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促使针感扩散。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6、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针刺过程。常用的补泻手法有如下7种:随补泻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疾补泻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补法。提插补泻法:针下得气后,
2、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捻转补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呼吸补泻法:当病人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当病人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为泻法。;开阖补泻法:出针时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法。平补平泻法: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7、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针刺的角度:分为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
3、,适用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或不宜深刺的穴位)、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25角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穴位)。针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对于延髓部、眼区、胸腹部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而定。如头面部、胸部正中腧穴多用平刺;颈项、侧胸、背部多用斜刺;腹部及四肢多用直刺。8、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称为“得气”。当针刺入到
4、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患者即有酸、麻、胀、重等感应,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和传导现象。医者针下有沉重紧涩、如鱼吞钩之浮沉的感觉。如未得气,则针下虚滑,患者也没什么感觉。针刺得气与否,是疗效的关键。故当准确取穴,同时运用留针侯气、循弹催气、补益经气等方法使其得气。9、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晕针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呕、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原因:病人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劳、过饥、大汗、大泻后;或体位不适、医者手法过重。处理:立即停针,并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温;轻者静卧片
5、刻,饮温水可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并温灸百会、气海、关元,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预防:初次受针者,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尽量取卧位及选择舒适持久体位;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过饥、过劳患者暂不宜针刺;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应及早处理。滞针在穴位内行针或出针时感到涩滞困难。行针用力过猛、角度过大,或一个方向连续捻转致肌纤维缠针身;或患者精神紧张及因疼痛致肌肉痉挛引起滞针。让病人放松以缓解紧张状态,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加刺一针以宣散气血;因单向捻转所致者,须反向推转左右轻捻松懈之。尽量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进针避开肌腱,捻转角度不宜
6、过大,不能单向连续捻转。弯针针身弯曲,在肌肉内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行针及出针困难,病人感疼痛。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不匀;或患者留针时体位移动;或滞针未及时处理。针身轻微弯曲者,将针缓慢退出;弯曲角度大者,须轻微摇动针体,顺势将针退出;因体位改变所致者,当恢复原体位,放松局部,再行退针。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柔,患者体位要舒适,不要变动体位,针刺部位不受压或碰撞,及时处理滞针。断针针身折断,部分针身露于皮肤之外,或针身全部没入皮肤之下。针具质量差,针身或针根损坏失于检查;医者用力过猛,致肌肉剧烈挛缩;或患者体位改变,外物压迫碰撞。或电针刺激强度过大。发现断针后,医者必须镇定,嘱患
7、者保持原体位,以防断针向深层陷入。残留断端者,可用镊子取出。残端完全陷入肌层者,应在X线下定位,立即施行外科手术取出。针前仔细检查针具;针刺时要将针身留一部分在体外;及时处理滞针和弯针,不可强拉强拔;使用电针不可突然加大刺激强度。血肿出针后局部青紫或肿胀疼痛。针刺时损伤小血管。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待其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甚者,可先行冷敷止血,再行热敷揉按。剔除带钩针具;熟悉解剖部位,尽量避开血管;针刺手法轻巧,注意眼区穴位的操作技巧。第二节 艾灸疗法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治疗疾
8、病的一种外治方法。1、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2、艾灸疗法的分类灸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灸法艾 灸艾柱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间接灸隔姜、隔蒜、隔盐、隔附子饼灸艾条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3、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直接灸:是把艾灸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经烫伤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者称为化脓灸;用中小艾炷直接灸之,烫时即取走,灸后不起泡或不成灸疮者称为非化脓灸。隔物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种药物如生姜、大蒜、食盐、附子、胡椒而施灸的一种方法。药物可因证因病不同,
9、治疗时可发挥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为厚度约2分许的姜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觉灼热时缓慢移动姜片,可灸多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本法适应于一切虚寒病症。隔蒜灸:取独头大蒜切成分许厚,用针穿刺数孔,艾炷灸之,每灸45壮,因大蒜液有刺激性,故灸后易起泡。该法可治痈疽肿毒、未溃疮疖。隔盐灸:取食盐适量炒热,纳入脐中,上置艾炷施灸,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以防灼伤。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效。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约34分厚,艾炷灸之。用治各种阳虚病症。艾条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熏灸。温针灸: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3厘米的艾条施
10、灸,至艾绒烧完为止。温和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0。51寸许熏灸。雀啄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如鸟啄食上下移动熏灸。回旋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反复旋转熏灸。4、施灸壮数的选择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者如麦粒,中者如半个枣核,大者如蒜头。施灸壮数的大小、数量可根据病性、病势、体质、年龄及治疗部位而定。在肌肉浅薄处宜小壮少灸,在肌肉深厚处宜大壮多灸;久病体虚者宜小艾炷,新病体壮者宜大艾炷。5、一般施灸程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6、灸法的补泻及操作艾灸的补法操作是:点燃艾柱后,不吹其火,火力宜微而温和,
11、时间较长,待其慢慢自灭,灸治完毕再按其施灸部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艾灸的泻法是:点燃艾柱后,以口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速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灼痛时可更换艾柱再灸,时间较短,灸毕不按其穴,此谓开其穴促使邪气消散。7、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8、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
12、灸。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第三节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以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造成皮肤充血、郁血现象的方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按排气方法分类火 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气水 罐利用煮水热力排去空气。抽 气 罐抽去空气。按拔罐形式分类单 罐单罐使用。用于较小的病变范围或压痛点。多 罐多罐并用。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闪 罐吸拔后迅速起罐,反复多次。坐 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走 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按综合运用分类药 罐用药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盛药液。针 罐扎针后加拔火罐刺络拔罐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出
13、血后加拔罐。2、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3、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4、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9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在
14、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起罐后擦净血迹
15、。5、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
16、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第四节 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法是指将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和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1、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穴位敷贴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取穴是一致的,一般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贴敷药物;当然阿是穴和经验穴也是常常用作穴位贴敷。如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治疗小儿百日咳等。贴敷方法是将药糊或药饼制成绿豆或蚕豆大小放置在穴位上,用消毒纱
17、布覆盖在敷药之上,外加胶布贴紧固定,以防药物流失或药物脱落而灼伤附近组织。2、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凡用膏药贴敷,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绷布固定贴敷药物。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能用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
18、洗。第五节 推拿基本技术(一)推拿介质的种类和作用1、推拿介质的种类:常用的推拿介质有:药膏、油剂、药水、药酒、粉剂等。2、推拿介质的作用:(1)便于收发出操作,增强手法作用;(2)利用药物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3)有润滑作用,保护皮肤。(二)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推拿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可适于骨伤科、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等的多种疾病。2、推拿的禁忌症:(1)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者;(2)各种骨折、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严重心、脑、肺部疾病或体质过于虚弱者;(4)各种传染病;(5)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者;(6)治疗部位有严重皮损或皮肤病者;(7
19、)孕妇腰骶及腹部;(8)精神病者,不能配合者。(三)常用成人推拿手法滚法以小鱼际掌背侧至第三掌指关节部着力,用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部屈伸、外旋的连续不断的动作。要求压力均匀柔和,滚动时贴紧体面,动作协调、连续,120160次分钟。揉法以鱼际、手掌、手指罗纹面和肘、小臂尺侧等部位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和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动,并带动皮下组织。要求压力均匀适度,揉动和缓协调,不动滑动和摩擦,120160次分钟。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用前臂发力,连同腕部做盘旋活动,带动掌、指等着力部位做环形抚摸动作,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50160次分钟。要求用力平稳,不可按压
20、,不带动皮下组织。擦法以手掌面或大、小鱼际处着力,进行直线往返磨擦。要求着力部分紧贴皮肤,但不可重压;不论是上下擦还是左右擦,均须沿直线往返进行,不能歪斜;用力要均匀、连续,先慢后快,以局部深层发热为度。注意不要擦破皮肤,可使用润滑介质。推法以手指、掌、肘部着力,紧贴皮肤,做缓慢的直线推动。要求用力均匀,始终如一,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按法以手指或掌着力,逐渐用力,按压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要求按压的方向垂直向下,用力向轻渐重,平稳而持续不断,使压力渗透。第六节 常用腧穴1、列缺【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操作】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2、
21、少商【定位】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3、商阳【定位】食指未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4、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不宜针。5、手三里【定位】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操作】直刺0.81.2寸。6、曲池【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操作】直刺11.5寸。7、肩髃【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8、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2
22、0.5寸,不宜灸。9、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操作】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斜刺11.5寸。10、下关【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操作】直刺0.51.5寸。11、头维【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操作】平刺0.51寸。12、天枢【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13、梁丘【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14、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15、上巨虚【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操作】直刺12寸。16、下巨
23、虚【定位】在上巨虚穴下3寸。17、内庭【定位】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操作】直刺0.30.5寸。18、三阴交【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操作】直刺11.5寸,孕妇不宜针。19、地机【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20、阴陵泉【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操作】直刺12。21、血海【定位】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外。22、后溪【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操作】直刺0.51寸。23、天柱【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
24、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以向内上方深刺。24、风门【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斜刺0.50.8寸。25、肺俞【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6.脾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7、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8、肾俞【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直刺0.51寸,可灸。29、大肠俞【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直刺0.51.2寸,可灸。30、关元俞【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31、
25、秩边【定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操作】直刺1.53寸。32、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33、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34、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操作】直刺0.50.8寸。35、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36、太溪【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37、水泉【定位】太溪穴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38、内关【定
26、位】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39、肩髎【定位】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40、外关【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41、关冲【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42、瞳子髎【定位】目外眦外侧约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操作】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43、率谷【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操作】平刺0.5寸0.8寸。44、风池【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45、环跳【定位】侧卧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