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71KB ,
资源ID:2140030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400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孔子论修身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孔子论修身Word文档格式.docx

1、5、其实已经默默影响着我们。随着人生经历的不同对此体会不同,是一部可以相伴终身给予人生警示和滋养的书。“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子二、孔子语录赏析(一)有关增进学问的语录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注】子,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论语各则均如此。罔,蒙蔽,欺骗;则,那么;殆,指危险(疑惑)。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

2、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 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

3、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中心】学习知识与思考辨析相结合。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道和不知道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注】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智慧。诲是说教育、教诲。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

4、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最高的智慧。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那是愚蠢。做主管的人要注意,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1真正的“知”,建立在已知的和未知的上面。这是知识的辩证法:知,是以对另一些事物的不知为代价的。现在很多人似乎什么都知道。名之曰“专家”,仿佛是“全知”。学的是文学,四处讲哲学;明明是大夫,偏要谈文化。一上电视和报纸就会变得无所不知起来,于是就劝告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真正的“知”需要区分好哪些是知道的,哪些

5、是不知道的。有的把不知当作了知。说美国怎么样怎么样好,其实根本不了解美国。说学习的语言够用了,其实根本不了解语言是什么。3要允许别人不知。 知,有两个方面:一是知道的东西,一是不知道的东西。你这样,别人也这样。所以要宽容。 只有一种人在这个方面不宽容,那就是知道得不多,就靠着吓唬别人来活着的人。4知道是一种“知”,不知道也是一种“知”。有一位英国教授,在课堂上讲述古代希腊城邦的格局,大到一座宫殿小到一个厕所,无不画出的清清楚楚。 下课了,同学们走了,他不走。他要等人。 等他的家人来领他回家他不知道回家的路!于丹路盲,每次上课找不到教室。所以,有的事情你务必要知道,有的事情你务必要不知道。也就是

6、“闲别人所忙,忙别人所闲”。有个教授说,研究十年的结果是此路不通,这就是智慧、成功。有一个研究项目,出巨资,只要研究出来什么原因,或者说就根本不能了解。【中心】实事求是的明智态度。增进学问的语录,在论语中还不少。比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新的收获,这样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注】说,通悦。高兴快乐。朋,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来,来到,有共同研究学问的意思。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恼恨,恼怒。君子,学问高道德修

7、养高的人。【译】学习知识以后,有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嘛!有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孔文子,姓孔,名圉,谥号文,卫国大夫。何以,以何,凭什么不耻下问,即不以下问为耻,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是以,以是,因为这,因此。【译】子贡问道,孔文子这个人,凭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既敏捷又勤奋学习,不把向地位比他底,学识比他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因此称他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注】默,不出声,不说话识,读至

8、,记住。诲,教导。倦,倦怠,疲倦。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译】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这些事又做到了哪一点呢?(二)有关修养人格的语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译】“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仓促

9、的时刻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道,正当的途径处,接受恶,厌恶,不喜欢仁,爱恶,怎么可能,通乌,作副词终食之间,在吃一顿饭那样的短时间里 造次,紧迫,匆忙颠沛,跌倒、挫折、流离迷失1、关于仁。“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

10、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刚、毅、木、讷近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个人的中心思想。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而且是一种内心的自觉追求,本身就是仁的体现。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靠仁而安稳。2、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中心】维护仁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11、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不器【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取法)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用他们的缺点,来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注】善者:优秀、正确、善良、美好之处。1)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是这样,好的学习,不好的也激发你的思考)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

12、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2)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3

13、)择其善而不学之:认为别人客观条件多么好,承认不如他。或者择其不善者而学之:人家都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中心】见贤思齐。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译】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川上,河岸上逝者,流逝的东西,指时间斯,这,指流水舍,停止,读设1)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第一个感叹时光如流水。2)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这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与时俱进。3)用消极的观点看人生。江水东流去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

14、,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中心】贵在从善如流(听从正确的意见如水之从高处流下那样地 迅速和顺当。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孔子说,年岁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真正的品质。赞扬他们处于恶劣环境中坚强不屈的可贵品格,通俗地说,是指一个人要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才看得到他的品质,而平常不一定看得出来。(日久见人心,有一定差别)如文天祥,国家无事时,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谁看得出他后来竟是一个如此坚贞而正气浩然的人。所以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有些

15、人平时表现很好,很积极,但是在遇到某些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工作时,立刻就畏缩不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有赖于平时看得出来。(怎么看平时的问题,表现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还是做出来看的。【中心】检验人格修养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正:端正令:命令行:执行、听从从:服从、听从【译】孔子说,当权者(管理者)本身品行端正,(做出表率),即使没有命令,也有百姓服从实行;当权者本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修养人格贵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李广不善言却处处以身作则同学们带兵时候一定也有所体会。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小学教师写作的姿态影响学生。检纸片影响学生。【中心】以

16、身作则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害仁,损害正义成仁,成全正义【译】孔子说,志士仁人,不因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自己而保全仁德。【解】“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心】维护仁义,即使献出生命这些思想简介,是孔子长期学识积累和丰富人生经验的积淀,充满真知灼见,且言简意赅,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大多成为仁人志士牢记遵信的格言。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乐乎;学而: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

17、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

18、奋。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14、诲人不

19、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5、惠而不费;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见义不为,无勇也。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