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15(一)指导思想(二)奋斗目标17四、战略任务19(一)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23(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9(四)深入推进“百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31五、战略重点32(一)加快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33(三)加快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34(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35(五)加快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36(六)加快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37(七)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38(八)
2、加快“三大优势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发展39六、战略措施45(一)集中全力,加快农业“八大体系”建设(二)拓展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46(三)改革机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47(四)转变职能,加强农业行业能力建设48(五)健全法制,加大依法治农力度(六)提高认识,加强对农业的领导49重庆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我市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农业不仅承担着支撑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而且关系到全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加快富民兴渝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农业快速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
3、件。“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历史阶段,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的关键时期,农业面临着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深层次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本着“思路决定规划,规划决定项目,项目决定投资,投资决定发展”的原则,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
4、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农业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全市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面貌,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预计2005年,全市
5、粮食总产量1155万吨,肉类总产量175万吨,禽蛋总产量37万吨,奶类总产量10万吨,蔬菜总产量890万吨,水果总产量15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5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2.1、0.8、35、78.6、11.7、83.5、25,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70.7公斤、56.2公斤、11.9公斤、3.2公斤、285.7公斤、48.1公斤、8.0公斤,比2000年分别增长1.3、2.9、34、77、10.2、82.2和24%。农产品生产总量、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预计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00亿元(现价,下同),农业增加值450亿元,农村经济总量890亿元,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6.3,
6、土地生产率为每亩耕地2216元,农业劳动生产率3.4万元人。(二)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农业调整步伐,先后启动实施了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实现了由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向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转变,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深化,全市农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素质不断提升,资源要素合理流动。2005年,农村经济中一产业占43%,比2000年下降1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2和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结构从2000年的63.9:2.7:30.9:2.5,调整为2005年的5
7、5.2:3.1:38.3:3.5,粮经结构由2000年的80.6:19.4调整到2005年的72.9:27.1。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56.5,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达560万人,比2000年的431万人增加129万人,农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2000年的75:9:16变为2005年的59:15:26。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万亩,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103家,区县级龙头企业800余家,带动264万农户增收。全市有无公害产地101个,无公害农产品55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5家,绿色食品6
8、3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3家,有机食品11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粮油产品优质率达到50.8%,分别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我市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 个,2005年全市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 万美元,占重庆市同期外贸出口总额的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十五”期间,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农村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和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到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达97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42万亩。全市整治中低产田土 万亩,较“九五”期增加 万
9、亩。全市已建成粮油作物、畜禽、水产育种中心(场) 个,2005年主要粮食作物“两杂”良种覆盖率达到95%,常规良种覆盖率达到70%。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31个,其中核心区27个;已建成农作物有害生物重点测报站28个;建成重庆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站并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网络。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完善了2个部级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6个市级检测机构,新建了涪陵、万州、黔江、永川4个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9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有所增强。(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展顺利,可持续发展
10、能力增强“十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其中,发展“猪沼果”、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十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91.2万亩,建立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园区。对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稳步推进,全市建立了6个不同水平的农业面源监测点,对库区的农田土壤、农灌水、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查清全市入侵外来
11、生物有53种,占国家已公布明令严控的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70%;已建成了200亩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十县百镇”以紫茎泽兰为主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灭毒除害防治行动,清除紫茎泽兰3.5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全市完成退耕还草20万亩,建成沼气池5.4万口,示范户5.4万户。(五)科教兴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有所增强我市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科研机构,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20个农业科研院所,三级农业农技服务推广机构8300多个;农业科研人员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市级学术带头人47人、高级职称1746人、农技推广人员4.9万人
12、。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村科技人员数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十五”期间,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围绕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创造和推广应用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每年涌现出农业科技成果60余项,其中,新荣昌猪I系、渝糯7号、菜用玉米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水稻特殊遗传材料CYAR02的研究及特殊水稻育种、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芥菜雄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油菜、甘蓝、番茄、辣椒及杂交玉米育种等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全面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科技兴粮”战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新
13、技术,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共培训农民2000万人次,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九五”时期的38%上升到45%左右。(六)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五”期间,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和农民专业化分工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由禁止乱收费到取消统筹再到免征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特别是2004年以来出台的关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2005年起全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权益得到了更大的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
14、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5元,比2000年增长782.6元。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为“十一五”期间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虽然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虽然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虽然农业投入增长较多,但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并没有有效突破;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根本缓解,农业仍然是弱质的产业,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
15、)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过大,生态环境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弱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我市耕地总资源占全国的1.7%,而人口全国占的2.4%,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推进,预计将从2005年的人均1.03亩减少到2010年的0.90亩,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度在1525度的耕地面积占32.5%,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面积占16.3%;我市平均产量在500公斤/亩年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大豆、油料、蔬菜等农产品亩产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耕地土壤酸化和水土流失严
16、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二是农村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开发不合理。2005年全市9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基地有29个,占31.9。水土流失面积占63.15%,石漠化面积占3.53%,土地酸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1%,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27.1%,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全市生态系统功能趋于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压力很大。三是防灾抗灾能力不强。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有0.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0.5亩低60%,旱地基本上没有灌溉设施,靠天吃饭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低温、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常年发生面积达2500
17、万亩次。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监测手段落后,防治基础设施薄弱,应急防控能力差。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每年损失粮食4060万吨。(二)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我市农产品以大宗初级产品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一是农业整体结构仍欠合理。我市农业仍然以传统的粮猪型结构为主,传统农产品生产仍然居于主导地位,种植业比重偏高,耗粮型牲畜比重过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2004年,我市人均耕地仅0.8亩,户均经营面积3亩,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仅为全国的1/2,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难以适应
18、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行业间和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传统产业层次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水平仅占29%,以初级产品为主,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商品性差,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比四川低5个百分点,粮油产品优质率39%,柑橘的优质果率仅占35%左右;同时,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产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相对滞后,新型的现代营销体系不尽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和现代化的管理,规模小,服务项目单一,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2004年无公害农产品产量
19、占比仅为1%,而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已达30%以上。(三)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度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的现象,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我市具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科技基础条件薄弱,与其他省市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综合实力也不够,某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不多,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不足,2004年全市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GDP的0.09%,远远低于全国0.44%的平均水平。(
20、四)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政府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农业农村资金外流,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局面难以得到大的改观。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不高,2003年我市财政用于农业等涉农部门事业费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5%,列西部地区第九位;农业短期贷款占比低于西部地区水平,2004年末,我市农业短期贷款占比5.6,在西部地区仅高于西藏和青海,分别低于四川、云南、贵州2.3、1.4和1.4个百分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资金多头管理,政策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机联系,造成了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财政资金和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不能发挥整体效益。利用外贸支农的份额太小,从规模
21、上看,农业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很小,且资金到位率低,累计利用外资仅为2亿多美元。(五)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我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加之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普遍较短,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人口高达58.8%,全市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一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6、美国的1/50,而且具有技术职称的农民中有近85%的人员已转移就业,农民素质和技能较差,尤其是留守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下降,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
22、巩固和提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04年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仅为4962元,非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达到26397元,二者之比由1996年的4.61扩大到2004年的5.3:1。“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160.5元,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仍然较高。按照2020年全面小康收入指标,今后16年我市农民每年增收220元左右,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面临很大压力。二、有利条件“十一五”是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趋势”重要判断、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十一五”时期,对于全市农业发展,既
23、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折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攻坚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迎来了重大机遇。“三农”工作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发生了可喜变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良好的时机和条件。(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强调了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历史性地导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对农业农村发展扶持政策的重大倾斜和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加上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我市初步具
24、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为加快大城市带大农村奠定了基础。我市农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加强薄弱环节、突破“三农”瓶颈的转折关头,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全市整体上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建设和发展跨上新的台阶、三峡百万移民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主战场,努力消除“三农”问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就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破解“三农”难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集中更多的精力、人力、财力、物力来加强“三农”工作
25、,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三)全市农业结构开始进入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改善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三百”工程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升温,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水平;全球农业技术革命展现出新的前景,新的农业科技进步将为解决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支持。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旧的传统格局将被逐步打破,战略性结构调整将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四)社会
26、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长,将强有力推动农业发展随着我市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市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越来越大。据测算,2010年我市总人口将达到3150万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年均增长率预期为9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全面进入小康型,主城区将过渡到富裕型,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10年,我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9,到2020年分别下降到15和40。到2010年,全市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因此,“
27、十一五”期间,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全面发展。粮食需求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此外,对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因此,新阶段农业的发展,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重点追求品种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对于提高我市农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五)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为农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农业管理经验将进一步引入我市,增加农业投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同时,我市农产品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农业招商引资和出口增长,必将拉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两大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