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74.89KB ,
资源ID:21258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258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文学全部习题及参考答案 2.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文学全部习题及参考答案 2.docx

1、古代文学全部习题及参考答案 2总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简述文学史及其主体、核心;2、简答文学本身发展变化所包括的九个方面;3、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三古、七段”说;4、20世纪文学史著作代表作及其作者。二、参考答案:1、文学史的主体是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有三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文学史以文学创作为主体,此外还有“两翼”:一翼是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另一翼是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文学传媒。文学史的核心虽然是文学作品,文学史著作要围

2、绕作品阐述,但它不可能把作品所有原文都写进去,只能采用部分引用或间接转述的方式。因而,我们学习时,要以史为纲、为主线,将文学史中提及的作品尽量用力钻研,这就离不开作品选。2、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发展变化;二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是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是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是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是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是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是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是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这九个方面,在文学史中虽都涉及,但也有轻重,因而我们学习文学史,也应分清其中的主次。3、中国文

3、学史是中华民族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一般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我们这套中国文学史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因为沿用文学史编写者的传统做法,没加“古代”二字。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历来众说不一。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在总绪论中提出了“三古、七段”说,这说法体现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三古:指上古(公元前3世纪以前)、中古(公元3世纪至16世纪)、近古(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等三个时期。其中,上古时期又分先秦、秦汉两个阶段,中古时期又分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三个阶段,近古时期

4、又分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年)两个阶段,共七个阶段,合称“七段”。4、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课程、一个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其代表作及其作者为:(1)林传甲:中国文学史,1904年所编讲义 ,1910年排印;(2)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版;(3)胡 适:白话文学史,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出版部1932年版;(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华书局1941年版;(6)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7)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8)郭

5、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首都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9)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1999年版;(1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编 先秦文学概论: 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先秦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文学,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初级阶段。2、王逸楚辞章句称“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3、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经历了夏、商、西周及东周的春秋时期。4、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是与原始的宗教密切联系的。5、周易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商周之际的一部巫书,保存

6、了部分古代歌谣,有朴素的文学色彩,是甲骨卜辞的发展。6、西周时代的知识和文化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里,巫和史是掌管知识和占卜记录的专职人员。巫史文化的昌盛,促进了散文的发展。7、尚书在西周末年成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汇编了商周的记言资料。8、春秋相传是孔子所著,属早期的记事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9、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商代至春秋中叶的诗作305篇,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0、“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它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儒、法、道、墨等诸子并起,到处游说,互相驳难的这一盛况,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

7、作用。11、“十家九流”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末刘歆七略诸子略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除了属于文学范围的小说家外,后人称之为“九流”。12、随着社会发展,先秦时期作者的身份也随之不断变化。大体说来,就是由巫、觋到史官,又到贵族,再到“士”阶层。13、先秦文学和先秦文化的发展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先秦文化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14、先秦诗歌在内容上经历了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15、先秦诗歌在形式上经历了原始歌谣的二言为主,到诗经的四言为主,再到楚辞的六言为主。16、先秦散文,一般分为

8、历史叙事散文和诸子哲理散文。二、名词解释:1、三皇五帝:关于“三皇”的传说,大致反映的是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的情况。“三皇”所指,说法不一:尚书大传和汉代班固白虎通均以伏羲、神农、燧人为三皇;而白虎通又称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春秋纬运斗枢和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均以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了;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关于“五帝”的传说,反映的是父系氏族公社解体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情形,但“五帝”所指,说法也不同:史记五帝本纪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王逸楚辞章句称“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楚辞远游指的是轩辕、太皓、炎

9、帝、颛顼、祝融;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它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儒、法、道、墨等诸子并起,到处游说,互相驳难的这一盛况,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3、十家九流:“十家九流”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末刘歆七略诸子略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除了属于文学范围的小说家外,后人称之为“九流”。三、简答题:1、原始文学的特征: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文字的记录,真正的原始作品已经无法察考了,很多也已经亡佚不传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少数原始歌谣和部分神话,且散见于

10、后人在典籍中的记载,当然有些还会有后人的加工。由于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的社会,所以当时的文学也没有阶级性。同时由于当时还没有细致的社会分工和文字记录,因而这时的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目的性(功利性)、综合性的特点,因为这些文学都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常常与音乐、舞蹈、宗教等结合在一起。2、战国时代文化学术兴盛的原因与成就:战国时代文化学术兴盛的原因有三:一是奴隶制逐步瓦解,使文化由奴隶主贵族手里转向“士”阶层的知识分子;二是各国之间的频繁征战和交往,为一些学者、政治家到处游说创造了条件;三是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变化。文化学术兴盛的成就是,涌现了大批作家作品:一是诸

11、子哲理散文,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二是历史叙事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三是诗歌方面,出现以屈原为首的作家群创作的楚辞。四、论述题:论述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学形态、作者身份、体式演变):1、从文学形态上说,主要是文、史、哲不分。伴随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并不是纯文学。他们多是一些史学或哲学著作。但这些著作,富有文学意味,有的描绘生动形象,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此外,是原始作者和年代难以判定。先秦有些文学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原来的作者以及写作的时间很难确定。如诗经中只有极少数作品知道作者姓名;左传、国语的作者、年代众说不一;孟子、庄子当出于众人之手。再加上,先秦典籍经过秦“焚书

12、”之灾后,大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有讹误之处。这就是说,先秦文学的本来面目在一定程度上被模糊了,这正是先秦作品与后代作品不同的地方。2、从作者流变说,作者身份具有多样性。随着社会发展,作者的身份也随之不断变化。大体说来,就是由巫、觋到史官,又到贵族,再到“士”阶层。夏、商时代,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他们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这种文化活动在春秋时达到高潮。西周时,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他们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春秋战国之交,士阶层兴起,至战国时期人数迅速扩大,地位空前高涨,出现了以士阶

13、层为主的诸子百家并起的繁荣局面。3、从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轨迹看,二者具有一致性。先秦文学和先秦文化的发展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先秦文化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大体说来,夏商文化以巫文化为代表,西周、春秋以礼乐文化、史官文化为主流,战国时代以士文化最兴盛。士阶层主张虽不同,但秉有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立足现实、着眼现实,很少提及“天命”;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自觉创作的精神大为增强;文学风格百花齐放。4、从文学样式上说,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其次是神话和寓言。先秦诗歌在内容上经历了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在形式上经历了原始歌谣的二言为主,到诗经的四

14、言为主,再到楚辞的六言为主。先秦散文,一般分为历史叙事散文和诸子哲理散文。记载历史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最早的叙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与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行形成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荀子和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第一编 先秦文学概论: 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先秦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文学,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初级阶段。2、王逸楚辞章句称“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太

15、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3、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经历了夏、商、西周及东周的春秋时期。4、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是与原始的宗教密切联系的。5、周易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商周之际的一部巫书,保存了部分古代歌谣,有朴素的文学色彩,是甲骨卜辞的发展。6、西周时代的知识和文化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里,巫和史是掌管知识和占卜记录的专职人员。巫史文化的昌盛,促进了散文的发展。7、尚书在西周末年成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汇编了商周的记言资料。8、春秋相传是孔子所著,属早期的记事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9、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商代至春秋中叶的诗作305篇,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0、“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它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儒、法、道、墨等诸子并起,到处游说,互相驳难的这一盛况,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1、“十家九流”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末刘歆七略诸子略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