意”感情色彩有误;B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用于新旧对比
25、之中,不合语境;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D没头没脑: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望文生义)4D(A中途易辙;B成分残缺,应在“添加剂”的后面加上“的专项活动”;C语序不当)5B6A(B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C“对等地位”错。D不是“中外文论”)7C(A原文意思是“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8B(目的有误,原文是说“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9B(出重金搜求)10B(B凭;缘由、
26、原因。A均为“比”。C均为转折关系。D均为“于是”。11D(是说杨业善于骑马射箭;是说杨业出奇制胜;是王侁的行为。12C(错在“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王侁猜测杨业有其他的意图。13(1)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关键字:孤垒 甚危 生聚)(4分)(2)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俟 即 遗类)(4分)(3)立刻捶胸悲痛,再次率手下士兵奋力战斗,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膺 被 殆)(4分)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搜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